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冬季保养 紫砂壶什么季节做最好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冬季保养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壶什么季节做最好和紫砂壶冬季保养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紫砂壶冬季保养 紫砂壶什么季节做最好1

自立冬以来,天气愈发寒凉。每年这个时候,是紫砂壶开裂案例的高发季节。总是有茶友心疼地问:“我这紫砂壶,好好地用着,怎么就突然开裂了呢?我是不是买了把劣质壶?”
冬天,紫砂壶确实容易出事,是得早早地和大家讲一讲紫砂壶的开裂原因和避免方法了。
开裂原因一:乍冷乍热
冬天的环境温度本来就低,这时一把本身冷冰冰的壶,突然被滚烫的开水一浇——“砰!”裂了。
这是物体在急剧的热胀冷缩下,尤其是受热或者受冷不均匀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裂纹现象。
预防措施:可以用40~50℃的温水,沿着壶壁快速绕壶里外淋壶,至壶装满温水,盖子也需要淋一淋,让温水把壶充分预热,然后再用此壶泡茶。
一定注意不要让开水连续固定冲烫壶的某一个点,这样加剧了受热不匀,更加容易使壶开裂。
刚用冷水冲洗过的壶,也不要马上泡茶或者注入热水暖壶,应该放置在温暖的室温下,让壶自己先热热身,再温壶。
开裂原因二:本身自带的脆弱部位或伤口
紫砂壶的制作过程中,壶把、壶嘴、壶钮、壶底等连接处所用的稀泥过少,或者是制壶师用明针把泥刮得太薄了,那么这些部位就会很脆弱。
紫砂壶烧制时也有可能产生裂纹,因为非常细微,又没有穿透性,所以不是特意观察很难发现。
茶友使用过程中,不小心磕碰造成的细小裂纹,由于壶本身的颜色深,也不容易被发现。
预防措施:这些小裂纹,或者脆弱之处,夏天里可能还撑得住。到了冬天,遇到剧烈的温差刺激就容易开裂。
茶叶旦建议使用前需要温壶,使用过程中要小心。紫砂并没有那么坚强,能经得住磕磕碰碰。
开裂原因三:长期没用,壶身干透
一把壶放了许久没有使用,因为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较长,壶壁内的水分会变得不够均匀,或者壶身过度风干,紫砂空隙会干透,壶体结构会更疏松。
这个时候突然一道开水进去,或者再加上室内温度低,壶在这样的冲击下,就很容易开裂。
预防措施:在使用之前,先往紫砂壶内注入一半的清水,然后再注入开水至满壶,合上壶盖,轻摇几次,充分滋润。
或者先浸泡在清水中一段时间,让壶身吃满水撑起壶身骨架,增加壶的张力。壶身的张力恢复了,再让它在室温下缓一缓,再温壶,便可以正常使用啦。
薄胎壶,朱泥壶,以及壶壁本身就不均的壶型,相对来说要更加“娇贵”一些。使用过程中更要格外小心,避免磕碰,注意温壶。
买壶的时候付钱是一瞬间的事情,而之后的养壶需要长久的用心。
来源:紫玉金砂
紫砂壶的保养方法
好紫砂壶也需要保养。使用新壶之初,应先用茶汤煮一番,这样既可除去土味,还可以使壶得到滋养,煮后的新壶置于干燥且无异味处阴干就可使用。
正确的养壶方法:
(一)、泡茶之前先冲淋热水,泡茶之前,宜先用热水冲淋茶壶内外,可兼具去霉、消毒与暖壶三种功效。
(二)、趁热擦拭壶身泡茶时,因水温极高,茶壶本身的毛细孔会略微扩张,水气会呈现在茶壶表面。
此时,可用一条干净的细棉巾,分别在倒出茶汤后的间隙,分几次把整个壶身拭遍,这样即可利用热水的温度,使壶身变得更加亮润。
(三)、泡茶时,勿将茶壶浸入水中,有些人在泡茶时,习惯在茶船内倒入沸水,以达到保温的功效。
其实这对养壶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在壶身留下不均匀的色泽。
(四)、每次泡完茶后,应倒掉茶渣,用热水冲去残留在壶身的茶汤,以保持壶里壶外的清洁。
(五)、壶内勿浸置茶汤。泡完茶后,务必把茶渣和茶汤都倒掉,用热水冲淋壶里壶外,然后倒掉水分。
应保持壶内干爽,绝对不可积存湿气,如此养出来的紫砂壶,才能发出自然的光泽(俗称包浆)。
(六)、把茶壶冲淋干净后,应打开壶盖,放在通风易干之处,等到完全阴干后再妥善收存。
(七)、绝对不能用洗碗精或化学洗洁剂刷洗紫砂壶,因为这样做不仅会将壶内已吸收的茶味洗掉,甚至会刷掉茶壶外表的包浆,所以应绝对避免。
紫砂壶因其材质的特点,表现出一种其他器皿所无法企及的优点,那就是它与使用者能进行感情交流,对它倾注的感情越多,常加摩挲宝爱,它对你的回 报也越深沉,越发可爱,光润古雅。
