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鸡 生态养鸡农业模式
原生态养殖的鸡怎样喂养 怎么生态养鸡
1、选址:鸡场宜选在背风向阳的山凹处,有草有树,树可遮荫乘凉,草可采食。在干燥处建成冬暖夏凉的简易鸡舍。
2、饲养:在家养30~45天,再移到山上饲养,成活率丛局皮更高。白天放鸡活动,晒太阳,觅食。早、中餐可喂半饱,发挥鸡觅食的积极性,晚餐喂饱。食槽底大口小,口上钉上内卷边,既可防鸡嘴钩出饲料,又可防鸡进槽拉屎、扒出饲料。夏天晚上从天黑到夜里10点钟,在鸡舍平地上1米高处吊盏电灯,诱虫喂鸡。无电,可挂盏煤油灯。给渗差足清洁饮水。
3、管理:鸡舍要冬暖夏凉。要格外注意“倒春寒”的侵袭。晚上要让鸡回舍过夜。每天早上清扫鸡粪。可养狗防野兽。
4、防疫:小鸡出壳7天,用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每只鸡鼻孔各滴1滴;养60天,用新城疫ⅰ系疫苗腊灶和霍乱疫苗打针,每只鸡1毫升,预防鸡瘟、霍乱。用食醋和凉开水各一半,或1片痢特灵溶于500克凉开水,让鸡饮;也可把黄豆塞入新鲜猪胆内,扎紧管口,风干。1月龄鸡每鸡半粒,2月龄鸡每鸡2~3粒,交替使用,防治白痢病的效果很好。
生态养鸡绿色环保,想选择生态养鸡模式,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生态养鸡是在天然草地和森林生态环境中进行室内饲养和森林放养相结合的养殖模式。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养殖方法。
1.选择生态鸡品种
根据生产需要选择所需品种。经过长时间的自然杂交和选择,地方鸡品种已成为肉蛋品种。可以选择提高;蓝海白壳蛋鸡、蓝海棕壳蛋鸡、罗马棕壳蛋鸡均可。
2.选择一个良好的繁殖场所
生态养鸡场所为草原、牧场、天然林地、农田等养殖场所;要求鸡舍5公里范围内无重大污染源,牧场和林地丰富,坡度不大于25°,背风,日照充足。水源充足,取水方便;保证道路交通和电力供应,方便饲料和产品的运输和加工。鸡舍、游乐园规模设计标准:鸡舍每平方米10户,最好在操场周围使用围栏和塑料网。
3.饲养管理
①把握孵化季节
为了促进生态鸡的放牧和繁殖,有必要选择适宜的育雏季节来饲养生态鸡。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最好选择3月至6月育苗。由于这一时期温度逐渐升高,充足的光照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孵化成活率较高。当鸡可以在户外时,气候温暖,环境适宜。他们可以在室外充分锻炼。因此,他们有强壮的体质,这非常有滑困利于将来的自然放牧和繁殖,抵御自然信毁念灾害,防止天敌。每天需要喂养5-6次,以确保饮用水清洁。
②雏鸡调理训练
待在家里4周后,当雏鸡达到200g时,在小围栏中饲养,进行针对性的调理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当小鸡听到人的声音时,它们会回来吃东西和喝水。在此期间,我们必须抓住机会,锻炼鸡的觅食和捕食昆虫的能力。经过4~6周的训练,雏鸡形成条件反射,提高觅食能力和对天敌的防御能力。准备货物。
③做好生长期的余隐饲养管理工作
无生态饲养的蛋鸡8-20周龄。这段时期是成长期。饲喂期的任务是充分发挥鸡的胃肠消化率和捕食能力,力争具有良好的群体性状和高合格率,及时开始生产。当鸡体重超过500克时,就具备了繁殖条件。这时,鸡可以在牧场上自由饲养。鸡可以在广阔的田野里捕捉昆虫,寻找草籽和嫩草,并自由活动。在此期间,可逐渐减少到每天2-3次。
以上就是关于生态养鸡模式的注意事项,供大家了解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养鸡技术
“1553”生态养鸡模式就是1个农户养几棚土鸡,每棚规模不大于500只,每亩地养鸡不多于50只,鸡群饲养日龄300天左右。这一模式有4个要点:一是开展生态养鸡的农户,选择适宜的放牧场地,建立相互间隔100米以上的鸡棚多个;每个鸡棚面积30平方米~40平方米,每棚可饲养土鸡400只~500只,这样便于做到小群分散、合理间隔、轮牧饲养。
二是一棚鸡群规模不多于500只。根据鸡的生物学特性,一般放牧情况下,鸡群的活动半径围绕鸡舍不大于200米,如果群体过大,则鸡舍周边寸草不生,造成水土流失、生态恶化,而离鸡舍远处有草有虫鸡不会去采食,造成资源浪费。生态养鸡根据牧场条件,规模以不大于500只为宜,这样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养鸡对环境的污染。
