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鳍东方鲀养殖条件 红鳍东方鲀图片
红鳍东方鲀的生活习性
红鳍东方鲍育苗养成后,对养殖各阶段的管理投喂方式特别是越冬期间配合饲料投喂进行了初探,总结如下,给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红鳍东方纯的人工养殖(北方)我们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当年6—7月份(全长30毫米以上的幼鱼苗)至1O一11月份越冬入室前的养殖。第二阶段:室外水温降到10℃,及时移到保温大棚窜内越冬,直到第二年室外海水温度稳定在12~C以上将苗种移到室外池中养殖。第三阶段(时间10月底左右到翌年4月初左右):越冬苗种移到室外养殖到商品鱼规格为止(时间约为4月至lO一11月),在北方的养殖者绝大多数是投喂小杂鱼等鲜活饵料,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现象引起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等疾病的发生,给养殖者带来巨大损失的东方鲍大量死亡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减少饲喂不当带来的损失,实现健康养殖,现就各阶段饲喂实用技术分述如下。
一、投喂原则与标准
i.投喂速度鱼投喂驯化形成条件反射后,每次投喂是先慢投到快投再到慢投,越冬期投喂膨化配合饲料,一天的投喂量可一次直接投池。
2.投喂次数第一阶段前期鱼苗小时投饵2~3次/日。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投喂l~2次/日,上午8点前、下午落日前喂完。遇恶劣天气,出现非正常状态停止投喂。
3.投喂数量投饵量在各种资料上的报道各相同,可作参考,但是根本的标志是以每次投饵后鱼不再争吃饵料为准。
二、投喂方式
1.第一阶段苗种培育投喂重视基础饵料培养,投放30毫米以上体长鱼苗后第一个月,以投喂大卤虫、糠虾、毛虾、鱼糜为好。加工鱼糜投喂时,添加矿物质和复合维生索。特别是添加维生素C0.1%和维生素E0.01%对提高鱼的抗应激、抗病能力,防营养性疾病发生,防疾病传染能力效果良好。随鱼的增长,投喂鲜杂鱼或冰冻鱼,要洗净切成龟能吞下的小块为准。增长速度不可追求过快,室内越冬体重达到150克就可满足养成需求。鱼体以健壮活力强,体表无寄生虫和咬伤及机械损伤,身体细长的鱼种为首选。防L卜为养大规格负种而超量投喂优质鱼饵,造成营养过剩,引起脂肪肝、肝硬化、瞎眼鱼苗的大量出现。超营养饲喂后表面看似肥壮的鱼,有着巨大潜在的危险,越冬甚至第二年的养成期间都会有大量的死亡现象发生。
2.第二越冬保种投喂自然水温降至lO℃将室外培育苗种移入保温大棚进行室内越冬,越冬用水为地下海水井,水温可达13~14℃,间断充气,因水温因素鱼的摄食量较小,因鱼越冬密度较大(4千克/米3以上)水质易坏,投饵量更要严控,同时注意吸污,减少残饵粪便对水质的污染,投喂的主要饵料为冰冻鲜鱼,投喂时鱼要洗净,并定时添加维生素及矿物质进行投喂。
2006年我们研制膨化饲料在越冬期进行了试喂,效果良好。因东方纯是出口产品,所有原料由威海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监测,符合出口标准。配方设计:鱼粉30%、虾粉5%、膨化豆粕8%、花生粕6.5%、血球蛋白粉5%、啤酒酵母2%、鱿鱼粉5%、面粉22%、海藻粉3%、大豆磷脂4%、鱼油4.5%、预混料5%。制作工艺是:原料混合经100日以上微粉碎,蒸汽湿法膨化制粒,后喷鱼油,风冷降温十燥包装。室内越冬投喂配合饲料,开始先驯化形成条件反射后,直接一次性投放足量饵料于保苗池中即可,肉是浮性料,在水中2天不溃散,据实际摄食情况适时调整,不会有残饵沉淀池底,对水质污染小,因配合饲料营养平衡全面,基本能满足苗种的营养健康需求,管理成本和劳动强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3.第三阶段成鱼养成投喂水温稳定在12℃以上,越冬保苗即可结束,室内苗种移到室外进行各种模式的养殖,前期投喂适宜用低质杂鱼虾投喂,使鱼体长增长相对明显,保持细长体型。中后期,水温低于27℃后足量投喂营养丰富的多品种高质量冰冻或鲜活杂鱼,满液孝足增重育肥的营养需求。创造符合鱼生活发育规律的条件,使鱼的生长潜能得到最好发挥,前期促长保体长,高温保健确保健康,中后期育肥增重量。全部措施的合理得当,符合鱼生长发育规律对营养的需求,就一定能获得良好的收益。
