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如何选一把好的银壶呢 如何选一把好的银壶图片

时间:2023-08-06 21:14:22 浏览量: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如何选一把好的银壶呢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如何选一把好的银壶图片和如何选一把好的银壶呢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如何选一把好的银壶呢 如何选一把好的银壶图片1

如何选一把好的银壶呢 如何选一把好的银壶图片

银壶煮水泡茶益处多多,但市场上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那么如何选择一把好的银壶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材质纯度、器物造型、工艺水平、实用性和投资收藏等五个方面考虑。

材质纯度

银壶材质纯度高低,首先影响使用安全,低纯度的银壶或多或少含有铜、铅等杂质。其次,影响口感,高纯度银壶煮水泡茶甘甜绵软,低纯度银壶则晦涩难咽。

再次,影响到加工难度,越纯的银子越柔软,加工难度也越大。同样的工艺要求,9999纯度材质要比99纯度多费50%左右的工时,但更能体现高品质性能。

最后,影响壶的重量,高纯度银壶要比较低纯度银壶厚,而且经验丰富的使用者曾提出银壶厚重,水的韵味会更足。

器物造型

每个人的审美不同,喜好的器物造型也会有所区别。选择银壶造型的总原则是“整体协调流畅、部件美观耐看”;基本要求是壶嘴、壶把、两个壶耳、壶摘五点共面。

常见的壶型有几十种,多以古代器物或生活中常见事物为主,一般情况下底部略大的银壶烧水速度也相应快些。

壶嘴基本可分为弯嘴和直嘴两大类:弯嘴出水相对柔和,直嘴出水比较“冲”。看壶嘴有三项指标:出水流畅性、断流爽利度、水压大小。

壶把(壶提梁)的大小粗细要与壶身大小、形状、重量匹配。一般银壶注水80%,从壶把的前三分之一处握起,壶把要求是壶身稳定不费力。

壶盖大体分为压盖(壶盖覆压于壶口之上)、嵌盖(壶盖嵌于壶口内)、截盖(以壶整体截取一段作壶盖)、包盖(壶盖包住壶口)。

壶盖不宜过紧或过松,框量在0.2-0.5毫米为宜。

壶摘虽小,却是壶的点睛之笔、提亮之处。大多数情况下,壶摘不仅制作的灵巧生动,更要能转动把玩,直接把壶摘焊死在壶盖上,省了工费却失了灵性。

工艺水平

制胎、錾刻、组装、后处理等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技术要求。制胎基本要求还是规整,手工壶追求天然形成的感觉,但不可成为粗制滥造的借口。

拿壶体来说,常见要求是无偏、无瑕、厚薄均匀。

錾刻如同在纸上作画一样,精美纹饰全凭精湛的錾刻技艺来表现。平錾犹如画界工笔,戗錾如小写意,浮雕錾如大写意。

好的錾刻让人赏心悦目,煮水沏茶时增添了一份文化气韵;差的錾刻犹如画蛇添足,还不如光壶。

组装要求各个部件协调统一、不给人突兀感,要求无焊缝、无焊镏、无砂眼。后处理拼的是细心和耐心,一把高纯度精工壶,一定是精心打磨抛光,光面的有镜面效果,通透雅致;亚光面的有绒沙效果,低调奢华。

市面有些银壶经过“做旧”处理,有的是为了表面效果,更多的是为了掩盖做工瑕疵。

实用性

无论烧水壶还是泡茶壶,都是实用器,用起来顺手才算得上是一把好壶。顺手,就因人而宜了。

此外,还有几个方面要注意。

一是隔热防烫处理。常见的方法是更换壶把材质和包裹防烫物,如壶把换成竹木、铜铁等,或者编上绳、藤条等,都可以防烫。

二是烧水壶的饱和度。饱和度是指在适宜功率炉具上烧水、水烧开而不喷溢时所装下的容水量与壶容量的比值。

通常认为饱和度低于70%的烧水壶就不好了。

三是出水流畅。不同种类的茶,对水流的要求不同。岩茶、乌龙茶等高香茶需要水聚、有力度;绿茶、红茶等则需要水流细柔、不能太冲。

投资收藏

一把好银壶,不仅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具有很强的投资收藏价值。银壶材料具有保值功能,制壶人工则具有增值功能,有时代烙印的银壶则是收藏佳品。

投资收藏价值取决于多个方面,最重要的则是品牌。

有人说,有些银壶卖得非常便宜啊,怎么品牌的都这么贵呢?便宜没好货,众人皆知。低价往往代表着掺杂使假、粗制滥造,售后无保障。

品牌银壶,从原料到做工,从技术要求到成品检验,从供货渠道到售后服务,都有一整套的严格标准,值得信赖。

铃铛杯喝茶,唤醒你心中的小确幸

铃铛杯倒置似铃铛,由此而得名,也称仰钟杯、金钟杯、磐式杯,流行于明清时期。

铃铛杯造型是从明代中晚期的外销高足深腹式杯演变而来,杯口外撇,深腹,圈足。明成化、嘉靖、万历时期,有白釉、斗彩、青花等品种,发展到了清康熙、雍正时,则出现了青花、五彩等品类。

