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壶盖为什么比壶更容易碎?该如何避免 紫砂壶的壶盖为什么比壶更容易碎?该如何避免破坏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的壶盖为什么比壶更容易碎?该如何避免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壶的壶盖为什么比壶更容易碎?该如何避免破坏和紫砂壶的壶盖为什么比壶更容易碎?该如何避免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紫砂壶的壶盖为什么比壶更容易碎?该如何避免 紫砂壶的壶盖为什么比壶更容易碎?该如何避免破坏1

如果问紫砂玩家人生憾事,除了好壶难得之外,那就是养好的壶,壶盖碎了!壶盖为什么比壶更容易碎?
因为壶友们平常使用紫砂壶时,会注意避免磕碰,而对于壶盖可能就没那么小心翼翼,但壶盖打开频率比较高,清理、放茶入水都需要打开,所以更容易发生“意外”,这就需要壶友们细心使用,轻拿轻放。
业内有句话道:“宁做三把壶,不配一个盖”,因为做壶盖本身就有一套标准。
做壶盖的标准
一个合格的紫砂壶盖,必须达到“直、紧、通、转”的要求。
直:既深且直,倒茶时,壶身倾斜,不易脱落;
紧:严丝合缝,缝无发隙,上下自如;
通:特指圆形壶盖,要求合盖之后仍能旋转自如;
转:特指方形壶盖,任意方向均能合盖,且严丝合缝毫无差别。
做一把紫砂壶的壶盖,尚且有这些标准,那么专门配盖的要求可想而知。那壶盖到底能不能配呢?可以配!但是要考虑这些因素。
配壶盖不易
1.不是不能配,只是配的代价高。
因为要配出原作的泥、款、功,又要表现原作的形、神、气,绝不简单,一定程度上配盖比做一把壶都麻烦,要想配一个完全契合的壶盖非常难,也要付出相应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因此如果配壶盖远超出壶的价值,那就可以考虑把原壶当公道杯使用或者用于其他。
2.紫砂壶从生坯到成壶,会经历两次收缩:干燥收缩和烧制收缩。
而收缩程度与泥料种类、生坯干湿度、烧制温度、烧制时间直接相关,所以即使是同一种泥料制作的同款式紫砂壶,每次烧制的成品,大小都会略有所区别。
一般生坯做好后,壶盖和壶身都一定要整体烧制,如果分开烧制,即使放在不同的匣钵,也会出现因为收缩程度不同而不相匹配的情况。
3.很难找到相同泥料,烧出相同色泽。
首先,原矿紫砂矿藏位置不同,成份比例不同,所以同一种泥料也会有不同差异。
其次,烧制窑温差异导致烧出的色泽不完全相同,因此即使找到了同一种泥料,也需要制壶艺人反复多次烧制试片,才能找到最合适烧制环境去配制壶盖!
怎样避免壶盖磕碰
1、选用合适的茶盘
很多人喜欢用坚硬材质的茶盘,其实这在无意中埋下了安全隐患,最好用木质的茶桌、茶盘或铺设地毯。
这样,就算失手跌落,也能尽可能减少壶破碎的概率。最好要做到“壶不离桌”。
2.茶盘里壶不宜多
茶具摆放有间隔茶盘内不宜放过多的茶壶,避免放置东西过多,造成茶壶之间的磕碰。如公道杯、喝茶杯等茶道工具,放在自己最习惯、最顺手的位置,避免泡茶过程中发生碰撞,降低破碎的可能性。
3.手法有考究
用壶的手法有考究。倾倒茶水时,将一指轻按在壶钮处,全部进程要做到壶不离手,眼不离壶,轻拿轻放,避免壶盖倒水时坠落。
4.放置合理,本人保管。
5、注意个人习惯
有的人习惯在壶盖与壶把之间用绳子绑起来,以降低盖子掉落的概率,其实这样更容易使盖子与壶身在使用中发生磕碰。
此外,谨记当温度很低的时候,一定要养成温壶的习惯,因为温差太大时有的壶会发生惊裂,特别是朱泥的壶。
文章来源于:紫砂壶百科全书,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开口就暴露你是小白!原来买壶时的提问也有技巧!
