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卷叶怎么防治 菜豆叶片病害图片
大豆叶子卷曲是什么病?
病毒病害发生通常和天气的无常变化有关,从发病3%左右至50%以上大约14-21天,得病植株生长点几乎停止生长,自植株顶上往下发病的比较多,常见病毒病及症状为一种或多种病毒病混合或者病毒病与真菌、细菌混合,以花叶病、曲叶卷叶病、黄化、褪绿、条纹、褶皱萎缩、矮化、斑点等在叶片以显性或隐性存在,或者直接感染豆角,使产品产量下降或绝收,使品质下降,收益受损。
常规用药方法如下:
发病率不足10%按预防用药,每15公斤水加入
豆科最常见的三个亚科,一是悉腔蝶形花亚科,代表植物:国槐(豆科,国槐属。羽状复叶)。二是云实亚科,代表植物:紫荆(落叶灌木,有荚果,花紫色,先叶开放)。三是含羞草亚科,代表植物:含羞草与合欢(乔木)。
豆科食用类有:大豆、蚕豆、豌豆、绿豆、赤豆、豇豆、菜豆、藊豆、木豆、落花生等;
饲料类有:紫云英、苜蓿、蚕豆、翘摇等;
材用类有:合欢、黄檀、皂角、格木、红豆、槐等;染料类有:马棘、槐花、木蓝、苏木等;
树胶和树脂类有:阿拉伯胶、木黄芪胶、柯伯胶等;纤维类有:印度麻、葛藤等;
油料类有:大豆、落花生等。此外,有不少种类的根部含有“根瘤菌”。植物就利用这些菌类来吸取大气中的游离氮素以为己体之需。所以,这些植物对于土壤改良和农田轮作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这些含氮的根部腐烂后可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或将全株植物犁入土中当为绿肥,其效更著。本科包括3个亚科,亦有学者主张将这3亚科提升为3个棚没独立科的。
这3科的分别点为:含羞草科的花辐射对称,花瓣镊合状排列,稍不相等,芽时最上的在内面,雄蕊10枚或少于此数,常分离;蝶形花科的花两侧对称,花冠蝶形,最外的或最上的为旗瓣,侧面一链陆纳对为翼瓣,最内一对为龙骨瓣,雄蕊10,全部分离或其中1枚分离而其他9枚合生或全部合生,或有时少于10枚。
主要价值
豆科-含羞草
本科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它是人类食品中淀粉、蛋白质、油和蔬菜的重要来源之一。
农业上的豆类作物有大豆、花生、蚕豆、豌豆、赤豆、绿豆、豇豆、四季豆和扁豆等。都是优良的绿肥和饲料作物,如苜蓿、紫云英、田菁、三叶草、黄花草木樨、苕子等。药用植物中有儿茶、决明、甘草、黄芪、葛、苦参、鸡血藤等。有些种类的枝干和树皮常含有单宁、树胶及染料,用于医药、印染及其他工业中,如黑荆、金合欢、阿拉伯树胶、苏木等。绿化造林树种中有台湾相思、楹树、铁刀木、凤凰木、格木、刺槐、槐、黄檀等,木材可供建筑、家具、农具等用。田菁和瓜尔豆的种子胶还可配制成水基压裂液,可增加含油地层的渗透性,从而提高油井的产量。
豆荚类蔬菜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菜豆主要病虫害
1豆蚜
豆蚜属同翅目,蚜科,危害豇豆、菜豆、豌豆、蚕豆等豆科作物。
1.1危害症状
成虫和若虫刺吸孙巧嫩叶、嫩茎、花及豆荚的汁液,使叶片卷缩发黄,嫩荚变黄,严重时影响生长,造成减产。
1.2生活习性
成虫、若虫有群集性,常群集危害。豆蚜繁殖力强,条件适宜时,4~6天即可完成1代,每头无翅胎生雌蚜可产若蚜100多头,因此,极易造成严重危害。春末夏初气候温暖,雨量适中利于该虫发生和繁殖。旱地、坡地地块发生重。
1.3防治方法
清除田间地头的杂草、残株、落叶并烧毁,以减少虫口密度。药剂可选用25%抗蚜威水溶性分散剂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0%丁硫克百威乳油1500倍液,或21%氰马乳油6000倍液。
2豌豆彩潜蝇
2.1危害症状
以幼虫在叶片表皮下的柔软组织中取食,食去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形成灰白色的蛇形潜并祥道,内有黑色虫粪,影响生长,危害严重时叶片组织几乎全部受害,叶上布满潜道,引起整个叶片枯死。幼虫还能潜食嫩荚及花梗,造成落花,影响结荚。
