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公鸡技术知识大全 养公鸡的饲养技术视频
饲养小公鸡的方法
公鸡配种潜力的发挥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种蛋的受精率和农户养鸡的经济效益。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小公鸡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小公鸡的方法
1、种公鸡的饲养目标
公鸡的外生殖器官不很发达,交配时依靠较长的腿胫和平坦的胸部,使双脚可以很稳地抓紧母鸡背部,并贴近前身将尾部弯下,便于把精液准确地输入母鸡泄殖腔的阴道口。腿胫较短和胸部丰满的公鸡,交配时很容易从母鸡背上滑落,抓伤母鸡和不能准确输精。因此,种公鸡的选育标准是腿胫长、平胸、雄性特征明显,体重比母鸡大30%左右,行走时龙骨与地面呈滚乎45角的健壮公鸡。
2、种公鸡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2.1 公母分开饲养(1~20周)
2.1.1 0~6周的饲养管理在这一阶段为了使种公鸡有较长的腿胫而采用自由采食,不能限制它的早期生长,因为8周龄以后腿胫的生长伍巧速度就很缓慢了。育雏料要求粗蛋白18%、能量11.7MJ/kg。1日龄剪冠断趾,7~8日龄断喙,公鸡的喙要比母鸡留的长,烧掉喙尖即可,如果断喙过多会影响交配能力。断喙前后3天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维生素K,以防止鸡群应激和喙部流血;料槽上料应适当增加,防止因断喙疼痛而影响采食;鸡群密度适当,槽位充足,以免强弱采食不均,鸡群均匀度差,弱小公鸡太多。1~3日龄采用24小时光照,白天关灯1~2次,每次5~10分钟,让鸡适应黑暗的环境;4~9日龄光照22小时,8日龄后每天递减半小时,过渡到自然光照,以提高鸡群的采食量,充分发挥鸡群早期生长优势。4周龄时抽测体重,要求均匀度85%,公鸡体重达到同批日龄母鸡体重的1.5倍。均匀度差的鸡群按体重分群,小鸡群增料10%~20%,5~6周龄时对公鸡进行选种,淘汰体重过小、毛色杂、发育不良、健康状况不好的公鸡,留种公鸡、母鸡比例(15~17)∶100。在选种之前不实施限饲,否则会降低日后商品化肉鸡的生长性能。
小公鸡的选择与培育方法
1.公鸡的选择认真挑选种公鸡,无论对鸡自然交配还是人工授精都十分重要。在祖代、父母代鸡群中,因为没有记录资料可查,只能分阶段对公鸡进行挑选。
第一次选择,在孵出后进行雌雄鉴别时,选留生殖突起发达而结构典型的小公雏。研究证实,这种小公鸡的母亲产蛋量比一般的母鸡高4.5%~12.8%,而这种小公鸡后代中母鸡的产蛋量要高5.2%~18.5%。
第二次选择,公鸡在35—45日龄。根据体重和鸡冠的发育。选体重较大,鸡冠发育明显颜色鲜红的留下。蛋用公鸡根据冠形选留对以后的受精率有很重要的意义。前苏联研究人员发现,生长期公鸡的鸡冠发育与将来的精液晶质有高度的正相关,凡在35日龄以前,小公鸡的鸡冠发育不突出的,其大橘悉中约有41%是受精能力差或不育。据试验证明,35~45日龄鸡冠发育早的小公鸡,到120~150日龄时剖检发现,有80%~83.3%的个体在输精管内有精子存在;而鸡冠发育不明显的公鸡,此时只有46.7%~63.5%的个体在输精管内有精子。同时,研究还发现,小公鸡的早期鸡冠发育与睾丸大小呈显著相关。35日龄选鸡冠大而鲜红的小公鸡作种用,可提高受精率。
第三次选择,公鸡在17周左右。也可以结合转群,这时选择体重中等,冠髯鲜红且较大的公鸡,结合按摩采精,把性反射较难,射精量又相对较少的公鸡留作种用。国外的研究表明,这种公鸡的女儿将来产蛋量(比射精量相对高的公鸡)要高8%一8.5%。鸡冠发育过大,胸骨弯曲,胸部有囊肿,腿部有缺陷的公鸡都应该淘汰。
第四次选择,这次选择是对人工授精的公鸡来说,时间安排在28周龄左右,通过采精训练,选留射精量多,精液品质好的公鸡,每40~60只母鸡选留1只公鸡,并增留15%的后备公鸡,繁殖期一结束,公鸡就可淘汰。
