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如果这25把壶你都认识,一定不是一般人吗 如果这25把壶你都认识,一定不是一般人用的

时间:2023-08-05 19:51:01 浏览量: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如果这25把壶你都认识,一定不是一般人吗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如果这25把壶你都认识,一定不是一般人用的和如果这25把壶你都认识,一定不是一般人吗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如果这25把壶你都认识,一定不是一般人吗 如果这25把壶你都认识,一定不是一般人用的1

如果这25把壶你都认识,一定不是一般人吗 如果这25把壶你都认识,一定不是一般人用的

看看这些不常见的传统壶型,你认识几把?

1.龙头玉环壶 

冯桂林 龙头玉环壶 

冯桂林一生创制紫砂花货素器精品甚多,有圆有方,有高有矮,有规矩方正精确的造型,亦有生态自然的茗壶,无不精致细腻,为同辈人称颂。此器即是其代表作之一。

2. 弯楞形壶

 陈鸣远  弯楞形壶

3 .梅花壶

 陈鸣远  梅花壶

4.碗灯壶

顾景舟 碗灯壶

 顾景舟制石生刻红泥碗灯壶

王寅春 碗灯壶

5.橄榄壶

大彬款 橄榄壶

泥质紫褐泛暗红色,砂粒隐现,火候较高,于细腻中显坚实靓丽,有“砂粗质古肌理匀”、“银砂闪点”的特征。

制作技艺精绝,壶的胎壁较薄,手感轻盈,高洁典雅,朴实无华。

徐士衡 平肩橄榄壶 

此壶器型硕大,为明代早期作品特征。底部用竹刀刻:“行吟月下  山水主人士衡”十字楷书款,盖内有士衡篆书长方章。

6.墨林壶

项子京收藏墨林壶

此壶气势颇大,结构有明制特征,几经碾转,藏家甚宝爱,并以拓本藏记。

7.玉斝(jiǎ)壶

陈文叙 玉斝壶

陈文叙,乾隆进士,博学嗜古,工诗善文,好造壶以怡友朋。

陈文叙是早于陈曼生的宜兴县令,与紫砂壶结缘,且能亲自制作紫砂壶,是对紫砂茗壶兴盛起倡导作用的第一任宜兴县官陶艺家。

8.平盖莲子壶

行有恒堂刻诗句  平盖莲子壶

9.曼生棋奁壶

10.鱼罩壶

裴石民制鱼罩壶

11.渔翁套具

汪寅仙 渔翁套具

12.玉笠壶

王寅春  玉笠壶

13.芝硕壶

此芝硕壶造型如缨帽,壶钮似顶珠,以顶珠为中心,饰以红缨垂下,下有六个流苏状的缨络,制作精妙。

汪寅仙  芝硕壶

14.束腰方壶

陈秉文 束腰方壶

此壶形制硕大,造型源于青铜古尊,方中寓圆,颈高腹鼓,高脚四开犴门,将全壶托起。腰部束一丝带纹作装饰,姿韵细腻,飘逸灵动。

15. 无垢壶

陈鸣远  四方圆角无垢壶

铭文“是名无垢,置诸座右,为斐老道兄。”

16.单环壶

王寅春 单环壶

17.凹肩磬钟壶

  愙斋东溪  凹肩磬钟壶

此壶又称折身圆壶,壶上铭文署“东溪”。底钤“愙斋”篆文方章,为吴大澂参与砂壶制作名款。“东溪”为赵松亭之艺名。

18.雪桃壶

范大生 雪桃壶

雪桃壶用细红棕泥制作,色泽润亮朴雅。壶上铭刻:“方川子,玉川子,君子之交淡必此。利用刻。”

19.五蝠蟠桃壶

裴石民 五蝠蟠桃壶

20.隐角竹鼓壶

赵松亭 隐角竹鼓壶

此壶受到师傅邵夫廷、刻字名工吴月亭的推崇,遂为其壶上镌刻:“中空空,而难测,腹恢恢,其有余。”从此吴月亭与赵松亭结为忘年交。

朱可心  隐角竹鼓壶

21.水仙壶

陈殷尚  水仙壶

22.盉形壶

陈仲美  盉形壶

此壶取古铜器中“盉”的造型,但同时又将壶身分作三瓣,于是三扁圆足又是三突棱棱脊所在,与壶把、壶流相呼应,略带古拙韵味。

徐友泉  仿古盉形三足壶 

23.葵花壶

时大彬 葵花壶

24.水仙花六瓣方壶

时鹏款 水仙花六瓣方壶

25.珍智提梁

周桂珍 珍智提梁

预展 | 北京巨力 · 2023秋拍 · 紫玉金砂——明清紫砂及茶道具专场

北京巨力·2023秋季拍卖会紫玉金砂——明清紫砂及茶道具专场

(预展)

