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玻璃器皿 古代玻璃制品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古代玻璃器皿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古代玻璃制品和古代玻璃器皿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古代玻璃器皿 古代玻璃制品1

玻璃,古人称之为流璃或琉璃,实是一种有色半透明的矿物质。中国的琉璃制作技术虽然起步较早,但直到唐代,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西方琉璃器的不断传入,中国才开始烧制琉璃茶具。
唐代元稹曾写诗赞誉琉璃,说它是“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
虽然造型原始,装饰简朴,质地显混,透明度低,但却表明中国的琉璃茶具唐代已经起步,在当时堪称珍贵之物。
在近代,随着玻璃工业的崛起,玻璃茶具很快兴起。这是因为,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可塑性大。
因此,用它制成的茶具,形态各异,用途广泛,加之价格 低廉,购买方便,而广受茶人好评。
在众多的玻璃茶具中,以玻璃茶杯最为常见,用它泡茶,茶汤的色泽,茶叶的姿色,以及茶叶在冲泡过程中的沈浮移动,都尽收眼底,因此,用来冲泡种种细嫩名优茶,最富品赏价值,家居待客,不失为一种好的饮茶器皿。
但玻璃茶杯质脆,易破碎,比陶瓷烫手,是美中不足。
玻璃茶具一般是用含石英的砂子、石灰石、纯碱等混合后,在高温下熔化、成形,再经冷却后制成。
玻璃茶具有很多种,如水晶玻璃、无色玻璃、玉色玻璃、金星玻璃、乳浊玻璃茶具等。用玻璃可制成各种其他盛具,如酒具、碗、碟、杯、缸等,多为无色,也有用有色玻璃或套色玻璃的。
那你知道我们平常用的这些玻璃器具,其实远在古代就已经很流行了吗?
古代巴比伦人是最早找到玻璃配方的,那是在4500年以前。其后,埃及人、罗马人继承前人的这一技术,使之发扬光大。
中世纪以后,玻璃制作技术传到了欧洲,并在这一地区蓬勃发展。
琉璃制作技术传入中国的时间稍晚,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并未推广利用。
汉唐时代,因为有了海上交通和丝绸之路,中西文化得以交融,国人对玻璃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但还是把玻璃作为美玉或药材看待。
做美玉还能理解,如何拿来做药材呢?作为药材的玻璃记载见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玻璃“本作颇黎。颇黎,国名也。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故名水玉,与水精同名”。作为药材的水玉(玻璃)是味辛、性寒、无毒的,能治惊悸心热,安心 明目,祛赤眼,治热肿。
在古代中国,由于对玻璃了解少,认为它是与玉石同类,生在土中,由千岁冰所化成,故也有称为水晶的。
丹家把它用作炼丹的原料,近代也有人称之为料器。
直到17世纪末的清代,玻璃的制作技术及配方才真正由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由唐僖宗供奉的素面圈足淡黄色琉璃茶盏和素面淡黄色琉璃茶托,是地道的中国琉璃茶具,虽然造型原始,装饰简朴,质地显混,透明度低,但却表明中国的琉璃茶具唐代已经起步,在当时堪称珍贵之物。
唐代元稹曾写诗赞誉琉璃,说它是“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
难怪唐代在供奉法门寺塔佛骨舍利时,也将琉璃茶具列入供奉之物。宋时,中国独特的高铅琉璃器具相继问世。
元、明时,规模较大的琉璃作坊在山东、新疆等地出现。清康熙时,在北京还开设了宫廷琉璃厂,只是自宋至清,虽有琉璃器件生产,且身价名贵,但多以生产琉璃艺术品为主,只有少量茶具制品,始终没有形成琉璃茶具的规模生产。
茶道茶具的知识之四种茶具形态介绍
茶道文化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一直备受人们关注,作为承载茶道文化中的载体之一茶具是不可不说的。
不同的茶具要配合不同的茶叶才能并发出其独特的韵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隆重介绍下中国茶具历史中最具有代表的四种茶具形态,一一为大家分解出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
茶艺知识之陶器茶具
陶器茶具在茶艺知识当中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具之一,具有朴素典雅的气质,用其来泡茶可以品味到回归自然的气息。
茶艺知识之瓷器茶具
瓷器茶具也相应于陶,白得如玉般的瓷器为景德镇瓷器最为著名,而用瓷器泡茶更能看到茶的鲜美。
茶艺知识之紫砂茶具
在茶艺培训当中,一般都会采用紫砂茶具作为培训道具,而且紫砂茶具具备了形美神韵,不会丢失茶叶的原味,即便是隔夜也不会变味,非常地高雅尊贵。
茶艺知识之玻璃茶具
在茶艺知识里,最好理解的就是玻璃茶具,之所以采用玻璃材质是因为其晶莹剔透的形态可以让人尽情地观赏茶汤与茶叶的动态,很适合用于冲泡花茶哦!