2.小公鸡的培育6~8周龄前公母雏混群平养或笼养。9~17周龄应该公母分开饲养,有条件者最好平养,以锻炼公鸡的体格。笼养时应特别注意密度不能大。在此期间应严格按照鸡种要求进行饲养管理,每周称重,根据体重调整饲养,将超重和低重者分别饲养。17~18周龄转入单笼饲养。光照在9~17周龄恒定在8小时,到育成后期每周增加半小时直到12—14小时。培育期小公鸡的营养水平,与小母鸡基本相似,0—8周龄,代谢能在11.92兆焦仟克日粮,粗蛋白质18.5%。9~17周龄,代谢能在11.3兆焦仟克,粗蛋白质水平在12%~14%即可。
如何饲养大公鸡
公鸡是法国的,原因在于它那英勇,顽强,好斗,勤劳的性格。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公鸡的养殖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公鸡的养殖方法
公鸡就是鸡头,起到带领鸡群和播种的作用。有的公鸡性情凶悍,会袭击别的动物或人类。
交配时公鸡骑在母鸡背上用肛门对肛门进行受精。
虽然受过精的母鸡下出来的蛋可以孵化出小鸡,但并不代表鸡蛋就是两者的结晶,没受过孕的母鸡也会下蛋。
公鸡的饲管技术
肉用种公鸡配种潜力的发挥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种蛋的受精率和农户养鸡的。为此,笔者根据工作实践和各地的一些先进经验,将提高肉用种公鸡配种潜力的几项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一、育雏期:本期主要是培育出健康的种公雏。由于选种等因素的影响,种公雏开始会比母雏体型小一些,因此,在育雏期必须精心饲养,才能使其成活率得到保证,才不致影响以后的公母比例。
1.在育雏期采取公母分饲:这样不但育雏期能对种公鸡进行细致的管理,而且以后更能有效控制公鸡的体重。
2.饲养与母雏相同:饲料量要根据饲养标准灵活计算。在1~7日龄,把料通过料盘喂给,1使用料桶,其高度应当根据公雏背的高度随时进行调整。
3.正确断喙:断喙日龄一般控制在6~8日龄。需要注意:种公鸡的断喙一定要准确,切长切短都会严重影响到以后配种的抓鸡能力,从而严重影响其种用潜力的发挥。断喙的裤型标准是,从鼻孔边缘到断处应为2毫米。断喙前后应当添加饲喂一些多维素,以减少应激。
4.提早限饲:为更好控制公鸡的体重,可从4周龄开始对种公鸡实施限饲方案。实践证明,这样不但减轻了应激,而且能良好地把公鸡体重在混群前控制在母鸡体重的130%~140%。
5.严把育雏期末的第一次选择关:在育雏期末,应当选择健康无病,活力充沛,腿、脚、脚趾挺直,背宽胸阔的公鸡留作种用。
公鸡的育成期
本期通过严格的饲养管理,使其建立良好的性反射。要做好以下几点:
1.严格限饲,使公鸡适时:
为使育成种公鸡在适当的周龄达到性成熟,除去遗传因素和日照影响外,必须采取限制饲养,使性成熟和体成熟一致。因此,育成期更应灵活运用限饲技术。如1~15周龄要严格控制体重,16周龄可放宽以下限饲程序,以防限饲过严而影响性成熟。
2.实施营养标准化:育成期公鸡使用饲料营养悉氏成分与母鸡相同,并在管理中密切注意饲养面积、饮水位置、采食位置是否充足。在此期,如果上述位置不足,将会增加公鸡在产蛋期的争斗性。
3.适时混群:一般情况下,种公鸡在19周龄即可达到比母鸡体重高出40%的标准,便可混群。但在混群前,应做好两项工作:(1)选择:选择的标准则与第一次选择基本相同。但应注意选出性别鉴别错误的鸡只。(2)修嘴:一般应在混群前1周时对育雏期剪嘴不精确的种公鸡修嘴,以保证配种时断喙鸡的。混群时可将公鸡提前几天放入产蛋鸡舍,有助于公鸡适应环境,又可为公鸡多提供些光照机会。这样做可提高公鸡雄性霸道性格,有利于以后的配种。
公鸡的产蛋期
本期就是抓好种公鸡的质量。饲养人员在产蛋期一般只会注重对母鸡的饲养管理。殊不知,种公鸡在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也尤为重要,只有配备良好的种公鸡,才能更好提高种蛋的受精率,从而提高整个鸡场的养鸡生产效益。
