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紫砂壶的养护 紫砂壶日常养护技巧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如何进行紫砂壶的养护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壶日常养护技巧和如何进行紫砂壶的养护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如何进行紫砂壶的养护 紫砂壶日常养护技巧1

喜欢喝茶之后,少不了都得买一把紫砂壶。
记得小悦买第一把紫砂壶的时候,可宝贝得不得了,开壶都小心翼翼,还特地买了个隔水炖专门为它开壶服务,慢慢煮了几个小时,细心呵护,并在心里默默想着:以后就是你了!
可是谁能想到呢,没多久之后我就有了新欢。
话说回来,紫砂壶用起来确实有点讲究,比如它的清洁方法就颇为讲究,不能盲目的“勤劳”,得掌握方法才能更好的养壶。
平时请洗紫砂壶的时候,首先观察壶的表面是否有过油、腊等污物,若有则需及时清理。
紫砂具有透气性好的优点,若有油污依附其上,则会则会使紫砂中的透气孔堵塞。同时,使用紫砂壶不注意清洁,时间久了,壶内会沉积一些茶垢,表面会有油污等秽物。既影响其美观,又会出现不卫生的情况,进而影响到我们的健康。而且,如果时间长久便会更加难以清理。
紫砂壶如何进行清洁、保养?
一、切勿沾到油污
如若有油污沾上,则需立即清理,否则,油污很容易浸入紫砂中,而且会在土胎上留下油痕,很不利于紫砂的透气性和对水分的吸收。同时,油污沾于壶表面,影响其美观。
二、注意使用前的清洁
每次使用前要注意对壶的清洁,可使紫砂壶的优势更突出,而且更卫生。
三、紫砂如同美女,也需常补水
紫砂壶的补水当然不是通过面膜来进行的,只需常用其泡茶就可以。常用其泡茶,茶水就会渗入土胎中,长期下来,壶表面就具有温润如玉的光泽。
四、适时适度的刷洗和擦拭
一般,我们采用软毛的小细刷蘸温水,轻轻刷洗,然后再用温水冲洗,之后采用干净清洁布轻轻擦干。当然清洗要注意适当,如若过度可能会对壶身造成损害。
五、每次使用后要注意清洗晾干
通常,使用完紫砂壶泡茶之后要及时清理壶内茶渣。
因为时间一长,就不好清理,而且还可能会产生异味,所以使用完成后,注意清洗并晾干。
六、两次使用紫砂壶,最好间隔一段时间
通常,我们在使用茶壶泡茶一段时间后,需要放置数日,再进行使用。如此做法,会更有利于紫砂壶的透气性和对水分的吸收能力。
饮用茶完后,紫砂壶应特别注意下面几点:
1、用完后的紫砂壶必须保持壶内干爽,勿积存湿气。
2、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宜放在闷燥处,更不可以为珍贵,用后包裹或密封。
3、最好用完后把壶盖侧放,勿常将壶盖密封。
4、茶壶内勿常常浸着水,应到要泡茶时才冲水。
5、勿放近多油或多尘埃的地方。
6、最好多备几个好的紫砂壶,喝某一种茶叶时只用指定的一个壶;
7、不同个壶,应加识别,以免混乱。
8、切勿用洗洁精或任何化学物剂浸洗紫砂壶。
好了,今天小悦和大家分享的紫砂壶的清洗、养护需要注意的点差不多就是这些,希望大家都能常喝好茶,养出圆润的壶。
用紫砂缸存六堡茶,必须重视的几个细节!
存好了便是越陈越香,反之则是“事故”,轻则茶味消减;重则茶叶变质发霉,收藏价值与品饮价值大打折扣。
其中“事故”高发的一点,令茶友们容易踩雷的便是,存茶容器没处理好,导致还没开始进入后面的存储环节就已经输了!
01 好茶好罐≠高枕无忧
相信茶友们都喜欢挑选一些优质的六堡茶,边喝边存。于是大大小小的紫砂缸、坭兴陶罐就安排起来了。
可是面对刚买回来的紫砂缸、坭兴陶罐,大家处理的方法各有差异,不少人也因此栽了跟头,我们也经常收到茶友发来的求助信息。其中有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一位茶友:存放的六堡茶变味。因为当初只是拿干布擦拭了紫砂缸内外,然后晾了几天闻着没什么味道,就迫不及待的把六堡茶放进去了,结果茶叶沾染上了新缸带有的土腥味和火气。
另一位茶友:存放的六堡茶没有变味但却受潮了。原因是用水清洗浸泡了新的紫砂缸,然后看到表面晾干了,就把茶叶放进缸内封好盖,转移到茶仓里存放起来。没想到茶叶竟然受潮了。
一个未清洗,一个清洗了,但存放的茶叶还是出事故了,这竟是为什么呢?
