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盆栽种植方法图解视频 玉米盆栽种植方法图解大全
盆植玉米的过程,4个简单步骤将玉米种进花盆里
玉米是很多人喜欢的食物,不仅能种在地里,还能种在盆栽里。盆植玉米的过程十分简单,只要在干玉米粒里面挑选一个饱满圆润的作为种子,浸泡多菌灵溶液之后,就可以种在适合的土壤里面。种好后,浇水湿透土壤,养在温暖环境中,就会很快的成活了。
一、盆植玉米的4个步骤1、挑选种子
想要在花盆里面种上玉米的话,一定要条选好种子。玉米的种子自然是玉米粒了,尽量挑选新鲜又圆润饱满的玉米粒,将其晒干之后即可。这样饱满的玉米粒种出来的玉米的质量才会好,不仅生根率大,就连发芽和生根的速度也会很快。
2、处理种子
其实盆植玉米的过程中也是要把玉米粒处理一番的,最好是直接经过农药浸泡,没有准备农药的话用多菌灵溶液或是高锰酸钾溶液也是可以行的,这样经过浸泡的玉米种子种出来的玉米植株才会更易成活,还不易感染虫害。
3、种植土壤
先准备好种植玉米的容器,最好是稍微透气的大花盆。种植玉米所需的土壤要求不大,基板上透气、疏水,适量的一些肥料即可。用普通的园土加上一些沙质土壤和腐叶土即可,以比例4:3:3混合,然后在里面施加一些基肥就行了。
4、播种方法
将处理好的玉橡棚米种子挖个小坑埋在里面,播种的深度在2~3厘米之间即可。只要花盆容器够大,种子和种子之间播改如坦种有一点点紧密也是可以的。但是为了方便后期养护,最好还是稍微分开一点了。然后浇水上水,之后就可以慢慢等其发芽。
二、盆植玉米的注意事项1、盆植时间
盆植玉米的种植时间最好是在每年的春天,从早春的2月中旬开始一直到早夏的5月上旬都是可以进行种植的。一般是看10厘米的土层温度,温度在10℃左右的时候最好。和其他的花朵喜欢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不一样,刚刚下过雨之后和快要下雨的时候是最适合种植玉米的时间。
2、养护环境
在家中盆栽里面养殖玉米的话一定要有充足的阳光,但是在种植初期,一定要荫蔽养护,就连浇水量都要进行控制,只要适量湿润土壤即可,将温度保持在20~30℃之间,玉米的种子才能茁壮生长,除此之外一定要注意环境通风。
3、及时施肥
等到玉米植株已经长出来之后,不管是浇水还是施肥都要勤勉一些了。在生长季节的时候,一定要每天都浇水一次,保证土壤的湿度。当玉米幼苗已经慢慢健壮了,就要开始施肥了,施肥时候在盆土的边上挖一圈2厘米深的坑,然后只要把肥料埋进去就行,后期浇水肥料就会渗入。
4、多多光照
玉米在已经出苗,长出幼苗之后,就要开始保证足够的光照。玉米的生长状态和阳光光照的强度是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光照越多,光照越强,玉米的植株就长得越旺盛。一定要将盆栽的玉米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年四季都要保证充足的阳光。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明白盆植玉米的步骤了。只要按照上面的步骤和养殖注意事项进行种植,那核桐么盆栽玉米就会很快成活了。
水培玉米盆栽如何种水培玉米盆栽怎么种
1、准备一个干净的塑料瓶,或是玻璃瓶,在瓶子里加水,然后脊咐将玉米棒子插在瓶子中,下端稍微接触水樱孝纯面。2、夏天气温高,玉米更容易出芽,一般只需要5天时间,就能看到玉米棒和水面接触的部分,冒出了小芽!
3、等水培玉米棒发芽长叶后,将塑料瓶放在光照好的地方勤晒一晒,记得1周换1次水,很快就能看到玉米的叶子越长越高了!接下来可以移植到土壤盆栽,定期浇浇水,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
4、玉米棒可以整根水培,也可以切段水培,只要带有玉米粒,就能很快成活出芽!直接掰下来的玉米粒丢水里,照样可以变成一片绿色的小盆栽!等玉米长大后,也可以从花盆里拿出来,移栽慎仿到花盆中继续养哦。
玉米的种植方法步骤
玉米为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同时,玉米还一直被誉为长寿食品,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等含量丰富,具有很高的种植价值。那么,玉米什么时候种植好?怎么种植?现将玉米的种植时间和方法介绍如下。
一、玉米的种植时间
玉米根据种植时间的不同分春玉米和秋玉米,春玉米四月下旬五月上旬播种,八月下旬可收获。秋玉米最迟不能迟于7月中旬播种,10月中下旬收获。玉米的一生中,按形态特征、生育特点和生理特性,可分为几个不同的生育阶段,每个阶段有包括不同的生育时期,这些不同的阶段与时期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密切的联系。
二、玉米的种植方法
1.种子处理:经过阳光晒过的玉米种子,播种后吸水快,发芽早,出苗整齐,出苗率高,幼苗粗壮。
2.浸种和拌种:野早型清水浸种主要是供给水分,促进发芽。化学药剂浸种主要有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但浸种的浓度太高或浸种时间太长,种子容易中毒受害,降低发芽率。用农药拌种可防治病虫危害。种子包衣就是给种子裹上一层药剂。包衣的种子播种后具有抗病、抗虫以及促进生根发芽的能力,要针对当地病虫害对症用药。
