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养殖技术及前景研究 林蛙养殖技术大全
如何养殖林蛙 怎样养殖林蛙
1、林蛙作为变温动物其生长发育乃至生存都受到环境温度的重要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不利于林蛙的生长发育。环境温度低于15℃时林蛙的食量和活动都会减少,导致其生长发育受到阻碍。环境温度过高林蛙代谢功能受到影响则非常容易死亡。在正常的湿度条件下当环境温度达到40℃时,林蛙身处其中4小时便全部死亡;环境温度达到33℃时林蛙身处其中8小时后大部分林蛙陷入昏迷,48小时内所有林蛙死亡。2、最适宜林蛙生长发育的温度为23.1℃±5℃。虽然每天各个时段的温度都有所不同,但短时间身处高温环境中时,林蛙会通过自身调节而顺利通过这一时段并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环境温度低于23.1℃时林蛙将体温调节得高于外界温度;当环境温度高于23.1℃时林蛙将体温调节得低于外界温度。当温度超过23.1℃时温度越高林蛙生长发育受到的损害就越严重。处于高温环境的林蛙努力通过自身代谢使体温降低,短时间内尚可维持,但若代谢系统长期超负荷运作,则会导致林蛙体质下降,容易生病,蛙群发病率高涨,所以在养殖林蛙时必须严格控制环境温度,以养殖池地面的温度为测定的环境温度。调节温度的具体运答措施可以结合遮阳、通风、保湿和隐蔽物等设施,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灵活地进行设置。
3、养殖林蛙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保湿工作。养殖池地面湿度达到相应的要求时,完成变态的林蛙可以完全营陆栖生活需要注意的是,在兄悄裂林蛙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养殖池地面应达到的湿度标准也不一样。变态幼蛙要求85%~90%的湿度,1~2月龄的幼蛙要求80%~85%的湿度,3月龄以上的林蛙则要求70%~80%的湿度。迅速、便捷可对全场进行全面加湿处理,达到这些标准的加湿设备方为合格。加湿的主要方法是:将雾化喷头套在塑料管上用水泵加强水压后进行喷洒。通常应每天加湿1次而阴雨天不要加湿,天气炎热时则应酌情增加喷洒次数,一般来说应选择早晨或晚上等阳光微弱时进行喷洒。
4、高密度养殖林蛙时排泄物过多将导致养殖场内空气污浊、气味难闻,从而使林蛙的生长发育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在日常管理中要经常给养殖场通风换气使养殖场内的空气新鲜。合理设置通风口是养殖场具有良好通风性能的前提,若条件允许围栏应使用网状的通风材料。只需设计合理规范即可具有较好的通风性能。
5、虽然水是林蛙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但是在集约化的人工养殖时,在高密度的条件下积水对林蛙有致死的可能。这主要是因为在高密度的养殖条件下,养殖池中单位面积上的林蛙排泄物数量增加了无数倍,积水受到严重的污染、滋生出大量细菌。当环境温度较高,林蛙喜欢隐藏或栖息、在水里,这时皮肤便很容易被受污染的积水损伤;另外积水中般含有极多的致病微生物,会导致蛙群大面积暴发疾病。由此可知养殖池的地面以2/3沙子与1/3黏*混合的沙*为好,这种地面的透水、排水性能俱佳不会出现积水,又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湿度。
