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养殖池倒藻怎样肥水最好 养殖池倒藻怎样肥水好

时间:2023-09-12 22:06:19 浏览量:

水产养殖过程中,水突然变得特别清澈透明,该怎么处理?

养殖水体中藻类大量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变浊,甚至变红的一种现象,我们俗称为“倒藻”。发生倒藻的池塘往往水面上会漂浮一层死藻(一般呈黄色漂浮物状,也有部分塘在下风口形成一层“油膜状”)。

倒藻发生后,易导致池塘缺氧、水质恶化,造成鱼虾蟹应激减料或厌食,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病害,甚至大量死亡等。

倒藻发生的原因

1、水温过高引起的倒藻

每种藻类都有适合自己生长的温度,在我们池塘中常见藻类为硅藻和绿藻,硅藻最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0-25℃,绿藻的最谈岩激适生长水温度范围为25-33℃,当水温超过其耐受程度后就会容易引发倒藻。

2、天气变化导致倒藻

如今,白天天气炎热,水温高,就会容易引发倒藻。降雨过后,池塘溶氧,总碱度,PH等指标变化大,藻类无法适应突然变化的水体,造成倒藻。

2、营养变化导致倒藻

池塘中有的营养元素缺乏,有益藻类繁殖慢,蓝藻、裸甲藻等有害藻类占优势,造成池塘中的有益藻类老化,水体环境变化大的时候,就会引发倒藻等。

3、用药不当导致倒藻

使用消毒剂、杀虫剂过多,杀灭细菌和虫子的同时,杀灭了有益藻,导致倒藻。

4、底部环境差

池塘如果没有定期改底,或常用易造成底泥板结的产品(氯制剂、四羟甲基硫酸磷、大苏打等)容易出现底部水质发粘和底泥板结、发黑的现象,这样的底部环境极易造成倒藻的问题。

因为这样的底部沉积了过量的有机物,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会大大增加耗氧,导致底部溶氧较差,从而抑制好氧菌促进厌氧菌的生长繁殖。

好氧菌的减少,使大分子有机物经厌氧发酵后产生的短链有机物不能进一步被氧化分解含袜为可直接被藻类利用的小分子营养物质,从而导致藻类失去生长必需的营养来源而大量死亡。同时,厌氧菌的增加会促使原生动物的大量繁殖,原生动物对藻类的大量摄食也会导致藻类减少。高温天气易引起倒藻。

二、池塘倒藻的危害

1、缺氧:

水体中的溶氧来自池塘藻类的光合作用,同时藻类在死亡后,分解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养殖动物严重缺氧。缺氧就会导致底质变差,容易引发疾病。

2、有毒物质增多:

有害藻倒藻释放藻毒素。导致养殖动物急性中毒,轻则表现活力差,重则死亡。

由于藻类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其死亡之后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氨化反应生成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游离氨通过硝化反应先被氧化成亚硝酸,再进一步被氧化成硝酸。但是,溶氧不足时,第二步的硝化反应就会受阻难以进行,最终导致亚硝酸根离子大量积累。阴雨天、光照不足的天气更明显。

3、有害菌繁殖:

藻死亡后,滋生大量有害菌。尤其是弧菌,厌氧的环境中,附着在死亡的藻类繁殖,当藻类大量死亡沉入池塘底部,创适宜弧菌生长的环境,容易引起弧菌爆发。

倒藻如何防控?

三、倒藻的预防

1、时刻监测池塘的指标,溶氧保持在5mg/L-12mg/L,PH值保持在7.5-8.5,氨氮亚硝酸盐0.1mg/L以下。

2、时刻关注藻相,有条件的可以显微镜观察藻类的数量和种类。

3、关注天气预报,预防降雨和温度变化引起水体变化,造成倒藻。

4、定期使用复合过硫酸氢钾常用改底系列产品进行改底、解毒和修复微生态。

5、必要时可配合芽孢杆菌、乳酸菌等微生态制剂来调控水质,调节菌相和藻相。

6、在养殖过程中应尽量少用甚至不用氯制剂和季磷盐等有继发危害的产品。

四、具体解决办法

1、实时监测

重点监测指标有溶解氧、PH值需要每天监测,氨氮,亚硝酸盐一周一次,重点监测溶解氧,溶解氧直接影响PH值,氨氮,亚硝酸等指标。溶氧直接反映藻类的生长情况。

常规监测方法只能定时定点取水监测,不能反映整个水体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底部水体。底部水体的指标决定整个养殖水体的状况。目前,在线监测设备成为主流的监测方法,能够实时监测水质指标,出现枣槐倒藻预兆时,养殖户能够及时处理。

