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团风县养殖业发展现状 团风县养殖业发展情况

时间:2023-09-11 13:16:16 浏览量:

养殖业发展前景如何?从这五点来看还是不错的!

众所周知,农村最传统的创业行当就是种植业和养殖业,虽然这两个行当是最传统的,但是这其中涉及到的项目也是非常多的,现在已是2020年,今年的养殖业发展前景怎么样?有前途吗?众所周知,农村最传统的创业行当就是种植业和养殖业,虽然这两个行当是最传统的,但是这其中涉及到的项目也是非常多的,现在已是2020年,今年的养殖业发展前景怎么样?有前途吗?
一、从激友袭养殖效率来看
近段时间看到一些搞网络的大企业也跨界搞养殖了,叫智能化养殖。
我们不否认这会推动中国养殖业的发展,可是搞智能化养殖需要投资巨大,一般中小养殖户是承受不起的,也就是那些不差钱的大企业能够做一做,即使做成功了,可在短期之内也不能做到普遍应用。
互联网时代虽说变化快,可是养殖是实打实的一个成长过程,不可能打破动物生长的规律,只能通过技术来提高生长效率,降低成本而已。
由此可见,智能化养殖短期内对中小养殖户冲击不大。
二、从销售渠道来看
除了特种养殖,普通养殖的销售渠道很多。
现在很多大的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签订“合同猪”“合同鸡”等,公司给提供苗、料、药等,养殖户就负责提供养殖舍和饲养管理,出栏的时候公司负责回收,价格一般比市场价高一点。
这种模式现在比较常见,养殖户的风险和经济压力也大大降低,不用担心滞销问题。
如今各大屠宰企业对接养殖场,基本都是常年合作关系,存在的就是价格的问题,不存在卖不出去的情况。
三、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
鸡鱼肉蛋奶的安全离不开饲料的安全,通过政府部门这些年的管理,国家在饲料限制抗生素的使明兄用取得很大成效,至少那些大品牌的饲料企业是不敢使用违禁药品的,而且也不会超标使用微量元素和抗生素。
所以,养殖户要远离那些小企业杂牌不合规的饲料。
另外,一些肉鸡养殖户在肉鸡出栏前的停药期间仍然使用含药饲料,这就需要检疫部门或屠宰企业的严格把关了。
所以,中小养殖户更要谨慎贯彻有关的法律法告唤规,一切都在合法经营的条件下操作才有前途。
四、从养殖成本来看
作为中小养殖户将来的发展在于“精耕细作”,谁也不能肯定中小养殖户的成本就比大养殖场的高,在养殖管理责任心方面我认为要高于那些大养殖场的员工的。
搞养殖就怕动物出现发病和死亡,关键在于平常的饲养管理,所谓养大于防,防大于治。
养殖规模也有很大关系,养少了不挣钱,养多了经济压力大,而且风险增大,其实收益何尝不是增多呢?所以,合理的测算养殖规模很重要,莫贪大。
五、从生存空间来看
农村这些年受到环保和限养政策的制约,养殖场被取缔了很多,但养殖作为千百年来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国家也做出了不能“一刀切”的指令。
可见在农村中小养殖户的生存空间还是有的,即便当前“非洲猪瘟”闹得人心惶惶,相信市场会经得住考验,猪价格也是南北差距明显,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虽然很多养殖大企业这几年发展很快,可还是有公司加农户的发展模式,所以,农村的中小养殖户不会消失。
综上来看,你觉得今年的养殖业发展前景好不好呢?大家都可以说说你们的看法,祝养殖户朋友都能在新的一年赚大钱。

