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银壶与锡壶之间的区别 银壶与锡壶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时间:2023-08-07 04:44:06 浏览量: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银壶与锡壶之间的区别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银壶与锡壶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和银壶与锡壶之间的区别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银壶与锡壶之间的区别 银壶与锡壶之间的区别是什么1

银壶与锡壶之间的区别 银壶与锡壶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现在市面上有两种壶最为相似,即银壶与锡壶。因锡呈现颜色与银极为相像,加上工艺制作加工修饰,虽说略有差别,但对于不懂的人来说,却很难分辨出哪个是银壶哪个是锡壶。

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在于前两天,有位朋友在头条上问到锡壶好吗?一直以来都没有说过锡壶,到底是好是坏,知之人士甚多。

从物理层面上说,锡的密度为73.10g/cm3、银的密度为10.50g/cm3,且两者都是无毒的,用来制作器皿,锡密封性较为良好,常用作茶叶罐。

银的熔点是961.93℃,延展性好,利于锻打,可用来打制成器皿。锡的熔点为231.9℃,在常温下延展性好,但因锡特有的物理因素,怕冷怕热。

那么说,难道锡就没有什么益处了吗?也不尽然,锡的作用和银相似,具有吸附不纯物质,净化水质的功效,而且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氧化,可常保持银色的光泽。

除此之外,还可以制作成非常薄的锡箔纸,用来包裹实物延长储存期、包裹烤肉来烤增加烤熟的速度及香味等等。

锡虽好,但用纯锡来制成壶,几乎无法做到的。现如今市面上的锡制品大多是铅锡合金,因为锡硬度低,而铅的硬度好、熔点高,锡中加入铅,就可中和为铅锡合金。

故此,近几十年来锡壶已逐步被细瓷热酒壶代替,但少部分家庭仍然在使用。

锡与银两者各有特色,且用途不同。锡固有千般好,制壶乃银为先。

好茶配好器,喝什么茶就该用什么器!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好船配好帆。喝茶也如此,一套精致的茶具配以色香味俱全的好茶,可谓是相得益彰。

茶与茶具的完美结合,才能体会品茶的乐趣,好的茶具才会带给我们良好的视觉享受。

中国是茶的故乡,几千年来,茶已成为深得人们喜爱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根据茶的基本分类以及,我们将和大家分享一些不同茶具的搭配。

1、绿茶

未发酵茶。我国盛产茶叶,以绿茶为最早。这种茶内质香气高爽,滋味鲜醇,含有茶多酚、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常见绿茶: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太平猴魁、峨眉毛峰、安吉白茶、信阳毛尖、六安瓜片等。

茶具:

1.紫砂壶

选用紫砂壶宜满足:

①、泥料:适宜绿泥、段泥类紫砂壶。

②、壶形:壶身不宜过高,壶口较大。

③、容量:容量宜在150cc至250cc之间。

2.透色玻璃杯,或用白瓷、青瓷、青花瓷杯。以无色、无花、无盖的玻璃杯为最好。

玻璃茶具质地透明、传热快,透过玻璃杯可以观赏到茶汤的颜色以及茶叶的形态。

但玻璃茶杯质地脆、容易破碎,且传热迅速,保温性差,茶的香气也易于散失,因此使用玻璃器具冲泡出的茶最好尽快饮用完。

2、红茶

全发酵茶。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其品质特征是红叶红汤。

茶色乌润、汤色红亮.

常见红茶:祁门红茶、云南滇红等

茶具:

1.紫砂壶

选用的紫砂壶宜满足:

①、泥料:紫砂壶的原料尽量为红泥类、清水泥等。

②、壶形:宜使用壶身较矮之器型;高级细嫩红茶还适宜口盖较大之器型,如“仿古壶”;

2.内挂白釉紫砂、白瓷、红釉瓷、暖色瓷的壶杯具、盖杯、盖碗或咖啡壶具。

3、乌龙茶

即青茶,属于半发酵茶,经过鲜叶采摘做青(晒青晾青摇青)杀青揉捻干燥几道工序制成,制作工艺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

常见乌龙茶:武夷岩茶(如大红袍、肉桂、水仙)、安溪铁观音、潮州凤凰单丛、台湾冻顶乌龙等。

茶具:

1.紫砂壶

选用的紫砂壶宜满足:

①、泥料:朱泥、红泥、紫泥类皆宜。

②、壶形:乌龙茶适宜小壶冲泡,闽南乌龙以香气著称,适宜壶身较高、壶腹鼓之器型,留香效果好,如“龙蛋壶”;闽北乌龙以茶汤而显,宜使用壶腹宽之小壶冲泡,更能激发岩茶醇厚之韵味,如“水平壶”。

③、容量:容量宜在100cc220cc之间。

2.紫砂壶杯具,或白瓷壶杯具、盖碗、飘逸杯配。

4、黑茶

后发酵茶。黑茶一般采用的原料较粗老,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和干燥五道工序。

常见黑茶:湖南安化黑茶、四川边茶、滇桂黑茶、广西六堡散茶等、包括普洱茶。

茶具:

