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牛养殖技术书 养殖育肥牛技术
育肥牛饲养管理技术
如今,养牛在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育种项目。随着人们对牛肉需求的增加,短期育肥牛的养殖面积也在增加。现在很多人都是靠养殖育肥牛致富的,养殖效益还是比较高的。那么应该如何管理育肥牛呢?让让我们来看看育肥牛的饲养和管理技术。
1、育肥牛选择
育肥牛的选择很重要,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牛的育肥程度。它还与育肥牛的育肥能力有关。我们养殖育肥牛的时候,要用健康无病,体重250kg左右的。它最好不要超过半个月大。这种育肥牛的生长能力很强,还能有效降低育肥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2、温度控制
育肥棚的温度不能太高,控制在6-9度左右。如果温度不合适,不丛毁仅会影响牛的育肥,还会造成一些掉脂等不良现象。但是冬天气温低的时候,也要注意保暖。注意漏风,避免洞口漏风。保暖的时候也要注意通风,保证热量损失小,提高育肥效果。夏天要注意防止阳光直射,适当降低温度。逗李
3、合理饲喂
育肥牛进棚前,要进行驱虫,防止寄生虫危害育肥牛的生长。然后让牛喝足够的水。饲料主要是先粗料,再精料,避免能量消耗过大。饲养时应遵循定时定量的原则。冬天不要喂冷水,水质要足够干净。每次喂食都要让牛吃饱。不要喂食发霉或变质的饲料。
4、饲料搭配
育肥时,饲料搭配也很重要。根据育肥牛的体重和生长情况,合理调配饲料,保证饲料营养全面,能满足育肥牛所需的充足营养。牛吃饱了要及时清理残留饲料,保证饲料质量。而且要定期对水槽、槽进行消毒,防止病菌滋生,影响牛的正常育肥。
5、防疫驱虫
牛育肥前,不仅要做驱虫,还要根据具体流程做好防疫措施。合理的防疫可以抑制病菌的渗指备入侵,减少疾病的发生。配种期间,每天至少要给牛擦一次,保证牛干净。然后每天给饲养用具消毒,定期给牛棚消毒。当发现牛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查明原因,然后对症治疗。
以上是育肥牛饲养管理技术的简单介绍。我们还需要注意育肥时间,因为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很容易影响育肥牛,所以要尽量避开夏季,避免影响育肥效果。那今天就到这里介绍。本文仅供参考。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
育肥牛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选择健壮、无疾病、体重在250千克左右的育肥牛进行养殖,可用玉米60%、麦麸10%、棉籽饼15%、菜籽饼8%、小苏打1%、植物油1%进行饲喂,饲喂时要遵循定时定量的原则,提供充足、干净的水给牛饮用,冬季不可饲喂凉水。适时出栏,其中公牛以18-23月龄、450-500千克出栏较为适宜。
一、选种
选种健壮、无疾病、体重在250千克左右的育肥牛进行养殖,年龄最好不要超过半个月,这种育肥牛的生长能力是非常强的,也能够有效的伍镇减少育肥成本。
二、饲喂
饲料先以粗饲为主,后喂精饲,避免能量消耗过多,饲喂时要遵循定时定量的原则,每次饲喂时要让牛吃饱,不可饲喂发霉变质饲料。饲料配方:玉米64%、麦麸10%、豆粕10%、菜籽饼9%、小苏打1%、植物油1%;玉米62%、麦麸10%、豆粕6%、棉籽饼15%、小苏打1%、植物油1%;玉米60%、麦麸10%、棉籽饼15%、菜籽饼8%、小苏打1%、植物油1%。提供充足、干净的水给牛饮用,冬季不可饲喂凉水。
三、适时出栏
