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姜猪养殖技术视频 苏姜猪养殖技术与管理
生猪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1、建舍:养殖生猪要在地势开阔、背风向阳的场地建造猪舍。2、斗枣选种:挑选生长健壮、体配败型匀称的猪仔进行养殖,养殖过程中可以每天为其提供三次饲料,以谷物饲料为主,青饲料为辅。3、保暖:冬季温度较低时,要向猪圈中铺上稻草,为生猪保暖。
生猪怎么养殖
1、养殖环境
生猪适合生长在排灌方便的场地中,养殖时要在地势平坦、向阳背风、安静的环境中搭建圈舍,而且猪圈的地面要建设成斜面,便于圈舍中的液体流出,还要在圈舍中挖掘排粪沟,避免粪便堆积在猪圈内。
2、养殖方法
养殖生猪要挑选体型匀称、无病无伤的猪仔,并将其投放在猪圈中,再向地面铺上稻草,为猪仔御寒,养殖初期可以为其提供玉米粉、糠粉和温水混合调制的糊状饲料,等待猪仔生长一个月后,要为其逐渐增加青饲料的用量。
3、注意事项
生猪在生长的过程中,对温度较为敏感,温度过低,生猪会出现冻伤感冒的现象,而温度过高,会导致其中暑,因此在养殖时,要将环境温度保持在二十度左右,夏季可以使用冷水降温,冬季要使空卖拆用稻草或者煤炉保暖。
怎么养苏太猪?苏太猪养殖优势是什么
养殖苏太猪,关键要做好苏太猪的孕期、仔猪断奶前后的饲养管理,加强疾病防控。对于苏太猪平时的饲养管理,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所以今天在这里本文就针对苏太猪的重点养殖技术做以下介绍:
一、抓好母猪的孕期管理
母猪的孕期饲养管理相当重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疫苗预防。
母猪怀孕之前,对猪瘟、蓝耳病、口蹄疫、链球菌等疫苗应充分预防好,怀孕后期(产前3周)肌注大肠杆菌疫苗。
另一是喂料的规则。
母猪孕期本着前控后开的饲养原则。
前期实行限饲,每天喂料量1.8-2.0kg,配方为:玉米59%,豆粕14%,麸皮23.2%,添加剂1%,食盐0.4%,石粉1%,磷酸氢钙1.4%;妊娠后期应渐渐增加采食量,每天喂料量2.5-3.0kg,配方为:玉米64%,豆粕18%,麸皮14.3%,添加剂1%,食盐0.4%,石粉1%,磷酸氢钙1.3%。
二、仔猪断奶前的饲养
1.接生:母猪即将分娩时,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母猪乳头和阴户周围,当仔如烂贺猪产出后立即用抹布去除口、鼻和体表的黏液,断脐带,保留3cm,用2%磺酊消毒后放入保温箱内。
2.剪牙、补铁:仔猪出生后就有成对的上下门齿和犬齿共8枚,吸乳时会伤及母猪乳头,应及时用电工斜口钳将其剪掉,注意避免出血。
同时,补充铁剂(广西化工研究院生产硒-铁型牲血素1ml即可)。
3.应用代乳品及寄养:苏太楮具有高繁殖性能,产崽特别多,一般在14-16头左右,对于刚生弱崽,将其固定在母猪第一或第二对乳头上吸乳;对于产崽多的,由于奶水供应跟不上,应及时备好代乳品和奶瓶,若有条件应及时寄养,让仔猪尽快喝上奶水,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
4.开料:仔猪一般在5-7日龄即可开食,开食料为上海大江公司551颗粒料,开食早,吃料多的渣派仔猪在断农业知识奶时体重大。
断奶前后喂料本着少喂勤添的原则,一天大约可喂6-7次,切忌投料太多,让猪自由采食,这是因为:一方面,仔猪断奶前胃肠功能还不健全,容易引起拉稀;另一方面,若料槽中料太多,易受仔猪粪尿污染,饲料浪费严重。
三、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仔猪哺乳期间温度控制一般为:1-7日龄33-31℃,7-14日龄31-28℃,14-21日龄28-25℃,21-28日龄25-23℃,28-35日龄23-21℃。
猪舍前期湿度为70-75%,后期为60-70%。
产房平时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夏季高温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冬季产房要保暖防寒,防止贼风。
四、防疫和消毒
1.疫苗注射:仔猪在20日龄接种猪瘟单苗(南京药械厂生产)4头份/头,50日龄接种猪历仿链球菌疫苗(广东生物药厂生产)2头份/头,60日龄接种猪瘟三联苗(南京药械厂生产)2头份/头,80日龄接种口蹄疫疫苗(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2ml/头,2周之后(95日龄)口蹄疫疫苗再加强免疫一次。
2.定期消毒:产房门口设置消毒盆,盆内放2%烧碱液,两天更换一次;产房里面应3-5天进行一次带猪消毒,高效消毒药有过氧乙酸和ABB等。
五、仔猪断奶后的管理
1.仔猪一般在30-35日龄断奶,采取去母留仔的方法。
仔猪离开母亲断奶后,由于心理、营养等方面的应激,仔猪疾病发病率会明显增加,此时应在饲料中加入抗菌素(每吨饲料加阿莫西林粉150g和强力霉素粉120g),可有效控制断奶后仔猪胃肠道及呼吸道方面的疾病。
2.针对仔猪拉稀久治不愈的情况,可采用腹腔注射法。
具体方法为:饲养员倒提仔猪,技术员在其脐部两侧1cm左右腹腔注射药液(5%葡萄糖盐水,每头猪加丁胺卡那0.4g,维生素C3ml,2ml维生素B1,硫酸阿托品1ml),每天1次,每次50ml。