团林铺镇的养殖业发展

2006年5月25日,荆门市畜牧业局专家来到掇刀区槐桥村7组养鹅大户王海成的家走访,王海成告诉他们,“这鹅毛鹅肝鹅枝旦肉鹅蛋都是市场的俏销品。一只鹅平均重7斤,按5元/斤的价格来算,每只卖到35元,鹅毛8元/只,减去
养鹅场
2006年5月底,团林铺镇养鹅35万只。
团林铺镇农民虽有团林铺镇养鹅的习惯,但由于受种鹅缺乏、技术滞后、流通不畅、资金短缺等因素制约,农民养鹅大多是庭院式散养,没有形成气候,再加上当时没有鹅产业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大部分养鹅户被动地停留在以自食为主的消费状态,很少进入市场交易。团林铺镇拥有宜牧山林和草场10万亩,可配肢养水面9万亩,发展养鹅业可谓得天独厚。镇里因势利导,大力提倡发展种草养鹅。为了提高农民养鹅的积极性,许多村干部带头养鹅。与鸡、鸭等家禽相比培搭世,鹅是以食草为主的大型水禽。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村民们发现,大鹅能够耐粗饲料,可以放养,适应性非常强,在粗放条件下,鹅雏的成活率可以达到90%以上。
团林镇1.1万农户中养鹅的就达7000户,凡有水有坡的地方,群众家家养鹅。截止2008年,团林铺镇饲养规模超过200只以上的养鹅户就有200户,500只以上的达到20户,1000只以上的达到了10户,预计全年养鹅的总数将达到45万只。
镇里规划用3年时间,使团林铺镇种鹅存笼量达到3万只,年供应优质鹅苗200万只,商品鹅年出笼量达到50万只,鹅业为农民直接增加收入1000万元以上。

团风镇的农业状况

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全镇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集体增积累为目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一优两高”农业,走种养加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农业发展道路。按照种植区域化,建设标准化,管理企业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方向,依托城郊的地理优势,面向市场,依靠科技,突出重点,主攻特色,发展优质产品,调优结构,强化服务,提高效益的农业发展方针,开发“三路三线”即江北公路一线,团方公路一线,京九铁路沿线。建设“三带”丘陵岗地优质农业经济带,主港沿线水产经济带,沿江滩涂意杨芦苇经济带。建立八大基地,即王家坊花园铺铁铺万亩优质粮油基地,沿江平原万亩优质棉花基地,长河主港沿线万亩水产基地,沿江滩涂万亩意杨芦苇基地,公路沿线万亩蔬菜基地,万千亩湘莲基地,万头牲猪畜牧生产基地,优质林果基地。镇委、镇政府洞尺唤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水电路三配套,投资千余万元建成蔬菜基地8000多亩,林果基地1000亩,长河主港沿线水产基地10000亩,湘莲5000亩,引进湖北木业集团开发意杨基地10000亩,在畜牧禽生产上,着力建高养殖小区,以华建养殖饲料公司投资400多万困宴元的万头生猪基地为龙头的花园铺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养殖绿头野鸭40多万只规模的王家坊绿头野鸭养殖小区,以姚建生生态养鸡场为龙头的独鼻咀养鸡小区,这一批基地和项目的建成投产,带动了全镇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党的惠民政策,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镇委、镇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巩固农村税改成果,落实粮食“两补”政策。在规定的时间内将276400.92元的粮食直补资金、早稻良种补贴资金149533.10元和中稻良种补贴资金31019.55元,晚稻良种补贴资金121446.5元,两补资金共计578400.07元,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政策兑现,极大鼓舞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镇扩大粮食种植面积4200亩,优质品种占总植面积的90%以上。农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
围绕科技兴镇,科教兴农、科技兴工目标,积极开展各类适用技术培训,引进推广科技新成果,新技术,开发新产品。镇委、镇政府多次请省农科院、市县专家到团风讲课,不惜重金聘请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生产,农业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全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50场次,培训农民8000多人次,印发资料2万余份,培养科技明星户238户,发展科技示范户828户,组建蔬菜、水产、养鸡、绿头野鸭、湘莲、生猪等6个专业技术协会,还在张家湾村组建了蔬菜生产技术协会,形成了“支部+协会+农户”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探索出了农纳凯村科技与经济结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全镇科技应用率达80%以上,科技进步在工农业生产上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2002年被湖北省科协授予“科普示范乡镇”称号。2004年九月,镇委书记、镇长欧喜安同志被省委组织部、省科协授予湖北省科普示范乡镇百名优秀干部称号。

本文标题:团风县养殖业发展现状 团风县养殖业发展情况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58532.html

上一篇:养殖黑山猪初期投资 养殖黑山猪主要内容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种植养殖相关文章
更多种植养殖文章
喜欢种植养殖就经常来哦!
农资栏目分类

精选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