育肥牛的出栏时间,应结合其品种、体质量、肥育度及市场需求而定。通常公牛以18-23月龄、450-500千克出栏较为适宜;阉牛以22-30月龄、500-550千克出栏较为适宜。或者判定肉牛的采食量,当采食量下降到正常量的1/3或更少,则应考虑出栏。
四、养殖注意事项
1、育肥牛入舍前要做宏喊好育肥牛的驱虫工作,防止寄生虫危害育肥牛的生长,育肥牛舍的温度不宜过高,夏季要注意防止太阳直射,适当降温,冬季温度较低的时候也要注意做好保温工作,在保温时还要注意做好通风工作。
2、每天至少要擦拭牛体一次,保证牛体干净,,定期对腔绝粗牛舍进行消毒,当发现牛有异常情况时,要及时查明原因,再对症处理。
3、当牛吃饱后要及时清理残留饲料,保证饲料的品质。并且还要定期对水槽、食槽进行消毒,防止滋生病菌,影响牛正常育肥。
育肥牛饲养技术
肥育肉牛包括幼龄牛、成年牛和老残牛,肥育的目的是科学应用饲料,以尽可能少的饲料消耗获得尽可能高的日增重,提高出栏率,生产出大量优质牛肉。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育肥牛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育肥牛饲养技术
1采食
1.1饲料搅拌
育肥牛的饲喂中可以把精料、粗料、糟渣料、青贮饲料、干草饲料分开饲喂;也可以混合拌匀后饲喂,将育肥牛日粮组成的各种饲料按比例(称量准确)全部混合,掺匀后投喂。所谓混合均匀,在有机械混合时,至少开动机器3分钟;在手工操作时,至少应搅拌3次(把所有饲料搅拌3次),以看不到饲料堆里有各种饲料层次为准。这样的饲料,牛不会挑食,而且先上槽牛和码余后上槽牛采食到的饲料比例基本都一样,提高了育肥牛生长发育的整齐度。在饲喂育肥牛时,可以采用干拌料,也可以采用湿拌料。在喂牛前将蛋白饲料(棉籽饼、胡麻饼、葵花籽饼)、能量饲料(玉米粉、大麦粉)、青贮饲料、糟渣饲料、矿物质添加剂及其他饲料按比例称量放在一起来回翻倒3次,此时喂牛最好。育肥牛不宜采食干粉状饲料,因为它一边采食,一边呼吸,极容易把粉状料吸进气管。育肥牛在采食半干半湿混合料时要防止混合料发酵产热,影响牛的采食量。因此,应多次拌料,以能满足牛4~6小时的采食量为限,用完再拌;将拌匀的混合料摊放在阴凉处,以10厘米厚为宜。
1.2饲喂次数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育肥牛的饲喂次数是日喂2次或3次,少数实行自由采食。自由采食能满足牛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因此长得快,牛的屠宰率高,出肉多,育肥牛能在较短时间内出栏;而采用限制饲喂时,牛不能根据自身要求采食饲料,限制了生长发育速度。自由采食牛的整齐度也较限制采食牛好。
1.3投料方式
将按比例配好的饲粮堆放在牛食槽边,少喂勤添。一般牛的采食规律是早上采食量大,因此早上第一次添料要多一些,太少了容易引起牛争料而顶撞斗架;晚上饲养人员休息前,最后一次添料量要多一些,因为牛在夜间也采食。
1.4饲料配制
前期30天,青草45%,优质干草15%,玉米面、高粱面、红薯20%,豆饼15%,麦麸5%,加适量食盐;后期30天,青草25%,优质干草10%,玉米面、高粱面、红薯35%、豆饼25%,麦麸5%,并喂适量食盐。
1.5饲料更换
很多牛场从育肥牛进栏到出栏都用相同的饲料;随着体重的增加,各种饲料的比例也会有调整,因此在育肥牛的饲养过程中,要及时变更饲料。但饲料的更换应采取逐渐更换的办法,决不可骤然变更,打乱牛原有的采食习惯,应该有3~5天的过渡期,逐渐让牛适应新更换的饲料。在饲料更换期间,要求饲养管理人员勤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饲料应激。
2饮水
