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舟石瓢壶盖 景舟石瓢开壶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景舟石瓢壶盖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景舟石瓢开壶和景舟石瓢壶盖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景舟石瓢壶盖 景舟石瓢开壶1

传统的经典紫砂器,人们最喜欢的莫过于石瓢壶,而石瓢一般分为两类,一为子冶石瓢,二为景舟石瓢,因为石瓢的实用非常的强大,直流嘴,它的出水很少有其他壶型能够匹敌。
子冶石瓢,因其壶身比较高,所以它的壶口收的比较紧,很多壶友会反应说子冶的壶口小,清理茶叶或者是投茶非常的不方便。
而景舟石瓢,它壶身比较矮,所以壶口比较宽大,非常便于投茶和清理。但大家发现了,它的壶钮,不像子冶石瓢那么好拿,景舟石瓢的壶钮是牛鼻钮,比较矮,非常的不好拿捏。如果把壶钮做高,拿起来方便了,但造型会变得很突兀,非常的不好看,会显得很笨重。
一般两三百容量的比较常用,景舟石瓢虽然壶钮比较小,但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景舟石瓢的壶盖比子冶的大,拿壶盖,可以直接握住边缘的盖边提起来,因为盖边宽出来一部分,这个拿捏非常的顺手。
紫砂小知识:紫砂壶淋水后,干的快慢,是否能说明泥料的好坏?
经常碰到壶友问我的一个问题:一把壶淋水之后干的快慢能不能判断泥料的好坏?其实一把壶淋水干得快干不快与泥料的好坏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也不能以淋水上去水干的快慢来区分是否是一把真正意义上的紫砂壶,下面就举几个实例来说明一下:
一、壶的表面细工(明针)做得到位,水就干得快些,反之就慢些。
二、与泥料目数有关。壶本身泥料的目数(目数越高砂料越细腻)高,那么壶的胎土比较致密,水当然会干得快点,反之则慢。
三、与壶的形状有关。比如西施壶、龙蛋壶、思亭壶,这类壶几基本上不会存在积水在壶上的机会,全身光溜溜,哪有水干得不快之理!而象仿古、平盖莲子、虚扁这类壶过度很平缓,壶盖有积水的机会,壶身流水也缓些,相对的也就干得慢。
四、淋壶水温的高低影响水干的快慢,水的温度、壶表面积都影响水分的蒸发。包浆后,壶面油润,淋水后也是会迅速滑落。
五、其他的影响因素,如:室温、风向、风速、壶的大小,淋水量的多少等等常态时的非主要因素,在此不一一累述,想一起探讨的壶友可以在微信给我们留言。
综上所述,一把壶淋水上去是否干得快,不能用以衡量或判定壶本身泥料好坏的标准。
紫砂壶和铁壶哪个烧水更好?
「松风竹炉,提壶相呼」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这两句名言很多朋友都听过,煮水烹茶绝对是一件雅事,在泡茶修心的过程中,「煮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因此有些壶友会问一个问题,「紫砂壶和铁壶哪个烧水更好?」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铁壶煮水
铁壶一直是壶友们所钟爱的煮水之器,造型精美且耐用,日本老铁壶更是许多人的心头之好。
▲铁壶
▲铁壶煮水
同时导热均匀,水能完全沸腾而不消多次,也就是不会使水变老。
铁壶煮水却是有很多好处,那么紫砂壶煮水呢,是否也有这样的妙处呢?
紫砂煮水
其实,紫砂壶煮水,我们向来是不建议的。
也就是说开头的那个问题,其实是很多壶友被一些壶商误导而产生,紫砂壶说到底还是一种陶器,煮出的水并没有其他特别。
无论是明火还是电热炉,直接将紫砂壶盛水放置其上加热,都可能会烧裂壶身。
紫砂素来就有热茶端拿不烫手的的赞誉,也有冬日先温壶的要求,这些都表明了紫砂的导热不是很快。
也就是说,用紫砂壶煮水时,直接将壶底加热的做法,会导致冷热不均,容易开裂。
有些人说泥料不纯烧水就会开裂,这种说法是没有依据的,即使是再纯的泥料也是经不住的。
所以,还是并不建议壶友们用紫砂壶来煮水的。
以上内容是关于景舟石瓢壶盖和景舟石瓢开壶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