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家养技术视频 野鸡家养技术有哪些
如何在家养野鸡?
如何饲养:
野鸡为野生动物,生命力、适应力和抗病力极强,对环境要求不高,能耐46℃的高温和-32℃的严寒,养殖技术与家鸡一样,主食五谷杂粮,用普通饲料加青草、菜叶即可喂养,可利用旧房、仓库等进行圈养或笼养。
野鸡从周龄开始到16~18周龄为育肥阶段,此阶段野鸡体重呈直线上升趋势。
1.合理饲喂。采用原粮饲喂野鸡的养殖户,可适当增加玉米、高粱等能量饲料的饲喂比例(推荐配方:玉米40%、小麦15%、炒熟的豌豆20%、菜籽饼15%、麸皮5%、米糠4%、骨粉1%,另每吨料加入食盐2.5公斤及适量微量元素)。采用家鸡饲料饲喂的可购买肉鸡生长料进行饲喂,并保证充足的饮水,此外可以添加10%~20%的青饲料。让野鸡每周至少沙浴一次,并在河沙中喷入2%的敌百虫溶液,以杀灭体外寄生虫。
2.控制密度。育肥初期(5~11周龄)每平方米可养10~12只野鸡,以后可按公母、强弱、大小进行分群饲养,使其密度逐步降至每平方米6~8只。同时,应设置足够的料槽让其均匀采食,生长一致。
3.设栖架、防啄癖。育肥野鸡舍内外应放置栖架供野鸡飞攀栖停,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养殖空间,还有利于减少野鸡的啄癖。发现有被啄伤的野鸡应在伤口处涂紫药水或樟脑软膏,并隔离饲养。必要时对野鸡群进行调控,方法为:(1)在舍内挂青草或青菜,引诱野鸡啄菜以分散其啄羽的精力,同时也补充了维生素和纤维素脊信。(2)9~11周龄时,可在饲料中加入1%的羽毛粉。(3)饲料中的食盐要提高到2.5%,或在饮水中添加食盐,并保证供水充足。
4.防惊飞。尽可能保持场内安静,谢绝参观,以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为防惊飞出现撞伤燃厅或撞死,可剪掉野鸡一侧的初级飞羽。
5.做好防疫工作。野鸡皮野隐舍应每天清扫,每周用百毒杀等消毒剂进行一次消毒。8~9周龄的野鸡要进行新城疫Ⅱ系疫苗饮水接种,并预防禽霍乱或球虫病的发生。
野山鸡养殖技术
山地鸡养殖技术1.建造农舍。野鸡养殖场应位于干燥、地势平缓、向阳背风的地方。在比较安静的地方,养山鸡鸡舍的要求和家养鸡舍差不多。鸡舍的面积可以根据饲养规模来确定,鸡舍可以使用旧房间。猪圈和牛舍前后多余的地方要重建,三面墙一面开。开放面外应留有一定的操场,约为室内面积的两倍。养鸡场的地面要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地面要平整,最好做成水泥地面,方便清洁。操场周围可建1.8米左右的砖柱,顶部和四周可加挡块,或用铁丝网代替尼龙网。安装砌块时,可在南面建一个30-100厘米高的矮墙底座,然后安装砌块,可加长。操场和鸡舍的总面积要在30只鸡以内,每个摊位150或300只雏,要在100平方米以内。如果场地大,可以分成几笔。因为种鸡在与鸡交配前要分开饲养,所以至少要建两个鸡舍并进行改造。同时,鸡舍内要准备食物槽和饮水槽。水槽可以用木屑制作,一般1米长,5厘米宽,5厘米高。食槽可用大眼铁网或小木片固定,防止鸡进入食槽,食槽可用塑料盆或其他容器代替。有条件的话,可以买一个专用的塔秦水器。因为鸡很喜欢沙浴,所以可以在操场上放沙子(河沙,石沙都可以),也可以把沙子放在一个大塑料盆里,放在操场上。应该注意保持沙子的清洁和干燥。2.鸡育种技术雉鸡饲养阶段的划分:0-6周龄为育雏期,7-12周龄为繁殖期。(1)适时饮水和进食:雏雉应在孵出后24~36小时进食。吃饭前,他们应该喝水。最好在饮用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或0.1%的高锰酸钾。对于不懂喝水的雏雉,应尽快喝水,喂完水后1~2小时再吃。配料应该是软的,可口的,有营养的,容易消化的。前3~5天最好喂湿料。每次投料前清理余料。刚开始进餐时,每隔2~3小时诱导一次食物,以后逐渐加大间隔。0~2周每天6次,3~4周每天5次。