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碗怎么泡茶不烫手 盖碗怎么泡茶好喝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盖碗怎么泡茶不烫手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盖碗怎么泡茶好喝和盖碗怎么泡茶不烫手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盖碗怎么泡茶不烫手 盖碗怎么泡茶好喝1

用来冲泡茶叶的盖碗,过去多用来冲泡花茶和铁观音,现在已经没有限制。使用时既可以用来泡茶后分饮,也可一人一套,当作茶杯直接饮茶用。那么盖碗怎么泡茶?
盖碗怎么泡茶?
盖碗原本是个人、单次使用的茶器,而且是冲泡与饮用功能合二为一,也就是将茶叶放入碗中,冲水后端给客人饮用。当然也可以将茶泡好后,只倒入茶汤,这时的「盖碗」就有如杯子一般。
后来发现若将盖碗作为茶壶使用,亦有其方便之处,如看得到茶汤,易于掌握浓度;可以直接欣赏泡开后的叶底,而且去渣清洗比壶来得方便。因而盖碗演变成了冲泡期,搭配盅、杯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茶器组合。
所以盖碗茶法可分为个人使用与多人使用两种方式。
一、个人使用盖碗泡茶方法
1、置茶:放入适量茶叶。盖碗一般的大小为140ml,若打算只冲泡一次,建议放2克茶叶(即水量的1.5%)。可依个人的喜好稍做调整。
2、冲水:以适当温度的热水冲泡之。
3、计时:上述的茶水比例需要浸泡10分钟方得适当浓度。10分钟后大致固定于那个浓度,所以此后可慢慢饮用,不会浓度继续升高。
二、多人使用盖碗泡茶方法
1、备水:将盖碗的位置腾出,将水壶拿到这个地方加水。一切准备就绪,向客人行礼(或自行调整心情),表示就要开始泡茶了。
2、温碗:将碗温热,以免降低泡茶的水温,且可烘托茶香以利「闻香」。若不是这两项原因,「温碗」可以省略。
3、备茶:放置适量的茶叶于茶荷内。
4、温盅:以温碗的水温盅,若省略了温碗,温盅也可以省略。
5、置茶:将茶荷内的茶叶置入碗中。
6、闻香:不论有无「温碗」,都可以持碗欣赏茶叶冲泡之前的香气,自己先欣赏,再让客人欣赏。闻香时只取碗身与碗盖,欣赏后即行盖上盖子。
7、冲第一道茶:冲入所需温度的热水,冲水高度以盖子不浸到水为原则。
8、计时:冲完水,放回水壶,盖上碗盖,按下计时器开始计时,没计时器时用心算
9、烫杯:以「温盅」的水「烫杯」。若没温盅的水,先倒一些水入盅,再持盅烫杯,若无烫杯需要,甚或欲降低茶汤温度以利品茗,可不烫杯。
10、倒茶:待茶汤浸泡到所需浓度,持盖碗将茶汤倒入盅内。
12、分茶:持茶盅将茶分倒入杯。
13、端杯奉茶:端起奉茶盘,请客人自行端取杯子。自己的一杯等回座位后,放下奉茶盘,再行端取。
14、冲第二道茶:调整水温,冲入适量的热水于碗内。将计时器归零,重新计时。
15、持盅奉茶:把泡好的茶倒入盅内,将盅与茶巾放于奉茶盘,端奉茶盘,持茶盅将茶倒入客人的杯内。
17、涮碗:倒半碗水,将渣匙清洗干净,擦干,放回茶巾盘上。倒掉碗内残渣,放回碗托上,盖上碗盖,提起碗身,沾干碗底,暂放于茶盅的上方。
18、归位:将碗托擦干,桌面水滴沾干,碗身放回碗托上。
19、清盅:将盅口滤网暂放茶巾上,倒入八分水于盅内,持盅将滤网的茶渣冲掉。滤网归位后持茶盅于客人杯内倒入半杯热水。客人品饮茗泉之美,也将杯子内的茶味冲洗干净。最后擦干盖置,关掉煮水器,计时器归零。(若不是继续以原来的茶具泡饮第二种茶,也不是为了表现茶道的完整性,可以省略「去渣」至「清盅」的动作。)
20、收杯:客人将杯子送回奉茶盘上,并向司茶或主人致谢。
用盖碗泡茶,具有简便、易学、不吸味、导热快、实用、高雅而优美等优点,而且可以冲泡多种不同种类的茶叶,学起来也比较容易。只不过对于新手来说,初次使用盖碗泡茶要小心一些,避免烫手。
