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虾技术 养殖虾技术设备有哪些
虾养殖技术
河虾养殖时要建造合适大小的虾塘,深度大概在两米左右就行。底部的基质可用沙质和淤丛吵泥土混合的,但淤泥要少。放入虾苗之前虾塘要先族手消毒处理,保证无菌。放的时候要把控好密渗穗侍度,不可过密。若是条件允许,可借助增氧机增氧。河虾的食性很杂,从幼体阶段至成虾浮游动物、藻类、枝角类、桡足类、小型水生昆虫、有机碎屑、丝状藻固着藻、小型无脊椎动物等均摄食,但其喜食动物性饲料。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用配合饲料,其尤喜食螺蚌肉、蚯蚓、小杂鱼、蝇蛆、蚕蛹等动物性饲料,故养殖过程中宜适当添加一些动物性饲料为好。
养虾需要什么条件和技术
养虾需要的条件和技术:选址、清塘消毒、净化水质、增氧保暖、喂养、日常管理。
1、选址
养虾时选址很重要,要选在周边水源丰富,排灌方面都比较好的地方,可以在这种地方搭建池塘,或者用稻田养虾。
2、清塘消毒
养虾的过程中,要采取清塘消毒的措施,可以在注水前一周,将池塘中多余的淤泥清除干净,然后将稀释后的EM菌液泼洒在池塘中,清除池塘中的细菌和敌害生物,保持池塘的干净。
3、净化水质
虾池中的水质必须保持PH值在7.8-8.6之间,不能高于9.1,而且需要经常注入新的水源,虾池中水质的透明度要保持在30-40厘米左右。
4、增氧保暖
虾在生长的则皮过程中,对水中的溶氧量有一定的要求亏盯滚,可以在池塘中销余安装增氧机,充分搅动池水增加氧气含量,有利于虾苗生长,而且虾苗一般在每年2月份投放,容易发生倒春寒现象,可以向池塘中安装加热棒或者连接锅炉,保持温度适宜,避免虾苗冻死。
5、喂养
虾是属于杂食性的动物基本上不会挑食,喂食常用的荤饲料有螺、禽畜的下脚料等。青料有蔬菜、陆草类等。精饲料有玉米、小麦、谷物等。
6、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的过程中,每隔15天向池塘中泼洒一次生石灰水,进行水质的调节,防止病害发生。在虾养殖的过程中,会浮游出水面来觅食,如果水体过深,是不利于虾觅食的,对虾生长也不利,所以在养虾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水质和水位。在对虾养殖生产中,肥水也受环境因素和营养盐因素的影响,如果肥水变得特别差那么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护。
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池塘需要哪些设备与设施?
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池塘需要具备提水设备、扬水站、进、排水渠道、中央排污孔、蓄水池、养殖池、增氧设备等。
虾塘的提水设施,要根据地区、虾池位置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提水方式。郑改单个虾池可在进水闸处设提水泵;中小型的养殖场,多个虾池可采用逐级提水的方式,先将海水纳入蓄水池或蓄水沟渠,再用水泵向虾池供水;有些养殖区必要时可建大型扬水站,统一提水供各养殖场使用。虾塘应单独设置进、排水渠道,不能共用;进水口应尽量远离排水口余拿,新建虾场的排水口不能设在已建虾场的进水口附近。排水渠除满足正常换水外,还要考虑暴雨排洪及收虾时急速排水的需要,排水渠宽度应大于进水渠,其渠底高度一定要低于各相应虾池排水闸闸底30厘米以上。
蓄水池是储存、沉淀净化海水用的,可以降低水体病原微生物数量。特别是在海区水质差、赤潮生物、病原生物多时,或外源水供应困难,采用循环水供水时,蓄水池更是必需的。通常蓄水池容量为总养殖水体的1/3即可;为处理水方便,3~5个养殖池可配备一个蓄水池。
养殖池可建成土池、砖砌水泥批挡池、混凝土浇铸池等类型,面积不宜过大,一般在15亩以下,水深1.5~3米。采用中央排水的虾塘,池底应向排水口略倾斜,使池底积水可自流排干,以利晒池和清洁池底。养殖池底不能漏水,必要时加防渗漏材料,池坝要坚固,含沙比例较多的土坝容易坍塌渗漏,土质较差时应护坡。虾池相对两端设进水闸和排水闸,闸顶应高出进水渠能达到的最高水位0.2~0.4米,进水闸闸底高于池滩面0.5米,闸室设三道闸槽,外槽安装粗滤网板,中槽设闸板,内槽安装锥形滤网。排水闸兼做收虾用,间宽与进水闸相同,闸底高要低于池内最低处20厘米以上,以利排水,闸室同样应设三道闸槽,由内向外安装防逃网、闸板和收虾网。
养殖密度较高时虾塘必需有增氧设备,增氧机台数,要考虑水源状况、养殖密度、总进排水耗能等情况。如果水源丰富,水质一直保持良好,可考虑少配,反之则多配;养殖密度(亩产)高则多配,低则少配;进水用泵提升时间短,总进排水能耗较少,增竖丛搭氧机少配,反之多配;如当地电费相对较高而虾售价相对较低,则考虑少配,反之则多配。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