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怎么养殖繁殖最快 蚯蚓怎么养殖最好视频
蚯蚓怎么养殖
蚯蚓养殖方法:选择容器、基质配制、蚯蚓放种、日常养护、投喂。
1、选择容器
蚯羡拆枯蚓在养殖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场地或是容器来养殖,因为这种动物不挑环境,只要不会漏水不受强光照射即可,因此可以在田间挖掘地垄养殖蚯蚓,也可以使用水缸养殖蚯蚓,或是在工厂化的厂房里用金属盒子养殖均可。
2、基质配制
对于蚯蚓来说,基质的适宜与否才是最重要的,基质既是生长环境也是蚯蚓的食物,因此使用腐殖土与淤泥、动物粪便和腐熟的各种生物质进行混合是最适合的,这样的话蚯蚓能够自由的在较为松散的土壤中穿行和生长。
3、蚯蚓放种
准备好了基质,将其放到合适容器里之后就可以把购买到的蚯蚓或是挖掘兄洞来的野生蚯蚓放到基质上了,然后盖上一层报纸等待一段时间,等到蚯蚓全都钻入土壤之后就可以撤去报纸盖上保湿保温遮光的稻草了。
4、日常养护
蚯蚓喜欢生活在15-30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中,不耐极端的高温或是低温,且只适合生活在完全阴暗无光的环境下,基质要长期保持较为湿润的状态,因此养殖蚯蚓时可以将其放到阴暗无光的房间里,定期向稻草上喷洒水雾保持湿度即可。
5、投喂
饲养的蚯蚓可以选择腐熟的有机肥为主,而野外的蚯蚓食物主要是以有机物为主,饲养的蚯蚓有机肥以腐熟的牛粪最佳,然后以打成浆的瓜御卖果为辅进行喂养。
牛粪能为蚯蚓提供食物来源,粗纤维较多,还能增加蚯蚓的生活范围,而打烂的瓜果类,可以为蚯蚓的生长提供一定的糖分,促进蚯蚓的生殖繁衍。
怎么养殖蚯蚓?
蚯蚓是对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的通称。在科学分类中,它们属于单向蚓目。不过蚯蚓怎么养呢?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蚯蚓的介绍:
蚯蚓是对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的通称。在科学分类中,它们属于单向蚓目。身体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没有骨骼,在体表覆盖一层具有色素的薄角质层。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兄猛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借由环带产生卵茧,繁殖下一代。目前已知蚯蚓有200多种,1837年被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之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蚯蚓在中药里叫地龙***开岁链边地龙、广地龙***,《本草纲目》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
蚯蚓体长约100mm,体重约0.5克。生活在潮溼、疏松和肥沃的土壤中,身体呈圆筒形,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解不明显的环带。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在11节体节后,各节背部背线处有背孔,有利于呼吸,保持身体溼润。
蚯蚓是通过肌肉收缩向前移动的,具有避强光,趋弱光的特点,亦称钓鱼虫***angleworm***。陆正蚓***Lumbricusterrestris***JohnMarkham是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门***Annelida***寡毛纲***Oligochaeta***陆生动物,1,800余种,尤指正蚓属***Lumbricus***的种。在美国有17个本地种及13个从欧洲引进的种,其中陆正蚓***L.terrestris***最为常见。蚯蚓几乎见于世界各地所有溼度合适并含足够有机物质的土壤。一种澳大利亚蚯蚓可长达3.3公尺***约11呎***。陆正蚓长约25公分***10吋***,浅红褐色,之所以带浅红色,是因为血中含血红素。某些蚯蚓***如原产英国的浅黄绿并唇蚓〔Allolobophorachlorotica〕***为绿色。
