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飞蝗人工养殖视频 东亚飞蝗人工养殖技术
蝗虫养殖技术
1、蝗虫养殖种类的选择。蝗虫为药食两用昆虫,卵生。在859种多蝗虫中,能入药供食用的主要有两凳神种,枣枣亏即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一般以东亚飞蝗为主。以东亚飞蝗为例,东亚飞蝗在自然气温条件下一年两代,分夏蝗与秋蝗。该蝗虫体型较大,食物范围广,适应性强,从幼蝗经到成虫,只需一个月左右,后续养肥就可以出售了。2、养殖棚的管岩丛理。首先要了解到蝗虫的天敌主要有蚂蚁、蝼蛄。因此,建棚前要保证没有天敌的存在。棚建在通风有光照出。地基大约高出10—15厘米,采用不易结块的砂壤土。根据饲养数量来决定建造面积。
3、蝗虫卵的照料。从虫卵开始培育的,要先了解到在气温达到25—30摄氏度时蝗虫卵即可孵化。将无毒土壤和锯末以2:1的比例混合好,土壤湿度保持在10—15%,将土壤和虫卵按照土壤,虫卵,土壤的顺序铺好器皿内最后铺膜。注意检查,蝗虫出现就用软毛刷将其轻拨到事先准备好的食物上。蝗卵的孵化大概半个月。为幼蝗准备的食物以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为主。
东亚飞蝗的养殖与管理-东亚飞蝗的养殖技术
东亚飞蝗的养殖与管理-东亚飞蝗的养殖技术
蝗虫又称蚂蚌,现在养殖的大多为东亚飞蝗。东亚飞蝗属昆虫纲,直翅目,蝗总科昆虫。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东亚飞蝗的养殖与管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东亚飞蝗的养殖与管理
蝗虫养殖棚的建造与棚地的整理在建棚前先将蝗虫的天敌—蚂蚁、蝼蛄消灭干净,可用捕捉、诱杀、开水烫等方法。
为了便于排水,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0-15cm,上质最好采用砂壤上,便于其产卵和取卵。
棚的建造面积要按饲养蝗虫的多少来确定。养10000只,用10m2即可。可利用空闲地方,选用铁、术棍、竹片建造一个棚的支架,再按这个棚架的大小,用冷布做一个像蚊帐一样的棚罩,挂于棚架上,底边埋于地卜,门上安上拉锁。
没困棚的高度在1.5-2m即可。如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4月底前完工,并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为宜。
东亚飞蝗卵的孵化与管理
东亚飞蝗在气温达此稿到25-30℃时即可孵化。先按2:1的比例准备无毒上壤和锯末,含水量10%一15%,铺3cm在器皿中.将蝗卵均匀分布在上上.卵上再盖约lcm的上天检查1次器皿上再铺层薄膜。每半发现幼蝗后幼蝗拨到棚内的食物上。
用软毛刷将经12-15天的孵化过程,孵出全部幼蝗。幼蝗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植物。
1-3龄的幼蝗应注意防雨,温度最好能控制在25-30℃之间,光照在12小时以上,湿度保持在15%左右,在这种环境条件卜蝗虫最活跃,喜食,有利于生长。
3龄以上至成虫的饲养与管理
幼蝗自出卵后5-7天脱1次皮,脱1次皮即为1龄.3龄以上的蝗虫食量逐步增大,此时要保证棚内有充足的食物。若蝗虫吃不饱,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另外会出现强食弱、大吃小的现象,尤其是正在脱皮的蝗虫不能动,体质又软,有被吃掉咬伤的.危险。3龄以上的蝗虫可加麦扶喂养。
蝗虫经5次脱皮以后,即成长为成虫,这个时间约在6月15日左右。飞蝗一般羽化后10-15天进入性成熟期,开始交尾,此时的飞蝗很肥壮,除留卜部分产卵的蝗虫外,其它的即可送到市场销售,时间在7月初为宜。
东亚飞蝗产卵前后的管理
雌蝗在交尾后,腹部逐步变得粗长,黄褐色加深,雄蝗则呈现鲜黄色。此时要将棚的地面整平、拍实,以利于雌蝗的产卵。此时的蝗虫食量很大,应充分供足。
东枯扒念亚飞蝗的卵块为褐色,略呈圆筒形,中间略弯,一般长0-70mm不等,每块蝗卵有卵粒60-120多粒。
蝗卵的越冬管理蝗卵的越冬
很简单,我们可让棚中的蝗卵在原地过冬,入冬后在产卵区加盖一些杂草,可起到保温的作用。
;怎样养殖东亚飞蝗?
做粗弊到“三勤”方能保证养殖成功:即勤喂、勤观察蠢敬、勤清理(变质蚂蚱及时清除)。保持棚内清洁卫生,水份适宜,发现蝗虫外逃立即捉回,按照技术要领进行正常的饲养管理。日常饲养当中,必须保持有充足的饲草,投喂前把饲草用清水冲洗一至三遍,一则增加饲草水份,二则清洗掉饲草中的杂质和农药残留物。在气温高达32℃以上时,注意遮棚和喷水降温,及时清棚,防止蝗虫吃到发霉变质的饲草,避免引起霉菌感染,造成损失。
秋蝗和夏蝗一样,主要预防阴雨天气,注意遮盖防雨,及时清棚,保持棚内干湿度,连续大风天要及时防护,防止纱布开裂或边沿泛起造成损失。秋蝗后期要有岩档族充足的饲草,并注意保温以延长饲养周期。露天模式常规饲养华北地区年可养殖2-3批。
怎样保证蝗卵安全越冬:成蝗销售后,棚内杂草粪便必须清除干净,然后除治棚内害虫,防止蝼蛄、蚂蚁等盗取蝗卵,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把种源用麦糠、杂草、树叶等覆盖10厘米左右即可,这样才能保证种卵正常发育,安全越冬
更多关于怎样养殖东亚飞蝗,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dc1bdf1615840683.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