1001 清 三足蓝釉水平壶

估价 : RMB  3,000 ~ 5,000

1002 清朱泥高君壶

估价 : RMB 2,000 ~ 3,000

1003 清 朱泥潘壶

估价 : RMB 3,000 ~ 4,000

1004 清 怀古氏 白泥诗文壶

估价 : RMB 8,000 ~ 10,000

1005 清 金世恒巨轮珠壶

估价 : RMB 2,000 ~ 5,000

1006 清 茶道具一组

估价 : RMB 1,000 ~ 2,000

1007 清 朱泥扁梨壶

估价 : RMB 2,000 ~ 3,000

1008 民国段泥壁瓶

估价 : 暂无估价 

1009 民国 铁画轩套壶一组(六件)

估价 : RMB 8,000 ~ 10,000

1010 清 供春壶

估价 : RMB 暂无估价

1011 清初 荆溪邵元祥笠妞提梁壶

估价 : RMB 30,000 ~ 35,000

1012 清早 岁寒三友竹节执壶

估价 : RMB 20,000 ~ 25,000

1013 清早 紫泥竹节玲珑壶

估价 : RMB 30,000 ~ 35,000

1014 清早 石林中人款四方大狮球壶

估价 : RMB 50,000 ~ 55,000

1015 清早 四方狮球壶

估价 : RMB 35,000 ~ 40,000

1016 明末清初 大龙蛋壶

估价 : RMB 5,000 ~ 6,000

1017 清初 炮嘴圆壶

估价 : RMB 30,000 ~ 35,000

1018 清 宜钧一粒珠壶

估价 : RMB 100,000 ~ 120,000

1019 清 紫泥调砂牛盖壶

估价 : RMB 20,000 ~ 30,000

1020 清 紫泥炮嘴大壶

估价 : 暂无估价

1021 清 紫砂文官像

估价 : RMB 10,000 ~ 20,000

1022 民国 仲美款布袋和尚

估价 : 暂无估价

1023 清中 茶叶沫釉琮式瓶

估价 : RMB 1,000 ~ 2,000

1024 清中 宜钧天蓝釉花 角瓜

估价 : RMB 8,000 ~ 10,000

1025 清 宜钧花瓶

估价 : 暂无估价

1026 清 雍正 乌泥宜钧环耳樽

估价 : RMB 150,000 ~ 180,000

1027 清 天蓝釉体形洗

估价 : 暂无估价

1028 清早 宜钧水洗

估价 : RMB 40,000 ~ 50,000

1029 明末清初 宜钧 欧记荷叶罐

估价 : RMB 5,000 ~ 8,000

1030 80年代 钧陶瑞兽一对

估价 : 暂无估价

1031 清 六方八卦一捆竹壶

估价 : 暂无估价

1032 清 四方竹节壶

估价 : 暂无估价

1033 清 段泥墨绘

估价 : RMB 5,000 ~ 8,000

1034 清 蓝釉洋桶壶

1035 粉彩宫灯壶

估价 : 暂无估价

1036 清早期“邵茂中”朱泥宫灯壶

估价 : RMB 3,000 ~ 5,000

1037 清 朱泥虚扁壶

估价 : 暂无估价

1038 清中 紫泥“春水堂”圆壶

估价 : 暂无估价

1039 清“惠孟臣制”紫泥梨形壶

估价 : RMB 8,000 ~ 10,000

1040 清 抛光提梁壶

估价 : 暂无估价

1041 清中期“成松柏茂”平盖圆壶

估价 : RMB 15,000 ~ 18,000

1042 清 紫砂文房水滴一组

估价 : RMB 60,000 ~ 70,000

1043 清“大清乾隆年制”朱泥苹果壶

估价 : RMB 25,000 ~ 30,000

1044 清 龙印款抛光君德壶

估价 : 暂无估价