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采食量也随之增加,长到接近成年体重时,对饲料的需求趋于稳定。(2)温湿度控制:育雏的适宜温度为1-3天35-34℃,4-7天33-32℃,2周31-28℃,3周27-24℃,4周23-22℃,5周后保持常温。相对湿度在1~10日龄为65%~70%,11日龄后为55%~65%。(3)密度:随着年龄的变化,其重量和需水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应及时调整饲养密度,增加水槽和食槽的数量。网箱或箱式育雏的密度为:1~10日龄50~60窝/m2,10~20日龄30~40窝/m2。之后可转入立体笼(蛋雉育雏用四层笼),21~42日龄20~30窝/m2,43~60日龄10~20窝。(4)通风与室内环境控制: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氨气浓度过高会直接影响野鸡的生长发育,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疾等疾病。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清理粪便和清洁地面,保持适宜的温度,定期给鸡消毒,及时疏散密度。改善室内环境是提高雏雉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5)光照时间控制:幼龄山鸡对光照没有严格要求。第一只野鸡24小时光照1-3天,20-22小时光照4-7天。之后根据野鸡的喂食情况,会很快转为自然光照。3周左右山鸡转入立体笼时,第一天晚上要充分光照,让山鸡尽快适应新环境。使用3瓦/平方米以上为宜。大部分野鸡进食饮水后,可以利用自然光照。6)免疫:根据本领域情况制定免疫方案。3.成人文化技术幼雉可关在笼子里6~7周,然后转移到地面平养或转移到饲养的雉鸡笼子里。从18周龄开始的时期是山鸡生长最快的阶段,平均日增重10-15g,达到20周龄,基本接近成年山鸡体重。因此,对6~20周龄雉鸡的饲养管理是保证繁殖雉鸡生长发育的关键。在做好各项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转群时间及注意事项:一般3月底至4月中旬孵化的雏鸡,饲养至6-8周龄时转群,夏季孵化的山鸡饲养至5-6周龄时转群。换班前3天,应安排专人在夜间工作,并给予24小时照明。还要注意隔离饲养弱雏,及时淘汰病残雏。翻地后1~2周,选择温暖无风的天气,打开门窗,让其在室内和室外运动场做短期活动,然后逐渐延长,晚上在室内行驶。(2)后备雉鸡的限量饲养:确定后备繁殖的配种雉鸡,除了在6-8周龄进行初步选择外,还要控制体重,防止过度育肥,以保证繁殖期有较高的产蛋率和受精率。具体措施是:降低膳食中蛋白质和能量的含量;增加粗纤维和青饲料的用量;减少喂食次数;增加运动量;限制喂食量等。(3)第二次破喙防止啄癖:野鸡是野生的,喜欢啄异物。饲养的雉鸡生长迅速。如果某些营养素缺乏,或者环境不理想,或者密度过高,更容易发生啄癖。为了有效防止啄癖,第二次切喙可以在5-10周龄之间进行,方式与家鸡相同。(4)禁止霉变变质饲料预防曲霉菌病:饲养初期的山鸡易患曲霉菌病,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因此,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禁止霉变变质的饲料和发霉的垫料,控制好室内环境,保持所需的湿度,经常用过氧乙酸对鸡进行消毒,在转移到鸡群前用火焰喷射器将地面和可燃器具焚烧,以预防此病。雉鸡养殖技术(1)雉鸡群的建立。一般每个雉鸡群的建立都经过两次以上的选拔:第一次选拔在每年的10-11月进行,后备群是根据品种标准、生长发育情况、健康情况严格选拔形成的;第二次评选于次年1月至2月进行。选择标准为:雄雉羽毛丰满鲜艳,羽束直立,胸宽而深,体大,体格粗壮,雄性强;雌雉的身体笔直呈椭圆形,羽毛紧密而有光泽,尾巴不能着地,腿和眼睛完美无瑕。