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泥鳅的养殖技术视频讲解 生态泥鳅的养殖技术视频教程
泥鳅养殖技术怎么养能养好 泥鳅养殖技术如何养才存活
1、养鳅。养殖池或水缸的底部放上一层土,让泥鳅钻潜栖息,水深保持50厘米左右。做成配合饵料并搅拦成块状投喂。养殖成鳅,不宜投喂太多的动物性饵料,防止泥鳅吃得太多不易消化。
2、精心饲养,投饲料为来糠、螺类、蚕蛹、鱼内脏等。一天喂2次,早上6至7时及下午1时投喂。日投喂量为鳅体重的百分之七,可根据泥鳅的吃食情况有所增减。最高投喂量可达鱼体重的百分之十五。每隔10天,将下层泥上搅拌1次,以利于泥鳅天然饵料的生长。经过从4月至11月的饲料,泥鳅可增重8至10倍。
3、日常管理。水质管理工作很重要,每天要清除残饵,经常观察泥鳅吃食及蚂禅活动情况,察物腔如发败衫现泥鳅出现肠呼吸频繁,突然停食等反常现象,应立即换水。一般每10天换水1次,换水后可适当追肥。如发现病鳅,死鳅要及时捞取,以防鱼病传染。饲养后期,应适当添加新水或将已达上市规格的泥鳅取出,以降低密度,促进生长。
泥鳅养殖技术方法如何养殖泥鳅
1、池塘条件,池塘要靠近水源,以便定期加水,最大面积不得超过1亩。水深在40-50厘米即可,水质要求中性略偏酸。池底要平坦淤泥少,池埂要夯实坚硬,以防泥鳅钻洞外逃。为方便捕捉,可在排水口附近挖一个6-8_的集鱼坑。2、苗种放养,池塘养殖成鳅,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投放鳅种40-50尾,鳅种要求规格整齐,大小差距不能太大,以免大鳅吃小鳅。苗种规格以3-4厘米为宜。鳅种下塘时用增效水霉净浸洗5分钟,以防水霉病发生。
3、施足基肥,泥鳅的食性较杂,水体中的植物、小动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都是它的食物。苗种下塘前要施足基肥,以繁殖饵料生物。一般每平方米施有机肥10-15公斤。
4、日常管理,当水温超过30℃时,泥鳅大部分钻入泥中避暑,易造成缺氧窒息死亡,此时要经常加注新水,以增加水体溶解氧和调节水温,同时还要采取遮阳措施,可用水葫芦和浮萍等水生植物遮阳。此外,要经常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饲养方法,人工养殖泥鳅,也要投喂一定的商品饲料,如豆渣、豆饼、麦麸、米糠、酒槽等。投饵正友量一般为鳅体重的4%-5%,当世棚气温在25-28℃时,泥鳅摄食最旺,可适当加大投饵量,促进其生长。投搜清则喂方法应定点设置食台投喂,投喂时间以傍晚投饵为宜。
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养殖技术是:
1、建设场地
想要养殖泥鳅,就要在场地的建设上开始准备。场地一般是选择泥底的鱼池,如果是水泥地则需要铺上15-20厘米的泥土为底,面积一般在1亩左右即可,在进行投放之前要对池底泼洒生石灰等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2、投放鱼苗
投放鱼苗之前,先要在鱼池中倒入一些肥料,让肥料融化在水体中之后等到水体呈现出清亮爽嫩的黄绿色即可种植一些水草和投放大量浮游生物,以作为鱼苗的食物所用,每一亩面积的知派鱼池投放大约5-10万尾左右的鱼苗是最合适的。
3、配制饵料
泥鳅的食性比较杂,只要是没有腐败变质、能够啃咬动的生物质大多都能够作为饲料喂食泥鳅,但想要它长得好的话还是要以各种富含营养和蛋白质的豆粕、米糠、麦麸、酒糟等为主,搭配上鲜活的蚯蚓、蝇蛆等动物性饲料。
4、定期巡查
养搭则贺殖泥鳅的鱼池要定期进行巡查,做好换水和防病防逃等工作,水色要做到清亮黄绿,能见度30厘米左右为宜,及时进行换水注水的处理,每天打扫一次饵料台,盯让捞出食物的碎屑和杂物防止污染水体,修补鱼池上的漏洞防止泥鳅逃跑。
上一篇:黄蜂养殖技术视频 黄蜂养殖技术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