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茶艺馨>茶资讯

泥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泥鳅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时间:2023-09-06 04:47:59 浏览量:

泥鳅的主要病害有哪些?怎样防治?

泥鳅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烂鳍病、赤鳍病、水霉病、气泡病、车轮虫病、舌杯虫病及农药中毒等。

烂鳍病
患病泥鳅的鳍、腹部皮肤亩丛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鱼体两侧自头部至尾部浮肿,并有红斑。防治方法:用聚维酮碘溶液全池泼洒,连用2天即可。

赤鳍病
患病泥鳅的鳍或体表部分表皮剥落,呈灰白色,肌肉开始腐烂,肛门部位发红,继而在这些部位出现血斑,并逐渐变为深红色。严重时出现鳍条脱落,不摄食,直至死亡。本病主要流行于夏季。防治方法是避免鱼体受伤,并苗种放养前应用4%的食盐水浸浴消毒。

水霉病
每立方米水中放食盐400克加小苏打400克充分溶解后,用此浓度的溶液洗浴泥鳅卵1小时;在捕捉、运输泥鳅时,尽量避免机械损伤;用4%的食盐水浸洗患病泥鳅5~10分钟。

车轮虫病
病原为车轮虫,寄生于泥鳅鳃部和体表。泥鳅患病后摄食量减少,离群独游,严重时虫体密布。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死亡。流行于5~8月。预防措施是用生石灰清塘。治疗方法为全池泼洒原虫净。

舌杯虫病
病原为舌杯体,寄生于泥鳅的皮肤或鳃上,平时摄取周围水中的食物作为营养,对泥鳅没有多大影响。但若大量寄生在鳅苗上,会造成鳅苗呼吸困难,严重时导致其死亡。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5~8月较为普遍。预防主要是应在鳅种放养前用8克/米3硫酸铜溶液浸洗15~20分钟,发病后治疗则用0.7克/米3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

气泡病
本病多由于水中氧气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而引起,主要危害鳅苗。患病鳅苗浮于水面。防治办法:每亩用食盐4~6千克全池泼洒;立即冲入歼察清水或黄泥浆水;及时清除池中腐败物,不施用未发酵的肥料;掌握好投饵量氏耐茄和施肥量,防止水质恶化。

泥鳅常见的几种病的防治与危害?请高手赐教!

  泥鳅的病害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4.1水霉病
  4.1.1症状病鳅体表附着白色毛状水霉菌。此病多发生于水温较低时期,当鱼体受伤时极易感染。
  4.1.2防治办法
  (1)捕捉、运输泥鳅时,尽量避免机械损伤;(2)用4%的食盐水浸洗病鳅5~10min,或用4g/m3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0~30min。
  4.2烂散颂正鳍病
  4.2.1症状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鱼体两侧自头部至尾部浮肿,并有红斑。
  4.2.2防治办法(1)1g/m3漂白粉全池泼洒,或0.1g/m3呋喃唑酮全池泼洒;(2)用20g/m3的呋喃那斯溶液樱李浸洗病鱼15~20min,或按0.04%的呋喃那斯拌入饲料连喂3d。
  4.3寄生虫病
  4.3.1症状病鳅体瘦弱,常浮于水面,不安,或在水面打转,体表粘液增多。多由车轮虫、舌杯虫、和三代虫寄生虫所致。
  4.3.2防治办法(1)用0.7g/m3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可防治车轮虫和舌杯虫病;(2)用0.5g/m3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可防治三代虫病。
  4.4白身红环病
  4.4.1症状病鳅身体呈灰白色,出现红色环纹。此病因泥鳅捕捉后长期冲悔蓄养所致。
  4.4.2防治办法(1)鳅种放养时用5g/m3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5~20min;(2)0.2~0.3g/m3孔雀石绿全池泼洒;(3)将病鳅移入静水池中暂养一段时间。
  4.5气泡病
  4.5.1症状病鳅鱼苗浮于水面。因水中氧气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而引起,主要危害鱼苗。
  4.5.2防治办法(1)食盐4~6kg/667m2全池泼洒;(2)立即冲入清水或黄泥浆水;(3)及时清除池中腐败物,不施用未发酵的肥料。同时,掌握好投饵量和施肥量,防止水质恶化。
  4.6敌害
  清除蛇、蛙、乌鳢、水蜈蚣、红娘华等敌害生物。