清光绪粉彩人物铃铛杯

清康熙青花八仙纹金钟杯

从晚明开始至清代,这种小巧秀气的杯型一直是比较时尚的器物,它既可用来喝酒,又可饮茶,可谓一器多用。

在茶文化逐渐被普及的今天,铃铛杯更是很多爱茶人茶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

茶叶末釉铃铛杯

青瓷复古金钟杯

祭蓝釉铃铛杯

汝窑天青釉金钟杯

青花釉下彩清风竹影铃铛杯

泡上一壶好茶,沏满金钟杯,暖暖肠胃,清清心神,能不能唤醒你心中的小确幸呢?

怎样的茶具值得收藏,如何选择适合收藏的茶具

图为:北宋当阳峪窑兔毫斗笠茶碗,修补后,完全看不出痕迹。

人们常说,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用器的过程,也是享受制汤、造华的过程。茶器,不仅融入了手艺人的感情,更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气息。

在广州芳村,雷健平为其近十年从世界各地收藏的茶盏,成立了一家前后茶器艺术馆。混凝土外墙与大片玻璃窗构成艺术馆的骨架,玲珑的太湖石与翠叶婆娑的斑竹则隔成风致盎然的空间。

雷健平身着青色布衣在一方茶寮招待笔者,为笔者讲述他的收藏心得。通过器物,我们能触碰各个时代的文化语境,这也是文脉传承的一种方式。

访谈:茶盏之美从心出发

问:你收集了历朝历代这么多形制不一样的茶具,每个朝代的茶具各具有怎样的美感呢?

雷健平:美感,不仅仅是指器物本身,更是指不同时代文化的呈现,器物背后朝代的历史状态及国家的形式。

如开放性的大唐盛世,器物就呈现出我们与国外文化的碰撞;又如宋代,处于华夏文明文化、美学、艺术、经济顶峰时期,一个茶碗就是一个结合体,它呈现的文化和面貌都是不一样的。

你去读陆羽、蔡襄等人的茶书著作,历史上已经有很多大家,从不同角度,对茶盏进行了高度的赞美。

对我们来说,要读懂,在当时的语境下,他们对茶文化和茶器的理解,而不是我们自身以当下的文化语境,对它们进行评判。

说起来,我们从支离破碎到步入温饱的生活,也才近二三十年。再加上明清两代,因为饮茶习俗和传统文化脉络的改变,更加剧了我们今天对于那个时代的文化的理解的缺失。

所以真的没有资格去评判当时器物的美学,只能去学习了解器物背后所承载的故事,并从这其间吸取养分。

图为:民国金寿款三叉提梁壶。

问:你为什么会选择收藏茶具呢?

雷健平:我认为现代收藏,很多人的观念是错误的,他们更关注,自己从买进到卖出之间挣了多少钱,这项投资是否有“钱途”。

于我来说收藏就是学习的过程,应该要从心出发,是自己真正热爱的,获得的东西并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收获,更是自身素质的提升和知识的积累。

我收藏这些茶碗大约是在10年前,那个时候,国内很多收藏家都劝我,这种饭碗不是饭碗,茶杯不像茶杯,黑不溜秋的东西买它做什么。

这是一个认知的问题,上至天子宋徽宗,下至市井街民,无数人用文章来赞美它们,这样的器物怎能不美呢。

我们当时不认识,不懂它的美,不是这些茶盏不好,而是因为我们现在的美学,现在的审美达不到。

这是我们自己文化的缺失,我一直说,我们最好的东西在日本,人家不是偷、不是抢,人家是热爱,一千年来,一直以不同的方式,来获得这些国宝级的器物。

日本为何在文化保护方面做得这么好,是因为他们不敢去破坏它,例如,拿一个茶杯,他们是跪下来拿的;没有好的茶器,在日本是不敢开一间博物馆或艺术馆的;日本收藏的八件古代陶瓷国宝艺术品中,有四件是宋代建盏。

一个外族,为什么会以这样的高度来看待这些东西呢?我们也在关注,这些瓷器被定为国宝,是为什么?

他们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图为:北宋高丽青瓷茶盏。

问:饮茶与你来说,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

雷健平:对茶开始有要求,是对生活开始有要求,未来的艺术继续发展的话,它要靠心性的东西,茶的艺术一定是一个方向。

最大证据就是,今天我们在艺术馆看到的器具,已经离我们最开始购买的时候,涨了很多倍。

我们今天90%的喝茶人,聊得最多的是茶叶本身,或者是,喝茶有什么好处。我们什么时候进入下一课题,讲一场氛围,求一种道呢。

怎么呈现茶的道呢,小至各个器物的摆放、大至空间的陈设、茶人当下的心态和心法,这才是一件完整的茶事,有了一场完整的体验。

茶席之上,每一次都是内在的训练。而不是单单说,我今天喝了一个八八青、大白菜。

你处于什么文化中,你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养分,就会选择喜欢的事情去做。一些年轻人喜欢喝茶后,找回文化的脉络,按自己对茶道具的理解,重新在创作,这就是传承呀。

图为:建盏银毫茶盏。

问:你怎么看待茶席上的仪式感呢?