盖碗茶具适合泡什么茶,冲泡之后都有什么特点?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是在民间盖碗也指一种齐刘海发型,因这种发型的刘海像只碗盖在头上而得此名。“茶托”又称“茶船”。盖碗茶,须用滚烫的开水冲一下碗,然后放入茶叶盛水加盖,沁茶的时间看茶叶数量和种类约为20秒至3分钟。从清雍正年间开始至今,盛行使用盖碗,盖碗茶具的普及率高达70%。那么,盖碗茶具适合泡什么茶,它们冲泡之后都有什么特点?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盖碗冲泡
一、铁观音——最适合
冲泡铁观音首选盖碗茶具,个人比较喜欢白瓷盖碗功夫茶具(功夫茶具指的是一整套)。尤其是清香型铁观音更要用盖碗泡,这样才能泡出清香型铁观音的香气和美好的滋味。如果用紫砂壶泡,清香型铁观音,则很多情况下会出现“闷”香的情况,滋味、茶色偏“稠”、“重”。 冲泡铁观音的水温一般即开即泡最好,这样铁观音的香韵才能体现得淋漓尽致,实际上,是茶不烫嘴是铁观音最忌讳。
不过,浓香型铁观音则要用紫砂壶泡,并且要用大嘴的,这样才能开发出浓香型铁观音的“内涵”清香味道,这样才会有甘中带甜的味道。如果用小嘴的紫砂壶不利于茶叶的散热,茶叶在壶里很快就会“熟化”,茶叶的滋味会体现出“涩”的一面。
实际上,用盖碗茶具冲泡铁观音较早出现的地区是福建的泉州,泉州市铁观音的发源地。冲泡铁观音在泉州以盖碗冲泡为主,盖碗茶具独具灵活性,不论是人多时,还是独自享受时都可以用盖碗,人多时用盖碗分杯,可以品尝茶道,独自品茗不想动杯,直接用盖碗喝茶,独乐乐哟。
其次是广东的潮汕地区,广东是我国的茶叶消费大省,同时也是铁观音的传统消费地区,铁观音在广东的占有率一直是最高的。另外,从2000年之后,随着铁观音逐步走向祖国的大江南北,使用盖碗冲泡铁观音的人群也越来越多。
清澈茶汤
二、乌龙茶——适合
乌龙茶是我国具有鲜明特色的茶类,其发酵程度在绿茶和红茶之间,为中发酵茶(也叫半发酵)。自古以来,冲泡乌龙茶就特别讲究。除了铁观音适合盖碗茶具冲泡之外,还有闽北的武夷岩茶(大红袍、牛肉等名种),广东的凤凰单丛、以及台湾的洞顶乌龙等茶类,不过相对而言,这些茶叶与铁观音有一些差异。
铁观音发酵程度比它们低,更注重茶叶的清香,惧怕“闷黄”。其他的这些乌龙茶,发酵程度一般比较高,现在较为流行的是中发酵(40%)左右的。因此,这类茶更注重的是茶叶的“醇”甘、甜,对于口感要求比较高。因此,它们虽然也适合盖碗茶具,但如果使用紫砂壶冲泡的话效果会更好,大家冲泡时两者可以通用。
实际上,历史上品饮乌龙茶的茶具最为考究,备有一套小巧精致的茶具,称为“茶房四宝”,而这“茶房四宝”指的是紫砂壶茶具而非盖碗。
即潮汕炉–广东潮州、汕头出产的陶磁风炉或白铁皮风炉;玉书碨–扁形薄磁的开水壶,容水量约250毫升;孟臣罐–江苏宜兴产的用紫砂制成的小茶壶,容水量约50毫升;若琛瓯–江西景德镇产的白色小瓷杯,一套四只,每只容水量约5毫升。
潮汕功夫茶具
三、绿茶类——不大适合
在六大茶类中,绿茶恐怕是最不适合盖碗茶具冲泡的茶叶了。绿茶属于不发酵茶,采摘的又是较为细嫩的细芽,并且以芽越细越好,例如上等的碧螺春、西湖龙井、黄山毛峰、信阳毛尖等。冲泡是观赏性是冲泡茶的主要考量指标之一,其次,绿茶由于较为细嫩,它的投茶量要比乌龙茶更少才合适。打个比方,铁观音一般一泡7-8克的投茶量,而盖碗茶具的容量设计也大部分适合7-8克茶叶冲泡。
如果绿茶一次放入7-8克冲泡,投茶量很显然偏高了,这就直接影响了品饮口感。另外,漂亮的绿茶茶底,如果放在玻璃杯里面,随着茶水的飘动,那视觉效果不言而喻,感觉杠杠滴。因此,现在大部分冲泡绿茶者还是以玻璃茶具为主。
当然,如果你非要用盖碗茶具冲泡的话也可以。冲泡时可将开水对着茶叶沿顺时针或逆时针呈螺旋状冲泡,让茶叶充分翻滚,口感更加丰富。使用盖碗冲泡的绿茶,一般像成都盖碗茶那样单人手持盖碗直接品饮居多,也可通过公道杯分杯给多人品饮。
绿茶
四、红茶——泡煮两合适
如果用壶煮,那么,先应将水煮沸,而后放茶配料,然后注入热水,将壶盖盖上,使红茶的香气与味道能充分的在热水中释放出来。叶片细小者约浸泡2至3分钟,叶片较大则宜闷置3至5分钟,当茶叶绽开,沉在壶底,并不再翻滚时,即可享用。