1045 清 袁义和朱泥龙蛋壶

估价 : 暂无估价

1046 清中期 狮钮菊瓣壶

估价 : RMB 20,000 ~ 25,000

1047 清中期 万泉诗文方壶

估价 : RMB 30,000 ~ 35,000

1048 清中期“曼生”刻合欢壶

估价 : RMB 70,000 ~ 80,000

1049 清 胡小山制太湖石三叉提梁

估价 : RMB 100,000 ~ 120,000

1050 清乾隆 紫泥菊瓣壶

估价 : RMB 60,000 ~ 70,000

1051 清“蒋贤明”朱泥汲执壶

估价 : RMB 100,000 ~ 120,000

1052 清中 朱泥大扁灯壶

估价 : RMB 35,000 ~ 40,000

1053 清“瑾记”“真记”紫泥果圆壶

估价 : 暂无估价

1054 清 枝蔓壶

估价 : RMB 2,000 ~ 3,000

1055 明末清初 紫泥炮嘴瓮形壶

估价 : RMB 50,000 ~ 60,000

1056 清初 乌泥宫灯壶

估价 : RMB 80,000 ~ 100,000

1057 清早 惠孟臣制君德壶

估价 : RMB 220,000 ~ 250,000

1058 清早 邵亨裕 苹果壶

估价 : RMB 250,000 ~ 350,000

1059 清早 炉钧釉汉圆壶(身桶)

估价 : 暂无估价

1060 清早“荆溪史万候”三足炉鼎壶(身桶)

估价 : 暂无估价

1061 清早期“先民之遗风也”朱泥壶(身桶)

估价 : RMB 30,000 ~ 35,000

1062 清嘉庆 琢玉斋曼生铭井栏壶(身桶)

估价 : RMB 15,000 ~ 18,000

1063 清乾隆“笨岩”海棠如意壶(身桶)

估价 : RMB 30,000 ~ 35,000

1064 清初 四方竹轿壶

估价 : 暂无估价

1065 清初“陈觐候”六方朱泥贴花壶(身桶)

估价 : RMB 1,000 ~ 2,000

1066 清中 申锡水盂(带座)

估价 : RMB 2,000 ~ 3,000

1067 清早 乌泥葫芦形烟壶

估价 : RMB 5,000 ~ 8,000

1068 清末民初 刻绘赏瓶

估价 : RMB 12,000 ~ 15,000

1069 民国“若水”人物刻绘石榴樽

估价 : RMB 25,000 ~ 30,000

1070 民国 省立陶厂雪花蓝釉赏盘

估价 : RMB 8,000 ~ 10,000

1071 清 陈鸿寿圆扇

估价 : 暂无估价

1072 民国 紫砂刻赏瓶

估价 : 暂无估价

1073 当代 紫砂上水挂屏

估价 : 暂无估价

1074 清中 螭龙赏瓶

估价 : RMB 15,000 ~ 18,000

1075 清早期“世弘”茶叶罐

估价 : RMB 8,000 ~ 10,000

1076 清 紫砂茶叶沫釉兽耳尊

估价 : 暂无估价

1077 清早 辅首耳紫砂水洗

估价 : 暂无估价

1078 清 范大生松鼠葡萄壁瓶

估价 : RMB CNY  15,000 ~ 20,000

1079 清 紫砂四季花卉花盆

估价 : 暂无估价

1080 清早 “陈贯栗”朱泥调砂四方盆

估价 : RMB 15,000 ~ 18,000

1081 清早 紫泥调砂四方开窗盆

估价 : 暂无估价

1082 民国 跂陶琢地捂灰方盆

估价 : 暂无估价

1083 清 粉彩四方盆

估价 : RMB 40,000 ~ 50,000

1084 清 紫砂雄狮摆件

估价 : 暂无估价

1085 清早 团龙团凤贡碗

估价 : RMB 8,000 ~ 10,000

1086 清中 紫砂烟壶一组(2件)