育肥牛体内水的来源有代谢水、饲料含水及饮水。水是廉价的资源,但常常被人们忽视而影响育肥牛的生长发育。如何满足育肥牛饮水需要,采用自由饮水法最为适宜。在每个牛栏内装有能让牛随意饮到水的装置,此饮水设备的位置最好设在牛栏粪尿沟的一侧或上方,这样供水系统脊悔流出的水能很快进入粪尿沟,不会弄湿牛栏。冬季北方天冷,自由饮水有一定困难,只能定时饮水,但每天至少3次。冬季育肥牛饮用凉水即可,不必加温。
3放牧
在牧区因地制宜,依靠廉价的草原资源,采用一面放牧,一面补樱模正料的办法育肥,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1时间选择
放牧育肥的时间应选择在每年的7~10月,此时牧区牧草茂盛,尤其要抓好牧草结籽期的育肥。
3.2放牧方式
早出牧,午间在牧场休息,晚上到有食槽处补料,每天的放牧距离不要超过4~5千米。
3.3放牧补料
采用放牧场补料:在放牧场临时建牛食槽,将混合精料就地补饲,防止牛来回奔走而消耗体能,补料时,1头一个槽,避免抢料顶撞;补料量根据体重大小而异,按干物质计,每100千克体重补料量为体重的1%~1.5%;补料时要充分饮水。
3.4及时出栏
在气温下降到7℃左右时,应及时出售或屠宰。
4育肥季节的选择
秋季饲草饲料充足,气温适宜,是肉牛育肥的大好时机,利用这个季节到市场上购买淘汰的老、弱、残牛,进行短期育肥后出售,是农家致富的好门路,一头育肥瘦牛可增收800~1200元。其技术措施是:回买来后准备育肥的牛要让其充分休息,不再使役。
5健胃与驱虫
健胃用香附75克、陈皮50克、莱菔子75克、枳壳75克、茯苓5克、山楂100克、神曲100克、麦芽100克、槟榔50克、青皮50克、乌药50克、甘草50克,水煎1次服用,每头牛每天1剂,连用2天,可增强牛的食欲。内服敌百虫,每千克按0.05克药量内服,每天1次,连用2天。
育肥牛注意事项
育肥牛以粗饲料为主要饲料,但粗饲料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需要补喂精饲料。精饲料营养全面与否,直接关系到育肥牛的生长发育状况。在配制育肥牛精饲料时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精饲料的成分
精饲料包括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微量(常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能量饲料主要是玉米、高粱、大麦等,占精饲料量的60%~70%。蛋白质饲料主要包括豆饼(粕)、棉子饼(粕)、花生饼等,占精饲料量的20%~25%。产棉区育肥肉牛所用蛋白质饲料应以棉子饼(粕)为主,以降低饲料成本,犊牛补料、青年牛育肥可以添加5%~10%豆饼(粕)。小作坊生产的棉子饼不能喂牛,以防止棉酚中毒。棉子饼(粕)、豆饼(粕)、花生饼的最大日喂量不宜超过3公斤。矿物质饲料包括骨粉、食盐、小苏打、微量(常量)元素、维生素添加剂等,通常占精饲料量的3%~5%。青年牛育肥骨粉添加量占精饲料量的2%左右,架子牛育肥占0.5%~1%。冬、春、秋季食盐添加量占精饲料量的0.5%~0.8%,夏季添加量占精饲料量的1%~1.2%。以酒糟为主要粗饲料时,应添加小苏打,添加量占精饲料量的1%。微量(常量)元素、维生素添加剂一般不能自己配制,需要从正规生产厂家购买,按照说明在规定期内使用,严禁使用"三无"产品。
禁忌
严禁添加国家不准使用的添加剂、性激素、蛋白质同化激素类、精神药品类、抗生素滤渣等药物。国家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和药物要严格按照规定添加。严禁使用肉骨粉。饲料中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4%。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