1.公母比例要适宜:在养鸡实际生产上,一般公母适宜的比例为1:10,实践证明,此比例不仅能减少公鸡间的争斗,更能使地面散养的鸡只受精率保持在93%左右,采用2/3棚架饲养的受精率也在90%左右。
2.科学配制日粮:产蛋期因不同,公母鸡应当喂给营养成分不相同的日粮。应适当降低公鸡日粮蛋白质含量(12%~13%),并在公鸡料中适时定量补充一些多维素、(如每吨公鸡料中补充40~60克,200~250克,经实践证明对提高受精率效果明显)等,以满足公鸡的配种需要,以提高精子的活力和质量。睁纯散
3.饲喂方法:产蛋期因公母鸡日粮成分不同,饲喂时应当采取公母分饲的方法:即母鸡使用自动喂料装置,配置限料板或限料网,以公鸡不能吃到料为准。公鸡则采用料桶给料。这种做法,可有效控制公鸡的体重,使其在后期基本达标,防止因鸡体过肥而引起受精能力下降。
4.防止脚趾损伤:如果采用棚架饲养,则棚条的间距不超过3厘米,否则会损坏公鸡的脚趾,影响受精力乃至淘汰。
5.及时做好淘汰:从公鸡群中淘汰所有鉴别错误、跛足、有生理缺陷的公鸡。
6.制定公鸡替换方案:产蛋期鸡群中公鸡的死亡及病弱淘汰,会使鸡群中的公母比例下降。因此,在鸡群40~46周龄时可按比例加入年轻的公鸡,以不同批次的公鸡实行替换。此法可显著提高鸡群后期的受精率。为避免不同批次间鸡只疾病的传播,应对替换的公鸡进行隔离饲养,新公鸡在天黑前一个小时放入,并均匀地分配在整个鸡舍。
公鸡的养鸡方法
土种鸡通常适合散养,除了可以在山地,果园内散养外,还可以在旱作农田散养。由于作物生长期较短,农田养鸡应养公鸡,养140-150天出栏,母鸡生长期在350天以上,不宜在农田散养。一般选择种植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的田地养鸡,要求地势较高,作物的生长期在90天以上。
进雏时间可以安排在玉米、高粱等作物播种前后1周左右。育雏方法与常规养鸡基本相同,只是应从雏鸡1周龄开始对鸡进行训练,在每次饲喂前吹口哨或敲击碗盆等建立,以便于以后放养管理。
雏鸡转群前,在农田地势高的一头建简易鸡棚,供鸡避雨和晚间栖息。棚高3米左右,棚内靠近两山墙和后墙处倾斜着放几个栖架,架高1.5-2米,一般3-4层,宽度依鸡舍大小而定。始先小规模半圈式散养。在鸡舍周围用网围出一块场地,让鸡在场内自由活动,适当提供一些青绿饲料。同时要训练鸡上栖架,夜晚两人合作,一人打手电筒照着鸡群,另一人双手抓鸡,将鸡逐只放到栖架上。一周后,鸡便会自己上栖架了。此时鸡对外界环境已经逐步适应,可以将围网去掉,让鸡到农田中自由活动,采食,每天晚上补饲精料。放鸡入田时要求作物有一定的高度(50厘米以上),以免对作物造成大的损害。
农田养鸡密度不能高,每亩地不超过150只。遇及时吹口哨或敲盆将鸡群唤回。鸡在受雨淋、水淹之后常发生扎堆现象,要及时赶开,防止一些鸡被压死。在炎热多雨季节注意防暑,可以在补饲的精料中加抗应激药物。到秋后多发季节,注意预防鸡痘,防止鸡长痘影响售价。
种公鸡人工采精输精及饲养管理:养公鸡的饲养方法
做好种公鸡的调教和配种期的饲养管理工作,对提高种公鸡的利用率、种母鸡的受精率,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十分重要。下面介绍这方面的技术要领,供参考。 一、公鸡的调教在进行按摩采精训练时和整个配种期间,人员、时间、地点要固定。进行按摩采精训练之前,公鸡采用单笼饲养或每笼2~3只,操作时将公鸡泄殖腔周围的羽毛剪掉,以不妨碍采精为限。大部分公鸡经过有规律的几次按摩采精后,均可达到理想的采精效果。公鸡的保定:一般可由1人抱起公鸡,左右两手握住公鸡大腿根部,使其以自然宽度分开,将鸡头向后轻挟于左腋下,使其呈卧伏姿势。采精时的按摩手法:采精者先用左手轻轻地由鸡的背部向后至尾根按摩数次,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夹着集精杯,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放入耻骨下方作腹部按摩的准备。在按摩背部的同时,观察泄殖腔有无外翻或呈交尾动作。