祁门红茶用什么茶具好 教你一身泡茶好功夫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深受大家青睐,现在喝茶的朋友越来越多,注重养生的人都喜欢喝茶,尤其是红茶,在冲泡红茶也是非常的讲究,很多茶友家里都备有茶具,专门用来泡茶的,那么你知道祁门红茶用什么茶具泡好喝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祁门红茶用什么茶具好
祁门红茶是采用白瓷的茶具和紫砂茶具比较合适的,用工夫的饮用方法,紫砂茶具是合适的,但是因为色泽的影响,所以茶叶的汤色和泡茶时候的姿态难以观察。
选择紫砂茶具泡红茶的理由
1、由于紫砂茶具的没有吸水性质,陶火的温度是在1100到1200摄氏度的,是符合红茶的高温冲泡特性的。
2、紫砂茶具是耐热,耐寒的,泡茶时候没有熟汤味道,保证了原来的香味,传热速度慢,可以炖茶,不轻易爆裂的,泡的时间越长,香气也是越浓郁的。
3、紫砂茶具的质地是很坚硬的,泥色也是天然,还有红砂,白砂,可以确保了红茶的香味。
祁门红茶泡法的具体步骤
备具:壶、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放在茶盘上,茶道、茶样罐放在茶盘左侧,烧水壶放在茶盘右侧。
赏茶:打开茶样罐,让来客欣赏茶叶的色和形。
烫杯热罐:将开水倒入水壶中,然后将水倒入公道杯,接着倒入品茗杯中。
投茶:按1:50的比例把茶放入壶中。
洗茶:右手提壶加水,用左手拿盖刮去泡沫,左手将盖盖好(洗茶时间不要超过5秒),将茶水倒入闻香杯中。
第一泡:将开水加入壶中,泡一分钟,趁机洗杯,将水倒掉,右手拿壶将茶水倒入公道杯中,再从公道杯斟入闻香杯,只斟七分满。
鲤鱼跳龙门:用右手将品茗杯反过来盖在闻香杯上,右手大拇指放在品茗杯杯底上,食指放在闻香杯杯底,翻转一圈。
游山玩水:左手扶住品茗杯杯底,右手将闻香杯从品茗杯中提起,并沿杯口转一圈。
喜闻幽香:将闻香杯放在左手掌,杯口朝下,旋转90度,杯口对着自己,用大拇指捂着杯口,放在鼻子下方,细闻幽香。
品啜甘茗:三个口是一个品,要做三口喝,仔细品尝,探知茶中甘味。
两种生活化的泡法:简单泡法:
将水烧沸,茶具最宜景瓷,装上大约占壶容量十分之五的茶叶,冲入沸水,冲泡后香气高锐持久,隔45秒左右倒入小杯,先闻香,再品味,满口生香,回味甘美。
功夫泡法:
首先将茶叶按比例放入茶壶中,加水冲泡,冲泡时间在2—3分钟,然后按循环倒茶法将茶汤注入茶杯中并使茶汤浓度均匀一致。
品饮时要细品慢饮,好的工夫红茶一般可以冲泡2—3次。还可以在祁门红茶中加姜,口感更好,还能驱寒。
注意事项:
冲泡工夫红茶时一般要选用紫砂茶具、白瓷茶具和白底红花瓷茶具。茶和水的比例在1:50左右,泡茶的水温在90—95℃。
冲泡工夫红茶一般采用壶泡法。
以上内容是关于古代玻璃器皿和古代玻璃制品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