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你知道茶具的发展史吗英语 你知道茶具的发展史吗英文

时间:2023-08-08 09:19:18 浏览量: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你知道茶具的发展史吗英语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你知道茶具的发展史吗英文和你知道茶具的发展史吗英语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你知道茶具的发展史吗英语 你知道茶具的发展史吗英文1

你知道茶具的发展史吗英语 你知道茶具的发展史吗英文

【陶制茶具】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早在北宋初期就已出现紫砂壶具,逐渐成为别树一帜的优秀茶具,明代大为流行。

【瓷器茶具】

我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瓷器发明之后,陶质茶具就逐渐为瓷器茶具所代替。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彩瓷茶具】

彩色茶具的品种花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它的特点是花纹蓝白相映成趣,有赏心悦目之感;元代中后期,青花瓷茶具开始成批生产,特别是景德镇,成了我国青花瓷茶具的主要生产地。

【漆器茶具】

我国的漆器起源久远,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中,就有可用来作为饮器的木胎漆碗。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

【玻璃茶具】

玻璃,古人称之为流璃或琉璃,实是一种有色半透明的矿物质。用这种材料制成的茶具,能给人以色泽鲜艳,光彩照人之感。我国的琉璃制作技术虽然起步较早,但直到唐代,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西方琉璃器的不断传入,我国才开始烧制琉璃茶具。

【金属茶具】

紫砂壶目数是什么意思?

紫砂泥料拥有双气孔结构,让紫砂壶泡茶会越来越香,才造就了今天许多壶友对紫砂壶的喜爱。而紫砂壶的透气性好坏,跟紫砂泥料目数的高低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有很多壶友,经常会将壶放在手中把玩,得:细腻、光滑、粗糙、肌理感等感觉,这个也和泥料目数息息相关。为了帮助壶友对紫砂了解,今天来说说“泥料”的目数特征和对泥以及成品壶的影响。

紫砂壶在制作的过程中,泥料颗粒大小用目数来定,常用的是16目(目为直径单位,指筛泥料的筛网每平方厘米上小孔的个数)、24目、32目、40目、60目、80目、100目。泥料颗粒越细,则可塑性提高,壶的机械强度增加;坯料颗粒粗,则可塑性降低,在烧制过程中不容易变形,稳定性提高,收缩率减小。

目前做壶的泥料常用的是40目和60目的,其他目数的泥,有人也会用来做壶,80、100目的泥料经常会被用来做泥绘,装饰壶用,16、24和32目的料,对工具的损伤大(有点像生活中的磨刀石),而且在制作过程中,走刀时,刀口一般不会划断砂粒,使得砂因外力的作用而从泥中脱落,我们称为“跳砂”。泥料的收缩大,砂的收缩小,在烧窑过程中,泥很容易把砂挤出来,也是跳砂的一种,在壶表刻字或画时,也会形成跳砂。这样几种情况,就造成了线条上有缺口,平面上有凹坑,也就是所谓的瑕疵。这种情况在壶口和壶盖的边缘经常会有的。

在烧成过程中,颗粒细,则收缩大,烧成温度降低,容易变形。烧成后壶表的金属光泽感强。而粗颗粒在烧成过程中,收缩小,烧成温度提高,不容易变形,成品率提高。

目数越高,透气性会稍弱,却反而利于将茶香逼出,在泡铁观音之类的乌龙茶时,冲泡的温度要保持在比较高的状态,才能达到最佳的逼香效果,这时就可以选用目数比较高的泥料。

紫砂壶的获奖作品

宜兴的紫砂行业定期都会组织全手工比赛,参加的人员、民间艺人、美术员、助工、工艺师都有,在此其中一些默默无闻的民间艺人经常会爆出获得了一等奖、二等奖。别小看他。这个评奖绝对是货真价实的东西。于是乎网上就出现了很多所谓的获奖壶在卖。

大家看到了吗?获奖壶的底款其实不是作者自己的印章。这个印章是组委会专为本次评选特制的。

凡是在本次比赛过程中的壶,只要作者本人需要,都是印上本次比赛的印章,每次比赛的印章都是不一样的。或者是印上“评、手”等字样。网上所谓的获奖作品都是没有这个印章的,都是艺人后期另外做了一个获奖作品的壶,印上了自己的印章。

以上内容是关于你知道茶具的发展史吗英语和你知道茶具的发展史吗英文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本文标题:你知道茶具的发展史吗英语 你知道茶具的发展史吗英文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40990.html

上一篇:日式茶具怎么用视频教程 日式茶具使用方法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喜欢茶知识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