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菊花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白菊花种植技术规程
时间:2023-09-23 15:59:25 浏览量:
如何种植白菊花
于头年秋冬季辩腔深翻土地25厘米左右,翌年春季移栽前结合整地每667米施腐熟厩肥2500千克,配施过磷酸钙15~20千克。整细耙平,作成宽1.5米、高20厘米的畦,按株行距30厘米×70~100厘米挖穴,每穴栽2株,每667米栽4000株,栽后派灶压实、浇水。分株和压条繁殖苗,4~5月当菊苗高15厘米左右时,选择阴天进行定植;扦插繁殖苗,扦插后40天左右进行定植,定植前携羡衫将苗根用50%多菌灵600倍液浸12小时。白菊花的养殖方法
白菊花泡水喝在我国的南方使用的更加的广泛,不仅仅日常服用,也喜欢将菊花茶作为夏天解暑的一种清凉饮料,和枸杞一起冲泡还具有明目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菊花中含有很多对于身体有益的化学成分,例如挥发油、腺嘌呤、水苏建还有龙脑、菊花酮等等,这些物质在进入身体之后能够很好的起到抗菌消炎还有预防心绞痛、高血压的功效。菊花的繁殖方式有许多,也都相对比较成熟。其中,分根繁殖最为普遍,也是菊花繁殖的主导方法。分根繁殖对菊花的种植时间有要求,一般在4~5月间进行栽培。
地块选择与栽游孙种杭白菊是喜光喜肥植物,应选择土层肥厚软松,土壤弱酸性,无树木遮挡的地块,切忌在低洼潮湿地段栽种。在平原地区栽种应开沟条栽,便于管理,沟深8~10cm,株距25~30cm,行距150cm,行与行之间植株不封行为好,这样便于田间管理与采花作业。在小丘陵地区,是地形采用条载或丛栽。菊苗种植后,当天就应银键浇施水肥,这样苗的成活率可在95%以上。在菊苗生长阶段,每隔10~15天应施水肥,带菊苗长到30cm高时,应摘去顶芽,抑制长高,促使侧芽萌发分枝。这时应开沟施足羊栏肥或鸡粪农家有神搏链机肥,养大养壮植株,才能提高产量。
菊花种植方法和管理
菊花栽培与管理技术
菊花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不仅能供观赏,还可入药,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消炎解毒等作用。经常饮用菊花茶有调节心肌功能、降低胆固醇等功效。一定面积种植经济效益可观。
1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菊花喜温暖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能耐寒但不耐旱。菊花为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下能提早开花。菊花春季发芽,夏季营养生长,秋季开花,冬季地下越冬。生长适宜温度18℃~21℃,最高32℃,最低10℃。
2栽培技术
2.1选地整地。菊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涝洼、重盐碱地不宜种植。选地完成后,需要细致整地,以获得好的收成。首先,深翻土壤20~25cm,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堆肥或腐熟厩肥2000~2500kg,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整平耙平,起宽为120~130cm的高畦,地亏销块四周搞好排水沟。
2.2繁殖方法
2.2.1分株繁殖。在11月份采摘菊花后,将其茎割掉,根挖出栽植在大田上,施上土杂肥,保暖越冬。第2年开春出芽前浇水粪碰空脊,谷雨前后待幼苗长至15cm左右时,将苗拔出分成数株,立即栽种,浇定根水。一般移栽时间不能迟于5月中旬。
2.2.2扦插育苗。4~5月份或6~8月份进行扦插。将枝条从中间截断,保留上半部分,按20cm长度剪断,每段枝条要保留1个叶芽,顶端部分要保留顶芽,再用植物激素处理,然后进行扦插,株距6~7cm,按压结实并浇足水,待20d生根,成活后浇1次水粪。
2.3田间管理
2.3.1中耕除草。到菊花现蕾前一般进行4~5次除草,宜浅不宜深,一般应每隔2个月中耕1次,同时培土,防止倒伏。
2.3.2追肥。菊花喜肥,除基肥外生长期还要进行追肥,一般追肥3次。第1次在移栽返青后,亩施10~15kg尿素,催苗;第2次在植株分枝时;第3次施肥在现蕾期,施肥量不宜过大,与第1次相同。
2.3.3摘蕾。菊花摘蕾可提高其产量,在5月下旬,当苗高25cm时,选晴天摘去顶心1~2cm,以后每隔半个笑渗月摘心1次,在7月中下旬后停止,否则分枝过多营养不良,反而影响菊花的产量和质量。
2.4病虫害防治
2.4.1根腐病。根系腐烂,呈干腐状或乱麻状,叶片枯黄凋萎,多发生在开花前后。防治方法:适当灌水,涝排旱灌,疏松土壤。
2.4.2叶斑病。初期植株叶片呈黄色和暗褐色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斑点,随后病斑中心有小黑点,基叶发黄、干枯,逐渐上部叶片、花蕾发病。防治方法:忌多施氮肥,注意排水通气,及时去除病叶。可采用80%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或1%波尔多液防治,病前每月喷药2~3次预防,发病时7d喷药1次。
2.4.3霜霉病。由真菌中的一种鞭毛菌引起。主要为害叶部,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60%灭克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和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进入雨季应及时排水。不宜连作,可实行与禾谷类作物3年以上的轮作。
3采收加工
一般于霜降至立冬采收。白菊花(包括毫菊、怀菊、川菊)系将花枝折下,捆成小把,倒挂阴干,然后剪下头状花序,再分拣、包装、上市。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猜你喜欢
喜欢种植养殖就经常来哦!
农资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