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野鸭的养殖技术视频 野鸭的养殖技术与管理

时间:2023-09-10 08:57:57 浏览量:

野鸭养殖技术

野鸭其实是一种水鸟,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绿头鸭了。野鸭的品种有非常多,野鸭的养殖经济价值是非常高的。适应能力强,食性杂,养掘侍殖起来也非常简单。在正常管理下,野鸭的生长速度是非常快的。那么野鸭具体该怎么去养殖呢?下面我就为大家带来了野鸭的养殖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1、场地选择

野鸭喜水,因此首先就要保证养殖场周围有充足干净的水源。可在水库、山塘等周围建立,尽量保证水质流动,可及时更新。在建立养殖场的时候不仅要设立好休息室、运动场,还要保证有育雏室。野鸭育雏以平面育雏为主,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好育雏室的面积。育雏室内分为两平米的小隔间,每个隔间可养殖70只雏鸭左右。然后做好保温措施,要经常观察野鸭生长情况,防止绝段出现挤压堆积现象。

2、合理配种

野鸭一般在生长至两个月左右后便可选择种鸭,种鸭公母的比例在一比六左右。饲养种鸭时要适当提高营养比例,增加饲喂量,提高产量。可使用市场上专用的蛋鸭饲料,然后将种鸭放入产蛋区,地面要铺好柔软的垫料,防止种蛋磕破,提高孵并散誉化率。当成功孵化后将雏鸭放入育雏室内,要定期更换育雏室的垫料,保证垫料干燥。然后在7天左右后调整好养殖密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长大后可放在一起饲养。

3、日常管理

刚刚也说了,野鸭是非常喜欢水的,尤其是雏鸭,所以一定要做好放水工作。一般在雏鸭生长到一星期左右后,便可进行放水。根据野鸭的年龄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合理调整好放水的频率与时间。在放水后要晾干羽毛才可赶回鸭舍,防止弄湿垫料。在两个月左右后,雏鸭的翅膀已经逐渐成型,逐渐学会了飞行。这个时候要注意检查鸭舍周围的拦网是否完整,防止飞走,高度控制在两米左右,便于管理及捕捉。

4、疾病防治

野鸭的常见疾病有疫病、曲霉病等。疾病的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不可在鸭舍中与其它家禽混养。不可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防止野鸭食用中毒。可在饲料中加入金银花等药材提高野鸭的抗病能力。然后要注意定期对鸭舍进行消毒,提高舍内的通透性。根据流程做好免疫疫苗工作,做好各种流行病的预防工作。发生异常情况后,及时查明原因,然后进行对症治疗。

以上就是野鸭养殖技术的简单介绍了。野鸭的养殖技术是非常简单,但是要做好防逃与疾病防治工作,保证出栏量才能够有效的扩大养殖效益。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野鸭的冬季养殖技术?

  野鸭种类较多,目前人工驯养的主要是美国绿头野鸭。在冬季养殖野鸭难度会很大,因为冬季的时候天气更为寒冷,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野鸭的冬季养殖手此
  一、营造适宜的野生环境

  建造野鸭场舍,必须符合野鸭的野生习性。建造鸭舍应一半做搭棚作休息室,一半露天活动场地。活动场地应是池塘,不是池塘的应挖人工水池。在活动场下可栽些树木、草丛、在池塘中培植些藻类,营造一个适宜的野生环境。如果采用养放结合的饲养法,饲养场地须选择在河道、湖泊旁等水域较开阔、草木茂盛的地方。同时,要建造围网。顶网高距水面2米左右,周围加围网至水底,与大网联成封闭体,以防飞逃。项网与围网孔眼3厘米×3厘米,用尼龙网或绳网均可。一般每100只野鸭饲养面积为60平方米左右。

  二、满足野生食性需要

  雏野鸭开食时,须在饲养中加入少量鱼粉,几天后可饲喂配合饲料。同时应加入适量的青绿饲料和小鱼虾、蚌肉、蚯蚓等鲜活动物。饲喂一个月后,要将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降到10%,适量减少鱼粉、豆饼比例,逐渐增加粗饲料,比例可达20%。每天喂足100克菜叶、苜蓿、青草等青绿饲料,促使野鸭生长骨架,推迟发育,2个月后,须减少粗饲料,将蛋白质饲料提高到18%,并继续增加青绿饲料。