三是一亩地不多于50只。在非人工草地情况下,天然饲料资源是有限的,从维护生态环境出发,并保证鸡群能够吃到一定数量的牧草和昆虫,以达到节约饲料、改善肉蛋产品风味和品质的目的。一亩地不多于50只这一指标,是根据放牧养鸡的牧场承载能力设定的,也与欧盟生态养鸡要求的饲养密度一亩地60多只接近。四是鸡群饲养日龄300天左右。
生态养鸡的生产经营要点
三个为主生产单位以家庭为主:生态养鸡不宜实行大群体饲养,必须小群分散,而家庭作为基本的生产单位,是因坦老为家庭独立分散,生产经营灵活,可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便于组织生产和饲养管理。根据放牧场地条件,一户养几棚鸡群,饲养2000只~3000只鸡就可以实现致富。
饲养品种以土鸡为主:一是土鸡通常选育程度低,具有抗病力强、耐粗饲、觅食能力强等特点,土鸡与林地具有天然共生关系,土鸡比较适宜相对粗放的生产方式。二是生态养鸡的产品为国内外公认的高端禽产品,在国人看来,高端禽产品必须具备地方鸡特征,即鸡的体型外貌与地方土鸡相符,产的蛋具有蛋个小、蛋黄罗氏比色10级以上、蛋白浓稠、蛋黄韧性好、蛋壳致密、蛋壳浅褐色或绿色等。通常养鸡的生产方式方法决定产品品质,但在我国还必须加上特定品种,这是我国生态养鸡与国外生态养鸡的最大不同点。
饲养方式以放牧为主:其目的一是作为高端禽产品生产,必须让鸡群采食牧草、昆虫等天然饲料,这类似于有机生产,就是让鸡想吃什么吃什么,怎么生活得愉快就怎样生活。不对鸡群加以人为限制的饲养,鸡可以按照生理需求补充营养,改变了舍饲条件下鸡群按照人们的意愿被迫采食,从而使生态养鸡的产品品质优于舍饲。二是放牧饲养可以利用天然饲料资源,节约大量饲料,减少养鸡开支,增加养鸡效益。在有牧草、昆虫条件下,以江汉鸡为例,舍饲条件下每只日消耗饲料85克,而在放牧补料情况下,通常每只日补料70克左右,节约饲料20%左右。
三个结合养殖与种植相结合:就是生态养鸡与经济作物的果园、林地、茶园、农田等相结合,既解决种植需要的肥料,又防止养鸡污染环境,还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所以,实行种养互补,可减少投入,增加收益。
土鸡生产与土鸡蛋生产相结合:土鸡作为肉蛋兼用型品种,一是可饲养公母混合鸡群,公鸡110日龄上市,母鸡留下产蛋到300日龄左右上市;二是只饲养母鸡到300日龄左右上市。这两种方式兼顾了土鸡的蛋用性能和肉用性能,实现了肉蛋兼顾的最佳收益。
农户生产与合作社经营相结合:就是做到农户以养殖为主,合作社以集中育雏育成、饲料加工、打造品牌、让缓产品营销为主。二者发挥各自优势,既发挥了合作社的组织带动作用,同时又可避免农户小而全式的生产经营,有利于品牌打造和把产业做大做强。
三个兼顾集中育雏与分散饲养兼顾:以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开展土鸡的集中育雏育成,将雏鸡饲养至60日龄后,待适应性、抗病力提高后再分散到各坦信模农户饲养,避免了家家户户育雏批量小、批次多、育雏设施简陋、设施利用率低、育雏技术跟不上造成育雏成活率低等问题产生。当统一集中育雏到60日龄后,鸡群分散到农户地面放牧饲养,主要免疫程序已执行大部分,鸡群成活率高。
种草与轮牧饲养兼顾:在果园、茶园及经济林地、荒山、草地等,由于天然牧草资源相对有限,难以满足鸡群采食需要,因此有必要进行人工种草。牧场有草,昆虫自然增多,可为鸡群提供大量的青饲料和蛋白质饲料。生态养鸡的鸡舍周围由于鸡群活动频繁,往往易形成不毛之地,在放牧场地充足的情况下,可多建鸡棚,实行批次轮流饲养,让牧场植被和昆虫有休养生息的机会,从而实现生态养鸡的可持续发展。
品牌打造与产品认证兼顾:品牌是维护产品质量信誉的载体。在目前国内对生态养鸡没有统一的认证标准情况下,加之目前国内土鸡蛋、土鸡生产有舍饲、笼养和生态养殖之分,品牌是生产方式、产品质量保障的重要形式。通常作为生态放牧养鸡,在投入品加以监控情况下,可向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方向努力。品牌创建应建立在统一品种、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供料、统一产品品质、统一产品营销的基础上,加大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
想要更多了解技术请查询:(中国农业技术网中国最权威的专业农业技术信息平台)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