煮茶机
五、黑茶——不大适合
一般来说,黑茶的发酵程度很高,且还有一部分是后发酵茶品,例如熟普洱,这类茶最主要的是茶水,香气类型属于陈化香,有的茶类还需要闷久一些才更有味道。黑茶如普洱茶、安化黑茶、六堡茶等浓度都比较高,适合使用腹大的紫砂茶壶冲泡,紫砂壶能够很好地保留住黑茶的香气,而且还不容易散热,不至于茶汤过早冷却。
紫砂壶泡茶
六、白茶——适合
白茶的发酵程度略高于绿茶,低于乌龙茶,是介于绿茶和乌龙茶的一种茶类,是属于较轻的发酵茶,因此其冲泡方式个人觉得可选择玻璃杯。当然,白茶用盖碗茶具冲泡相对于绿茶就合适多了。现在越来越多茶友冲泡白茶时均采用盖碗冲泡。在白茶中,除了老白茶适合煮茶外,其余的几乎适合盖碗茶具。
冲泡白茶,和铁观音一样最好是使用白瓷盖碗来冲泡,白瓷盖碗不吸香、不吸味的特质,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白茶的香气与滋味。冲泡白毫银针及白牡丹时,可使用画圈注水法;冲泡贡眉及寿眉时,可使用螺旋式注水法,白茶的鲜叶相对细嫩,因而要注意投茶量,冲泡用茶量控制在5克左右即可,不能过多,这样泡出的白茶口感更好。
七、黄茶——都可以
冲泡黄茶适合用玻璃杯或盖碗,尤以玻璃杯泡君山银针为最佳,可欣赏茶叶似群笋破土,缓缓升降,堆绿叠翠,有“三起三落”的妙趣奇观。黄茶的投茶量按泡茶具容量置入四分之一茶叶。水温以85度为佳。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黄茶中比较知名的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等,都比较细嫩,不宜使用沸水冲泡,像君山银针使用70°左右的水温冲泡即可。黄茶普遍使用透明玻璃杯冲泡,但使用盖碗冲泡亦可,冲泡时可像绿茶一样将水冲在茶叶上沿顺时针或逆时针呈螺旋式冲泡,让茶叶充分浸润,使得口感更加甘醇鲜爽。
盖碗泡茶不烫手的用法
学泡茶,一开始总是用盖碗练习。盖碗要拿得美丽,就是一门学问了。很多新手总是抱怨,盖碗太烫手了!一拿盖碗就手抖,手势不好看还容易摔烂,娇嫩的手指被烫得通红。心里老想着,那些老手不怕烫,肯定是因为烫习惯了!
摸索到了一些技巧,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1|盖碗泡茶有什么好?
可以说,盖碗就是懒人的福音。
懒人总是想一样东西解决所有问题,盖碗就能满足你。盖碗一般为瓷质,表面光洁致密,不吸味,泡完绿茶就可泡红茶,完全不会串味。懒人还想泡完茶洗洗就睡了,盖碗口大,茶叶倒出来水冲冲就很干净,用不着像茶壶那样费劲地掏茶叶,实在是懒人的最爱。
盖碗泡茶,灵活控制很方便。
盖碗的盖子开口可以任意调节,只要灵活掌握,开口可大可小,能够一定程度的隔绝茶渣。盖碗口大,还能通过改变注水方法来调节水温和力度,应用于不同的茶类。
2|两种常见的拿盖碗的手法
●三指法
三只手指拿捏盖碗,暂且称之为三指法。三指法比较优雅,是最普遍的一种拿盖碗的方法,也是很多女性常用的手法。
这种拿法,食指接触按钮,拇指和中指接触碗沿,如果拿法不对,很有可能就会烫手。
●抓碗法
抓碗法用的人不是很多,主要因为整个手抓住盖碗,还是比较烫手的。在广东潮汕的部分地区,较多人使用抓碗法,在茶艺表演里面,男性使用抓碗法的比较多。
抓碗法方便操作,一手即可掌握,对习惯用这种方法的人来说,实在是豪迈、大气。
3|掌握这几个小技巧不会烫手
其实任何盖碗都会烫手,即使是行家,也常被烫,但只要选对了盖碗,就能尽量避免。下图是我找出几个容易烫手的盖碗特点
碗身口与盖子边的距离窄,这样茶水容易溢出烫到手。宽口的就不会,茶杯也一样。
从这个角度上看,碗身口是不是比较平。整个碗身看去比较矮。
使用这种外形的盖碗泡茶,茶水除了容易溢出之外,碗口边的热度也会加高。
以上内容是关于盖碗怎么泡茶不烫手和盖碗怎么泡茶好喝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