  三、加强驯化管理

  精心饲喂雏鸭。1--30日龄的雏鸭,要严格控温,1--3日龄27--29℃,4--6日龄25--26℃;7--10日龄24--25℃;11日龄以后17--19℃。同时,地面铺松软稻草,并隔栏喂养。雏鸭有堆睡习性,须日夜值班,防止压死闷死。开食时,要先饮水,保证足够的饮水,每天饮水5--7次。驯化管理成鸭。31--70日龄,饲养密度每平方米为10--15只,50天后开始学飞,须严格防逃。并要安排水盆,提供活动场地和野性栖息物。60--70日龄的野鸭要防止吵棚。野鸭由于体内脂肪增加和生理变化,野性发作,激发飞翔。这时鸭群表现为骚动不安,采食锐减,体重下降,须限制饲喂,增加粗饲料比重。饲养员要穿素色衣服,忌穿花鲜衣服。同时,要避免外人进入鸭舍惊扰群鸭。驯化半月后,均会转入正常。
  野鸭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注意疫苗的存放环境,特别是活菌苗和活、疫苗必须低温冷藏,储存时防止温度忽高忽低,运输时要有冷藏装置。使用时不可将疫苗靠近高温或在阳光下暴晒。

  使用前要逐瓶检查,注意疫苗瓶有无破损,封口是否严密,瓶签上有关疫苗的批号和检验号,出现问题时便于追查。

  注意消毒,如注射、针头、滴管、稀释液瓶等都要事先洗干净,并经煮沸消毒后方可使用,针头要常更换,对疫病流行的禽场,应做到每只禽换一个针头,在吸取苗液时若一次不能吸完瓶中的疫苗,不要拨出瓶上的针头,以便于继续吸取毕迟迅,切勿用注射禽体的针头吸苗液,以免污染整瓶疫苗。

  需稀释后使用的疫苗,要根椐每瓶规定的头份和注射的剂量计算好稀释倍数,常用的稀释液有灭菌生理盐水、氢氧化铝液等,有的疫苗则配备好了专用的稀释液。已经开瓶或稀释的疫苗,必须当天用完,切忌用热的稀释液稀释疫苗。

  饮水免疫时首先要注意水质,若用自来水,刚要事先蓄积在缸内,记氯气挥发后才能使用,最好加0.2%脱脂奶粉,饮水器要充足,容器要干净,不能用各种金属容器。饮水前要停水,夏季1~2小时,冬季2~3小时,每只禽的饮水量按禽的大小确定,一般为10~15毫升,要求在半小时内饮完。

  接种疫苗是为了预防传染病,因此,必须在了解禽群的疫情和流行情况的前提下,使用相应的疫苗,同时禽群必须是处于健康状况下才能接种疫苗。正在发病或不健康的禽暂不宜接种疫苗。

  如禽群中早期发现急性传染病,则可进行紧急预防接种,但应剔除病禽,对假定健康禽进行接种时应做到只只更换旦隐针头,紧急接种对已处于潜伏期的病禽是没有预防效果的,一般经1周后疫情即可平息。

  必须执行正确的免疫等程式,预防不同的传染病应使用不同的疫苗,即使预防同一种传染病,有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毒株型号或型别的疫苗,由于禽的日龄、母源抗体水平的疫苗型别等因素不尽相同,这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条件的禽场可根据免疫监测结果,制订和执行正确的免疫程式,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疫苗的免疫力。

  免疫接种后要搞好饲养管理,减少和避免各种应激因素,防止病原入侵,使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目前禽常用的疫苗有弱毒苗和灭活苗,一般来讲弱毒苗产生免疫时间快,这种疫苗必须低温冰冻储存,油乳剂苗产生免疫力持久,对储存的温度要求不严。

  
?