2.2生活习性
成虫很活跃,白天活动,出没于寄主间,进行摄食、交配和产卵,受惊扰时在株间飞翔或在原株上爬行。成虫吸食花蜜,或靠雌虫以产卵器刺破叶片,从刺孔中吸取汁液。每头雌虫在同一叶片上只产卵1~2粒,常在嫩叶叶背边缘。在自然条件下,有选择健壮植株产卵的习性。幼虫孵化后,很快就能取食叶肉则蔽键,边食边向前钻,随着虫体的增大,隧道越来越大。老熟后即在潜道末端化蛹。
2.3防治方法
早春潜叶蝇大量发生之前,及时铲除田间、田边杂草,同时,结合中耕除草,摘除下部虫量较多的叶片,将其集中处理。清除田间寄主,摘除有虫残体。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田间败叶。在成虫始盛期,悬挂黄板,诱杀成虫。
必须抓住产卵盛期至孵化初期的关键期,即田间成虫大量飞翔,豌豆新叶背面有灰白色小点或初见危害状时用药。喷雾要均匀,以叶片湿润而不流水为宜,特别注重叶背喷药,喷药时间为上午和下午无风晴天进行。药剂可选用20%的微乳剂2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液喷雾防治。
3豆荚斑暝
危害大豆、豇豆、豌豆、菜豆、扁豆等豆科作物。
3.1危害症状
以幼虫吃食花、荚和豆粒为主,严重时整个豆荚被吃空。
3.2生活习性
成虫昼伏叶背,夜晚活动,趋光性强,飞翔力不强。卵主要产在豆荚上。幼虫孵化后在荚上爬行或吐丝悬垂转荚,选荚后先在荚上吐丝作一小白丝囊,从丝囊下蛀入荚内,潜入豆粒中取食。幼虫老熟后离荚入土,结茧化蛹。
3.3防治方法
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并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荚,以减少虫源。及时翻耕整地除草松土,杀死越冬幼虫和蛹。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冬、春灌水。在豆田架设黑光灯,诱杀成虫。每亩用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25毫升,对水30~50升均匀喷雾。或从现蕾开始,每10天喷蕾、花1次,可控制危害,如需兼治其它害虫,则应全面喷药。
4焰夜蛾
危害豇豆、扁豆、大豆、白菜、油菜等。
4.1危害症状
幼虫取食叶片,形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也可危害花器。
4.2生活习性
成虫在上午和夜晚羽化,白天羽化后从土中爬上地面,稍停即可飞到隐蔽处。成虫夜间活动频繁,飞翔能力强。卵产于幼叶正面或背面、脉间或叶脉基部。单粒散产。幼虫不活泼,喜在中上部叶片上危害。幼虫共4个龄期,1龄历期2~3天,2龄历期5~6天,3龄历期7~8天,4龄历期9~10天。
4.3防治方法
成片安置黑光灯,进行测报和防治;人工捕杀幼虫。必要时可在幼虫3龄前喷洒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
菜豆叶子突然象开水汤一样卷了
菜豆黄叶,主要是根系不好,影响了植株的生长。具体原因是:(1)沤根.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浇水过多的情况下,菜豆对水分的要求很是严格,水分过大会造成落花落荚,在培仔湿度大的时候还会造成沤根,引发红根病。
(2)有可能是线虫为害。此种线虫不是根结线虫,而是一种潜根线虫,主要是为害侧根和主根的交界处,但是不产生根瘤,所造成的状况是茎基配悄汪部粗糙,表皮开裂,根部变枯腐烂。
(3):再是见不到光,或是缺失营养。
解决措施:严格控制浇水,不能只看天浇水,要按照“浇荚不浇花”的原则浇水。对于各种病害要及早预防,对于线虫,可以使用沃尔沃或溴灭泰进行防治,也可以冲施健之宝抗线虫型肥料运隐。提高棚室透光率,进行叶面喷肥。叶面肥可以选择尿素及磷酸二氢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