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泥鳅水花苗的管理方法视频 泥鳅水花苗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时间:2023-09-14 23:24:26 浏览量:

养殖泥鳅的方法

养殖泥鳅的方法:池塘建造、放养前准备、投苗种、饲养管理、日常管理。

1、池塘建造

养殖泥鳅的池塘四周需要高出水面40厘米,池埂坡度60℃-70℃,池深80厘米-100厘米,水深保持在30厘米-50厘米。

池塘的周围需要以网片、塑板或瓷板做围墙,以防蛇、鼠等敌害进入养殖区。另外,进排水口用120目网布包裹,防止泥鳅逃跑及敌害生物和野杂鱼卵、苗种进入池塘。

2、放养前准备

在放养泥鳅之前需要清理池塘,放水深至10厘米后,需用生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放养前三天施基肥。

3、投苗种

泥鳅苗下塘时间为每年5月,投苗密度1500尾/平方米-2000尾/平方米。在苗种投入的过程中应注意放养前先进行试水,检查水体毒性是否消除。

4、饲养管理

泥鳅苗体长小于2厘米时扰蚂雹可以根据水质情况,适量追肥。追肥可用经过发酵的猪缓帆、牛、鸡、人粪等农家肥,每早晚物闷各泼洒一次。等到泥鳅达到2厘米之后,加深水位,到50厘米,培肥水质,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

5、日常管理

养殖户需要注意每天2次巡塘,经常检查防逃设施,防止泥鳅出逃。同时关注水位、水质和泥鳅的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泥鳅苗饲养方法

选地建池:在环境好、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排水方便的农田缓坡上建造养殖池。投放幼苗:在每年的五月中旬开始投放泥鳅苗,选择有活力、表皮没有损伤、健康、无病害的幼苗。日常养护:每隔三天换一次水,保证水质清洁卫生。

泥鳅苗如何饲养

1、选地建池

泥鳅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饲养时通常在环境好、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排水方便的农田缓坡上建造养殖池,而且养殖池内需要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可以分开排水,并且能正常供电,同时保证池内设施齐全。

2、投放幼苗

在枣肢每年的五月中旬开始投放泥鳅苗,注意选择有活力、表皮没有损伤、健康、无病害、体长三到四厘米的轿岩幼苗,然后用食盐水淋一遍泥鳅苗,再放入养殖池内,一般每亩可以放养一万尾泥鳅苗。

3、日常养护

为了防止泥鳅出现病害,需要定期向养殖池内泼洒酵母菌、EM菌等生物制剂,不仅能调节水质,凳帆世还可以提高泥鳅的免疫力,而且每隔三天换一次水,保证水质清洁卫生,当温度过高时采取遮阳措施。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泥鳅的养殖方法是池塘混养,养殖技术方面是注雹轿意喂养过程。

1、方法:养殖泥鳅的时候,水质要干净,池塘最好靠近水源,这样才能方便后期往里面加水。泥鳅苗一定要健康,这样才能让后期的养殖更加省心。泥鳅苗可以用食用盐加水来试,在水里面加入适当的食用盐,将泥鳅放进去,如果能正常的活动,才能挑选。水温低于5摄氏度或高于35摄氏度以上时,就潜入泥中停止活动。

2、技术:养殖户需要注意每天2次巡塘,经常检查防逃设施,防止泥鳅出逃。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源悔肆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在养殖的中后期每月施1-2次微生物制剂。遇到泥鳅病害需要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泥鳅的生活习性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前告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

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肛门排出。每逢此时,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故西欧人对它有“气候鱼”之称。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待翌年水涨,又出外活动。

本文标题:泥鳅水花苗的管理方法视频 泥鳅水花苗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60875.html

上一篇:在家种韭菜的方法和什么时间种 在家韭菜种植最简单方法如下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种植养殖相关文章
更多种植养殖文章
喜欢种植养殖就经常来哦!
农资栏目分类

精选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