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八须鲢养殖技术视频 八须鲢养殖技术与管理

时间:2023-09-10 14:00:35 浏览量:

池塘应该怎样养殖鲢鱼

  鲢鱼(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又叫白鲢、水鲢、跳鲢、鲢子,属于鲤形目,鲤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那么池塘要怎么养鲢鱼呢?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鲢鱼的介绍

  鲢鱼(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又叫白鲢、水鲢、跳鲢、鲢子,属于鲤形目知袜,鲤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鲢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亦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适宜在肥水中养殖。肠管长度约为体长的6-10倍。鲢鱼的性成熟年龄较草或樱鱼早1-2年。成熟个体也较小,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鱼便可达到成熟。5公斤左右的雌鱼相对怀卵量约4-5万粒/公斤体重,绝对怀卵量20-25万粒。卵漂浮性。产卵期与草鱼相近。

  在天然河流中可重达30-40公斤。在池养条件下,如果饵料充足的话,1龄鱼可达到0.8公斤上下。

  池塘养鲢鱼的方法

  池塘选择

  鲢鱼

  鲢鱼属于套养鱼类,套养在主养鲤鱼、鲫鱼、草鱼搭团激、团头鲂的池塘中,处于服从地位,它的池塘选择与在所申请认证的上述主养鱼类完全一致。

  水质要求

  鲢鱼的水质要求与所申请认证的主养鲤鱼完全一致。

  苗种要求

  苗种放养前须经检验、检疫,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放养时间在5月中、下旬。

  池塘饲养

  1.鱼种培育

  鱼苗放养:5月中、下旬,池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为适宜投放时间。投放鲢鱼乌仔,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3-5尾。饲养管理:鱼苗入池后,以滤食浮游动植物为主兼食饲料碎屑。

  成鱼养殖:鱼种投放规格、密度,投放越冬鱼种规格为100-200克/尾,放养密度为0.4-0.5尾/㎡。

  鲢鱼是套养鱼类,以鲤鱼出塘起捕时间为准。

  2.越冬管理

  越冬密度:压塘成鱼和鱼种的越冬密度一般为0.3-0.6㎏/㎡。根据池塘条件可作适当调整。

  越冬鱼体要求:鱼体应无病无伤,肥满健壮。

  越冬方法:越冬池塘应比较干净,保水性好,冰下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分规格并塘:冰封前每公顷用90%晶体敌百虫1.5-3.0公斤全池泼洒池水浮游植物量应保持在25-50mg/l。保持水面透光性,应及时扫除冰面上的积雪,打冰眼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

  养殖鲢鱼的常见疾病

  病原鳃霉

  症状:病鱼不摄食,游动迟缓,鳃部呈充血和出血状,鳃瓣有点充血,失去正常的鲜红色而呈粉红色或苍白色,严重者鳃丝坏死,影响呼吸功能,导致病鱼死亡。

  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洁,防止水质恶化

  2.培育水质需施发酵腐热的有机肥,不宜生施3、发病池要迅速加注清水,改善水质,或者将病鱼转移到水质新鲜清洁的池塘中。

  4.20-30mg/l的生石灰全池泼洒,可降低水中有机质的含量,改善水质。

  打印病

  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

  症状:病鱼在背鳍后的体表有近似圆形红斑,病灶处鳞片脱落,最后形成溃疡甚至露出骨骼或内脏。

  防治方法:

  1.由于草食性动物的粪便(如牛、羊等的粪便)是单胞菌菌的孳生之处,因此鱼池施用时必须用生石灰拌匀并充分发酵,腐热后方可施用,以防病原体进入。

  2.鱼种过塘时,可用2%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可有效预防此病。

  3.患病时采用外用消毒药。外用消毒:菌毒清0.5ppm或二溴海因0.3ppm全池泼洒。

  指环虫病

  病原:指环虫

  症状:病情严重时,病鱼鳃丝肿胀,粘液增多,呼吸困难,可引起苗种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

  1.90%晶体敌百虫0.3-0.7ppm全池泼洒。

  2.虫扫净按130ml-170ml/亩/米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可隔天再用一次。

鲢鱼相关文章:

1.鲢鱼的养殖方法

2.鲢鱼的饲养方法

3.白鲢鱼怎么做好吃

4.如何饲养鲢鱼

5.白鲢鱼怎么做比较好吃

鲢鱼的饲养方法

  鲢鱼又叫白鲢、水鲢、跳鲢、鲢子,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较宜养殖的优良鱼种之一。那么,农户在饲养鲢鱼上需要掌握哪些方法与技巧呢?下面就不妨和我一起来探讨下鲢鱼的饲养吧,希望你有所收获!