02 处理好存茶容器,迈出存茶第一步
新制成的紫砂罐、坭兴陶罐,无论体积大小,经过烧制都会有一定的火气(燥感)、泥味,而且新买回的罐内也会有些许灰尘。茶叶是极易吸附气味的,所以在放茶叶进去前,需要将存茶罐处理干净。
如果在处理的过程中,用清水清洗了,则需要一个晾干的过程。因为紫砂罐、坭兴陶罐,它们都是气孔结构,透气性好,同时也具有吸水性。如果没等它内外干透就放入茶叶,茶叶便会像干燥剂一般,把水分全吸收了,最后导致茶叶受潮甚至霉变。
因此,下面我们以紫砂缸为例,进一步讲解。
当我们拿到新的紫砂缸时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1)一般而言,在紫砂缸泥质好、比较干净的情况下,只需用质地柔软的干净无异味的茶巾或者毛巾,擦拭紫砂缸表面及内部的灰尘。然后放置于干燥阴凉的地方,晾几天散散味。
2)如果灰尘杂质较多,难以擦拭干净,可以用清水清洗干净。清洗的时候不建议使用清洁剂、洗涤剂等用品,不然可能会残留,被茶叶吸附异味。在清洗干净后,仍觉得火气(燥感)、泥味比较大,可考虑用清水浸泡3-5天,期间记得换水。
面对清洗后湿漉漉的紫砂缸,一定要彻底的把它内外晾干。
这里有个小技巧:当不清楚紫砂缸是否内外干透的时候,我们可以在缸内放一把湿度计。根据精准的度数,再结合实际的环境情况,便可灵活的选择是否放入茶叶了。
最后,我们得到完全晾干后的紫砂缸,就可以直接放入茶叶,移到干燥、避光、无异味的房间里存放了,最好能在紫砂缸底部垫上东西,离地10~20㎝避免受潮。这样既有很好的醒茶效果,又能使茶叶良好的转化。后续还需定期打开紫砂缸,查看缸内茶叶情况是否良好。
不止是紫砂缸,紫砂罐坭兴陶罐等,都是一脉相通、万殊一辙。虽然处理存茶容器的步骤略微繁琐与耗时,但事关我们的宝贝茶叶呀!前期准备工作下足功夫,才可避免踩雷事故。才可慢慢的边喝边存,感受茶叶的转变,与茶叶一起岁月共进。
图解:宋元时都流行的茶道具
传说在宋代,有一卖茶翁,此翁在57岁时,实践以茶修行之道,自带茶具到相国寺一带卖茶。
他建通仙亭,挂茶旗,设茶炉,摆铜钱筒,在茶亭前的竹筒上写着:“百两不嫌多,半文不嫌少,白喝也可以,只是不倒找”。
此后,卖茶翁名声大震,门前宾客盈门,功利之徒拼命收集他的各种用具。茶翁却在临终之前,将他所有茶器一把火烧光,使之化为灰烬。
他的行为与人生哲学激发了当时文人墨客的创作热情,对当时的茶人、画家、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卖茶翁茶器图》就乃木村孔阳氏模写卖茶翁(高游外)茶具计33件,都彩绘木刻,甚精细,可远窥唐宋古器形制之大略。
原本藏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因受国内茶友喜爱,此册采用现代宣纸彩印技术加以复制,又以传统工艺册页装订,实现了对此佳作的完美呈现。
炉龛:放置炉子的小阁子。
都篮:饮茶完毕,收贮所有茶具,以备来日。
急烧:又称急须,煮茶、暖酒器名。
铜炉:為生火煮茶之用,以锻铁铸之,或烧制泥炉代用。
瓢扚:大多由葫芦制成。用来尧水。
注子:古代汉族酒器。金属或瓷制成。可坐入注碗中。始于晚唐 ,盛行于宋元时期。起到保温作用。
钱筒:存放古时钱币,多由竹制成。
乌楦:用途不明,从器物文字上似乎可以判断是收纳废物的器皿。
茶罐:存放茶叶的罐子,锡制成。因锡稳定密封度好,故多用其存放茶叶。
吹管:起炉火时用的吹火管子。街边卖茶必要茶道具。
尘褥:铺或盖用的毯子。
滓盂:又称水盂,盛放废水茶渣的器皿。
檐子:类似与扁担的作用。挑货担子。
钱筒:大小竹筒用来存放钱币。
水注:注水壶。
瓦炉:顾名思义,用瓦烧制为生火煮茶之用。
炭篮:盛放烧水炭的容器,外面多由竹篾制成,里层包裹黑色油纸。
小炉:生火炉。
提篮:存放杂物的篮子。
炉围:罩在炉子外的竹篓,起到隔断保护的作用。
注子:古代酒壶。金属或瓷制成。可坐入注碗中。
炭挝:用来砸炭的铁锤。
焙钩:又名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功效,可以避免把茶叶黄。茶放在茶焙里,要求小火烘制。
建水:盛放废茶水的器皿。
茶旗:类似今天店铺门口的广告牌,招揽客人用。
茶壶:存放茶叶的罐子。日本称为茶入或者茶心壶。
灰炉:烧水炉的一种。下面没有通风口,现今日本茶道具中发展为火钵或瓶挂。
瓶床:现在统称为瓶座,稳定壶和瓶的放置。
以上内容是关于如何进行紫砂壶的养护和紫砂壶日常养护技巧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和美茶艺 和美茶叶伴手礼国粹价格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