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紫砂壶各部位名称 紫砂壶部件名称大全

时间:2023-08-08 03:08:24 浏览量: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各部位名称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壶部件名称大全和紫砂壶各部位名称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紫砂壶各部位名称 紫砂壶部件名称大全1

紫砂壶各部位名称 紫砂壶部件名称大全

紫砂茗壶的嘴,喻为人的五官之一,它与壶体连接,有明显界限的称“明接”。无明显界限,胥出自然的称“暗接”。如汉扁壶把,壶嘴与壶身的肩线,侧线贯通,形成舒展流畅的造型特色。

一、种类:

紫砂茗壶经历几代艺人传习形成规范的制作法则,从形态结构上基本可分成三大类。

1)光素器:即方壶、圆壶

2)筋文器:即以线纵向,横向,旋转分割的壶

3)花塑器:即带有自然装饰的壶,相互组合贯通, 并作为壶的主体。 从制作结构上亦可分:主体和附件。

(1)主体:即壶身、壶口、壶底、壶足、壶盖、

壶钮(的子)。

(2)附件:嘴(流)、把等。

主体和附件包含着相互间的配置关系,比例关系,外轮廓转折关系,镶接手法的明暗缓冲过渡关系,实体与空间所形成的对比关系,舒适实用和艺术欣赏的关系。

二、各部位的名称:

一)、壶钮:亦称(的子),为揭取壶盖而设置。钮虽小,但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变化丰富,是茗壶设计的关键部位。常见有球形钮、珠钮、桥梁钮、瓜柄形钮、树桩形钮、动物肖形钮 。

(1) 球形钮:圆壶中最常用的钮,呈珠形、扁笠、柱形,往往取壶身缩小或倒置造型,制作中采用“捻摘子”工序,搓、转、压挤而成,简洁快捷。

(2)桥形钮:形似拱桥,有圆柱状、方条状、筋文如意状等。作环形设单环、双环,亦称“串盖”。平缓的盖面,环孔硕大的为牛鼻盖。

(3)瓜柄形钮:花塑器常用的钮式,如南瓜柄、西瓜柄、葫芦旁附枝叶、造形生泼。

(4)动物肖形钮:源于印钮。有狮、虎、龙、鱼等,有写实、抽象变形、仿古手法并举,与主体统一协调即可。

(5)树桩形狃:取植物或瓜果的形态捏制而成,如梅桩、竹根、葡萄等。

(6)花式钮及其他:随着新的陶艺形式发展,打破传统程式,以壶边大于口取代壶钮,有盖与钮融为一体的。

二)、壶嘴:紫砂茗壶的嘴,喻为人的五官之一,它与壶体连接,有明显界限的称“明接”。无明显界限,胥出自然的称“暗接”。如汉扁壶把,壶嘴与壶身的肩线,侧线贯通,形成舒展流畅的造型特色。

(1)壶嘴:称之为“流”,为注茗而设置。出手通畅而不涎水,注水七寸而不泛花,直泻杯底无声响,这与壶嘴壁薄、光滑、壶体孔眼、壶嘴眼、壶盖孔眼有着密切的关系。依据传统模式可分为:一弯嘴、二弯嘴、三弯嘴、直嘴和流。

一弯嘴:形似鸟啄,俗称“一啄嘴”,一般为暗接处理。

二弯嘴:嘴根部较大,出水流畅,明接和暗接处理均可。

三弯嘴:源于铜锡壶造型,早期壶式使用较多,明接处理较常见。

直嘴:形制简洁,出水畅,明接和暗接处理都有。

流形的鸭嘴:源于奶杯造型,一般用于茶器、咖啡具的造型上。

上述一弯嘴、二弯嘴、三弯嘴式仅指其基本形,依附于壶体又可在壶嘴上分割筋纹,亦可加饰花塑器方法与壶把相统一。

(2)壶体孔眼:明代多为独孔,清代中后期为多孔,有三孔,七孔,九孔等。七十年代出口日本的紫砂壶一度用球形孔,其孔要求排列整齐,与嘴对正,并依据嘴形而设置。

三)、壶把(柄):为便于握持而设置.源于古青铜器爵杯的弧形把.源于瓷执壶条形壶把的称"柄".壶把置于壶肩至壶腹下端,与壶嘴位置对称、均势.具体可分端把、横把、提梁三大类。

(1)端把:亦称"圈把",其使用方便,变化丰富.把、口、嘴三点呈水平、对称.垂直形式安置,具端庄、安定的效果.