2、及时增氧

藻类在夜间呼吸作用时需要消耗氧气,及时补充池塘中氧气含量,既能保证养殖动物不缺氧,同时保证藻类呼吸需要的溶氧,防止倒藻。

倒藻如何处理

“倒藻”主要是指由于天气突变(台风,暴雨等)或者养殖管理不当,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而造成水体中的大量或全部死亡,导致水色突然变清、变浊、甚至变红的一种现象。
发生“倒藻”时,首先溶解氧会下降,会增加,使迅速下降;其次,大量的死藻分解,会加大耗氧外,还会产生氨氮和;第三,水中的原生物会大量繁殖,反过来抑制藻类的生长。

处理倒藻

1、先解毒:目的在于解除因倒毕扰藻产生的藻毒素对鱼虾的生长造成危害;同时也有利于新藻相的培育;用骑士一瓶2亩水体州数缓。

2、培菌培藻:

解毒后,在水体中使用复合册模芽孢杆菌或强效EM能快速净化老藻或死藻,使水中营养成分重新回到池塘生态循环链中,减少氨氮、亚盐的形成,同时配合硅藻藻种2亩/包,促进新藻相的快速生成。

阴雨天池塘容易倒藻?养殖户如何有效防止倒藻的发生?

藻类的生长即需要光照,还需要营养物质,如氮、磷、钾、钠、镁、钙,微量元素,白天光合作用还需要消耗二氧化碳,晚上又需要吸收氧气。同是对温度还有要求,大多数藻类温度高时生长繁殖加快。当这些外界条件一旦突变,比如光照不足,营养跟不上,或是温度突降,都有可能引发藻类大批量死亡,我们称之为倒藻。在水产养殖中,最常见的就是某种优势种群的藻类生长过盛,养殖水体无法承载,造成营养物跟不上,或是光照不足时引发藻类死亡。

为了防止倒藻,首先要维持养殖水体适当的透明度,个人经验不要低于15厘米。当养殖水体透明度过低时,增加水体透明度,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减少悬浮在水体中的有机质、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有机质可以通过芽孢杆菌分解,而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可以使用净水灵、黑碳晶或水体解毒护水宝快速沉淀;当水体透明度低于40厘米时,此时其营养物质已出现不足,此进应抓住进机赶紧补肥;其次是保持藻类的多样性,可以避免因为由于藻类单一,因为藻类的世代更替引起的倒藻,增加藻类的稳定性,避免倒藻。可以把活藻素、钙镁宝和磷肥少量多次的添加;最后就是保持藻类和微生物之间的平衡,如投料的精养塘,每周定期使用一次芽孢原粉、干酪乳杆菌可以保持水色的稳定。

对于已经倒藻,水质混浊,藻类太少引发的鱼天天浮头缺氧,或是表层有一层藻类富集,分开表层水下却极少有藻类的情况,需要重新培藻,首先要补充足够的初级营养物质氮、磷、钾和活藻素,对于一些难以把藻类培育起来的情况,还要补充碳源、干酷乳杆菌、钙镁宝。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理,当把缺的补足,藻类才能培育起来,也就是说的把水肥起来。有条件的还可以通过换水,从附近鱼塘引藻类丰富的表层水,可以快速处理。如果水质发黑、发嗅,亚硝酸盐高,还应加大磷肥的使用量,同时结合底改片改底。

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有机物多、轮虫多,藻类少,培育的藻类还不够轮虫消耗,由于缺乏微生物分解,往往水质白浊,老是肥不起来。这个时候,可以用车轮指环杀,按一袋用两亩,把轮虫杀一杀后,然后再补充芽孢杆菌原粉、干酪乳杆菌、活藻素培水。

本文标题:养殖池倒藻怎样肥水最好 养殖池倒藻怎样肥水好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59255.html

上一篇:淤泥对螃蟹养殖有影响吗 淤泥对螃蟹养殖有影响吗视频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种植养殖相关文章
更多种植养殖文章
喜欢种植养殖就经常来哦!
农资栏目分类

精选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