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紫砂壶各种颜色如何形成的 紫砂颜色里外不一样

时间:2023-08-06 09:13:23 浏览量: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各种颜色如何形成的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颜色里外不一样和紫砂壶各种颜色如何形成的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紫砂壶各种颜色如何形成的 紫砂颜色里外不一样1

紫砂壶各种颜色如何形成的 紫砂颜色里外不一样

近日有壶友找我,说前一阵不小心打碎了一把紫砂壶,结果发现紫砂壶颜色内外不一样。这位壶友就一直很担心,怕是一把化工壶,还泡养了这么多时日。

这到底是泥料以次从好,还是真的是把化工壶,这其实与紫砂壶的烧制过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紫砂壶的烧结温度在1050°~1200°之间,烧制之前,紫砂艺人会先根据紫砂壶原料的颗粒粗细程度来定一个烧制的上下限温度,烧制时就必须把温度严格控制在这个范围内,还要遵循事先制定的温度曲线。

随着烧制温度的变化,壶坯的颜色会出现深浅不一的变化,虽然温度经过了严格的把控,但是在烧制过程中,由于壶表和壶内的受面度和密度有较大的区别,就会出现受热软化不匀的情况。

壶体烧造过程结晶式往往可达到以下几个阶段:

1.结合水蒸发

当窑温达到105℃时,坯体内的结合水开始蒸发,这个窑温要保持30分钟后才可继续升温,否则坯体易开裂。

  

2.结构水逸出

当窑温平稳提高达500℃时,坯体内的结构水开始分解逸出。

3.石英体膨胀

窑温达573℃时,泥料中含有的石英颗粒膨胀,体积增大0.84%,晶型转变。

  

4.氧化物显色

窑温在600℃~1050℃时,泥料中的氧化物分解,壶体开始显色。

5.保温求定型

窑温在1050℃~1200℃时,坯体烧结定型,要停止加温并保温30分钟左右,以平衡窑内温差。

  

6.降温求色泽

窑内温度平稳后,将烟道闸板及窑门全部打开,迅速降温到700℃左右再重新关上窑门,制品表面会生成光泽。此时制品处于熔融状态,壶体不会开裂。

7.石英体收缩

8.冷却待出窑

  

紫砂壶烧制“过火则老,老不美观;欠火则稀,(禾犀)砂土气”,在使用过程中,因窑温烧制差异带来的影响会日益显现,泥料色泽便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吐黑”部位不同,所泡茶叶不同,养壶习惯不同等原因,造成“吐黑”的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别,有些肉眼比较明显的,壶体局部或者整体变深,也会加剧壶表里的颜色不一致。

综上所述,紫砂壶颜色内外不一致,或者色泽不匀,并不是泥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不能证明其就是化工壶。理智玩壶,赏壶,养壶,人人有责。

来源:紫砂壶百科全书,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紫砂小知识:为何不要买这些“漂亮”壶 !

商品经济,鱼龙混杂。“一切向钱看齐”的某些不良泥商和壶商,利用管理漏洞,为了用颜色和花式吸引购壶新手的眼球,为了追求色泽效果,在泥料里添加一些必要的、性质稳定的、微量的氧化金属,这是不足为怪的。

  

烧足温度的紫砂壶,颜色难保艳丽;追求艳丽的颜色,窑温不能达标,窑温不达标,金属离子就会残留,所以,一定不要去挑花花绿绿的“半熟壶”。

优质泥料

优质泥料加上恰好的火候,壶表会在自然光照下出现反射色光,俗称“反光”。反光越丰富,泥质越好。

注入沸水后,壶表泥色会变深,俗称“显色”。显色变化越大,泥质越好。

紫砂壶的“明接”和“暗接”指的是什么?

一把壶,它的嘴、把和壶体的装配形式,基本上有以相贯线和过渡线两种方法处理,紫砂工艺中把这两种处理方法称为“明接”和“暗接”。由于紫砂以手工成型,嘴和把与主体的衔接多采用过渡线结构。景德镇瓷器茶壶因原料性质和成型工艺的局限,故多采用嘴、把与主体分接合的相贯线结构形式,而过渡线结构则较少。

  

紫砂壶嘴、把、纽与壶身的连接,有明接和暗接之分。壶嘴与壶体连接,有明显界限的称“明接”,无明显界限的称“暗接”,如汉扁壶嘴,壶嘴与壶身的肩线,侧线贯通,具有舒展流畅的造型特色。

  

明接,指嘴、把与壶身连接处有明显的界限。

如图中的“三脚水平壶”,壶嘴采用明接,线条干净利落,增强了壶造型的鲜明特点。直流嘴瘦长上翘,俊秀挺拔,耳形端把骨肉亭匀,俊俏有力,端握舒适。

  

暗接,连接处无明显的界限,胥出自然,与壶身浑然一体。

以上内容是关于紫砂壶各种颜色如何形成的和紫砂颜色里外不一样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本文标题:紫砂壶各种颜色如何形成的 紫砂颜色里外不一样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39068.html

上一篇:做一把紫砂壶到底要多久呢 做一把紫砂壶到底要多久才能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喜欢茶知识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