蛆蝇的养殖技术视频 蝇蛆养殖技术视频播放
蝇蛆养殖最新技术
蝇蛆养殖技术是指蝇蛆养殖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集合。家蝇繁殖的幼虫称蝇蛆,它是优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蝇蛆的营养成分与优质鱼粉相似,蝇蛆粉喂蛋鸡,其产蛋率比饲喂同等数量鱼粉的蛋鸡提高20%,饲料报酬提高15%以上。蝇蛆的养殖分种蝇饲养和蝇蛆饲养两个阶段。养种蝇是为了获得大批蝇卵,供繁殖蝇蛆。饲养蝇蛆的鸡所产的蛋,富含多种维生素、类胡萝卜素,蛋内脂肪虫子鸡蛋普通装不超过3%,蛋白质含量超过12%,含有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钠、钾、钙等矿物质等。
发酵粪料→送入蝇蛆房→堆成条状→放上集卵物→产卵后覆盖卵块→保水保温育蛆→自动分离→收取成蛆→综合利用→铲出残粪→重复循环生产。
(1).粪料配方和发酵:配方1:新鲜猪粪(3天以内的)70%,鸡粪(一星期内的)30%;配方2:屠宰场的新鲜猪粪100%;配方3:猪粪60%,豆渣30%,糠10%;配方4:鸡粪70%,酒糟30%。发酵方法:粪料1吨,保健液20公斤,玉米粉5公斤,在发酵池内与粪料和匀,盖上塑料膜封严,经1~3天发酵后即可使用(夏短冬长)。
(2)把发酵好的粪料送进蛆房,在每个池中堆放三条,每条长0.8米,宽弊顷0.2米,高0.15米。进粪的时间为:冬春季节为每天8~9点,夏秋季为下午16~好渗18点。
蝇蛆
(3)在粪堆上放上集卵物,每条放三小堆。集卵物的配方是:以100公斤粪料计算:麦麸1公斤,鱼粉2两,花生麸3两,水1.5公斤。混匀后就可放在粪堆上。放上集卵物以后,就禁止在蛆房中走动。
(4)在正常情况下,放上集卵物租袜陆后,苍蝇就会云集在集卵物上产卵,在傍晚20点时用少量的集卵物把裸露在外面的卵块覆盖,蝇蛆养殖技术提供。
(5)在室温25~35℃,卵块一般在8小时后孵化成小蛆,这时如果发现粪堆太干燥,洒上少量的水。小蛆先会把集卵物吃掉,然后钻入粪堆成长;孵化后24小时,先前堆放整齐的粪堆已被蛆吃爬得散开了。这时要注意保持粪堆的水分,当发现粪堆有干燥情况时就要及时加水,这时加水最好是用保健液处理后的猪圈水,添加水的幅度以不见有水流出粪堆为佳;随着蛆不断地它大,粪堆已经完全蓬散,在蛆孵化出来72小时后,一些先成熟的蛆开始爬出粪堆,掉进收蛆桶中,72~96小时中是爬出的高峰期,这时要一天两次把被蛆爬散的粪堆堆放成一个大堆,目的是清理保持不让散粪堵塞住池边阻挡蛆顺利爬进收蛆桶中。一般放进粪后的第4天,粪堆里面的蛆已基本爬完出来了(少量未爬完出来的铲出后堆放在养鸡的地方让鸡帮助清理时面剩下的蛆),铲出残粪,重新放入新发酵的粪,循环生产。每天上午10点钟时要求用50倍的保健液稀释对蛆房的所有地方进行喷雾一次,以达到消除臭味和灭菌的目的。
(6)每天要分两次收取收蛆桶中的蝇蛆,分别为早上8点和下午5点。收蛆时先戴一个皮手套,然后抓取即可。蝇蛆可以不用以经过消毒即可直接饲喂经济动物。
(7)一个40平方米面积的立体蝇蛆养殖技术房要求保证有30万只以上的种苍蝇,红头苍蝇占80%,小家蝇占20%。平均每三天收取蝇蛆时留1公斤蝇蛆,放在一个专用孵化池或一个盆中让其变蛹孵化(化蛹时间约需72小时,蛹孵化成蝇约需72小时),以保证种苍蝇的数量。雄性苍蝇的寿命一般只有7天,雌性苍蝇的寿命一般有15~25天。
蝇蛆的养殖技术是什么?
蝇蛆养殖技术是指蝇蛆养殖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集合。
操作步骤:
发酵粪料→送入蝇蛆房→堆成条状→放上集卵物→产卵后覆盖卵块→保水保温育蛆→自动分离→收取成蛆→综弯键合桥旁利用→铲出残粪→重复循环生产。
蝇蛆生态埋消巧习性:
卵历期1天,蝇蛆历期4~6天,蛹历期3~4天,苍蝇羽化4天后性成熟,并开始交配产卵。
苍蝇的寿命最多1个月。在实际生产中,每批种蝇饲养20~25天后应及时淘汰。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只要温度合适,苍蝇就可以周年繁殖。
如何用鸡、鸭、猪粪养蛆蝇?