3.精心备墒:土壤墒情是影响种子出苗质量的关键。墒情好,土地平整,播种深浅容易一致,出苗整齐均匀。播前备墒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土壤水分的调整。在黄淮夏和套种夏玉米区,麦收后常出现季节性的干旱而使玉米播种时墒情恶化;因此生产上常用浇麦黄水来补充底墒。
4.合理密植:合理密度要考虑品种特性。其次,如土壤肥力、施肥量大而合理,适宜的密度就大。在易旱而无灌溉条件的地区,种植密度宜稀。
5.播种量的计算:用种量(公斤)=播种密度×每穴粒数×粒重×面积。应重点发展玉米精播技术、提高播种质量。
6.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一般以5-6cm为宜。在颂猜墒情较好的黏土,应适当浅播,以4-5cm为宜。疏松的砂质壤土,应适当深播,以6-8cm为宜。如土壤水分较大,不宜深播,土干则应适当深播。
7.播后镇压:播后覆土以后,要适当镇压,干旱时要重镇压,而土壤水分过多时,不要镇压。
8.适施种肥:适量施种肥可以供给幼苗育足的养分,促进苗期的生长和增强对干旱、低温、病害等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种肥包括少量的氮肥、磷肥、钾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种肥使用要控制用量和将种肥隔离,以免烧苗。一般亩施5-8kg磷酸二铵,效果不错。
玉米好品种的13个标准要掌握
评价一个玉米品种的优劣,不能光看棒子的大小,也不能光讲植株的外观好看不好看。而是要看它的综合性状。
1、根系
根系(玉米植株的吸收器官)发达,扎土深,抗倒效果好,根系吸收功能强、功能期长,是获得丰产的基础。
2、茎
茎杆无论粗细,要求坚实有弹性。韧性好、硬度强的铁秆玉米,抗倒性强,运输养分能力高。另外,基部节间较短也是利于抗倒伏的优良性状。茎杆的含糖量也是未来的关注点,据有关人士预言,抗虫品种是今后的发展趋势,茎杆大程度上降低某些病虫害的发生。
3、株高、穗位
株高一般要求在2.5米左右为佳,穗位较低,一般在1.2米以下较佳,穗下节间短穗位较低,植株重心低,抗倒性强。穗位整齐,利于机械化收获。穗上节间长的利于采光和通风。
4、叶
一般来说,平展型的睁闷叶片较长而宽厚,紧凑型的上冲而短、窄,后者叶向值、消光系数、群体光合势、光合生产率等生理化指标更趋合理。目前,叶片过宽、厚、较长的品种在生产实际中逐渐被叶片窄、薄、较短的品种所替代。叶片正面外翻也是一好的性状,能提高单位面积的光合效率,从叶片性状角度分析利于密植,叶片硬度要适中,过硬易兜风,造成倒伏!
5、雄穗
雄穗不发达但花粉量充足的品种易获高产,不发达的雄穗分支较少,利于节约植株养分,且减少了遮荫和风阻,有利于穗上叶片制造光合产物;但近几年玉米授粉期受高温热害影响,雄穗发达支数多能延长授粉期,利于果穗结实性提高。可根据当地情况实际选择。
6、果穗
(1)大小:黄淮海平原地区,在种植习惯上正由大穗型向中小穗品种转变,中小穗密植型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强,高肥水条件下易获得更理想的高产,同样在水浇条件差、土地瘠薄的地块,耐密品种比稀植大穗品种实际产量更高。
(2)穗行数:穗行和行粒数、粒重搭配合理,就能实现合理的单穗粒重。黄淮海地区14-16行为宜。行数太少难以获高产,穗行超过16行易出现秃尖,并且多数不耐密。
(3)粒重:粒重是产量因素中非常关键的因素,籽粒大小一样的品种,角质层丰富的品种粒重高、产量高。
(4)出籽率:其它性状一致的情况下,出籽率高,品种产量潜力大。
(5)子粒品质:①容重高是品质优良的表现,各种不同用途的专用品种对淀粉含量、各种氨基酸含量、含油率等要求不一样。②感官性:粒色、粒型、淀粉结构,如:子粒橙黄色、角质型品种,商品性好。
7、株型
玉米株型分为平展型和紧凑型和半紧凑型三种。理想株型是上紧凑下平展。穗上叶片要求上冲直立。抽雄以后的株型要求穗下叶片较为平展,呈斜冲开张型,整个株型也成为为“正三角形”。穗上叶片以旋状上冲分布,形成一圆锥体型的株型更好;穗上叶的叶片夹角大体是,穗位上叶在20~25°,往上叶片在18~10°较好。
8、密度有可塑性
密度大了棒穗小些,密度小了棒穗大些最为可观。因为农民的时间效益观念增强,其在田间投入的劳动量和劳动时间在减少,往往不间苗。密度没有可塑性影响产量。
9、抗病性
黄淮海夏玉米区主要有弯孢菌叶斑、大小叶斑、褐斑病、青枯、瘤黑粉、穗腐、锈病、粗缩病等病害。
10、抗虫性
黄淮海夏玉米区主要是蚜虫、玉米螟、红蜘蛛等。
11、抗倒性
只有抗倒性强,才能既增加密度又能获得丰产稳产。
12、抗逆性
耐涝、抗旱、耐寡照;花粒期雄穗花粉生活力强弱等因素。
13、机收
机收分为收果穗、籽粒的分别,近年来都是玉米的考核标准。
总而言之好的玉米杂交种就是在中高产抗病力强的条件下,实现中大穗、中大粒、中矮(高)秆、中高密、中早熟。
下一篇:更多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