养野鸭的方法介绍

1、场舍搭建
(1)选地。野鸭舍应建在高源胡远离居民住宅区、地势较高、背风向阳、土地较平坦、易防兽害和有利于控制疫病传染的荒山林地。
(2)建舍搭棚。鸭舍用竹木搭成人字型杠架,两边滴水檐高1.5m,顶盖茅草,做到冬暖夏凉。鸭舍的大小、长度根据养鸭数量而定,一般每千方米养鸭8~10只。同时,在荒山林地内搭棚,供鸭防风避雨和贮存饲料用。此外,还应有足够大的活动场所,多栽树种草,活动场内挖建水沟、水池,并在水中培植藻类。
(3)建造围网和天网。将整个活动场所张网封闭,大网高度距水面裂轮2m左右,周围加围网至水底,与天网联成封闭体,以防野鸭飞逃。网眼大小为3cm×3cm。
2、品种选择。目前,人工饲养野鸭以绿头野鸭最为适宜,该鸭系人工驯化品种,体型肥大,一般养至80日龄,体重即达1.4kg的肉用标准。母鸭长到5个多月便开始产蛋,年产蛋近200枚。肉、蛋的味道比湖区的天然野鸭还鲜,尤其是肉质没有家鸭的腥臊味,深受人们喜爱。
3、饲料配制。野鸭饲料营养要求与家鸭基本相同,在一般情况下,可饲喂家鸭专用配合饲料,如果自行配制饲料,可参考如下配方:1.雏鸭。玉米47.3%、小麦15%、麦麸10%、棉籽饼22%、鱼粉4%、贝壳粉1.5%、食盐0.2%。2.成鸭。玉米40.8%、小麦14.5%、米糠17.5%、稻谷8%、棉籽饼14%、鱼粉4%、骨粉1%、食盐0.2%。3.蛋鸭。产蛋前,玉米35%、米糠15%、稻谷36.8%、棉籽饼10%、伍粉2%、骨粉1%、食盐0.2%;产蛋期,玉米24%、米糠7%、稻谷37%、棉籽饼21%、鱼粉5%、骨粉3%、贝壳粉2.7%、食盐0.3%。
4、饲养管理
(1)雏鸭。一般在舍内平地育雏,地面上要铺松软稻草,并分隔成小栏,每栏2平方米左右,各栏安装保温电灯1个,7日龄内每戚拦小栏养50~70只。注意掌握适宜的温度,1~3日龄为27~29℃,4~6日龄为25~26℃,7~10日龄为24~25℃,10日龄以后为17~19℃。由于雏鸭睡觉喜欢扎堆,为防止扎堆压死、闷死雏鸭,要日夜值班,每隔1小时用手轻轻拨弄赶堆1次。开食时,要先饮水后喂料,饮水中加入适量复合维生素B制剂。要备足清洁水供野鸭自由饮用。喂料次数一般10日龄内每天7次,10日龄后每天4~5次,每次在喂配合饲料的同时,还要适当加入切碎的嫩草、菜叶等青料和海带精粉以及小鱼虾、蚯蚓等鲜活动物。7~15日龄的雏鸭可选晴天在浅水沟内放水,15日龄后在池塘中放水,以利健康成长。
(2)成鸭。为使成鸭快速生长,整个饲养期要不限量供给配合饲料,任其自由采食,并供足清洁饮水。50日龄后,成鸭由于体内脂肪增加和生理变化开始学飞,此时须严格防逃,饲养员要穿素色衣服,杜绝外人进入场舍惊扰鸭群。
(3)蛋鸭。产蛋前每天喂料2~3次,早上少喂,让其在荒山林地多活动,多食天然饲料,中午少喂甚至不喂,晚上入舍前喂饱。产蛋期为使鸭多产蛋,产野味蛋,每天早上不宜喂饱,将鸭放在荒山林地自由活动,采食天然饲料,中午在棚内备足饮水,下午太阳下山前将鸭赶回鸭舍并喂饱。产蛋期,要在地上人工造一些浅窝,垫上松软稻草以利其产蛋。五、疫病防治野鸭抗病能力较强,但人工饲养时鸭群较集中,必须认真防治疫病。预防鸭瘟可用鸭瘟弱毒疫苗,在20日龄时每只肌肉注射1ml:预防鸭霍乱可用禽霍乱菌苗,在30~40日龄时每只肌注2ml。平常可用磺胺二甲嘧啶或磺胺噻唑按0.5%~1%的比例拌饲料,连喂3~5天,停10天后再喂;也可用0.01%的高锰酸钾饮水防疫,效果很好。

本文标题:野鸭的养殖技术视频 野鸭的养殖技术与管理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57577.html

上一篇:养殖牛的经济效益怎么样 养殖牛的经济效益如何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种植养殖相关文章
更多种植养殖文章
喜欢种植养殖就经常来哦!
农资栏目分类

精选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