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成窑 王东石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玉成窑 王东石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和玉成窑 王东石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玉成窑 王东石1

图文| 砂海墨韵
来源 | (ID:zisha5)
紫砂界曾有这样的评价:千年紫砂,蔓延至今;雅俗共赏,文化先行;前有陈曼生,后有梅调鼎。陈曼生与杨彭年合作的曼生壶,开启了文人紫砂的时代,比陈曼生晚了二十年的由宁波慈溪的书法大家梅调鼎创立的玉成窑,则将文人紫砂艺术推到了一个顶峰。
玉成窑的紫砂壶,大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参与设计的文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改良传统壶型,甚至独创出很多新的紫砂器型,而后交由紫砂匠人制作。
王东石和何心舟正是玉成窑的两大王牌匠人。如果两位这一场pk,谁的作品更胜一筹呢?一起来欣赏一下两位的大作吧!
王东石王东石,号苦窳生,为清道光至同治年间制壶名家,制壶善仿古。
王氏广交书画界同仁,与海派任伯年、胡公寿、虚谷等书画家常相往来,并与同仁何心舟,以及有“清代王羲之”之誉的书法家梅调鼎等在浙江宁波建玉成窑。
王东石制 玉成窑三叉提梁
王东石制 玉成窑紫砂盖碗
王东石制 玉成窑紫砂盆
王东石制 紫泥菖蒲盆
王东石制 玉成窑传器
王东石制 玉成窑紫砂笔洗
王东石制 玉成窑紫泥笔筒
王东石制 玉成窑三足乳鼎
王东石制 玉成窑合欢壶
东石制 玉成窑提梁壶
王东石制 玉成窑紫砂砚屏
王东石制 玉成窑汲直壶
王东石制 玉成窑博浪锥壶
何心舟何心舟,字子陶,号韵石、石林、石林居士,斋名曼陀华馆,浙江绍兴人。其人抟砂技艺高超,善制壶、盆、水洗等各类紫砂器物,且制器往往造型独特,独具匠心,为当时之文人所喜。
当代紫砂艺术大师顾景舟先生曾在《溯源话艺——谈文人及书画界与砂艺的集合》一文中这样写道:“到同治中业至光绪的数十年中……这个阶段在文人与砂艺的结合史上继续谱写光彩的,要推梅调鼎与制壶家韵石的合作。”何心舟 博浪紫砂壶
何心舟刻“洛仙”玉成窑腰带小花盆
何心舟制、胡公寿刻 秦权壶、水洗套组
何心舟 刻诗文水盂
何心舟制石林何氏款三叉提梁壶
清晚期 玉成窑何心舟制紫砂三足壶
何心舟参汤壶
梅调鼎铭 何心舟制 南瓜壶
何心舟 水阁战茗杯
何心舟、王东石合作乳鼎宝盘壶
王东石制、何心舟刻 兰草诗文壶玉成窑
怎么样的紫砂壶才称得上是好壶?
只要你没有别的目的,我相信你一定知道好壶的感觉的。虽然你也许是刚接触壶。可是你还是一定会知道好壶的感觉。
五色石瓢
1、好的壶是自己明确知道好的壶。自己明确知道的意思就是不需要问任何人你都可以知道是一把好壶。
2、好的壶是谁说坏你都不会相信的壶,甚至你清楚的知道说坏的人不是对你有成见就是水平不高。有时候还没准是睁眼说瞎话故意气你。但你一定不会看见那样的乱砸而火气上升。因为你确实知道自己有的是一把好壶。
3、好的壶是自己爱不释手的壶,即使你什么也说不出来,可是你捧着壶的时候,心中还是会充满了幸福和快乐。这种幸福和快乐是无意识的发生。所以你就会一直不忍放下壶而让美好的感觉消失。
4、好的壶是你一值都会自豪感觉充实的壶。有了这样的壶,你觉得自己做人很成功。觉得自己福气满好的。觉得自己再也不想要什么了。甚至让你眼中无壶。
景舟石瓢(黑泥)
5、好的壶是让你充满了惊喜的壶,你会发现每次把玩都可以看到自己过去没有看到的美。甚至就是看到过的美也一样可以每次再看都有新鲜的感觉。
6、好的壶是属于好人的壶!当自己不完美,不成熟,不大度,不善良的时候,你肯定不会拥有一把好壶!
什么是红泥?(专业详解)
图文| 砂海墨韵
来源 | (ID:zisha5)
红泥,是紫砂原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代周高起所著的《阳羡茗壶系》中,便有提到:“嫩泥,出赵庄山,和以一切色土,乃黏脂可筑,盖陶壶之丞弼也。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朱砂泥。”
其中的石黄泥,便是指红泥,红泥是以烧成后呈色命名的一个大类,按照矿料的材质结构可以分为红泥和朱泥两部分。
我们今天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红泥泥料。
产于宝山矿区东部黄石岩层下部,矿料外观呈浅青黄色致密块状,略坚硬,含有一定量的微细白色云母碎片,矿料上有锈色及锈片状。
烧成温度范围较宽,经一定的高温,胎质表面易产生“黑气”。一般烧成1140~1170℃左右。烧成后呈红色微透黄,胎质呈微梨皮状,砂质细密温润,色泽效果比较丰富。
修建黄龙山休闲广场时产出。矿料外观呈暗红色致密块状,易碎不坚硬,矿料上有青绿色的斑点、斑纹状,表面有透明蜡质感。
烧成温度范围一般。一般烧成1140~1170℃左右。烧成后呈红色微透黄,经一定的高温呈暗红色。胎质细密光润,呈梨皮状的表面黄色颗粒隐现,色泽效果细腻而丰富。
一般产于嫩泥夹层,偶尔也产于嫩泥底部,含矿量极少矿料外观呈浅红黄色泥性致密块状,比较坚硬,含有少量的微细白色云母碎片。
烧成温度范围较宽。不易起泡、起皱,变形率较小,能制作较大型的作品。—般烧成1120~1200℃左右,烧成后色泽橘红较浅。
赵庄小红泥是最早开采的红泥,产于嫩泥矿底层,矿层不厚,仅有几十厘米,质坚如石,外观呈土黄色,表面常显青白嫩色,泥质细腻,可塑性较好,易于成型。
烧成温度在1170℃左右,烧成后外观色泽呈暗红,略具质感,有一定透气性,此外赵庄小红泥因开采较早,矿源有限,如今已经极少了。
矿料外观呈红黄、灰黄色致密块状,质坚如石,不易风化裂解,含有较多的白色云母碎片,断面呈粗砂状。部分矿料中有锈片状。
烧成温度范围一般。一般烧成1130~1150℃左右。烧成后呈浅暗红色调,经一定的高温呈暗红色调,外观色泽比较单一。
产于黄龙山浅表黄石夹层中的白泥泥层之间,偶然出现,含矿量极为稀少。矿料外观呈大红色云片状致密结构,比较坚硬,含有一定量的微细白色云母碎片,表面有油脂般的光泽感,不溶于水。
烧成温度范围较宽。一般烧成1120~1150℃左右。烧成后呈红色,其表面颗粒质感与紫泥大致相同,呈细梨皮状,胎质纯正温润,光泽如玉,是公认的优质紫砂红泥。
以上内容是关于玉成窑 王东石和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