所以说,好茶壶不要束之高阁,而应该经常使用把玩。明人周高起说:“壶经用久,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人手可鉴。”这 句话,实际上是用壶、养壶的根本之法。
鹿守臣养壶方法录
鹿守臣年逾花甲,是徐州知名书画家,从年轻时起书画创作与砂壶收藏并举,四十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选壶、养壶的经验,且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他养得壶油润鲜亮,神采飞扬,抚摸壶面犹如“孩儿面”柔嫩细滑,使砂壶的天然肌理得以充分展示,更显紫砂壶的灵光宝相和迷人的艺术魅力。
鹿守臣先生愿意把他四十余年摸索出的一整套养壶经,奉献给年轻的朋友,以此也作为与诸位方家的交流。
吃透“第一道”茶
新紫砂壶的“开壶”很重要,犹如盖房子打地基。用“冷水”浸泡12小时,以除“土”气、去“燥”气;接着用水煮。
他的特别之处是强调二点,一是,茶叶放到壶内,形成“壶外水、壶内茶”的状态,这是“内养壶法”的起点。
二是,水开后以文火煮40分钟左右再停火。停火后,不要把壶从水中取出,让壶在热水中慢慢冷凉、醒透,让壶吃透这“第一道”茶。
用好茶、壶吃透是开壶的要点。
“凉毛巾”常擦身
品茗之中养壶是“日课”。这堂日课可谓丰富多彩,众说纷纭,难能大同,只可各抒己见,和而不同。
他不淋茶汤、不用茶刷,只是平心静气的品茗,在溆水、倒茶,或换茶叶等品茶的种种准备之际,用冷水浸过的茶巾,在有意无意之间擦拭壶体。
他说这是“内养外护”的结合。新壶用粗点的茶巾,老点的壶用柔软的毛巾。鹿守臣的认为玉有“盘玉”,紫砂壶亦有“盘壶”。
砂壶的“盘壶”宜在湿壶时盘,热壶、湿壶都宜盘壶,擦拭即是盘壶。用冷茶巾擦拭壶体一是有利于壶体的按摩,一是有利于壶内的茶汁增强穿透力,增加茶汁在壶体“空隙”中活动、流动的速度、频率。
砂壶“内养”的核心就在于茶汁在壶体“空隙”中活动、流动的频率与速度。这是守臣先生的独到见解。
天天要“净身”
对于茶与壶配合的处理,鹿守臣是“理想主义”,又是“实际主义”者。说理想、完美,一壶一茶,追求茶品独到的神韵,这很好。
但他更倾向于“壶泡什么茶都是一样的,今天泡铁观音,明天品普洱茶”,也不会伤壶,也不会有损茶质、茶韵。
至于说段泥壶只适于泡绿茶,他以为泡绿茶最好不用紫砂壶,尤其不能用新的壶、口小的壶、壶深的壶。
如果一定要用,那要用用出来的壶、口大身扁的壶。他有好多把段泥壶,都同其它泥的壶一样用,什么茶都泡,没有一把泛花、出色点,把把壶都养得很精彩。
重要的是不要“懒”、要“勤”,每天用完,一定要用清水把壶内充净、壶外用干净的湿茶巾擦干水迹,擦净茶痕。
“天天净身”,保持干净是养壶的关键。
人有星期礼拜,壶也要休息。壶越用越好,但用了十天半月之后,若“洗净、晾干”休息几天再用、再养,更有利于壶的休养生息,更有利于壶肌理的再现。
不用“汗手”玩壶
品茶讲究“静”,养壶也要讲究“净”,这净是干净的净。常言说人是“泥人”,天天洗澡也有灰。
那灰、那脏,就是汗的固化。夏天,人不洗澡浑身不舒服,洗了澡就很爽、很酷。道理一样,人汗凝固在壶上就是灰的脏的东西的积累,等于天天不洗脸,还往脸上摸黑。
用“汗手”养的壶,用手摸粘手,有种油腻腻的感觉;壶看上去,有油感而无“润”味,黯乎乎的无神。
鹿守臣养的壶,包浆如玉,肌理清润,一尘不染,宝光竟辉,摸上去很爽,好像抚摸小孩子胖乎乎的脸。
这是养得好的壶特有的“孩儿面”的感觉。
干壶干拭 湿壶湿擦
砂壶不用时也要养护,他的诀窍是“干壶用干茶巾擦拭,决不能用湿毛巾;反过来,品茗时的湿壶,也不能用干茶巾盘壶”。
这是他从许许多多的“这是怎么啦”的“疑问”中找来的。不信,你用湿茶巾去擦擦干燥的壶试一试,那你的壶,就会留下再也难以修复的“片片牛毛纹,暗淡失宝光”的惨状。
老壶“气孔”要打通
老壶、长时间不用的壶如若启用,一定要把壶体的“空隙”,也就是“气孔”打通。壶在用时壶体的空隙是动态的,长期不用壶体的空隙和茶汁便凝固了。
重新启用,要重新把气孔打通,激活壶体,既有利于发茶,又有利于壶润的生发。方法是把壶放在“笼”里,如蒸馒头一样,蒸40分钟左右,让壶在蒸汽中自然冷凉。
记录者的“谏言”
壶的生命在紫砂艺人的手里时间有限,在我们手里的时间却很长,甚至说是绵延无期。紫砂艺人要讲究制壶艺,爱壶人要研究养壶经。
在同鹿守臣交往的过程中,我感到品茗养壶的“心态自然”最重要,不要刻意追求,要坦然处之。
品茗养壶皆为乐,任其自然莫刻意。当然,乐,是要寻的,寻乐亦要有方法,好方法成习惯,即为自由、自然。
有了好的心态,再研究点方法,泡茶能泡得好茶,养壶亦能养出紫砂的天然神韵。
以上内容是关于紫砂壶冬季保养和紫砂壶什么季节做最好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