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什么螺更有市场价值 养什么螺赚钱
养一亩田螺有多少利润?
田螺是中国的特色小吃,是中国各省夜宵食谱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因此,蜗牛在中国的市场很大,对其产量的需求很大,所以蜗牛的养殖也逐渐发展起来。那么,养殖一亩田螺有多少利润呢?这要花多少钱?让让我们和校易搜一起来看看吧!
1、养一亩田螺的成本
引种成本:养蜗牛第一个成本就是引种成本。一般一亩地可以放养6万只左右的幼螺,重100kg左右,幼螺价格在4元/kg左右,那么幼螺的成本需要400元。然隐绝肆后放1000只左右的成年蜗牛,重约20kg,价格在6元左右。所以蜗牛养殖总成本在520元左右。
饲料:蜗牛的主要饲料是水生植物,所以我们需要养殖适量的水生植物。一般以农家肥栽培为主。栽培时,基肥和追肥基肥加起来约需1400公斤。100kg左右的农家肥价格在10元左右,所以总投入只需要140元左右,那么100元,一个蚯蚓之类的活饲料,需宏笑要240元左右。
杂费:养殖蜗牛的时候还需要投入消毒剂、水电等杂灶轿费以及一些意外开支,加起来大概150元左右。
因为田螺养殖一般在水田里进行,水稻养殖还是需要投入1000元。因此,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亩养殖蜗牛的成本在2000元左右。
2、养殖一亩田螺的利润
螺的收益:幼螺投放时间一般在插秧后1-2周内。在正常的耕作管理下,晚稻是可以收割的。6万只幼螺不可能全部存活。按88%计算,存活蜗牛约5万只,重约500kg。目前市场上无公害养殖田螺价格在6元左右,田螺产值可达3000元。
水稻的收益:如果在稻田里养殖蜗牛,对水稻的生长有很大的帮助。它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减少农药、化肥等的投入。在水稻种植方面。一亩种植成本不会超过1000元,水稻产量可达1000kg。收购价在1.5元左右,那么大米的产值可以达到1500元。所以根据以上可以得出,一亩田养殖蜗牛的利润在2000元左右,如果加上水稻,可以增加这500元。
以上简单介绍了养蜗牛每亩有多少利润。大蜗牛主要是准备第二年,第二年栽培基本可以自行繁育,可以节约引种成本,增加效益。那今天就到这里介绍。本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中国特有螺蛳养殖一亩有多少利润?能赚多少钱?什么时间放养最好?(附...
螺蛳有两种,一是螺蛳属动物的通称,中国特有。是江苏北部城市徐州及周边地区对螺蛳的俗称,并且各式口味的螺蛳在春末夏初是人们餐桌上的佐酒佳肴。那么螺蛳养殖一亩有搜芹银多少利润?能赚多少钱?什么时间放养最好呢?养螺蛳的成本和利润
以一亩等于667平方米来计算
(一)、稻田的养螺投资概算:
1、引种费:667平方米稻田放养6万只幼螺重约100千克,每千克4元,共400元;放养大螺(按3公8母的比例,每只18~20克)1100只,重约21千克,每千克6元,共126元。合计种苗费526元。
2、培养水生饲料费用:667平方米放粪肥1400千克(基肥1000千克,追肥4次,每次100千克),支出140元。
3、蚯蚓等活体饲料生产开支100元。
养一亩田螺能赚多少钱?养田螺的成本和利润
4、消毒药品50元。
5、水电30元,其中水费22元、电费8元。
6、不可预测的开支(以上1~5项的总和15%)共126.9元。
以上1~6项合计973元。
养一亩田螺能赚多少钱?养田螺的成本和利润
(二)、经济效益分析:
1、饲养幼螺当年有效益。首缓早稻插秧后7~15天放养6万只田螺苗,到晚稻收割时已达到出售的规格,以成活率90%计算,共有5.4万只,平均每只重10克,共540千克。完全生态养殖每千克售价6元,共收入3240元。
2、稻谷667平方米增产10%,全年(两造)增产160千克,农药、化肥节省70%,667平方米增收节支150元。合计收人3390元。2.当年支出:973元。收支相抵,盈利2417元。第一年放养大螺1100只,留在鱼沟、鱼坑内继续饲养作为第二年的种螺。进行自繁自养,可省去种苗钱,收益更高。
螺蛳养殖技术
一,螺蛳人工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生活习性
螺蛳常栖息于冬暖夏凉、底土柔软、饵料丰富的湖泊、池塘、水田和缓流的河溪中。它的最适生长水温在20~25℃左右,水温达15℃以下和30℃以上时即停止摄食活动。10℃以下时即入土进入冬眠状态,当水温回复至15℃以上时其复又出穴摄食。人工养殖田螺可开掘专用池饲养,也可利用自然的稻田、沼泽、沟渠,还可同鱼类混养。但要求养殖水体无毒、无害、无污染。如利用稻田养殖,则不可施用农药,不能犁耙,且应进出水口安装铁丝或塑料隔网,以便进行控制。
池塘选择
要求选择面积3-20亩不等,池深1-1.5米,1:3,池塘底质较肥,但不能太深,池塘周围河道水体要求无。至于老池塘,由于滩脚少,根据螺蛳习性,螺蛳喜欢生活在淤泥较少的底质上,根据这一特点,建议池滩、池埂可用铺一下,增加螺蛳的适应面积。还有一个办法:用网片竖在四周,进一步提高螺蛳养殖面积。
池塘清整
池塘选择后,世宴要进行鱼池清整工作,要做好池埂,及清除过多淤泥,特别是滩脚上的淤泥,有条件的最好进行吸泥处理。
池塘消毒
全面禁止使用清塘,一般可用或清塘消毒,但以生石灰为最佳,用量是有水(30-50cm)100-150kg/亩,无水50-75kg/亩。生石灰清塘有以下好处:①增加PH值;②增加Ca质;③可以调节水质;④可以进行杀菌。
螺种选择
①外观要求:螺蛳尖短小膨大,壳质带微刺,魇略带红色;②规格要求:60-100粒/斤;③质量要求:受惊时螺体快速收回壳中,无病,无伤,无虫。
放养时间
待药性消失后,在前15天开始放养,也就3月20日左右放养结束。
12
养殖石螺田螺市场好吗?