有条件的话,可以在2月底3月初进行第三次选择,淘汰不符合品种特征,或者雄性不强,精神状态不好,雌性雉鸡不红或者从3月初尾巴拖地的个体。至此,经过2~3次选择和淘汰,就可以确定雉鸡的种类了。(2)山鸡养殖技术①放生月份和利用期:在良好的人工驯养条件下,雄性雉鸡一般在9-10个月达到性成熟,雌性雉鸡在10-11个月后达到性成熟。如果已经到了繁殖季节,可以考虑适时配送。在中国北方,分发通常在3月中旬左右,在中国南方,分发通常在2月初。一般生产地的野鸡一年换一次,但第二年同组野鸡死亡率明显低于第一年。产蛋量和受精率变化不大。②雉鸡群体大小和雌雄比例:繁殖季节雉鸡群体不宜过大,一般100~150只雉鸡为一个群体,在鸡群之间设置屏障遮挡视线,以免影响交配。在一般营养和管理水平下,雌雄比例可确定为1:4,此时受精率可达85%以上。如果饲料营养和管理水平高,可适当增加每只雄雉和交配雉鸡的数量,比例变为1:5~1:6。③适当交配:交配时间的确定必须考虑温度、繁殖季节、营养水平等因素。生长发育好的野鸡可以稍加改善,发育不好的可以延后。交配时间也可以通过试交配来确定。方法是先尝试把1~2只雄雉放入雌雉群,看雌雉是否愿意“交配”。实践证明,放生时间应由母雉的行为来控制,如鸣叫、脸红或筑巢等。过早放生不仅影响育雏成活率,还会促使雉鸡过早衰老,影响后期育雏卵的受精率,过晚则会造成育雏卵的浪费。④保护“皇子雉”,设置屏障:公雉进入母雉群后,经过几天的战斗,“皇子雉”产生,“皇子雉”在母雉群中享有第一交配权。雄性雉鸡群在排好顺序后不允许随意进入新的雉鸡,以保持“王子雉鸡”的地位,这样可以减少体力消耗,稳定雉鸡群。但“王子雉”有不允许其他雄雉交配的特点,所以需要在网内或运动场上设置屏障,每100平方米放置3~4个塑料瓦、树枝或假山,以提高产蛋率和受精率。野鸡能家养吗,附养殖方法
野鸡可以家养,但是由于野鸡具有一定飞行能力,养殖过程中,应当使用尼龙网或铁丝网,对鸡舍以及运动场地进行全封闭式覆盖,封闭网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以8-10m左右为宜(保证野鸡拥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提高野鸡的抗病能力以及肉质),同时还需要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等相关证件。
温馨提示:野鸡属于野生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型虚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晌租岁活。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它们不属于餐桌。
一、野鸡能家养吗
1、野鸡可以家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野鸡具有一定飞行能力(持续时间不长且距离较短),一定要做好野鸡的防逃措施。通常情况下,需要使用尼龙网或者是铁丝网,对鸡舍以及运动场地(运动场地占养殖场的三分之二以上)进行全封闭式覆盖,地面距离封闭网的垂直高度以8-10m左右为宜,这样可以保证野鸡拥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提高野鸡的抗病能力以及肉质。
2、如果是小规模养殖,一般不需要办理相关证件。如果养殖规模较大,应当前往林业部门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和《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同时还要前往畜牧部门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二、附养殖方法
1、养殖场地
(1)养殖场地应当远离城区,要求周围环境保持安静,拥有干净清洁的水源。