1.紫砂壶

选用的紫砂壶宜满足:

①、泥料:适宜紫泥类颜色较深的紫砂壶,养出效果佳;

②、壶形:圆器、方器皆可;

③、容量:适宜在190cc-380cc左右。

2.普洱茶:可选紫砂壶、铁壶、银壶、盖碗等冲泡。

5、黄茶

轻微发酵茶。其品质特征为:黄叶黄汤。其制法与绿茶基本相同,但在揉捻后或初干后有闷黄过程。

常见黄茶:黄芽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

黄小茶:平阳黄汤、雅安黄茶等

黄大茶: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

茶具:

1.紫砂壶

选用紫砂壶宜满足:

①、泥料:适宜段泥类紫砂壶。

②、壶形:壶身不宜过高,壶口较大。

③、容量:容量不宜过大,宜在150cc至250cc之间。

2.奶白或黄釉瓷及黄橙色壶杯具、盖碗、盖杯。

6、白茶

轻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

常见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

茶具:

1.紫砂壶:

选用的紫砂壶宜满足:

①、泥料:紫砂壶的原料以紫泥,段泥类为宜,

②、壶形:宜壶身高度适中、口盖大,例如“金钟壶”;

③、容量:容量宜在250cc350cc之间。

2.白瓷或黄泥炻器壶杯及内壁有色黑瓷。

7、其他种类

花茶:

花茶是将花或叶的果实炮制而成的茶,属加工茶类。分花果茶和花草茶。

常见花茶:茉莉花茶、玫瑰花茶、玉兰花茶等。

茶具:

1.青瓷、青花瓷等盖碗、盖杯、壶杯具。

2.采用玻璃壶,实用而且美观,可观看花的完美形态。另外用花茶壶的话建议快速洗茶一次,这样可喝的更纯净的花茶。

总结瓷质茶具

瓷质茶具特别适合用来冲泡风格清扬的茶。

适合冲泡茶类:原料较嫩的绿茶、花香型红茶、清香型的乌龙茶,如:铁观音、白茶的新茶,如:白毫银针等。

陶质茶具适合冲泡一些风格厚重的茶。

特别是普洱、蜜香型红茶、醇厚型乌龙茶,如:武夷岩茶、老白茶,如寿眉等。

陶制茶具

紫砂器具适合泡厚重风味的茶,尤其是重发酵、重焙火的茶以及老茶。如:普洱老茶、老白茶、黑茶等。

紫砂茶具

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要泡好一壶好茶,茶具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有着许许多多的讲究。

我们应当根据不同的茶类、饮茶习惯、场合与季节,选用不同的茶具。只有这样,才会发现饮茶的乐趣。

防摔指南:让你的爱壶“长命百岁”

这篇文字,如果仔细看,可以帮亲延长爱壶的寿命。

1.控制接触对象

不管怎样强调壶的宝贝与珍惜,在别人心里,总是不及自己的心中的地位。别人接触自己的爱壶时,打碎的概率比自己高。

如果家里请了保姆或钟点工帮忙,一定要交代:“请不要碰我的壶,谢谢。”

还有家人,如果不是茶、壶爱好者的话,也同样交代一句“请不要碰我的壶”,尤其是熊孩子的杀伤力,绝对不容小觑。

2.优化使用环境

喜欢用石茶盘等坚硬材质的茶盘,有风险哦。如何最大化地避免风险,紫陶君支招:尽量做到“壶不离桌”,并添加防护措施。

3.合理摆放茶具

壶、公道杯、品茗杯和其他茶具,各茶具间保持足够的空间和距离,并且按自己的使用习惯放置,避免泡茶过程中多走弯路,降低碰撞的可能性。

4.谨慎用壶手法

倒茶水时要将另一手指按在壶纽或壶盖上,动作不可过大。倒茶的过程中壶不离手,有很多时候掉壶盖就是在倒茶的时候发生的。

有的壶友喜欢模仿卖壶商人玩的那些盖不掉、盖嘴倒立等小花样,好玩虽好玩,风险一直有,一不小心就把爱壶给毁了的情况是存在的。

5.茶事后收纳归置

尽可能放在高处,或柜子里,小孩碰不到的地方。

6.酒茶隔离开

喝酒之后请自觉上床入睡。越是嚷嚷“我没醉”的越可怕!

7.培养良好的用壶习惯

有的人习惯在壶盖与壶把之间用绳子绑起来,美其名曰“壶绳”,觉着这样可以降低盖子掉落的概率,其实这样更容易使盖子与壶身在清洁或使用中发生磕碰,有的时候虽然只是一小点磕但已经破了相啦。

特别要提的是用壶的前戏一定要足,当环境温度很低的时候最好养成温壶的习惯,因为温差太大时有的壶会发生惊裂,再金贵的壶,保养不当的话也会惊裂。

以上内容是关于银壶与锡壶之间的区别和银壶与锡壶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本文标题:银壶与锡壶之间的区别 银壶与锡壶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39828.html

上一篇:对茶海的认识和理解 对茶海的认识怎么写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喜欢茶知识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