蝇蛆是一种很好的饲料动物。鸡、鸭、猪粪中都含有较多营养物质,而且有较大的臭味,能吸引苍蝇,是培养蝇蛆的好原料,尤其鸡粪。现以鸡粪为例介绍简易养蛆法。
(1)蛆池准备
因成绳趋光而蝇蛆怕光,所以应选择避免阳光照射的室内、外场所。为更好引诱种蝇,最好设在室外,靠近鸡舍和猪舍附近。地面平坦,但稍有坡度,以免积水。用砖砌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蛆池。每个蛆池1平方米左右。深度40~50厘米。底先铺三合土,然后底和内、外壁均用水泥涂平,外壁四周有小排水沟,防止雨水流入。池上建遮雨遮阳棚,防止雨水落入和阳光直射。见图27,简易察扒胡养蛆设施。
图27简易养蛆设施
5a.长方形成蝇入口袖网5b.圆形成蝇入口袖网1.蛆池2.成蝇罩3.蝇、蛆培养基4.成蝇入口5.入口袖网6.蝇罩底边子口
(2)防逃罩制作
用竹篾、木条和窗纱按上图制作。防逃罩顶部必须装置种蝇只能进而不能出的倒袖口。底边三边内面做子口,以便同时搬移蝇罩和里面的成蝇时插防逃板。
(3)培养基的配制
本简易法采取同池养蝇又养蛆,因此要兼顾蝇和蛆对饲料的不同要求。取新鲜鸡粪倒入蛆池,拌入绞碎的病死鱼或动物内脏、糠麸和少量屠宰血水,搅拌成不流动的稠糊状,含水量为65%~70%。培养基酸碱度在6.5~7.5,可用生石灰和醋调节。再加入少量碳酸铵溶液。此培养基的气味极易引诱种蝇,并富营养。拌匀后平铺于池底,厚度约20~30厘米。罩内吊一搪瓷盘,每天加入少量冷水,水深约0.5~1厘米,供成蝇饮水。
(4)收集种蝇
培养基调制完成后,在蛆池壁顶面撒上石灰粉,盖上防逃罩;罩的底边必须被石灰粉封死,避免以后蝇蛆逃出,污染环境。当每平方分米(10厘米×10厘米)平均有种蝇50~100只,即可败拦封住入口。夏季一般两天左右可达到此密度。
(5)培养蝇、蛆
在蝇蛆饲养管理中的主要工作是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蝇、蛆的最适温度略有差异,蝇的最适气温为24~32℃,蛆培养料最适温度为30~35℃,实质上是一致的,因为后者透气性远不能与空气相比,加之蛆集聚产热和培养基轻度发酵产热。因此只要把空气温度控制在24~32℃。当夏季温度过高时采取遮阴的办法调节。湿度问题已通过调制培养基和吊饮水盘解决。蝇喜光,但不喜阳光直射的强光,蛆则避光,因此也可用遮阴法调节。
(6)收集蛆
气温在24~30℃,雌蝇可产卵15~20天,一个生命周期产卵4~5次,平均5天产一次。在适宜的营养和温度条件下,蛆经4~5天发育,两次蜕皮后开始化蛹。因此,为了收集活动的蛆,用来饲养牛蛙等爱吃活食的水产品,一般在成蝇达到密度要求后五天开始收集蛆。收集前必须将蝇罩及里面的成绳同时移到另一蛆池,继续饲养产卵。一般可连续使用2~3次。搬移时防止成蝇逃出,方法如图28。一个人(甲)将新的蝇罩的一端紧贴原绳罩的一端,另一人(乙)则抓住原罩另一端,甲将新罩向前推,而乙则随着原罩的移出慢慢地将防逃板推进。整个移动过程中全由甲推,保证两罩的端部紧贴,乙只控制原罩的不偏移,不让蝇罩底部与蛆池壁有任何缝隙;同时乙以同样速度推上防逃板,直至全部关闭。待新罩全部盖住蛆池时,将防逃底板全部拉出,使剩下的成蝇进入新罩。这样一次不可能把成蝇全部移走,可用同样方法再移一、二次。对淘汰的成蝇可用杀虫喷雾剂杀死。
图28搬移成蝇示意图
移走蝇罩就可此改以收集蛆。因为蛆为避光性,可以打开遮阳物,蛆就向培养基下钻,用小粪铲铲去上层培养基,这样重复几次,蛆则集中在池底一层。如直接用于养水产品,可以将蛆和剩下的培养基一起投入鱼池。如要取纯蛆,可先用稍细的筛,筛去细的培养基,再用稍粗的筛(约16目),筛下蛆,倒掉筛上面的培养基粗纤维。一般100千克鲜鸡粪可生产10~15千克鲜蛆。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