(2)养殖场地以地势平坦的山林、灌木林、果林为主,同时使用尼龙网或铁丝网将养殖场地和运动场地全封闭式覆盖,防止宴睁野鸡逃跑。
2、开食
(1)雏鸡出壳后24小时开食,但在开食前,先饮水(0.1%高锰酸钾溶液或0.3%硫酸新霉素)。
(2)开食时,将湿料撒在垫板之上,让雏鸡自由啄食即可。
(3)第一周,每天喂5-6次左右。第二周,每天喂3-4次左右。第三周后,每天喂3次。
3、温度、湿度
(1)1-3日龄,温度控制在35-34℃。4-7日龄,温度控制在34-32℃。2周龄,温度控制在31-28℃。3周龄,温度控制在26-24℃。4周龄,温度控制在23-22℃。5周龄后,如果天气气温正常,可以脱温管理。
(2)1-10日龄,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左右。11日龄以后,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左右。
4、光照
(1)0-3日龄,光照时长为24小时。4-7日龄,光照时长为22-20小时。8-30日龄,光照时长为18-12小时。30日龄以后,自然光照即可。
(2)1周龄,每15平方米的鸡舍,在高度为2m处悬挂一个40瓦的灯泡。第二周,按每平方米1.5-2瓦计算灯泡瓦数和个数。
5、养殖密度
10日龄,每平方米饲养60-80只。20日龄,每平方米饲养30-40只。30日龄,每平方米饲养25-30只。5-11周龄,每平方米饲养10-12只。以后根据野鸡大小、公母分群饲养,密度逐渐降低至每平方米6-8只左右。
6、饲喂
(1)1-20日龄:熟鸡蛋65%,玉米面8%,黄豆面16.5%,麸皮3%,骨粉1%,食盐0.5%,酵母2%,禽用生长素3..5%,维生素合剂0.5%。
(2)20-40日龄:熟鸡蛋30%,熟鱼20%,玉米面19.5%,黄豆面15%,麸皮8%,骨粉2%,食盐0.5%,酵母2%,禽用生长素2.5%,维生素合剂0.5%。
(3)40-60日龄:熟鱼50%,玉米面19.5%,黄豆面15%,麸皮8%,骨粉2%,食盐0.5%,酵母2%,禽用生长素2.5%,维生素合剂0.5%。
(4)青年野鸡:熟鱼15%,玉米41.5%,豆饼15%,小麦15%,鱼粉5%,矿物质添加剂8%,盐0.5%,同时每100kg饲料中添加5g维生素添加剂。
(5)成年鸡(非繁殖期):玉米61%,麸皮14%,豆饼粉12%,鱼粉8%,贝壳粉3%,骨粉1.5%,食盐0.5%。
(6)成年鸡(繁殖期):玉米粉40%,小麦粉20%,高粱粉6.5%,豆饼粉15%,鱼粉10%,矿物质添加剂8%,食盐0.5%,同时每100kg饲料中添加5g维生素添加剂。
(7)每天的平均采食量为50-60g左右,其中清晨和下午5-6点为采食高峰期。
6、其他管理技术
(1)在14-20日龄的时候进行一次断喙,在50-60日龄的时候,再次进行一次断喙,可以有效防止啄癖发生。断喙时,只断上喙,以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左右为宜,不宜超过二分之一。
(2)9-11周龄的时候,在饲料中添加1%羽毛粉,食盐添加量提高至2.5%左右(或在饮水中添加食盐)。
(3)养殖场地周围保持安静,避免野鸡被惊吓。
(4)将野鸡一侧的初级飞羽剪除,可以避免野鸡因为惊飞而撞死或撞伤。
(5)每天清扫一次野鸡舍,同时每周使用百毒杀等消毒剂对野鸡舍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消毒。
(6)8-9周龄的时候,进行新城疫II系疫苗饮水接种,同时做好禽霍乱、球虫病、蛔虫病、雏鸡白痢病等病害的防治工作。
(7)野鸡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沙浴,并且在沙中需要喷洒2%敌百虫溶液,杀灭野鸡体外寄生虫。
(8)定期检查防逃网有无破损,发现漏洞后,及时修补,同时防止老鼠、黄鼠狼、蛇等偷袭鸡群。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