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类书籍有哪些 泥鳅养殖技术书籍
我想自己养泥鳅,又没有技术,没有经验。所以想得到关于这方面得,书籍...
朋友,支持你的想法闷搏,先亮码从技术开始更敬罩哪是正确的选择。金盾出版社有该类书籍。
泥鳅养殖技术(修订版)5元
泥鳅养殖技术问答7元
泥鳅的养殖技术
泥鳅的养殖技术
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生活在湖池,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它和其它的鱼不相同,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都不同,是一种特殊的鳅类。那么,泥鳅应该怎么养呢?下面,我为大家分享泥鳅的养殖技术,快来学学吧!
泥鳅的生活习性
小型底层鱼类。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发各类小型动物为食。为批产卵,繁殖期主要5~6月。受精卵粘附在水草上孵化。最大个体可长达300毫米,肉质优良,为出口水产品之一。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
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槐竖隐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肛门排出。每逢此时,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故西欧人对它有“气候鱼”之称。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待翌年水涨,又出外活动。
由于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鱼类,故离水后存活时间较长。在干燥的桶里,全长4~5厘米的泥鳅幼鱼能存活1小时,而全长12厘米的成鱼可存活6小时,并且将它们放回水中仍能活动正常。泥鳅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
泥鳅的养殖方法
1.家庭养鳅
即利用房前屋后或菜园坑摇和蓄水池进行泥鳅饲养。一般可按每亩投入长3~4厘米的鳅苗4000~5000尾放养,也可与黄鳝、鲤鱼放在一起混养。平时注意投饲和施肥,如剩饭菜、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同时控制好水质,当发现泥鳅窜出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体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并更换新水。泥鳅个体长到15~20厘米时即可捕获上市。经8~10个月的饲养,亩产可达100千克以上。
2.专池养鳅
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池塘以泥底为好,如果是水泥池,则应辅泥土15~20厘米深。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以一亩左右为宜,每亩可放3~4厘米长的鳅苗5~10万尾。在放苗前应铺施底肥铅厅,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鳅的饵料。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投喂的饵料主要种类有米糠、豆饼、麸皮、豆渣、蚕蛹粉、纤兄蚯蚓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等。肥料有人畜禽粪、农作物禾秆堆肥等。如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应减少。一般饲养8~10个月可以捕获,高产的每亩可达250~400千克。每尾体长15厘米左右,体重10~15克达到商品规格。
泥鳅的捕捞方法
由于泥鳅个体小,具有钻泥的特性,所以捕捉有一定难度。根据泥鳅的其他特点,可采用以下几种捕捞方法:
食饵诱捕
把带有香味的米糠或其他适口的饵料置于网具内,待泥鳅诱刁觅食时,将网具适时提起而捕获。也可以将诱饵装入鱼蒌或麻袋,放入水底,能使大量泥鳅进入蒌、袋之中,往往于傍晚放入,第二天清晨取出,能捕获一定数量的泥鳅。
干池捕捉
当秋后水温降低到15℃以下,泥鳅便逐渐钻入池塘底泥之中。可采取排干池水捕捉。一般先将塘水抽干,后把池底泥挖若干小沟,泥鳅会集中到排水沟内而进行人工捕捉,或将含鳅淤泥挖入铁筛,用水冲去泥土而捕获。
冲水捕捞
即在靠近进水口的地方,铺上密眼渔网,再从进水口放水,由于泥鳅有逆水逃逸的习惯,从而聚集到进水口处,然后适时将先铺设的网具提起,使泥鳅被捕获。
;泥鳅养殖技术的作品目录
泥鳅的生物学特性
(一)鳅类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和形态特征
1.泥鳅
2.大鳞副泥鳅
3.长薄鳅
(二)泥鳅的生活习性
(三)泥鳅的食性
泥鳅的繁殖
(一)泥鳅繁殖的特点
(二)亲鳅的选抒和鉴圳
(三)泥鳅的繁殖技术
1.泥鳅的自然繁殖
2.泥鳅的人工繁殖
泥鳅苗种的野外采捕和人工培育
(一)野生苗种的采捕
(二)人丁培育苗种技术
1.鳅苗培育管理技术
2.鳅种培育管理技术
成鳅养殖
(一)池塘养成鳅
(二)稻田养成鳅
(三)流水养成鳅
(四)观赏用泥鳅的饲养
(五)其他方式养成鳅
泥鳅的捕捉、越冬、暂养和运输
(一)泥鳅的捕捉1.稻田泥鳅捕捉法2.池塘泥鳅捕捉法
(二)泥鳅的越冬
(三)泥鳅的暂养1.鱼篓暂养2.网箱暂养3.木桶暂养4.水泥池暂养
(四)泥鳅的运输1.泥鳅苗种运输技术2.成鳅运输技术
泥鳅的疾病防治
(一)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的防治1.水霉病2.赤鳍病3.打印病
(二)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的防治1.车轮虫病2.小瓜虫病3.杯体虫病4.三代虫病州局
(三)非感染性疾病的防治1.敌害生物2.农药中毒3.气泡病
泥鳅的营养保健价值和烹饪方法
(一)泥鳅的营养保健价值
(二)泥鳅的烹饪方法
泥鳅养殖前景
泥鳅对环境有很强的顺应本领,在池塘、沟边、湖泊、河流、水库、稻田等种种淡水水域中均能养殖繁衍,养殖效益很高。比年,因为册册让水资源污染姿盯、大量捕捉等缘故原由,导致我国野生泥鳅产量逐年降落,而国内外市场需求又逐年上升,这为人工养殖泥鳅创造了很大的商机,现在泥鳅养殖已成为农民创收致富的一条很好的途径。阳智书城推出系列养殖技术套装,可以参考使用。
上一篇:2023年养鸡养殖场政策文件 2023年养鸡养殖场政策是什么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