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乌梢蛇技术视频教程 养乌梢蛇技术视频大全
乌梢蛇怎么养?
乌梢蛇,俗称乌蛇、乌风蛇,为游蛇科乌梢蛇属体形较大的无毒蛇,饲养注意点如下
饲养注意点如下:
此蛇属狭食性蛇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主要以蛙类为主,小杂鱼、泥鳅、黄鳝为辅。有追逐捕食的习性,主要以捕食活食为主,对腐败变质之粗启物不感兴趣。它的消化能力较强,需4~6天投饲一次
幼蛇主要以吸收卵黄为营养而暂不进食,只需灌喂丰富的人工流质饲料作为营养液,如生蛋液_牛奶或葡萄糖溶液等。7天灌喂1次。1月后可填喂人工配合饲料岩好如(鸡蛋、面粉、鱼粉或骨粉)为主,适量添加一点土霉素_钙片、维B和鱼肝油等以促进其生长
平时要加强幼蛇的捕食驯化。昆虫、幼蛙_小鱼_乳鼠和蚯蚓是幼蛇的最爱,一旦幼蛇主动捕食后,即停止人工填喂,以免依赖。
乌梢蛇对场地湿度及其环境的变化比其他蛇类更敏感,喜袜搭暖厌寒、喜静厌燥,养殖时应尽量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春末夏初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其活动日逐活跃,当平均气温在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达到70%时活动最频繁。
新买来的蛇首先要隔离饲养观察一段时间,以防带有疾病传染其他的蛇。如果发现有问题就要及时治疗解决,以免疾病恶化和体质变差引发多种疾病并发。刚买来的头三四天不要喂食,先让它适应一下新的环境
宠物蛇怎么养
现在养蛇当宠物的人越来仿侍磨越多,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怎么养的,那么宠物蛇怎么养呢?一起来看看吧!一、宠物蛇类型
最常作为宠物饲养的蛇有赤链蛇、黑眉锦蛇、乌梢蛇、王锦蛇等许多蛇种。
不适合新手养的蛇:翠青蛇(暴毙王)、玉斑丽蛇(美女蛇)、颈棱蛇等。
1、赤链蛇
是是蛇目游蛇科链蛇属的一种,又称火赤链,链蛇属于无毒蛇。是一种常生活于丘陵、山地、平原、田野村舍及水域附近的蛇。
2、黑眉锦蛇
是大型无毒蛇,全长可达2米左右。黑眉锦蛇别名家蛇_秤星蛇_菜花蛇(虽王锦蛇也称菜花蛇,但四川、贵州一带称黑眉锦蛇为菜花蛇)_黄颌蛇_枸皮蛇_黄喉蛇_慈鳗_黄长虫_广蛇等。
3、乌梢蛇
又名乌蛇、青蛇、乌风蛇、乌梢鞭、乌药蛇、黑乌蛇、黑花蛇、水律蛇、谈陵剑脊蛇、一溜黑等,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是典型的食、药两用蛇类。
二、宠物蛇怎么养?
1、需要挑选适合驯养的蛇,并不是所有蛇都适合当宠物来养,最好选择人工养殖的幼蛇;
2、准备一个箱子,放上水盆、垫材等,将蛇放入,注意防逃和通风;
3、宠物蛇一般只吃活物,可喂鼠、小青蛙等。
养蛇还要注意温度,几乎每一个人工繁殖的蛇都要加温到25度到28度,最高温度不要超过32度,最低温度不要超过20度。一旦温度减少到十几度或几度的时候蛇就开始不进食备斗或进入冬眠状态。
要想保证乌梢蛇的药性,最好的养殖方式是什么
要想保证乌梢蛇的药性,最好的养殖方式主要有食物喂养、温湿控制、卫生管理、越冬准备以及越冬管理等五个方面。
1、食物喂养
乌梢蛇食鱼、蜥蝎、青蛙、虹蚓、泥鳅、鳗鱼等,以青蛙为主食。一般每两周喂一次食物,吃剩下的食物要立即去除。
对于捕食能力差茄则或拒绝捕食的蛇,必要时人工填充。蛇在冬眠期间停止摄食,在人蛰前或出蛰后15—20天,几乎不吃,产卵后7天内食量最大。刚孵出的蛇在7—10天内用卵黄自体营养生活,一般不吃,10天后开始少量吃,但对食物很挑剔。
2、温湿控制
乌梢蛇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过高对乌梢蛇的生活不利,适合这条蛇的生长活动的气温为13—30℃敬晌,炎热时需要遮荫设备,必要时可以采取喷水等措施降温。空气相对湿度最好保持在50%以上。
3、卫生管理
乌梢蛇园应经常清扫,消除动物尸体和食物残渣宽隐,发现行动困难、口红肿、身体溃烂或其他疾病的蛇,应及时治疗或淘汰。
对于口腔红肿的蛇,可以用雷佛奴耳溶液冲洗口腔,对皮肤破损的用龙胆紫涂抹。同时,要注意防止蛇的天敌如鹰、刺猬等进入蛇园。放养蛇的数量要经常检查,发现缺乏必须立即查明原因。
4、越冬准备
乌梢蛇应在越冬前1—2个月内给予足够多样的饲料,提高蛇体内营养物质和脂肪肥厚,提高防寒、防病的综合能力。大小齐全的几条乌梢蛇可以一起冬眠,集体冬眠可以提高蛇体周围的温度约1—2℃。
蛇窝应干燥,避免潮湿,保湿良好,保温性能良好,窝内温度应保持在6—10℃,湿度应在50—60%之间。
5、越冬管理
乌梢蛇冬眠期间,除定期检亮巧锋查窝内温度、湿度变化外,还应定期检查蛇体健康状况。发现病蛇或不理想的蛇时,应立即隔离治疗。看到蛇体有咬伤或数量减少时,应彻底检查原因,消灭鼠害和其他天敌,加强安全对策,防止鼠害和天敌再次入侵。
乌梢蛇的形态特征:
乌梢蛇全长可达1500毫米以上。颊鳞1,偶见一侧2;察纳颤眼前鳞2,一般下面一片较小,故也称之为眼前下鳞,偶见仅1或3,眼后鳞2,偶见一侧为3;颞鳞2+2,偶见1+2、3+2或1+0;腹鳞雄性186—202,平均193片,雌性187—207,平均194片;肛鳞两分;尾下鳞雄性102—130,平均115对,雌性110—133,败败平均119对。
头与颈区分显著;瞳孔圆形;鼻孔开口于前后两鼻鳞间;吻鳞从头背面可见,宽大于高;鼻间鳞为前额鳞长的2/3;前额鳞短于额鳞,额鳞长几乎等于从它至吻端的距离。半阴茎不分叉,外翻球状,基部为刺区,有数枚并列大刺,远端为小乳突型萼区。
体色背部绿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背脊有两条纵贯全身的黑线,黑线之间有两行鳞宽的浅黄褐色纵纹颇为明显。体之前段背鳞后缘色黑,前段腹鳞多呈乳黄色或土黄色,后段由浅灰黑色渐变为浅棕黑色。幼体背部多呈灰绿色,黑色纵纹贯穿躯尾。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