(2)横把:源于沙锅之柄,以圆筒形壶居多。

(3)提梁:从铜器及其他器形吸取而来的壶式,除提梁的大小与壶体协调外,其高度以手提时不碰到壶盖的钮为宜,有硬提梁、软提梁两种,光素器、花塑器都有,变化丰富。

四)、壶盖:紫砂壶以其里外都不施釉的特点,盖与壶体能一起烧制,以达到成品壶盖直紧、通转、仿尘、保温的要求和作用.主要形式有压盖、嵌盖、截盖三种。

(1)压盖:亦称“完盖”。壶盖覆压于壶口之上的样式,其边缘有方线和圆线两种,均与壶口相呼应。与口置平的泥片称“座片”,弯起泥片为“虚片”,壶口泥片称“坨子”,壶墙的泥圈为“子口”,几个部位及转折过渡用脂泥镶街,润合贴切、浑若天成。壶盖稍大于壶口之外径的俗称“天压地”,以适应功能和视觉的要求。

(2)嵌盖:嵌盖是壶盖嵌于壶口内的样式,并与壶身融于一体。有平嵌盖与虚嵌盖之分,能达到“准缝如纸、发之隙”者属上品。平嵌盖口与壶口呈同一平面,制作时在同一泥片中切出,故收缩一致,仅有“纸、发之隙”,有圆形、方形、异形、树桩形等。虚嵌盖与壶口呈弧形或其他形状,形制规整。口部以装饰线处理,有直口、瓢口、雌雄片口等结构,与平嵌盖手法相似,以严密、精缝、通转为上。

(1)一捺底:紫砂茗壶烧成因无釉,故无烧成粘钵之虑,制作省工省时,用一捺底处理圆器造型赶紧利索,简练灵巧.

(2)加底:在壶身成型时加一道足圈,并用脂泥复合嵌接,亦称“挖足”.加底、脚圈应视主体造型而设置,用复子和勒子工具加工处理,亦有借鉴花盆底足处理手法,在方壶上采用挖出“犴门”有扁梯形托榫足等.

(3)钉足:它源于铜器鼎足,用钉足支架壶体,稳而不滞,透出灵气.型制大小,钉脚高、矮、粗、细宜视主体而统一协调,圆器一般用三支钉足,方器则为四支钉足,从实践使用而言,钉足不宜太高。

浅析紫砂壶泡茶的投茶量和水温技巧!

针对泡茶来讲,水温的操控那就是至关重要,一泡好茶叶重视于它的水温,这里将摆起茶几教您怎样把握泡各种各样茶的温度。

一般说来,泡茶水温与茶叶中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就愈浓。

反之,水温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汤就愈淡,一般60℃温水的浸出量只相当于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这里必须说明一点,上面谈到,高级绿茶适宜用85℃左右的水冲泡,这通常是指将水烧开之后(水温达100℃),再冷却至所要求的温度;如果是无茵生水,则只要烧到所需的温度即可。

还有许多刚刚接触泡茶的朋友,会问到一个问题——“我到底要放多少茶叶才合适?”