都说“人间珠宝何足取,不如阳羡一抔土”。
紫砂壶,现今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不论,自己把玩还是送给亲朋好友,都称得上是一件拿得出手,上得了台面的物件儿。
很多刚开始接触紫砂壶的朋友,都是不大懂,为什么我买壶经常被宰,其实是你买壶时提的问题,暴露了你是个小白!
原矿泥料
新手壶友都喜欢这样问:“你这是原矿泥料吗?”
这个问题问得好!
这就好比:你去水果店买水果,问:你家水果甜吗? 回:包甜!
毕竟,没人会说自己卖的东西不好,随便打开一个网购平台,从上千元到几十块,全是写明原矿。(到底是不是就不好说了)
实际上,目前市面上的本山料主要以库存为主,多优质;外山料将其他泥料以次充好进行炼制而成;化工料因为追求亮丽颜色而添加化学元素。
三者之间天差地别,许多壶友自然都是非常关心泥料这个点的,但是问“你这是原矿吗”这种就别问了,等于没问。
小技巧:“老板,你这壶多少钱?泥料多少钱一捆?”这是来自灵魂的拷问。
手工制作
除了上面第一点,部分壶友问完原矿还喜欢加一句,“是手工做的吗?”
不是手工难道是脚工吗?
半手工是手工制作,全手也是手工,手拉壶还是手工,更过分的时候就连机车的也说自己是手工的。
无论自己分不分得清,开口先一句:是手工的吗?以为自己唬住了卖家,殊不知奸商已在你脸上看到四个字“肥羊小白”。
国家级大师
有人感慨紫砂壶“水太深”,都是代工惹的祸。都说一分价钱一分货,在这里,有时候花了大价钱也不一定买到本工壶。
代工现象的存在就像是梗在喉咙里的一根刺,吞不下去,拔不出来。
壶确实做的非常好,名家大师一壶难求,精力有限能做的壶也有限,自然壶价也高。
很多新手朋友喜欢名家壶,开口就是“这个是老师的本工作品吧?有证书和持壶照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就放心了。
顾老的持壶照都被人P出来了,就别看持壶照了。
小技巧:本节无技巧。
极具收藏价值
收藏界有这么一句话:“老物件并不都值得收藏,但是有价值的一定值得收藏”。随着紫砂壶在拍卖市场上的行情越来越好,紫砂的收藏价值也被屡屡提及。
说实话,极具收藏价值的紫砂壶要么是当代实打实的实力派,要么大师作品,价格都不会低。
小白会问:“这个壶有没有收藏价值?他是不是要升职称了?”,答案都是肯定的,反正意思就是让你买就完事了,肯定有收藏价值。
小技巧:“这个作者在景舟杯或者全手工比赛拿过名次吗?”,有时候换个角度想,考上了国家级工艺美术员也是一种升值。
【写在最后】
即使技巧再高深,小白还是小白,真的喜欢紫砂壶的话,还是要多对紫砂有了解,对行业有了解!
紫砂小知识:清水泥,可能你还真的不懂这泥料
清水泥,众所周知,是紫泥的一种紫砂矿料,颜色偏红,容易和红泥混淆,只知道以前用来做花盆的泥料,现在用来做壶。知道这几点,只能说明你了解的还是很浅显,清水泥,真的是很容易让人误解的一款泥料。
经常听起别人问,清水泥和底槽青,如何去区分。可以举个例子,底槽青原矿炼制的泥料,可以称为清水泥,但清水泥,不一定就是底槽青。
清水泥,是指采用单一矿料,不添加任何其他矿料以及掺杂化工色素,而炼制出来泥料的一类统称。着重点是单一矿料!任何不掺杂其他矿料和化料的紫砂泥,都可以称之为清水泥。
清水泥是一类的统称,而不是指单一的特定泥料。
而当时做花盆的清水泥泥料和这个清水泥又有不同。
花盆的清水泥,是六七十年代,紫砂一厂,将做壶剩下的紫泥和红泥、普通紫泥掺杂在一起,加工出来称为清水泥,制作花盆用,为低档的粗货泥料。
那些误以为清水泥就是普通的低级泥料,就大错特错了,具体泥料要区别对待。
以上内容是关于紫砂壶的壶盖为什么比壶更容易碎?该如何避免和紫砂壶的壶盖为什么比壶更容易碎?该如何避免破坏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