6、林蛙的排泄物因集约化养殖增多导致环境中大量微生物繁殖。针对这种羡闭情况必须按时消毒。如何选择消毒液是消毒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消毒液不得有异味、不得对林蛙的皮肤有所损害,通常会用高锰酸钾溶液以雾状喷射。
7、目标是鼠害、鸟害及蛇害。鼠害:鼠类经常在养殖池边挖洞,破坏围网后进入池内咬噬吞食蝌蚪或林蛙,对林蛙生产有相当大的危害。对此必须经常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鼠类要迅速将其并清除。
怎样养殖林蛙
中国林蛙俗称哈士蟆,主广东北,属,是我国著名药用经济蛙种,那么林蛙要怎么饲养呢?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林蛙养殖技术概要
一、蛙场选址:
可在房前屋后,院子选择平整的地面做养蛙场,附近有地下水、河水、池水,土质黑土、黄土均可。
二、蝌蚪池的修建:
在蛙场中选择一处地势平整,容易排水的地方建蝌蚪池。首先将要建蝌蚪池地方的地面用土垫高15-20厘米,以便抬高地面利于排水,然后将池的四周用土堆成土坝,土坝高度在30厘米左右,再将池中及土的小石子等杂物拣干净,以防弄坏塑料布,将两层或三层比较结实的塑料布铺到蝌蚪池上,将塑料布的四边用土压实,在塑料布上面放水,水深20-30厘米,这样蝌蚪池就建成了。当然,蝌蚪池的宽度最好不要超过2米。这样利于将池中脏水换掉。面积的大小要根据引进种蛙的数量而定。一般100对种蛙有10-15平方的蝌蚪池即可。
三、蝌蚪期的喂养:
蝌蚪孵出后,首先吃包卵的卵膜,卵膜吃7-10天,吃完后再开始吃饵料,一般将7份玉米面和3份豆粉混合加入适量的水,煮熟后呈稍干状喂蝌蚪即可。喂的时候将饵料直接投放带局到水中即可。
四、幼蛙及成蛙的喂养:
蝌蚪经过50天左右的喂养就变成幼蛙,登陆上岸,变成幼蛙以后就要吃小虫,蚊蝇、、蝇蛆等。只要温度适宜,小蛙就开始活动捕虫,每天用小黄粉虫或饲喂,喂时将虫直接撒在蛙场四周的地面上。实际养殖中,一般采用繁育黄粉虫或蝇蛆来喂养幼蛙及成蛙,黄粉虫用子繁养(饲养方法极简便,详见技术资料),蝇蛆可用1份猪、牛、羊血(任意一种)兑40-50份水加入少量麦麸子或玉米面放到室外的缸、盆、水泥池、土池中,3-5天自然产出大量的蛆,这种方法简便快捷,来得快,数量大。
五、幼蛙及成蛙养殖圈的搭建:
养殖蝌蚪时期可以让蝌蚪氏行配在下直接饲养,当蝌蚪变态成幼蛙以后就要让幼蛙在遮阳保湿的环境下生长,这样就必须为其搭建养殖圈,首先可以用竹杆或竹片,铁筋搭建高度1.8米的拱棚,拱棚上面用遮阳网罩住,遮阳网四周底边用土埋压,在拱棚下修建幼蛙及成蛙养殖圈,修建蛙圈可以修一个大的养殖圈也可以修建数个养殖圈,在规划好养殖圈的大小后,沿每个养殖圈的四周每隔1米-2米埋一根木桩,木桩高出地面1米,埋入地下20-30厘米,然后用塑料布将所有木桩围成一个圈形,塑料布底边埋入土中,上边用1米-2米长的木板卷起用钉子钉歼指到木桩的顶端,使塑料布垂直于地面,塑料布的上边沿在木板的作用下与地面保持平行,与木桩成直角以防蛙逃跑。蝌蚪池可以建在幼蛙及成蛙养殖圈中,这样,蝌蚪变成幼蛙上岸后直接可以投喂而不需再换地方,省时省力,只是养殖蝌蚪时不要在拱棚上罩遮阳网,等到蝌蚪变成幼蛙时再罩上遮阳网。保湿就是在晴天每天往养殖场内的地面上喷一到。
六、延长生长时间:
早春利用塑料提高水温,提早孵化蝌蚪,促进早变态进入陆地生活,早春气温低也可先将网棚盖上塑料布,促使蛙提前捕食,晚秋盖塑料布延长幼蛙捕食时间。这样可使林蛙提前达到商品蛙规格。
七、越冬管理:
林蛙在气温低于10时就开始冬眠,不吃东西,减少活动。
1、养殖可以采用地面上盖上一尺到二尺厚的杂草、稻草,让林蛙在杂草、稻草下面直接越冬的方法。