【按比例投茶】

茶叶的冲泡有个常用茶水比例是1:50,也就是1克的茶叶,加50毫升的水(乌龙茶、紧压茶除外,会用到大概1:30的茶水比例)。

但一般是很难估算容器毫升和茶叶克数的,在没有硬指数的情况下,不如试试用体积投茶的方法来计算投茶量吧。

下面,我们将紫砂壶这个常见的泡茶工具作为例子来说。

【按体积投茶】

1、绿茶

普遍来说,绿茶是公认为所有茶类中最为鲜嫩的茶类,且经过揉捻,浸出物出来得块,紫砂壶冲泡的时候,放差不多刚好覆盖满壶底部的量就可以了。

不过要记住两点,一是不要盖上盖子,会把茶汤闷坏。

二是上面说到的,不能用太烫的水,让茶汤变苦变涩,但又不能太低,使茶叶的香气激发不出来,一般常用的是85℃的水,可能会根据实际的情况作出微调。

2、红茶

红茶的投茶量与绿茶相似,差不多也是覆盖满壶底部的量,不过可以比绿茶稍稍多一些。

红茶分为大叶种茶和小叶种,像祁门红茶是小叶种红茶,而云南红茶则是大叶种,大叶种的叶片较大,占的体积大,所以泡茶时的投茶量要比小叶种红茶更多。

常喝国外红茶的朋友,很多时候喝到的是红碎茶,由于红碎茶的浸出速度很快且并不太在意它的耐泡度,所以投茶量要减近一半。

3、乌龙茶

乌龙茶的种类、类别非常多,但还是可以按照外形大致分为条形和球形,条形的投茶量差不多占紫砂壶容量的1/6到1/5,球形则盖过紫砂壶底部大半就可以了。

球形乌龙由于形状特殊,茶叶展开比较慢,所以通常有一泡温润泡把茶叶舒展开来。

4、紧压茶

紧压茶的投茶量,差不多占紫砂壶容量的1/6。有些紧压茶比较紧,“密度较大”,所以可以适当减少投茶量进行微调。

5、白茶

由于白茶没有经过揉捻,仅仅是鲜叶采摘后经过萎凋、干燥制作而成的茶类,所以干茶普遍较轻且蓬松,投茶量会比较大,散茶约占紫砂壶容量的1/5或1/4;白茶饼的话,差不多占紫砂壶容量的1/6就可以了。

白茶应该是最好“控制”的茶叶,不会轻易把它泡坏,实在没有信心且需要露一手的场合,果断泡白茶吧!

【其他泡茶法的投茶量】

除了常见的泡茶以外,一些“不走寻常路”的泡茶方法也有一些投茶量的讲究。

比如说碗泡法——由于碗泡法是用茶勺取茶汤,添汤的动作会比较慢,且茶叶一直浸在水中,所以即便茶碗较大,也不要投放太多的茶量,不然茶汤很容易变浓。

平时不用的紫砂壶怎么保养

紫砂壶要怎么保养呢?茶具使用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千万不要用手或布以及粗糙的东西来擦洗其内部,更不要用嘴直接在壶嘴上吸,以防窜味。这样,茶具用久了,即使不放茶叶也可以冲泡出色味俱佳的茶水。

1.彻底将壶身内外清洗干净

无论是新壶还是旧壶,保养之前要把壶身上的蜡、油、污、茶垢等清洗干净。

2.实实在在的泡茶

泡茶次数越多,壶吸收的茶叶就越多,土胎吸收到某一程度,就会透到壶面发出润泽如玉的光芒。

杨群群作品:《得福》

3.切忌沾到油污

茶壶最忌油污,沾后必须马上清洗,否则茶壶吸收不到茶水,全留下油痕。

4.擦与刷要适度

壶表面淋到茶叶后,用软毛小刷子将壶中积茶稍稍刷洗,用开水冲净,再用清洁的茶巾稍加擦拭即可,切忌不断用力地搓洗。

5.喝完茶要清理晾干茶具

要将渣清除干净,以免产生异味,又需要重新整理。

6.让茶壶有休息的时间

勤泡一段时间后,茶壶需要休息,使土胎能自然彻底干燥,再使用时才能更吸收。

以上内容是关于紫砂壶各部位名称和紫砂壶部件名称大全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本文标题:紫砂壶各部位名称 紫砂壶部件名称大全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40711.html

上一篇:云南正气塘古树普洱茶 正气塘普洱茶是那个地区山头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喜欢茶知识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