估价 : RMB 10,000 ~ 12,000

1099 清 四系酒壶

估价 : 暂无估价

1100 清 子母壶

估价 : 暂无估价

1101 清 软耳提梁一粒珠壶

估价 : 暂无估价

1102 清末民初“范庄农家”鱼军壶

估价 : RMB 20,000 ~ 22,000

1103 清 黄玉麟“阿曼陀室”款汉君壶

估价 : RMB 40,000 ~ 45,000

1104 民国 王寅春款椭圆石瓢壶

估价 : RMB 100,000 ~ 120,000

1105 民国 余国良海棠壶

估价 : RMB 60,000 ~ 70,000

1106 民国 朱可心松树葡萄壶

估价 : RMB 150,000 ~ 180,000

1107 清 朱泥“贡局”水平壶

估价 : 暂无估价

1108 清中期 紫泥梨形壶

估价 : RMB 35,000 ~ 40,000

1109 清 孟臣诗句款梨形壶

估价 : 暂无估价

2220 清 50年代景记水平壶

估价 : 暂无估价

2221 清 王東石款梨形壶

估价 : 暂无估价

2222 清早期 朱泥惠孟臣款瓮形壶

估价 : RMB 50,000 ~ 55,000

2223 清 平盖炮嘴壶

估价 : 暂无估价

2224 清 曼生款朱泥虚扁燈壶

估价 : 暂无估价

2226 清中期 朱泥高潘壶

估价 : RMB 15,000 ~ 18,000

2228 50年代 施福生松鼠葡萄壶

估价 : RMB 12,000 ~ 15,000

2229 清 竹节圆壶

估价 : 暂无估价

1120 民国 王寅春洋桶壶

估价 : RMB 35,000 ~ 40,000

1121 清 白釉诗句圆壶

估价 : 暂无估价

1122 清末民初 余国良传炉壶

估价 : RMB 40,000 ~ 45,000

1123 民国 冯桂林上合桃壶

估价 : RMB 55,000 ~ 65,000

1134 当代 紫砂壶一组(8把)

估价 : 暂无估价

1135 当代 紫砂壶一组(8把)

估价 : 暂无估价

1136 当代 沈汉生扁圆壶

估价 : RMB 25,000 ~ 28,000

1137 当代 承建“年年有余”壶

估价 : RMB 30,000 ~ 35,000

1138 当代  范街华景舟提梁一套(一壶四杯)

估价 : RMB 1,000 ~ 2,000

1139 当代 摹古壶一组(四把)

估价 : 暂无估价

1140 当代 摹古壶一组(五把)

估价 : 暂无估价

觀 |《無界叁式》高潮龍

链    接

摶 |《寿珍仿古》陈遨宇

链    接

关于建盏那些事儿

实际上从元朝开始,建窑就逐渐冷清,至明清时期,建窑就几乎为人所遗忘。建盏为今人所重视,只是近十年以内的事。

建盏的鼎盛时期其实是在宋朝,终南北两宋之世,贵戚权门竞相追逐,文人雅士吟咏把玩。但这黑黑的小碗到底好在哪里?就算有些兔毫似的纹样,也还是矮小粗黑,如何登得大雅之堂?

吴立主 仿古西瓜釉

盏,早就已经是一个不再被人经常提起的词,如同它所指的器物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再被人使用一样。求诸字典:盏是指小而浅的碗。

那么何为建盏呢?建盏,是专门指福建建窑烧制的瓷器茶盏。此类盏,一般来说,阔口小足,胎体厚重,瓷胎质地粗糙,盏的外壁下部和足底因不施釉而胎体外露。

建盏的瓷胎和釉料同样产于建窑所在地——建阳,由于含铁量较高,瓷胎又比较厚,露出的胎体呈灰黑色,俗称铁胎。它的釉色则呈乌黑、青黑或紫色等深色调。由于在烧制过程中,窑内能够达到1350摄氏度的高温,釉料中的铁离子会析出,在釉面上发生流动而形成独特美妙的花纹,即所谓“兔毫”纹,建盏也正是因此而以兔毫盏之名更为人所知。

叶礼旺 兔毫建盏

建盏的鼎盛时期是在宋朝,终南北两宋之世,建盏一直是饮茶器具的极品,贵戚权门竞相追逐,文人雅士吟咏把玩。

 

北宋政和二年三月,帝都汴梁城,春和景明,皇宫后苑太清楼垂拱殿,宋徽宗设宴招待权相蔡京。内府珍藏的酒樽、宝器,琉璃、玛瑙、水晶、玻璃、翡翠、美玉罗列开来......