2、窖内越冬:窖宽2米,深2米,四壁用砖石水泥等砌成,窖底为土层,窖盖覆土保温,留有通气孔道,地面放入石块落叶等隐避物。每平方米大约贮小蛙3000只,大蛙700只。要经常喷水。
3、室内越冬池越冬:在室内修建水泥池,面积因地制宜,池深1米,水深70-80厘米。需经常换水,防止缺氧,水池上边盖上窗纱等防逃网。
4、焊接水池越冬:有移动方便,控制温度方便,换水方便的特点,可放置在空房的炕上,天冷时烧一下炕,或在池下方放一电暖器控制温度,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便,且安全可靠。
八、林蛙油的提取
在每年的十月末到十一月末开始捕捉个大的雌蛙,这个季节林蛙肥胖,油多质量好,经济价值高。林蛙油就是雌蛙的卵巢,将林蛙雌蛙干制后取油。将捕捉的活雌蛙用细铁丝或线绳从蛙嘴处的鼻孔串起来晾晒7-10天成林蛙干。取油方法:林蛙油取出后是固体的干块,容易存放。林蛙油的提取方法较多,一般是采用将林蛙干首先放于60-70摄氏度的热水里,浸泡5-10分钟左右,然后从水里取出放在盆或其它容器里,用湿润的麻袋等物覆盖,放在温暖室内进行闷润,大约10-15小时左右,可把整个林蛙闷软,皮肤和肌肉变软,即可取油。取油时一只手托住闷软的林蛙,腹面向上,大拇指紧紧地顶住林蛙的两条腿,另一只手掐住林蛙的头部两只手同时用力下折,这时将靠近两腿的皮撕破,露出片状油来,用手或刀片轻轻撬起一端,将两大片油撕下,并同时取出零星小块油,放于盘内晾干即可。
九、药用
林蛙油是一种滋养强壮补益食疗性药品。对年老体弱、产后体虚乳汁不足,,肺结核、等多种疾病,少量服,久服必有益。
1、林蛙油的服用方法:一般是加水浸泡,达到膨胀松软后便可服用。
浸泡方法:首先用凉水将林蛙油冲洗干净,然后放入碗适量的凉水或温水(试验证明1克油加水15毫升),浸泡8-12小时,林蛙油便充分吸水,体积膨大松软,颜色雪白有弹性,没有硬心,即可服用。
服用方法:生服法,就是将浸泡好的油不经蒸煮而生服,其优点某些成份不会因高温而破坏,保持林蛙油完整的营养价值。另一种是熟服法,将浸泡好的林蛙油经过蒸煮后再服用,此法缺点是失去某些成份。
林蛙蝌蚪怎样喂养
早期蝌蚪主要吃包卵的卵膜,稍大后就补充粉状颗粒饲料,如,黄豆粉,或煮熟的,一万尾只需1—2个,3—5天喂一个。
成蛙期吃些什么饲料
如在养蛙场(池)内设置几盏灯,夜间开灯后,就可将远处的蚊蝇等昆虫引过来。这几乎就不需人工喂多少饲料,也可人工繁殖蛆虫或黄粉虫喂养。
蛙长大后怎样销售
雌蛙长大后,秋冬季就可以取油,取油时用细铁丝将头部串起来(上吊),自然下坠,成小块即可取下(成白色固体易保存)。
蛙种怎样放置
由于林蛙有冬眠习性,10月初到次年4月末不吃任何饵料,所以将购回的林蛙种放入有净水的缸中或盆中用纱网罩住缸口及盆口即可。
林蛙怎么养 林蛙的养殖方法
1、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选择一个养殖场地,林蛙不喜欢强烈的光照,喜欢一些潮湿凉答绝余爽的环境,最好要选择在那些地势比较高,而且水源清洁排水灌水都方便的地方。2、用网片或者是围网做一个逃离网,高度必须保持在一米半以上,还要做一些防鸟网,这样防止青蛙逃走也防止林蛙它们的天敌出现,对林蛙造成损伤,顶部必须要有遮阴遮阳的措施。
3、草场地里必须种植一些树木和植物,来为林蛙遮阴,宏渗在养殖场里还需要挖一些小池塘来供休息和产卵,以及孵化池面的水位必须保持在40厘米以上,这样可以给他们一个活跃的栖息环境,蝌蚪孵化以后长到50天的时候就可以变成幼蛙了。
4、采食主要是吃一些小虫子类的食物,所以这时候的饲料主要是一些黄粉虫、蚊蝇和小虫,等到了温度合适的时候,会自己进行觅食,可以把一些虫类的饲料均匀的洒到地面上,必须还要提供足够的饲料和营养成分。清滚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