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的培育方法和内容是什么 河蟹的培育方法和内容图片
螃蟹怎么养殖方法
在螃蟹的养殖中,蟹池的建设、谈备蟹种的投放、饵料的投喂和换水养护等工作都很重要。蟹池要选择在阳光充足离水源近的地方建设,蟹种头发不宜过密,且要暂缓一下,饵料以植物性精料为主,定期换水并清理水中杂物。
螃蟹的养殖方法
1、建造蟹池
想要养殖螃蟹,第一步就是建造好适宜的蟹池,蟹池需要在离水源很近、有充足的光照的地方,水深一般不宜过深,1.2米左右即可,排灌系统要比较完善,且在放种前要种植一些黑轮水藻之类的水生植物用作遮阴和饵料。
2、投放蟹种
蟹种在投放之前要先在池塘边缘的一部分小区域内进行适应新的暂缓,等到蟹种适应了这样的水体环境之后就可以进行投放了,投放密度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来说一亩投放大约2000只左右的蟹种是最合适的,时间在立春前后即可。
3、投喂饵料
放养蟹种之后,当气温上升到11摄氏度时就可以进行人工投喂了,前期以少量的糊状精制饲料为主,夏季时则以植物性蛋白制成的膨胀颗粒饲料为主,过了8月之后则添加一些鱼虾肉糜烂基和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饲料,帮助河蟹发育成熟。
4、换水养护
养殖过程中一般1-2周就要换水一次,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还要适当的上调水位,夏季时水位应该在1.5米左右,气温过高的时候改变换水的频率,改为7-10天左右换水一次,换水时换掉大约四分之一即可,并定期清理含历毁水体中的杂物。
河蟹怎么养才能养得活
河蟹养得活的方法,具体如下:
河蟹养殖是指河蟹的养殖技术,河蟹是中国最重要的淡水蟹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极为丰渗罩磨富。由于河蟹的适应性较强,养殖范围广,这几年养殖规模迅速增加,给养殖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蟹池条件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出水方便,面积一般以1—5亩为宜,水深一般以1—1.5米为好。蟹池底质量最好为沙壤土、砂砾土,通气性能好,有利于水草、底栖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可为河蟹提供天然饲料,池底淤泥厚度一般不超过5厘米。蟹池的四周应建防逃设施,如砖墙、塑料薄膜等。蟹池的进出水口应用铁丝网拦好,以防河蟹外逃。
其他的方法
幼蟹放养前应做好蟹池的清塘消闷此毒,栽培水生植物的准备工作。清塘的方法多采用排干池水,曝晒池底,配以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这样的效果很好。发现有蛙或蛙卵要随时捞出,这是很重要的一项。放养的蟹苗以二龄幼蟹蟹种,180—200只/公斤为宜,放养密度一般在每亩800—1000只左右。水生植物可栽培些苦草、水葫芦等。
河蟹在池塘养殖的整个过程中,除利用水草和底栖生物外,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由于河蟹是杂食性动物,我们主要投喂杂鱼虾及饼粕、土豆、小麦等饲料。投喂时把饵料投放在接近水丛斗位线的土坡上或浅水处,一般每亩水面选择3—5个分布均匀的投饲点。既便于观察河蟹摄食、活动情况,又有利于清除残饵。
河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池塘宜建造在有充足水源且进排水方便的地方,并在放蟹之前合理的进行清塘消毒与施肥。投喂时要做到定时、定点、定量、定质。
1、养殖方法
(1)一般宜在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建造池蚂或塘,并在池塘中合理的种植一些水草老塌,例如水葫芦、水浮莲等种类,同时还要做好防逃措施。
(2)在放苗前需要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而且还需要合理的进行施肥,以此来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池塘的透明度一般以在40-50cm为宜。
(3)需要闷含伍挑选体质健壮、爬行活跃且无伤无病的蟹进行放养,而且还需要合理的控制养殖密度。
(4)在饲喂时,一般可以投喂螺类、蚌类、畜禽血、水花生、苦草、谷类、麸皮、料糠等食物。
2、注意事项
(1)若是池塘中发现蝌蚪、蛙卵后需要及时将其清除掉,避免影响蟹的生长情况。
(2)投喂时要做到定时、定点、定量、定质,而且还要根据天气合理的调整投喂量,例如在天气晴朗时,可以适当的多投喂,而在阴雨天需要适当的少喂。
(3)在进行管理时需要合理的勤换水,同时还要保持水位稳定,在春季一般可以每星期换水1次,在夏季一般可以每3天换水1次。需注意,若是遇到持续高温的天气,一般可以每天坚持换水。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