 

 

蔡炳盛 油滴建盏

酒后,徽宗亲自点茶。点茶只用清泉,建盏,几饼团茶,简单得似乎与环境有些许的不谐,但是主客蔡京却志得意满。

这风雅茶事,蔡京了然于胸,诸般器物也早已熟悉。清泉是来自无锡惠山寺的石泉水,彼处距京城1500里,泉水得来殊为不易。

那黑里透青的茶盏和饼状团茶,都来自蔡京的家乡——建溪。建盏之釉色青黑,如江海凝结,浮光闪动,却又深沉稳重。

那么这黑黑的小碗又好在哪里呢?就算有些兔毫似的纹样,也还是矮小粗黑,如何登得大雅之堂?

陈叶琦 红鹧鸪钵

其实建盏乍看黯淡,但是细观会发现青黑的釉面光亮如墨玉,灵动的纹样或如兔毫,或如银萍,或如星辰,或如山海,耐人玩味,大可神游!只有深入欣赏才能发现它的华丽。

宋人欣赏建盏会在阳光下侧看,这样才能比较清楚地看到引人入胜的花纹,而现在,我们大可以借助放大镜,轻易地进入建盏的绚丽世界,不过出来时往往会因流连太久而头晕眼花。

建盏之美安静而不事张扬。这种美绝没有姹紫嫣红,波涛汹涌,起初并不吸引人,就这样呆在那里,静如处子,等待能欣赏建盏之美的人深陷其中。可是这样的美虽多耗人工,但关键却靠天成,大美之物,往往是万里成一,而诸如曜变、异毫之类的绝品,则只能祈祷窑神的恩赐。这也就无怪乎连宋徽宗这样的风雅皇帝也会视之如随珠和玉了。

 

江康桂 银鹧鸪

建窑的炉火重燃,得益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富足使得传统的饮茶风习重新红火起来,文化的复兴也让人们开始重视自己民族的文明以及各种传统习俗。

近些年,建窑遗址出土了大量两宋遗物,对于民间的开掘,国家管理部门并不加禁止。大量的出土,形成了一个不小的窑址建盏市场,也促进了其在饮茶爱好者中的流行。

随着出土建盏的逐渐枯竭,当地从业者和烧造艺人开设仿古新盏的作坊和窑厂,加上原来就醉心于此的日本模仿者,以及台湾的厂家,建盏新盏日趋流行,开始有了自己稳定的消费市场。

 

白炳友 古法柴烧盏

由于建盏的纹样是在高温窑火中,因釉面自然流动而形成的花纹,所以世界上没有任何完全相同的两只,每只盏都是孤品,都值得品读、把玩、收藏。

 

有人说用建盏饮茶,看不到茶色,不适合现在的泡茶方法。诚然,黑釉盏中的茶色不易分辨,而且茶盏的体量似乎也略大于一般茶杯,但黑釉茶盏有独到的优点——可欣赏茶盏中的氤氲雾气。

斟茶入盏,水光摇曳,雾气蒸腾,如真似幻,这是任何青白瓷杯中不可得的佳景。

 孙建兴 回蓝

姑且不论功能的优劣,对于老建盏的这种喜爱更是一种情怀。如果建盏在手,喝茶时便不只是茶。

香氛氤氲中,得一刻闲暇,扪摩宋物,可思接千古,可吟哦词章。突然间,会意识到800年前,历史上耳熟能详的巨匠们也是擎着这样的器物,品茗啜汤,俯仰天地。

数百年间,建盏失而复得,窑火重生,是建盏的幸运,也更是今人的幸运。无论是否懂得欣赏,建盏又回到我们的视野之中。至少在我们欣赏宋词文章之时,可以捧一只同样精彩,同样来自宋朝的建盏,啜一口清茶。

文脉不绝,盏亦如是!

以上内容是关于如果这25把壶你都认识,一定不是一般人吗和如果这25把壶你都认识,一定不是一般人用的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本文标题:如果这25把壶你都认识,一定不是一般人吗 如果这25把壶你都认识,一定不是一般人用的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38569.html

上一篇:当代有哪些紫砂实力派 国品紫砂盛世经典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喜欢茶知识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