注射前,药液温度必须加至37℃左右,防止仔猪不适。
3.仔猪一般在50日龄左右就转至育成舍(全进全出制)。
转群前后三天,饲料或饮水中适当加入抗菌素,防止仔猪应激综合征产生。
养殖猪怎样养
养殖猪方法技术如下:养猪业首先要注重品种;科学合理的使用配合饲料;饲草饲料要多样化搭配比例合理,精、青饲料相结合;养猪要用科学的育肥方式;养猪要有科学的饲喂方法;养猪要实时调整密度;养猪要注重猪舍建设选址和修建;养猪要加强疫病综合防控。
1、养猪业首先要注重品种
养猪要养良种猪。良种猪就是一代杂交猪,用长白或大约克夏公猪与当地母猪或苏太猪母猪进行杂交所产生的仔猪,生命力强、采食面广、生长速度快、产瘦肉多。
2、科学合理的使用配合饲料
25公斤以下的仔猪以喂优质、全价、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消化的全价乳猪料为好,25公斤以上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配制多种原料的全价饲料,要做到原料易得,配方合理、营养全面,生物安全有保障,利用率高不浪费。
3、饲草饲料要多样化搭配比例合理,精、青饲料相结合
其比例一般为1:1.5-2,25公斤以下的猪按照1:1;25公斤以上的猪按照1:1.5;经产母猪1:2以上,精、青结合营养全面,有粗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多,成本低,长得快。养猪一般不要求喂单一喂精料,单一精料营养不全,成本高,猪只生长缓慢。
4、养猪要用科学的育肥方式
这里介绍直线育肥。即对断奶后的仔猪到出栏止,根据各阶段生长的营养需要配置相应的全价配方饲料从而达到快速生长的水平,采用这种育肥的方法叫直线育肥法,通过直线育肥的方法可以大大缩短养殖期,提高出栏率,从而增加了经济效益。
改变了传统性养猪法的饲养周期长、瘦肉率低、养殖成本高的局面,使劳动力价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增高、养殖成本降低。
5、养猪要有科学的饲喂方法
推行每天两次喂猪法,要喂干稠料。严格按照饲喂时间投料,一般上午8点左右喂第1次,下午5点左右喂第2次,在冬天或者哺乳母猪中午12点左右加喂一次青料,适当添加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添加剂,还可以节约饲料,降低养殖成本。
6、养猪要实时调整密度
冬天一般0.8平方米猪舍可养1头猪,夏天1.0-1.2平方米猪舍可养1头猪,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猪舍,而且猪多、抢食,增重快,缩短养殖周期,减少养殖费用。
7、养猪要注重猪舍建设选址和修建
要设计成冬暖夏凉具有自动调节功能。一般应选在地下水位不粗友低于3.0米以下,背风向阳坐南向北,远离学校、公路、公共场合。养殖隔离区。病死畜禽无划痕处理区3000米以外。
在场内春季可在猪舍周围栽种瓜藤之类,到了夏秋,可以遮阴降温。冬季猪舍要安装塑料暖棚,保持猪生长所需温度,促进发育生长。
8、养猪要加强疫病综合防控
猪舍要天天打扫清理,定期对场内外进行消毒和猪只体内外驱虫,按照预先制定的免疫程序依次进行疫病预防免疫注射。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尽最大努力减少死亡。
9、养猪技术的运用
采用科学的饲喂方法,能够合理地利用饲料,提高饲料转化率,使猪多长肉,快出栏。因此,养猪饲喂应抓好以下四点。
(1)生喂与熟喂。根据饲料种类的特性和猪的生产用途及生长阶段来决定生喂或者熟喂。以减少饲料营养损失,提高利用率,预防中毒和消化道疾病发生为原则。
豆科籽实、菜籽饼、棉籽饼、马铃薯和红苕等精料和含有毒物质的多汁饲料,泔水含各种不明物质等应熟喂。玉米、小麦、高粱及各种青绿饲料均应生喂。
(2)稠喂与稀喂。一般要求饲料应采用生、干喂和生、湿拌料饲喂。经加工后的全价饲料以适量的清洁饮水搅拌成捏得拢、散得开为宜的干湿拌料进行饲喂。
在喂后要供足饮水。这样可以避免因稀喂的饲料中含水多,胃排空快,肠胃刺激小,消化液分泌减少,而降低饲料的消化和吸收。
(3)少餐与多餐。根据猪的生产用途,生长阶段、年龄、季节和饲料性质来决定餐数。7日龄仔猪诱食不限餐数;20日龄起至断岩档槐奶,每天可喂6次以上;断乳仔猪每天4—5次;带仔母猪和妊娠后期的母猪每天4次;架子猪、大肉猪、公猪每天3次。
炎夏昼长夜短可酌情加喂1-2次;冬季昼短夜长则早晨第一顿要喂得早,晚上一次喂得蠢如迟,夜间加餐一次。
(4)制定合理的饲喂制度。饲喂要"四定"。即定质、定量、定时和定温。根据不同日龄和用途的猪按照饲养标准配制相应的日粮,要求原料易得、营养全面。
定时:有利于猪形成条件反射和良好习惯,有规律地分泌消化液,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定量:按猪的营养情况和食欲情况,确定猪的日投饲料量,一般以饲喂后槽内不剩食,猪不舔槽为宜。
定温:春、夏、秋季一般以常温饲喂,冬季应酌情用热水凋制饲料和喂温水。使其温度一般控制在28℃左右。
定质:一般要求不要轻易更改饲料配方,和降低营养标准。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