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碗茶艺展示 盖碗茶艺解说词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盖碗茶艺展示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盖碗茶艺解说词和盖碗茶艺展示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盖碗茶艺展示 盖碗茶艺解说词1

茶有茶道,器亦当体其道。器、道相宜,方能相得益彰。嗜茶者,爱品茗,好茶道,也极重茶器,无意或有意中体现和完成了茶器道与实用并重之目的。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鲁迅先生为什么单单赞赏盖碗呢,在众多的碗、盏、壶、杯之中?其中,自有道理。
杯形茶具呈直桶状,茶泡在杯中嫩叶细芽全被滚烫的沸水焖熟了,何来品茗之雅趣,只可作“牛饮”;北方盛行的大壶泡茶,茶温易冷却,香气易失散,不耐喝且失却趣味。
凡深谙茶道的人都知道,品茗特别讲究“察色、嗅香、品味、观形”。杯、壶泡茶,不利于察色、观形,亦不利于茶汤浓淡之调节。此外,茶泡久了,品质会下降而色败香散。无论从品茗鉴赏,或是从养生保健角度而论,杯、壶泡茶的不足均显而易见。
而盖碗茶具,有碗,有盖,有船,造型独特,制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盖可入碗内,茶船做底承托。喝茶时盖不易滑落,有茶船为托又免烫手之苦。且只需端着茶船就可稳定重心,喝茶时又不必揭盖,只需半张半合,茶叶既不入口,茶汤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惬意,避免了壶堵杯吐之烦。
盖碗茶的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
端午为什么要捉蟾蜍 三脚蟾蜍当茶宠的那些事
在古代,蟾蜍和蜈蚣、蛇、蝎、蜥蜴共属“五毒”。清代宫中端午节的大戏《阐道除邪》,就收有张天师制服蛤蟆精的故事。故事中的蛤蟆精,就是蟾蜍。而民间直到今天,仍有端午取蟾酥的习俗。
又《帝京景物略》中记:五日,南太医院官,旗物鼓吹,赴南海子捉虾蟆,取蟾酥也。其法:针枣叶,刺蟾之眉间,浆射叶上,以蔽人目。不令伤也。可见五月端午捉蟾蜍的习俗在当时不仅流行于民间,连皇家亦不例外。
至于当茶宠的三脚蟾蜍,相传三脚蟾蜍原是一只妖邪,且法力高强,喜爱金银财宝,还危害人间老百姓。最后被修道士刘海收服,今世已化做孩童貌,希望能用义钱,来济贫助人。三脚蟾蜍天性喜欢金银财宝,对钱财有敏锐洞悉力,很会挖掘财源。刘海禅师平生喜欢布施济贫,得到三脚蟾蜍之相助,救济贫穷百姓无数,以后三脚蟾蜍被认定为招财宝物。三脚蟾蜍被人用来当茶宠,与如今的招财猫的寓意是一样的。
茶宠--品茗生活的另一种乐趣
近些年随着日常生活水平的进步,人民对于生活质量的寻求又达到了新的高度。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悠长的历史,品茶是一种高贵的享受,邀三五个同伙,酌一口清茶,是怎样一种满意的生活。随着近些年我国品茶行业的鼓起,一些与品茶相干的产品也渐渐出如今人们面前,茶宠就是其中之一。
与古代品茶不同,当代人的品茶乐趣没有了天然风光的陪伴,更多的是林立的高楼大厦和闹热热烈繁华的街道,缺少了品茶的乐趣。为了增加喝茶的乐趣,茶宠便应运而生。茶宠顾名思义就是品茶时所用茶水滋养的宠物,博宝艺术网的专家指出,茶宠多是以我国闻名的紫砂或澄泥烧制烧制而成,在造型上大多是蟾蜍等具有祥瑞寓意的灵物。
三脚金蟾茶宠
三脚金蟾是瑞祥之物,这款茶宠就在造型上采用三脚金蟾,造型独特,紫砂茶宠是特别很是具有灵性的,随着时间的积累,日夜经过茶水发酵滋养的茶宠会越发有光泽,越发的迷人,价值也会随着茶人的滋养心思一日千里。而且茶宠选用的上层的泥料,全手工制作,虽不出自名家之后,但是紫砂泥料的升值空间照旧可观的。(怀秋)
以上内容是关于盖碗茶艺展示和盖碗茶艺解说词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