  鲢鱼的生长习性
  1.鲢鱼属中上层鱼。春夏秋三季,绝大多数时间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冬季则潜至深水越冬。

  2.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主要食物:鲢鱼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并喜吃草鱼的粪便和投放的鸡、牛粪。对酸味食物很感兴趣,对糟食也很有胃口。鲢鱼的饵食有明显的季节性。春秋除浮游生物外,还大量地吃腐屑类饵料;夏季水位越低,其摄食量越大;冬季越冬少吃少动。适宜在肥水中养殖。肠管长度约为体长的6-10倍。

  3、食欲与水温成正比。鲢鱼喜高温,最适宜的水温为23℃~32℃。炎热的夏季,鲢鱼的食欲最为旺盛。

  4.性情活泼,喜欢跳跃,有逆流而上的习性,但行动不是很敏捷,比较笨拙。鲢鱼喜肥水,个体相仿者常常聚集群游至水域的中上层,特别是水质较肥的明水区。岩歼

  5.胆子小怕惊扰。当受到惊扰或碰到网线时,便纷纷跳出水面越网而逃。

  6、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鲢鱼的性成熟年龄较草鱼早1-2年。成熟粗信冲个体也较小,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鱼便可达到成熟。5公斤左右的雌鱼相对怀卵量约4-5万粒/公斤体重,每年4~5月产卵,绝对怀卵量20-25万粒。卵漂浮性。产卵期与草鱼相近。在池养条件下,坦族如果饵料充足的话,当年鱼可长到500~800克,三龄鱼体重可达3~4千克,在天然河流中可重达30-40公斤。

  7.耐低氧能力极差,水中缺氧马上浮头,有的很快便死亡。
  鲢鱼的饲养方法
  池塘选择:

  鲢鱼

  鲢鱼属于套养鱼类,套养在主养鲤鱼、鲫鱼、草鱼、团头鲂的池塘中,处于服从地位,它的池塘选择与在所申请认证的上述主养鱼类完全一致。

  水质要求:

  鲢鱼的水质要求与所申请认证的主养鲤鱼完全一致。

  苗种要求:

  苗种放养前须经检验、检疫,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放养时间在5月中、下旬。

  池塘饲养:

  1.鱼种培育

  鱼苗放养:5月中、下旬,池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为适宜投放时间。投放鲢鱼乌仔,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3-5尾。饲养管理:鱼苗入池后,以滤食浮游动植物为主兼食饲料碎屑。

  成鱼养殖:鱼种投放规格、密度,投放越冬鱼种规格为100-200克/尾,放养密度为0.4-0.5尾/㎡。

  鲢鱼是套养鱼类,以鲤鱼出塘起捕时间为准。

  2.越冬管理

  越冬密度:压塘成鱼和鱼种的越冬密度一般为0.3-0.6㎏/㎡。根据池塘条件可作适当调整。

  越冬鱼体要求:鱼体应无病无伤,肥满健壮。

  越冬方法:越冬池塘应比较干净,保水性好,冰下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分规格并塘:冰封前每公顷用90%晶体敌百虫1.5-3.0公斤全池泼洒池水浮游植物量应保持在25-50mg/l。保持水面透光性,应及时扫除冰面上的积雪,打冰眼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
  鲢鱼的病虫防治
  1.在鱼苗、鱼种拉网、筛选、运输过程中应操作细心,防止鱼体受伤

  2.鱼苗鱼种入塘前,用2.0%的盐水浸洗5-10分钟进行消毒;

  3.高温季节,每月用漂白粉或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挂袋法进行食场消毒

  4.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提高鱼体免疫力;5、死鱼应及时捞出,深埋

  6.鱼病治疗。

看了“鲢鱼的饲养方法”的人还看:

1.如何饲养鲢鱼

2.鲢鱼的养殖方法

3.小白鲢鱼怎么饲养

4.花鲢鱼的网箱养殖方法是怎样的

鲶鱼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鲶鱼隶属鲶形目,鲶科,鲶属。黑龙江鲶鱼不但个体大,生长快,而且耐低温,耐低氧,肉味鲜美,深受北方高寒地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笔者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将鲶鱼池塘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池养鲶鱼的人工繁殖1.1亲鱼的选择:选择尾重0.5kg以上,雌鱼腹部膨大,生殖孔红肿,轻压腹部能挤出卵粒。雄巧谈鱼腹部狭小,轻压腹部能挤出白色精液。雌雄比例为1∶1~1.5,个体大小适宜。1.2催情:鲶鱼繁殖实践证明,鲶亲轮宽衡鱼经过产前培育生殖腺达到Ⅳ期末,催产药物最好使用马来酸地欧酮与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合剂,剂量为每公斤鲶鱼注射2mg~5mgDOM+2μg~4μgLHRH—A2,两种药物的混合液背部肌肉一次性注射,催产率可达80%以上。1.3人工布巢:在产卵池中布置鲶鱼产卵附着物,方法与鲤鱼相似,腊做但鲶鱼卵的粘性不如鲤鱼卵的粘性大,一部分卵粒易从鱼巢上脱落,落到池底易死亡。为提高鲶鱼卵的利用率,应在产卵巢底部布置底巢,其方法用直径0.8~1cm的铁杆焊成3m×1m的长方形框架,中间用筛绢连接,筛绢上面缝有着卵的棕榈皮,底巢着卵率占总产卵数的20~40%。1.4人工孵化:鲶鱼产卵后应及时把卵巢取出放入孵化池,防止亲鱼自残其卵。孵化池最好为水泥池,土池池底要平坦,无淤泥,水深0.5~1m以内,面积不宜太大,卵的密度为3万粒/m2水面。水质需严格过滤,以防水生动物对鱼卵的危害,其他孵化过程均与鲤鱼相似。水温在20℃左右3~4天破膜出苗,刚出膜的鲶苗吸附在鱼巢上,在静水或微流水条件下发育,形如蝌蚪状,孵出3天后应及时取出鱼巢,适时下塘。2池塘养殖技术2.1鲶苗发塘:鲶鱼出膜3~4天即可主动吞食大型轮虫及小型的枝角类,此时应及时下塘。鲶苗下塘后枝角类的丰欠是鲶苗成活率的关键,采用施有机肥的方法大量培育枝角类。当后期天然饵料不足时,用50目的筛网从其他池塘中捞取枝角类或新鲜的动物性饵料切碎投喂。池中动物性饵料充足,鲶苗生长速度较快,一般667m2放9万尾左右,经10~15天育成夏花,成活率可达50%,发塘水面最好在667m2以内。2.2鱼种培育2.2.1生态养殖培育鲶鱼种:大量施有机肥培育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水生昆虫及小型杂鱼,为鲶鱼提供营养较丰富的动物性活饵。该方法成活率高,规格大。1997年在4000m2池塘中放养鲶鱼夏花2500尾,占总放养量的54.3%,白鲢夏花700尾,占总放养量的15.3%,花鲢夏花1400尾,占总放养量的30.4%。鲶鱼苗放养前17天放养鲫亲鱼200尾,使其自然繁殖,每667m2施基肥和追肥各500kg,并投喂粉末饲料150kg喂养鲫鱼苗,经90天的饲养,鲶鱼平均每667m2产50.5kg,成活率达94.8%,规格达128g/尾。白鲢成活率78%,花鲢成活率85%,这种培育方法技术简单,易掌握,鲫鱼苗做为饵料鱼易获得。鲶鱼苗放养密度应以饵料鱼的多少而定,放养时间必须在花白鲢放养10天后才能放养鲶鱼夏花。2.2.2鱼种池搭配鲶鱼夏花:在鱼种池塘中搭配10%以下的鲶鱼夏花,不仅能清除池中野杂鱼、水生昆虫、蝌蚪等,还可增加主养鱼种的产量,提高池塘效益。1995年在驯化主养鲤鱼种池中放养12.2%。1996年放养6.67%的鲶鱼夏花,在不影响主体鱼成活率及产量的情况下,每667m2增加鲶鱼产量43.75kg和16.2kg。2.2.3成鱼池塘套养鲶鱼种:这种方法投资少,效益高,不需增加其他管理措施,特别在小型杂鱼较多的成鱼池中每667m2放养100~200尾的鲶鱼夏花,可育成每尾100~150g的鲶鱼种10~20kg,每667m2增加效益200~200元。2.2.4颗粒饵料驯化培育鲶鱼种:鲶鱼食天然动物性饵料或陆生动物性饵料生长速度较快,成活率也较高。在饥饿状态下也食人工颗粒饵料,在池塘中用颗粒饵料可进行驯化养殖。但对饵料的营养要求比较高,驯化养殖中颗料饵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比鲤鱼含量高,鲶鱼种饵料蛋白质应为40%左右,动物性蛋白质应占饵料蛋白质的30%以上。颗粒饵料的加工及驯化方法基本与鲤鱼相似,这种方法育成的鲶鱼尾重可达50~100g。1997年用667m2的池塘放养鲶鱼夏花6000尾,用颗粒饵料驯化,667m2产93.5kg,饵料系数3,平均尾重84.5g,成活率为18.44%。作者认为鲶鱼种成活率低的原因主要是饵料不适口,营养不全而导致规格大小不齐,大个体吞食小个体,当鲶鱼体重达10g左右,相互残杀严重,是影响鲶鱼规模化生产主要因素。为提高鲶鱼种成活率应从夏花开始补充投喂部分适口的动物性饵料。2.3成鱼养殖2.3.1夏花当年养成商品鱼:鲶鱼夏花放养在小型杂鱼较丰富的成鱼池塘中,667m2套养30尾左右。当年可达0.35kg以上,最大个体达0.75kg。667m2增加鲶鱼产量5~10kg。套养时以水源条件、池塘杂鱼多少灵活掌握密度。2.3.2成鱼池塘搭配鲶鱼春片鱼种:鲶鱼游动迟缓,对同一规格游泳速度快的养殖鱼类一般捕食不到,池塘中放养一定规格的鲶鱼只能清除池中的小型野杂鱼及有病的养殖鱼类。商品鱼池667m2放养尾重50~100

本文标题:八须鲢养殖技术视频 八须鲢养殖技术与管理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57834.html

上一篇:山东虹鳟鱼养殖基地在哪里 山东虹鳟鱼养殖基地地址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种植养殖相关文章
更多种植养殖文章
喜欢种植养殖就经常来哦!
农资栏目分类

精选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