如果有性反应表现,就用按摩背部的左手掌心迅速压住尾羽,并将拇指和食指分开放在泄殖腔上方作好挤压准备,在腹部的右手同左手高频率地抖动按摩,使泄殖腔充分外翻。泄殖腔外翻后可见到勃起的乳头状突起,即交尾器,这迟镇时作好挤压准备的拇指和食指在泄殖腔两侧稍施压力,公鸡便开始射精。操作者应迅速将夹着集精杯的右手翻转为手背向上,集精杯放在泄殖腔下方,协同左手将精液收集入杯。为了防止按摩时粪尿污染集精杯,右手可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向手心握紧,中指和无名指夹住集精杯,紧贴腹部,使集精杯口偏向泄殖腔的左边和后边。在左手按摩泄殖腔外翻排精时,右手夹集精杯。杯口朝向泄殖腔,这时只要右手臂稍向外扭转,集精杯口边稍用力向交尾器下缘施加压力,就能辅助泄殖腔充分外翻。应当注意,当通过背部按摩达到性反射、泄殖腔充分外翻时,动作必须迅速而准确,否则达不到良好的采精效果。只要按摩手法正确、熟练,对选定的公鸡每天或隔天采精1次,一般经5~7天的按摩采精训练便可达到使用要求。个别公鸡调教时间可能要长些。初学者可以选几只性欲旺盛、性反射强的公鸡进行练习,先熟练掌握采精的手法,搞清楚由性反射到排精的过程及技术要领,然后再着手训练大群公鸡。
二、采用正确手法进行输精
1.采精。彩精一般以在下午3~4时为宜,同一只公鸡可每3天采精一次。一次采精的种公鸡只数,视采精、输精员操作的熟练程度和采下的精液能在半小时内用完为度。
2.精液检查。种公鸡的射精量一般都在0.3毫升以上,低于0.3毫升或精液品质低下的种公鸡应及时淘汰。种公鸡每毫升精液的精子数一般在40亿以上,精子活力应在0.8以上。精液的检查通常在种公鸡开始利用前或中途受精率突然不明原因下降时进行,不必每次采、输精都进行。
3.输精。采好的精液必须在30分钟内用完,夏季高温期间用完时间更应缩短。输精时仍由助手和输精员两人操作。助手右手抓住母鸡双腿,将母鸡按在鸡笼的门口,借笼具给母鸡腹部施加一定压力,左手掌将母鸡尾羽向上托起,用拇指和食指按压泄殖腔,翻露出输卵管口。输精员将输精滴管吸取精液0.05毫升,向位于左侧的输卵管口插入2厘米左右,迅速将精液挤入,助手同时松开左手,将母鸡慢慢放入笼内。输精结束后,输精员及时用消毒药棉擦净输精滴管口,输精数只鸡后最好更换一支已消毒过的输精滴管。每只母鸡可隔3~5天输精一次,其中每3天码宽粗输精一次受精率较高。同一群母鸡可根据母巧庆鸡输精间隔期有计划地分批轮流进行输精。
三、种公鸡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自然交配的公鸡,在配种季节每天的交尾频率是很高的,可见公鸡十分辛劳,体力消耗大,应注意加强种公鸡的营养。在人工授精强制利用条件下的种公鸡,饲养管理尤为重要,如日粮营养水平低或未作调整,会影响采精量、精子浓度和活力,使精液品质下降。因此,要适当增加蛋白和维生素A、E,以提高精液品质。公母鸡混养时,公鸡总是先让母鸡吃完料以后才接近食槽采食,为此应设公鸡专用食槽,放在较高的位置,让母鸡无法吃到,以弥补公鸡营养的不足。
目前对种公鸡的日粮营养需要量仍无统一标准,一般与母鸡使用同样的饲料,因为在户养条件下公母鸡混养,难以分别实施公鸡和母鸡的单独饲喂。在笼养条件下也是以使用母鸡的饲料为基础,在种用期适当提高蛋白质和维生素水平,这样就能取得满意的受精率。生产实践证明,种公鸡采用下列维生素水平可保持良好的繁殖性能。维生素在每吨饲料的添加量:维生素A2000万国际单位,维生素E30克,维生素B14克,维生素B28克,维生素C150克。
公鸡换羽比母鸡早2~3个月,在此期间精液品质差,种蛋受精率降低。如果种母鸡实行人工强制换羽的活,要将公鸡隔离开,不要实施换羽,否则对以后受精能力有影响。后备公鸡不能用高蛋白质水平的日粮,用中等偏低的蛋白质水平对将来的精液品质和受精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辽宁省黑山县畜牧技术推广站梁巍邮编:121400)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