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泥鳅技术和防病药一样吗 养泥鳅技术和防病害的区别
泥鳅养殖技术
养殖方法:
1、鳅池建设。使用的鳅池面积为50~80平方米,池深1~1.5m。鳅池可用砖、石等材料砌成,壁顶设压口,压口向池内延伸出5~6cm。池底中央设有排水口,水管直径1.5cm左右,同时在池边设有溢水口1个,以便控制水位。
出水口与溢水口应用铁丝网罩住,以防逃苗。鳅池内可种植一些水草,如水花生、水葫芦等,以改善水环境,降低水温,另外,还可在鳅池周围种植一些葡萄或丝瓜等攀援植物,夏季可以为泥鳅提供遮阳纳凉的场所。
2、苗种放养。鳅种放养前7~10天,用生石灰0.2kg/平方米彻底清池;5~7天后,蓄水10~20cm,施用10~15kg/亩的有机肥与无机肥混合物培育水体中的基础饵料生物。
3、饲料投喂。泥鳅为杂食性小型鱼类,饲料来源很广,水蚤、蚯蚓、蝇蛆等是泥鳅天然的饵料生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米糠、豆饼、豆渣、血粉、麦麸等。泥鳅的摄食量与水温密切相关。
投喂方法是在鳅池中搭建饲料台,将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饲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无腐烂、无变质,投喂时间一般在上午9时左右,投喂量以泥鳅在3~4小时内吃完为准。
4、水质调控。鳅腔锋枯种刚入池时,池水水深保持在10~20cm;以后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关于日常管理要做到“二防、二勤、三早、四看”,即:防逃、防病;勤巡塘、勤作日记;早清塘、早开食、早放养。看泥鳅活动和摄食情况、看天气变化情况、看水质变化情况、看季节变化情况等决定饲料投喂量。
2、病害防治。力争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全池泼洒,可以改善水质和预防鱼病的发生。要及时清除鳅池中的水蛇、水老鼠等敌害生物。
3、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15℃伍洞基枯,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一般多采用排干池水进行人工下池捕捉的方法。
参考资料:
泥鳅鱼苗养殖技术,常见的病如何防治
回答建池:选择靠近水源、避风向阳的地方修建养殖池塘,池深控制在一米左右。放种:选择体质健壮、外表无伤、大小均匀的的泥鳅苗投放。喂食:可喂食米糠、麦、蝇蛆等食春升物,每天投喂3次即可。施肥:定期往池中施适量有机肥,同时定期要更换池水。水质管理:定期更换池水以保证水中的含氧量,夏季水中溶氧度不足时及时增氧。
一、泥鳅鱼苗养殖技术
扒族老1、建池:选择靠近水源、避风向阳的地方修建养殖池塘,池深控制在一米左右,建好池子后需用水泥抹平,等其干后倒入适宜深度的肥泥与清水。
2、放种:选择体质健壮、外表无伤、大小均匀的的泥鳅苗投放,每平方米放养1-1.5斤泥鳅种,同时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
3、喂食:泥鳅属杂食性鱼类,可喂食牛粪、米糠、麦、蝇蛆等食物,一般每天投喂3次即可,投喂量根据泥鳅的摄食情况来定。
4、施肥:在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往池中补施一些有机肥,施肥时注意控制好用量,不宜过多,同时还需定期更换池水,一般10-15天就需换水一次。
5、水质管理:有条件的可保持流水,或者定期更换补充穗型新鲜水,以保证水中的含氧量,高温天气需注意水中的溶氧度,以免溶氧不足导致泥鳅死亡,同时需搭建建阴棚以降低水温。
二、泥鳅常见的病如何防治
1、寄生虫病:主要发生在鱼苗阶段,常见车轮虫、三代虫等寄生鱼体,被寄生的泥鳅通常会浮在水面,或在水面打转。可每立方水体用0.5克硫酸铜、0.2克硫酸亚铁全池泼洒。
2、气泡病:患病泥鳅肚皮鼓起、浮于水面不能下潜,鱼苗阶段多由水中氧气或其他含量过多引发。发病时可通过加入新水治疗,并每亩使用4-6公斤食盐溶液全池泼洒。
3、赤鳍病:患病泥鳅通常浮于水面,动作缓慢,反应迟钝,鳍及腹部皮肤、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可每立方水体溶解20克磺胺嘧啶,药浴15-20分钟,或用0.04%的磺胺嘧啶拌入饵料连喂3天。
泥鳅鱼的养殖技术是什么?