目前我国的东方鲍养殖,因饲养习惯和对养殖规范的要求不严,仍以投喂鲜杂鱼为主。受资源的限制和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人工配合饲料的使用势在必此埋圆行,国外的红鳍东方纯养殖已大量使用配合饲料,我国的研制生产更有广阔市场,愿我们共同努森塌力,使适应各阶段养殖、适应巾场需求的饲料早日面市。
河豚吃什么
河豚是一种杂食性鱼类,其食性比较杂。既可以吃小鱼、小虾等,也可以吃昆虫幼虫、丝状藻类等,在人工养殖河豚时,应多准备一些鱼肉、虾肉等。
河豚主要吃小鱼、小虾、蟹类、贝壳类等食物。野生河豚会在河底捕食虾、蟹、小鱼,偶尔也会捕捉体形较小的龟来食用。明碧河豚是一种杂食性动物,还会吃昆虫幼虫、枝角类、桡足类及高等植物的叶片和丝状藻类。
河豚让锋在生殖洄游期间通常很少摄食。河豚为暖温带及热带近海底层鱼类,栖息于海洋的中、坦槐晌下层,有少数种类进入淡水江河中,当遇到外来危险时,整个身体呈球状浮上水面,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借以保护。
河豚的品种
1、红鳍东方鲀
红鳍东方鲀是暖水性海洋底栖鱼类,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西部,体长约为40厘米,呈现圆筒形,背部颜色为黑灰色,臀部为白色,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红鳍东方鲀会从海洋向长江中下游移动。
2、暗纹东方鲀
暗纹东方鲀又叫河鲀,体型为近圆形,尾部较扁,背部分布有浅色条纹,属于海淡水洄游鱼类,而且暗纹东方鲀生性凶猛,生长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
3、黑斑叉鼻鲀
黑斑叉鼻鲀又叫狗头、污点河鲀,是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红海等海洋的鱼类,其体型为椭圆形,头部较为粗圆,全身分布有小棘,背部颜色为黑色,腹部为白色,主要栖息在珊瑚礁等区域。
那种受到惊吓就会变大的鱼叫什么
受到惊吓就会变大的鱼叫红鳍东方鲀。
红鳍东方鲀是一种体型大的鲀类,体长350-450mm,最大可达800毫米,体重超过10公斤。熟雄的红鳍东方鲀初始性成熟度为350mm,雌性的红鳍东方鲀为360mm。
体近圆筒状,背侧和腹侧的小刺。脊饥上下颚有两个有喙的牙板。外侧皮褶发育良好。背部是黑色和灰色,胸部背面有黑色斑纹。
红鳍东方鲀是中温带有毒温带鱼类。被刺激后,它迅速地吸入水或空气,使身体的刺刺变大,从而阻止敌人。
扩展资料:
据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报道,红鳍东方鲀的河豚毒素能够阻断钠离子通道,封闭神经轴突传导能力,导致神经麻痹引起死亡。
因此毒性极强的野生河豚,切不可食用。《钱江晚报》在报道中说明,河豚毒素是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毒性贺野旦最大的神经毒禅扰素之一。
它的稳定性很强,盐腌、日晒及家中普通的烹调手段都很难破坏其毒素。因此,建议市民不要抱着侥幸心理,食用没有经过专业处理的河豚鱼。
另外,河豚毒素的潜伏期较短,《广州日报》介绍,如果有人因误食未经处理的野生红鳍东方鲀而中毒,在抢救不及时的情况下,最短10分钟之内就会导致死亡。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