蚯蚓的躯体分为多数体节***陆正蚓多达150节***。某些内脏器官***如排泄器官***见于每一体节。第32∼37节稍粗,无节间沟,色稍浅,在生殖季节能分泌黏稠物质,形成蚓茧,包裹排出的卵。蚯蚓躯体前后两端渐细,尾端稍钝。蚯蚓无视觉及听觉器官,但能感受光线及震动。以土壤中腐烂的生物体为食,进食同时吞下大量土壤、沙及微小的石屑。据估计,蚯蚓每日的进食量及排遗量与其体重相等。
蚯蚓为雌雄同体,但需行异体受精。交配时两条蚯蚓互抱,并分泌黏液使双方的腹面黏住,各排出***输入对方受精囊内。交配后两个个体分开,形成蚓茧,蚯蚓自蚓茧向后退出,茧前移至第14体节时成熟的卵落入,经过第9∼10体节时,受精囊内来自对方的***逸出,使蚓茧中的卵受精。交配后24小时,蚓茧从蚯蚓的头端脱出,留在土壤中。通常于2∼4周后形似成体后微小的幼体自蚓茧钻出。60∼90天后性成熟,约一年后发育完成。
蚯蚓一般留在土壤表层,但于气候干旱时或冬季可钻入2公尺***7呎***深处。有一个亚洲种于暴雨后能爬树以防淹溺。蚯蚓为多种鸟兽的食物,又间接为人类提供食物,疏松土壤利于通气和排水,将有机物质拖入所挖洞穴使加速分解,从而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蚯蚓又可作为鱼饵,故俗称钓鱼虫。
蚯蚓为常见的一种陆生羡雀桥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腐败有机物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食植物的茎叶等碎片。蚯蚓可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世界的蚯蚓约有2500多种,我国已记录229种。环毛属***Pheretima***,广种类多,我国有2000多种。
蚯蚓的饲养技术:
1.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是喜温、喜溼、喜安静、喜黑暗的穴居动物。以腐烂的有机质废物为食,喜食带有酸甜味的食物,目前人工养殖蚯蚓主要采用牛粪,糖渣、猪粪、鸡粪、农作物秸秆及生活垃圾等。
2.选种
适合人工养殖的蚯蚓应选择那些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广、寿命长、易驯化管理的种类。目前最优良的品种有大平二号、北星二号等,它们是赤子爱胜蚓经人工驯化的品种,其他还有环毛蚓、爱胜蚓、杜拉蚓等等。
3.场地的选择
根据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要求,选择离猪场或鸡场较近、地势平坦、温暖、潮溼、植物茂盛、天然食物丰富、僻静、没有污染、接近自然环境、水源方便、土壤柔软,富含腐植物、能灌能排、日光照射充足***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4.蚯蚓的基料与饲料
基料是蚯蚓栖息的物质材料,又是蚯蚓的食物来源,养殖成功与否,基料的好坏起著决定性作用。以猪粪、稻草或瓜果混合为基料,基料要求密度小、压力小、含水高、保水性好、透气性强。将新鲜猪粪60%,草料40%,加入一定量的EM菌发酵液和红糖拌匀,浇水,使其在55%~70%之间,高为1m,让其松散不要压实,盖膜密封厌氧发酵20天。
5.建立养殖床
蚯蚓养殖床建立在地势平坦、土质松软、没有大块的土块、能灌溉能排水的地方。首先将地面平整,将发酵好的基料均匀的铺在地上,铺设厚度为10cm左右,宽度为1.0m左右。铺好后将蚯蚓种均匀的洒在基料上,蚯蚓要洒均匀,一般每平方米可以投放0.25kg~0.40kg,夏季密度可以小些,冬季密度大些。铺好蚯蚓后,在蚯蚓上面再铺上一层基料,基料上面覆盖一层稻草,达到保温保溼的目的。铺好后在基料上浇上适量的水,一天后进行检查。如果出现蚯蚓逃跑,萎缩,死亡,肿胀,要查明原因,可能是基料没有发酵好,应重新发酵。养殖床之间要有1m左右的空隙,以便加料和管理。
6.饲养管理
①温溼度和PH值
温溼度对蚯蚓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生长温度为5℃~30℃,最适合温度为20℃。低于5℃或高于30℃均不利其生长,0℃以下会冻死蚯蚓,当温度超过32℃时,蚯蚓就会停止生长,40℃以上时蚯蚓出现死亡。蚯蚓的生长发育水分在60%~70%之间,孵化期水分在56%~66%为宜。蚯蚓的生长繁殖与PH有密切关系,生长环境和基料的PH在6~8之间,最适宜为7。
