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紫砂大师华凤翔 紫砂壶华凤翔简介

时间:2023-08-05 22:39:43 浏览量: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大师华凤翔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壶华凤翔简介和紫砂大师华凤翔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紫砂大师华凤翔 紫砂壶华凤翔简介1

紫砂大师华凤翔 紫砂壶华凤翔简介

图文| 砂海墨韵

 来源 | (ID:zisha5)

华凤翔,生卒年不祥。据《阳羡砂壶图考》载:“凤翔,或云康熙间人,善仿古器,制工精雅而不失古朴风味,别臻绝诣”。又称:碧山壶馆藏“汉方壶”一持,掺砂作梨皮色,底有“荆溪华凤翔制”,篆文方印,全壶巧而不纤,工而能朴,可称神品。

《宜兴紫砂珍赏》P73著录香港中文大学所藏华凤翔款“如意云纹角汉方壶”一持,黎淑仪评其为“气势摄人,雄浑肃穆。”

汉方壶乃紫砂古式,是紫砂壶中历史最悠久的传统造型之一,是一种很受古人喜欢的壶式,诸多制壶大师均参与制作。汉方式盛行于乾隆年间,一直延续到清末,至今不衰。

汉方壶自清初就出现了以华凤翔、董清元等高手以及澹然斋等著名作坊为盛世中对紫砂壶极其讲究的王公贵族生产制作的高档壶形。

这件华凤翔制如意形圆嘴汉方壶四方沿口,矮颈,颈下渐硕,平底,四角边足。一侧出圆嘴,另一侧出月牙状柄,盖钮为环亭状顶,壶盖和壶体下半部凸饰如意云纹。底钤“荆溪华凤翔制”、“凤翔”。

清宫内务府的档案中,有不少皇帝指定烧造宜兴壶的记载,器物造型,比以前更丰富全面,在传统基础上,乾隆时期各式器形高、瘦、矮、胖,各呈其貌,这种器型就非常流行。

紫砂人物 | 泥绘宗师:杨氏双雄(杨季初、杨季元)

图文| 砂海墨韵

 来源 | (ID:zisha5)

彩泥堆绘,以不同的色泥为墨,以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为基础,运用刀、笔在有一定湿度的坯体上进行点画,依靠泥的厚薄与不同色泥的表现效果,来展现中国传统笔墨的韵味和意境。

杨季初、杨季元是清代彩泥堆绘的大师,他们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深谙绘事六法,兼擅雕塑之能手;其创作理念,取法高古的美学意韵,合乎时代精神的艺术风格,一般陶人难以望其项背。

大清乾隆年制泥绘赤壁图笔筒

杨季初制 月下独酌图紫砂笔筒

杨季元,推断或为杨季初之昆仲,善制紫砂陈设器,尤擅泥绘技艺。《江苏陶瓷工业志》记载,杨季元、邵基祖、王南林等制壶高手,曾为朝廷制作一批精美壶器,于乾隆七年(1742)被召入河北承德山庄行宫。

杨季元 泥绘花鸟双耳四方瓶

二杨的彩泥堆绘作品,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犹如薄意雕,他们以画言志的文人妙笔,令人回味无穷,与中国写意画有异曲同工之妙,格调高雅,艺术效果极佳。

 杨季初  段泥堆彩泥绘赏荷观景笔筒

 杨季元 萼怡斋款彩泥堆绘长方盆

宫廷御用紫砂器的来源只有两个,一是宫廷造办处从宜兴定制,如果有落款多是帝王年号款;二是宜兴地方选取精品进贡宫廷,如故宫博物院藏杨季初的,彩泥堆绘紫砂器。它们制作技艺都属顶级,代表了紫砂陶艺最高的制作水平。

杨季初制泥绘唐人诗意笔筒

上新桥壶,平板桥作钮!

特意带 上新桥壶 去园林找了桥为背景

扁圆壶体上的是块面最简洁的平板桥,江南水乡村前屋后最常见的木板桥,抑或石板桥,远远望去仿佛是座亭桥,它立于壶顶,是个桥形钮,身上清茶水波,晃动着涟漪。把手上亦有一块桥面,立在把环的最顶部,有如虚空的拱桥上部的平坦的桥面,这是端茶倒水时拇指的摁压处,顾景舟从而在一把茶壶上巧妙地建造了两座江南最具形貌的各不相同的桥梁。

 

 

沿着手把连接壶体的上接触点圈圆出一道壶肩线,其上是饱满的圆肩面,从而在高低两块桥面之间的空间过渡上,有了履步的基石,有如虚拟的阶梯,可以从把手的桥面安然地登上壶盖上的桥顶,这是向上的、如履平地地上桥的台阶。而在壶盖平面中央亦同样微微凸起一块线面,自然过渡到立于顶端的桥形钮,层层而上,步步登桥,完成了“上新桥”中“上”的诠释。

从上新桥壶,可以看出顾大师的匠心独运是建立在对中国传统艺术境界的深刻领悟之上的,也难怪有人说他是中国最有文人情怀的紫砂大师。他借助经过提炼、简化的形,写意地表现了水乡的神韵和意趣,这极像中国水墨山水画带给人的简淡玄远的艺术享受。 

 

皎然的《诗仪》中说:“夫境象非一,虚实难明。”这话有两层意思:其一,“境”与“象”概念不同,“境”是“虚”,“象”是“实”;其二,虽有虚实之别,但融合在一起,很难分清。我想顾景舟的上新桥就达到了境象难明,形意不分的境界。

以上内容是关于紫砂大师华凤翔和紫砂壶华凤翔简介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本文标题:紫砂大师华凤翔 紫砂壶华凤翔简介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38668.html

上一篇:紫砂经典壶型有哪些 经典紫砂壶型排名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喜欢茶知识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