市场挺好的。
一、石螺的习性 石螺喜栖息于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域环境,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洼或缓流的河沟等水体中,常以泥土中的微生物和腐殖质及水中浮游植物、幼嫩水生植物、青苔等为食,也喜食人工饲料,如蔬果、菜叶、米糠、麦麸、豆粉(饼)和各种动物下脚料等。石螺耐寒而畏热,其生活的适宜温度为20℃~28℃,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即停止摄食、钻入泥土、草丛伍睁避寒避暑。当水温超过40℃,石螺即被烫死。
二、石螺的繁殖 石螺雌雄异体。区别石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其右触角形态。雄石螺的右触角向右内弯曲(弯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腔旅岁,雌螺个体大而圆,雄螺小而长。
石螺是一种卵胎生动物,其生殖方式独特,石螺的胚胎发育和仔螺发育均在母体内完成。从受精卵到仔螺的产生,大约需要在母镇或体内孕育一年时间。石螺为分批产卵,每年3月~4月开始繁殖,在产出仔螺的同时,雌、雄亲螺交配受精,同时又在母体内孕育次年要生产的仔螺。一只母螺全年约产出100只~150只仔螺。
三、人工养殖
1.养殖水体 石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如开挖专池饲养则选择水源方便、为腐殖质土壤的地点修建池塘(如土壤不适宜,则最好先施放混合堆肥加以改良)。保持底泥厚度10厘米~15厘米,面积大小不限。若是开阔的水体,水面可培植少量红萍和水莲等,池塘四周种植一些长藤瓜菜搭棚遮荫,水中布置竹尾、树枝或石块、草地等供石螺隐蔽栖息。
石螺投放前10天,按每亩50公斤~100公斤的用量全池施生石灰清除野鱼虾和其他杂螺,3天~4天后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生物供石螺摄食。
2.种螺放养 种螺放养最好在石螺繁殖前期完成。种石螺的来源:一是野外采集,二是市场收集。选择色泽淡褐、壳薄而完整、体圆顶钝的鲜活螺。一般,自然粗放水体中每平方米投放种螺0.1公斤~0.5公斤,精养池可增大投种量2倍~3倍。养殖石螺可单独放养,也可套养部分鲢、鳙鱼种或采取石螺、泥鳅混养方式。
3.饲养管理 自然水域中粗放的养殖方式,只需保持水体肥度,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厩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石螺生长需要。在高密度精养情况下,则必须投人工饵料。石螺对营养要求不高,简单地用米糠、麦麸、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即成石螺的上等饲料。
根据石螺吃食情况和气候情况,在生长适宜温度内(即20℃~28℃),石螺食欲旺盛,可每二天投喂一次,每次投饲量为体重的2%~3%。水温在15℃~20℃、28℃~30℃幅度时,每周投喂二次,每次投给1%左右。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则少投或不投。
四、日常管理工作 严禁流入受农药、化肥污染的水源;防止鸭、蛇、鼠、鸟等敌害侵入;及时清除水中杂草和草根。平时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30厘米左右。高温季节加大水流量,以控制水温升高和保证水体溶氧充足。寒冷天气石螺进入泥土冬眠,此时,每周换水1次~2次,并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石螺越冬。
五、收获与运输 经过一年的精心饲料,投放的幼螺可达10克~20克,当年孵出的仔螺也可达到5克以上规格。
收获石螺时,采取捕大留小、分批上市的办法,有选择地摄取成螺,留养幼螺和注意选留部分母螺,以做到自然补种,以后无需再投放种苗。根据其生活习性,在夏、秋高温季节,选择清晨、夜间于岸边或水体中旋转的竹枝、草把上拣拾;冬、春季则选择晴天的中午拣拾。另外,也可采用下池摸捉或排水干池拣拾等办法采收石螺。石螺的运输很简便,可用普通竹篓、木桶等盛装,也可用编织袋包装,运输途中只要保持石螺湿润,防止曝晒即可。
上一篇:海豚养殖基地 海豚养殖犯法吗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