雷健平:东方文化,或者说所有文化的起源,都是从大自然中得到的,所以文化这个东西是最朴素的、最通俗的。

但现在往往提到茶文化,就让我想到各路仙家夸张的舞台秀,让人觉得这个东西跟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

会让当代的一些年轻人,产生误解。

溯源回来,所有的东西,都是在生活中用的,茶,亦是很朴实的东西,不用说得很玄乎,即使是仪式感,也是这样的。

很多人说到仪式感,就是脱离了生活,其实并不是,生活中,也有很多仪式感的东西,比如仪规等。

我认为仪式感并不是讲究动作要怎么花哨,这是违反自然的,这多难受呀。茶的构建,应该考虑怎么把茶的优点发挥最大,如该取哪里的水,使用什么样的烧水器物、燃料等。

我认可这个,这是多少年来历代人的规矩。

文化就是生活,坐下来好好喝杯茶,聊聊天。

图为:曼生紫砂壶。

珍品:雷健平的镇馆典藏兔毫盏

建窑兔毫盏是世界陶瓷史上的杰作之一,工艺已经失传很久,是宋代饮茶用盏之一。造型为敞口,深腹,汪圈足;胎厚色黑,釉里有细丝状银色结晶,黑釉里面夹杂着均匀的银色或黄色丝缕,形如兔毫,因而得名兔毫盏。

“银兔毫”“金兔毫”“蓝兔毫”之分,除了兔毫外,还有油滴斑、鹧鸪斑、曜变圈等不同釉变,其中曜变圈最为少见。

宋代建窑烧制的兔毫盏中,底部有刻着“进谏”“供御”字样,是宋徽宗时期的斗茶用具。

1969年经中央美术学院倡导,经国家陶瓷研究所等多方协作,福建建成功烧制出了仿古建窑的兔毫盏,以兔毫盏盏身内外显现带结晶的细长兔毛状花纹为特征,每条细纹闪银花色。

雷健平说,他们在日本所看到的,这八件瓷器中,四件就是这样的茶碗,这样的茶碗,在中国比较难见。

老一辈的人要求要很尊敬的去看这些东西。兔毫茶盏,即便在宋朝的时候,也会很贵重的,一只黑釉茶盏的价格可换1000匹绸缎,一只兔毫展可换3000匹绸缎,图上这件是蓝兔毫。

图为:磁州窑茶盏。

曼生壶

紫砂壶为什么贵,雷健平表示,除了历史的沉淀,一是因为这些器具是皇家的定做,二是因为有文人的参与。

曼生十八式是由身为“西泠八家”之一的清代书画家、篆刻家陈鸿寿设计,紫砂艺人杨彭年、杨凤年兄妹亲手制作的十八种经典紫砂壶款式,因陈鸿寿字曼生,故名“曼生十八式”或“曼生壶”。

陈鸿寿虽不会做壶,但他开创了文学书画篆刻与壶艺完美结合的先河,创造了独特的壶艺风格,曼生壶在壶史上留下“壶随字贵,字依壶传”的经典名言。

这件紫砂壶,盖面是汉代的铜镜,壶身是一个汉代的瓦当,也叫镜瓦壶,壶身铭文只有短短十几各字,就能看出作者对文字的掌控力,这件作品也是他的得意之作,他将自己的名字融入铭文中。

图为:明代方斗杯。

磁州窑

磁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续。

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开创了中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

雷健平说,古代文化发达的程度已经很高了,器型多变。你看这个器型,多一分肥,少一分厚,我预估最开始是供给佛家寺庙的器物。

图为:刻有“进谏”“供御”字样的瓷片标本。

茶器,首先要求美,不美是不会成为茶器的。因为在生活中我们首先是解决温饱的问题,然后是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

无论是美的茶器还是茶文化,都是精神食粮的。

雷健平说,清代更多的是形式上的美,宋代更偏向自然的美学,是触动你内心的。想象你拿着漂亮的碗去喝上一杯茶的时候,是多么愉悦呀。

这些油滴状的釉变,像是星空宇宙一样,与茶汤碰撞,多漂亮呀。

以上内容是关于如何选一把好的银壶呢和如何选一把好的银壶图片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本文标题:如何选一把好的银壶呢 如何选一把好的银壶图片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39541.html

上一篇:银壶究竟怎样影响着茶水呢视频 银茶壶对身体有影响吗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喜欢茶知识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