泥鳅养殖如何预防疾病

一、水质不良、鱼厌食
[症状]水质发黑,透明度变小,鱼长时间摄食量小或厌食等。
[治疗]1、全池泼洒特效底爽,亩用1-2公斤;第二天亩用200-300克德普清水素长久巩固。
2、全池泼洒水速清亩用1公斤。
二、泥鳅斜管虫病
[治疗]1、泼洒杀虫灭藻灵亩•米用200-250克,2小时后亩•米用15-20毫升虫速灭泼洒。
2、亩用150-200克车轮指环清全池泼洒。
3、内服复方驱虫散2克,免疫强肝素2克VC2克,日一次,连喂三天即好。
三、泥鳅腐皮病
[症状]鱼体溃烂有的如茶碗大,露出骨头。有的尾鳍烂掉。主要是真菌感染所质,抗药性较高。常造成大批量死亡。
[治疗]1外用;1、全池泼洒醛速杀100毫升/亩•米,然后泼洒双黄锦华150毫升/亩•米,间隔2天再用一次。2次可愈。
2、减低水位,用5PPM的中仁金碘浸泡30分钟后加满水位。
四、泥鳅腹水病
此病是近几年来甚为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之一。该病传染快,发病急,死亡率高。主要发病时间是气温较高的夏秋季,流行高峰期水温为20~32℃。
[症状]病鱼不摄食,体色发黑,大多在池埂边水面慢游,不怕人。大多数病鱼皮下积水、竖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解剖观察,腹水清亮或淡红,肝脏土黄色,肠道出血。
[治疗]1、全池泼洒醛速杀亩用100毫升,半小时后亩用100克高锰酸钾。
2、减低水位,用1PPM的利福平药浴1-2小时后加水。
3、内服利福平、免疫强橘悔拦肝素、VC,连喂3-4天,日两次
五、泥鳅水霉病
[症状]由菌丝侵入体内后,蔓延扩展,向外生长成绵毛状菌丝,似白色绵毛。病鱼体表粘液增多、焦躁或迟钝,食欲减退,最后瘦弱死亡。
[治疗]1、全池泼洒醛速杀亩用100-150毫升,半小时后亩用100-200克杀虫灭藻灵。视情况连用1-2次可愈。
2、亚甲基蓝2-3克/米3,3-4天后重复使用一次。
六、泥鳅车轮虫病
[症状]病鱼粘液增多,鱼苗可呈“白头白嘴”症状,病鱼游动缓慢,有的在池水中翻滚前巧、打转,鱼体消瘦,呼吸困难而死。镜检病鱼鳃丝和体表刮取物可见大量车轮虫,诊断必须依靠镜检。
[治疗]1、全池泼洒杀虫灭藻灵亩•米用200-250克,2小时后亩•米用15-20毫升虫速灭泼洒。
2、亩用150-200克车轮指环清全池泼洒。
七、泥鳅链球菌病
[症状]病鱼发黑,离群漫游,鳍片下出血,离水后鳃丝立刻流血。鱼拌有突眼、腹水、肛门红肿等典型症状。
[治疗]1、全池泼洒中仁金碘亩用100毫升,连用2天。
2、病情较重,可降低水位,泼洒利福平0、5-1PPM,四小时后加水。
内服;1、利福平、免疫强肝素、VC拌料连喂3-4天,日两次。
2、病情较重,加拌菌克2克/公斤料。泼洒内服结合使用,4天后可愈。
八、泥鳅粘孢子虫病
[症状]寄生在鱼的头部、鳍和体表,形成肉眼可见的大大小小rǔ白色的胞囊,米粒状,胞囊寄生部位充血、出血。病鱼体上的胞囊少则数十个多则数百个。取下胞囊,显微镜下可见成千上万个孢子。
[治疗]1、全池泼洒孢杀灵一次。
2、内服复方驱虫散2克,免疫强肝素2克VC2克,日一次,连喂三天即好
九、泥鳅转圈翻滚病
症状:病鱼黑头,发病时常转身,喂食后特别多,病鱼体表粘液多,不明原因死亡。肝脏肿大,有时紫褐色。流行于5-9月,鱼苗发病率最高。
[治疗]外用:1、泼洒醛速杀或中仁金碘150毫升/亩•米。
2、降低水位,用0、5-1克/米3的利福平泼洒。
内服:1、利福平、免疫强肝素、VC拌料,日两次,连喂3-4。
2、肠鳃安、免疫强肝素、VC拌料,日两次,连喂3-4天。
泼洒内服结圆胡合使用,4天后可愈。

本文标题:泥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泥鳅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55416.html

上一篇:六月雪提根盆景怎么修剪 六月雪提根方法图解

下一篇:更多茶资讯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茶资讯相关文章
更多茶资讯文章
喜欢茶资讯就经常来哦!

精选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