泥鳅养殖成本低,目前来说人工泥鳅鱼的养殖技术前景可观,是比较好的商机。下面我为大家介绍泥鳅鱼的养自己技术,欢迎阅读。
泥鳅鱼养殖池塘建造
选择向阳、进排水方便,含腐殖质适中的粘质土壤池塘,面积30~100平方米左右,水深40~50厘米左右即可。池底铺20~30厘米厚的软泥。池壁要夯实并高出水面30~40厘米,比地面高20~25厘米以上。在池内近出水口处设一个占池面积5%~10%的鱼溜***集中鱼的地方***,鱼溜比池底低20~30厘米。进水口要高于水面15~25厘米左右。进出水口须设有拦鱼网。
泥鳅鱼放养前准备
放养前先常规清塘。每100平方米水面撒8~10公斤生石灰,2~3天后加水。1周后排干,然后放进新水,水深20~30厘米。再施沼液,每100平方米约5000公斤,培肥池水。
泥鳅鱼养殖管理
鱼种放养数量视技术而定,每平方米水面放体长3厘米左右的鱼种50~350尾,3~5厘米的鱼种放50~100尾。养商品泥鳅可施肥***沼液、腐熟猪粪及家禽粪便等***培育天然饵料,施肥量视天气和水色而定***透明度20~30厘米***。当透明度降低,泥鳅不断浮出水面呼吸空气,应停止施肥,减少投饵并加注新水。养商品泥鳅除施肥外,还应投喂饵料,常规鱼用饲料均可作饵料。鱼种刚下池时,每天傍晚投喂1次,以后逐步改为白天投饵,上午8时、下午2~3时各投1次。日投量约占鱼体重2%~8%,视水温和摄食情况增减。饵料投放在食台上或竹篮内,把篮沉到水底,鱼吃完后提出篮子。
泥鳅鱼的病害防治
1、烂鳍病***赤鳍病***主要流行于夏季。背鳍附近表皮脱落,肌肉腐烂。用10~50ppm的氯霉素或土霉素溶液浸洗10~15分钟,每天一次,连续5天。或者用10ppm的四环素溶液浸洗24小时,小鱼池可全池浸洗12小时后换水。2、列印病流行于7~8月。尾部两侧有红斑。用漂白粉全池消毒,使池水浓度为1ppm或五倍子全池用药,池水浓度为2~4ppm。3、车轮虫病流行于5~8月。病鱼离群独游,摄食减少或停止,大量死亡。用福尔马林全池泼洒,浓度为30ppm。或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浓度为0.7ppm。
泥鳅鱼几种养殖方式
池塘混养即和其它鱼类混养。如和鲢鱼、鳙鱼、鲤鱼、草鱼、鳊鱼等混养。这种养殖方式其选塘、清塘,消毒、放养等和池塘养殖相同。混养的优点是:不需专门给泥鳅投喂较多饵料,只需给其它鱼类投饵。而鱼类戚坦吃不完的饵料和排出的粪便即为泥鳅的食物来源。故这种养殖方式效益高,水面利用价值大,值得大力推广。
坑塘养殖这种养殖方式是利用房前屋后的小型肥水坑塘养鳅。坑塘面积可大可小.十几平方米到四五十平方米均可。一般常规鱼类在这种坑塘中会因有机质过多、溶氧不足而导致缺氧死亡。泥鳅因具有特殊的呼吸器官而在这种坑塘中生长良好。坑塘养鳅,每千方米可放养120尾左右,其管理方法亦与池塘养殖相同.一般只需投点猪、鸡粪一类的有机肥料和农家的残存剩品,如米糠、菜饼等,即可获得较高产量。稻田养殖我国南北方稻区广阔,利用稻田养鳅,既节约水面,又能获得粮食,经济效益显著,喊启是高效农业良好的种养模式。
***1***稻田选择。养殖泥鳅的稻田以弱酸性、少泥沙,保水性好,降雨时不溢水的稻田为佳。稻田四周要高筑田埂.进排水口要设二道网,以防泥鳅逃逸。同时在田中或四角挖些集鱼坑,便于日后捕捞。
***2***放养与管理。于早稻或中稻插秧活蔸后放入苗种。一般每亩放养4~5万尾。放鳅前,也要追施有机肥料,以培养水中浮游动植物。为了获得泥鳅高产,应每口或隔日投喂一定的人工饵料。其饵料种类可以农副产品为主,搭配少量鱼粉、蚕蛹粉即可。后期可在集鱼坑多投喂一些饵料,利于集中捕捞。在饲养期间,要经常检查防逃设施,以防逃跑。养鳅稻田要尽量少施农药或不施。即使万一需要使用,也应分批下药,且喷头朝上,不要把药液喷到水面。另外,也不要使用高渗桐除草剂。双季晚稻栽种时,最好采用免耕法,可避免机械损伤泥鳅。
养殖泥鳅投资小,无风险,见效快,效益高。而且雌鳅的怀卵量回随体长的增长而增加,可见养殖泥鳅所获得的效益的相当可观的。
上一篇:草鱼饲料怎样加工技术视频 草鱼饲料怎样加工技术视频教程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