②补料
20天左右蚯蚓就能将全部猪粪变为蚯蚓粪,此时需补料。补料时,可以在原饲料的基础上覆盖新料,根据蚯蚓的食量确定加料量,饲料要铺设均匀,再加上稻草,经常浇水保溼。
③浇水
为了确保蚯蚓正常生长,特别是夏季,每天至少要浇一遍水,水不能有污染,水流量不宜太大,一定要浇透,使上下层料接上,最好选择温度较低的早上或晚上浇。
④养殖床的管理
蚯蚓养殖床中不能混入其他杂物,并且要经常疏松,以保证空气流通和幼蚓成活,养殖床之间的过道要保持干净。定期清除蚯蚓粪,以保持环境的清洁。用铁耙翻动养殖床时动作要轻,尽量把蚯蚓卵埋入基料中,以免影响孵化率。
7.采收
蚯蚓的世代间隔为60天左右,在养殖过程中要及时采收,如果不及时采收就会外逃。当每平方米达到1.5~2万条,大部分蚯蚓体重为400mg~500mg时,采收成蚯蚓。夏季每个月采收一次,春、秋、冬季每3个月采收2次,采收后及时补料和浇水,通常一个月加料一次。
注意:无论是自采的,还是从市场上收购的鲜活蚯蚓,首要的问题是将收集到的鲜活蚯蚓,用清净水漂洗干净以后,加热煮沸5-7分钟,这样可以有效杀死蚯蚓体内、体外的寄生虫。一般的做法是将漂洗、煮熟后的蚯蚓切成小段,新增到饲料中混合喂鸡;或者灭活后干制,配料时合理搭配喂给。饲喂量上,产蛋鸡每天每只饲喂15-20克或新增饲料量的12-15%,同时减去日粮10-15克后饲喂。其他阶段的如青年鸡、商品鸡等可以依体重增减饲喂,对生长增重也有良好的效果。
蝇蛆的养殖分种蝇饲养和蝇蛆饲养两个阶段。养种蝇是为了获得大批蝇卵,供繁殖蝇蛆。饲养蝇蛆的鸡所产的蛋,富含多种维生素、类胡萝卜素,蛋内脂肪虫子鸡蛋普通装不超过3%,蛋白质含量超过12%,含有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钠、钾、钙等矿物质等。
蚯蚓的繁殖:
蚯蚓雌雄同体,雄性生殖器官在第10、第11节的后侧,有两对精巢囊,每一个囊内有精巢和精漏斗各一个,通过隔膜上的小孔与后一对的贮精囊相连;贮精囊两对位于第11节和第12节内,精细胞在精巢中产生后,先进入贮精囊中发育,待成熟后再回到精巢囊,由精漏斗经输精管排出。两条输精管,在13节后,两两平行,当行至第18节与前列腺的支管和主管相会合,由雄生殖孔排出,雄生殖孔在第18节腹面两侧。雌性生殖器官有葡萄状的卵巢一对,附着在第12、第13节隔膜的后方,成熟的卵落入体腔,经第13节内一对卵漏斗,通过较短的输卵管,至第14节会合,而由雌性生殖孔排出,雌生殖孔只有一个。另外,在第6至第9节内,有受精囊2或3对,为接受和储存异体***的场所,开口于6至9节间腹部节间沟两侧。
蚯蚓虽说是雌雄同体,但由于性细胞成熟时期不同,故仍需异体受精。蚯蚓的雄性生殖细胞先成熟。成熟后两条蚯蚓要进行交配,交配时,副性腺分泌粘液,使双方的腹面相互粘著,头端分向两方。雄性生殖孔与异体受精囊孔相对,***从各自的雄生殖孔排出,通过对方的受精囊孔进入受精囊内。交换***后两条蚯蚓各自分开。待卵成熟后环带分泌粘稠物质,在环带外凝固而成环状粘液管***蚓茧***,成熟的卵由雌生殖孔排至蚓茧中。当蚯蚓作波浪式后退运动时,蚓茧相应逐渐向前移动,当移至受精囊孔处***逸出,在茧中受精。蚯蚓继续后退,最后蚓茧离开身体,两端封闭而留在土中。每个蚓茧有1~3个胚胎,2~3周内孵化。如环境不适宜,可延至翌年春季孵化。
蚯蚓怎么养殖
蚯蚓的养殖方法如下:
1、容器:养护蚯蚓时,需要使用水缸或水盆,再对其进行清洗消毒。
2、基质:使用淤泥、动物粪笑做或便和腐叶土配制成土壤基质。
3、投苗:把蚯蚓苗放置在装有基质的容器里。
4、养护:在土壤上覆盖稻草遮光,并每周浇一次胡没水,使蚯蚓快速繁殖。
蚯蚓养殖注意事项
蚯蚓养殖对密度的要求比碰伍较高,如果养殖密度太小,会很划不来,而养殖密度过大,又容易发病,也很不好管理,所以做到正常的养殖就要有合适的密度。
蚯蚓生长需要氧气,但主要是依靠土壤中的氧气生存,所以必须要保证土壤的通透性。若土壤中缺少氧气,蚯蚓就会变为暗褐色,而且爬行速度缓慢,最后死亡。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松土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不要用锄头否则会伤害到蚯蚓。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