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斑点尾鱼图片 斑点鱼怎么养

时间:2023-09-14 06:48:10 浏览量:

斑点叉尾鮰的水质管理

斑点叉尾鮰鱼种培育阶段的池水溶氧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3毫克/升以下将会大大影响生长,同时也会影并蚂销响到食欲和降低鱼的免疫抵抗力,所以在鱼池中应备有增氧设施,并做到适时开机增氧。
高温季节应做到经常充注新水,绝游一般1~2周充水一次,保持良好的水质。水质过肥,发现异味,水质败坏应及时换水,可先排后进或边排边进,换水量一次最大也只能20厘米左右,可多次逐步调好水质,切忌大排大灌造成水质急剧变化而引起养殖对象产生应激,引发病害发生。
在饲养过程中应掌握好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过量投喂不但浪费饲料,而且会影响水质。
池中发生青苔等有害藻类和其他敌害均要及时清除、杀灭,保持池水清洁,池边无杂草、杂物。出现水草的池塘可亩放10~15尾20厘米规格的草鱼,以控制水草的生长。
斑点叉尾鮰在养殖过程中很少发生病害,如果亲鱼不是带病害、鱼苗体质健壮、水质等环境条件好,饲料营养全面,投喂科学,生产操作谨慎,细致轻快,避免损伤鱼体,一般是不会生病的。
当鱼出现摄食量下降、吃食能力差、行动迟钝、体表出现红点、疱疹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检查,进行诊断,对症治疗。
水源要求
虽然任何水源经过处理都可以用于斑点叉尾鮰育苗,但某些水源的处理成本较高,不适用,所以需选择好的水源。常用的水源有物没地下水和地表水。
一般来讲,地下水是斑点叉尾鮰繁殖孵化的最好水源,因为地下水通常没有悬浮物、未受污染,也不存在病原菌,水温和水化学成分相对较稳定。当然,地下水也存在溶氧低、可能含有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水温低等缺点,但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曝气、增氧、加热、沉淀、过滤等手段使地下水符合繁育用水要求。
地表水包括溪流、江河、池塘、湖泊和水库。无污染的地表水作为水源要优于地下水,但目前不受污染的水源很难找到,特别是使用地表水容易带入病原菌。
水温要求
鱼卵孵化和鱼苗培育的适宜温度为26~28℃,如果水温过低鱼卵孵化期就会延长,而且低温时真菌会大量繁殖,影响卵的正常发育;如果水温太高,鱼苗畸形率就会上升,而且水温超过28℃,斑点叉尾鮰鱼卵和鱼苗极易患上细菌病和病毒病。因此,选用孵化水温最好控制在27℃左右。
溶氧要求
孵化用水溶氧量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除了水源进入孵化池之前要充分曝气外,孵化池中还应架设充气设施,不断充气,并且使孵化池水保持循环状态。

如何进行斑点叉尾鱼苗的分阶段培育?

由于斑点叉尾苗种阶段体质娇嫩,适应性差,要求较高的养殖技术和精心的管理,才能获得理想的培育结果。
(1)苗种培育的第一阶段(从主动摄食到平均规格10厘米左右),成活率90%,饲养时间40天左右。
(2)第二阶段(从10厘米养成30~50克),成活率95%,饲养时间120天左右;鱼种外观体质健壮,无伤残,规格整齐。以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为例,有专家推荐将斑点叉尾苗种培育分为二级:即鱼闭山苗出膜至第10天左右为暂养;第一级从2厘米左右养至8~10厘米,为鱼苗(夏花)培育阶段;第二级由10厘米养至30~50克,为大规格鱼种培育阶段。这种方式既能适应苗种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又能在最短时间内培育出大规格鱼种,以满足商品鱼养殖的需要。需要说明的是,长江流域斑点叉尾的养殖周期,大致为18个月左右(当年6月至翌年11月)达到500克/尾以上的商品鱼规格;而在华南早繁的鱼苗,当年或略长一点时间就能达到上述规格,不需要二级培育;在北方,有时则需再增加半年左右的养殖时间,才能完全达到上市标准。可见,不同的地理区域,源余不能照搬一个养殖模式。
因为养殖鱼类的生存和生长与环境密切相关,鱼类生长和养殖阶段的划分并无严格的、绝对的分界线。因此,养殖操作规程需在充分了解斑点叉尾的生理、生态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当地气候(温度)条件、养殖技术水平、养殖周期和经济效益等情况,灵活地选择和应用。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雹态滚国农业出版社《动植物百科》

斑点叉尾鮰能长多大 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

斑点叉尾鮰在我国某些地方是一个热点的养殖品种,经济效益也不错。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斑点叉尾鮰能长瞎纤升竖帆多大,了解一下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

1、斑点叉尾鮰能长多大

性成熟年龄为4龄以上,人工饲养条件好的少数3龄鱼可达性成熟,性成熟鱼体重为1000克以上。在池塘养殖中常见体长超过53cm,体重超过1.5千克的个体。在美国有报道最大成熟个体鱼体全长为1270mm。

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第一年体长可达18-19.5cm,第二年可达26-32cm,第三年可达35-45cm,第四年可达45-57cm,第五年可达57-63cm。

2、斑点叉尾鮰的繁殖方法

通常斑点叉尾鮰产卵温度范围为21-29℃,最适温度为26℃,水温超过30℃不利于受精卵的胚胎发育和鱼苗成活。在长江流域斑点叉尾鮰的繁殖季节为6-7月。体重(或年龄)较大的比体重(或年龄)较小的其产卵季节要早些。产卵时,每尾鱼通常以尾鳍包裹对方头部,雄鱼剧烈颤动鱼体并排出精液,与磨老此同时,雌鱼开始产卵。卵受精后发粘,相互粘结而附于水池底部。

3、斑点叉尾鲴的单养技术

在池塘中单养斑点叉尾鲴,应保证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水质不受污染。水深1.5-2米,面积0.2-0.3公顷。经清塘后,于开春时节,每0.07公顷放养体长7-12厘米的鱼种800-1500尾,并搭配放养体长20-23厘米的鳙鱼10尾和13-16厘米的鲢鱼10尾,以调节水质。饲养期间要保持水质清新,每10-1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3-1/2),用人工饲料投喂。

4、斑点叉尾蛔是否可以混养

凡主养四大家鱼的池塘,均可混养斑点叉尾鲴。但最好选择水质较清的池塘,每0.07公顷可混养体长10-12厘米的斑点叉尾鲴50-100尾。放养后可适当投放人工饲料。一般成活率在50%-60%,混养10-12个月,平均尾重可达0.5-0.7千克。混养时,要适当减少鲤、鲫、罗非鱼和草鱼的放养量,以免与斑点叉尾鲴争食。

本文标题:斑点尾鱼图片 斑点鱼怎么养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60008.html

上一篇:香猪养殖基地在哪里 香猪放养养殖基地视频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种植养殖相关文章
更多种植养殖文章
喜欢种植养殖就经常来哦!
农资栏目分类

精选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