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苞菇种植技术视频 杏苞菇种植技术与管理
如何种植杏鲍菇?
杏鲍菇栽培技术
生长环境
温度
温度是决定杏鲍菇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生长的最重要的因子,也是产量能否稳定的关键。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快慢有着明显的影响。杏鲍菇菌丝在6至32℃范围内均能在PSA培养基上生长,菌丝生长适温20至28℃,速度较快,粗细均匀,生长较为旺盛。最适温度为24℃左右,生长速度最快,浓白、旺盛。而温度6至16℃和32℃时,菌丝能够生长,但速度极缓慢,长势也较稀疏。4℃以下和36℃以上均停止生长。
湿度
菌丝在含水量45%至80%的木屑培养基上均可生长。含水量在60%至70%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浓白、旺盛;45%至55%时,菌丝生长速度快、浓白,但菌丝未满管时,培养基表面已变干,上部菌丝开始萎缩,对子实体形成不利;75%至80%时菌丝生长速度减慢,稀疏呈花纹状。不同的含水量对菌丝的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配制杏鲍菇培养基时,含水量以65%至70%为宜。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空间相对湿度在80%至95%之间,但不同阶段对相对湿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子实体形成的阶段,空间相对湿度要求在85%至95%较为适宜,出菇速度快,菇蕾数也多;子实体生长阶段,相对湿度要求在80%至90%;采收前,空气相对湿度可掌握在75%至80%左右,子实体含水量低,容易保存,货架寿命长。
pH值
据试验结果,杏鲍菇在pH值4.0至8.0的范围内皆可纯州让生长,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适合pH值是5至6。在该pH值范围内,菌丝生长快,旺盛,爬壁能力强,且出菇好。制作栽培袋时,一般自然的pH值即适合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需要,而在水质偏碱的地区必须适当调节pH值至6左右才能适合杏鲍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需要。
光线
杏鲍菇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在无光条件下生长良好。子实体的分化和生长却要求一定的散射光。在直射光和完全无光的环境中均不易形成子实体。适宜的光照强度是500至1000lx。
空气
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都需要新鲜的空气。但是在菌丝生长阶段,瓶、袋中积累的二氧化碳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菌丝生长,培养料中的菌丝排出的二氧化碳浓度由正常空气中的含量(0.03%)逐渐上升至22%(22L/立方米),能明显地刺激菌丝的生长。子实体形成阶段,代谢旺盛,需要充足的氧气。如果氧气不足,子实体难以分化或推迟原基出现的天数。出菇时二氧化碳浓度应控制在0.05至1L/立方米之间。子实体生长阶段仍需新鲜的空气,二氧化碳浓度以小于2L/立方米为宜;若通气不良,子实体生长极其缓慢,遇上高温高湿天气,还会引起腐烂,发生异味。
营养
杏鲍菇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较强,栽培时,培养基需要较丰富的碳源和氮源。在笔者试验的8种培养基中,以棉籽壳为主料的培养基产量最高,朵型也最大;其次是棉籽壳加蔗渣或木屑为主料的培养基;蔗渣或木屑为主料的产量最低。若在蔗渣或木屑料的培养基中添加5%至10%玉米粉或棉籽粉,可提高产量,并使子实体的个头增大,菌柄更粗壮。
栽培瓶制作
栽培配方
配方1:棉籽壳50%、麸皮25%、玉米芯20%、米糠4%、碳酸钙1%;
配方迹明2:木屑30%、麸皮30%、玉米芯25%、豆粕6%、玉米粉7%、轻质碳酸钙1%、过磷酸钙1%。
栽培菌种
选择专业机构育成的登记品种,通过生产企业出菇试做局验后方可大规模应用。
栽培瓶制作过程
选1100ml容积的聚丙烯瓶,瓶口直径75mm,用自动装瓶机,每瓶装料650至680g,之后将培养料瓶进行打孔形成孔穴,用封盖机封口后进行蒸汽灭菌。当温度达到100℃,保持12h,然后闷4h结束灭菌。栽培瓶经冷却后进行接种,无菌条件下,在每个栽培袋的料面和孔穴内各接入蚕豆大小菌种1块,每瓶原种可接25个栽培袋。接种后菌袋移入发菌室避光培养,30d左右菌丝可长满。
杏鲍菇栽培方法注意事项
一、土壤
栽培杏鲍菇最好使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这样会让它的根发育得更好,植物也会长得更健康。
二、浇水
它喜欢湿润的环境,3-8月是它的旺盛生长期,要适当浇水;夏天气温高,就要多浇水。天气干燥时,需要在地面或周围多喷水,改善养殖环境的湿度。冬季气温较低时,可适当减少水量。
三、光照
杏鲍菇喜欢半阴的环境,不宜放在阳光强烈的地颂态方;不要长时间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否则叶子的颜色会变淡。
四、温度
杏鲍菇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2。温度太低就会冻伤,尤野绝源其是在寒冷的冬天。最好宏渣在室内繁殖,避免冻害。
五、注意事项
杏鲍菇如果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会引起叶斑病,危害叶片。发现后要及时清理受害叶片,配合代森锰锌进行防治。每周喷一次,大概3-4次症状就消失了。
杏鲍菇种植方法
1、栽培季节:杏鲍菇属低温型菌株,从播种到出菇约需50~60天。2、配方:(1)棉籽壳88%、玉米混合粉10%、石灰1%、碳酸钙1%;(2)杂木屑75%、麸皮22%、糖1%、石灰1%、碳酸钙1%;(3)棉籽壳50%、杂木屑30%、玉米混合粉18%、石灰1%、石膏粉l%。上述配方含水量60%~65%。
3、制袋:培养料分别按照比例称量,调节含水量60%-65%。用17×33×0.004厘米的折角聚乙烯袋或聚丙烯袋装料,每袋装干料500克湿重约1100克左右,对角反折直插式封口。装完后放入大空灭菌包内灭菌4~5小时,冷却至常温后取出。接种用磨哪巧食用菌无菌接种器,在接种操作平台上两人配合全开式打开袋口接入菌种,每750克瓶装杏鲍菇栽培种可接料袋40~60袋。接种后置清洁卫生的室内发菌培养,保持温度在20℃~2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上。每天通风1-2次,保持空气新鲜,大约30天左右菌丝满袋。
4、排菌床:出菇将长满菌丝的菌袋直立排放在出菇场地面形成菌床,打开袋口,拉直袋筒膜,筒口膜表盖1层报纸,喷水保持报纸湿润,调控温度15℃~18℃、空气相对湿度80%,促其出菇。杏鲍菇从原基形成到子实体成熟,一般需13~15天。幼菇期在袋内小气候中生长,当菇体在封缓培闭的袋内向上生长至距袋口2厘米时去掉报纸,让菇体接受散射光向空间伸展,增加喷水逐渐提高相对湿度达85%-90%,促使菇体不断长大,形成正常瞎键的子实体。
5、采收:当杏鲍菇子实体的菌盖平展,中间下凹,表面稍有绒毛,孢子尚未弹射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时手握菌柄,整朵拔起。采收后清理料面,停止喷水,生息养菌7-10天可出第2潮菇,生物转化率可达l00%。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