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的养殖技术视频教程 鹦鹉鱼的养殖技术视频讲解
鹦鹉鱼怎么养长得快 鹦鹉鱼的养殖方法
1、环境稳定:鹦鹉鱼比较皮实,所以它们对环境的要求不高,平时只要将水温保持在28℃左右,这样可以促进它们的新陈代谢,加速它们的生长发育。鹦鹉鱼对水质的要求不高,只要水质呈弱酸性即可,平时可以3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的量控制在族喊四分之一就可以。2、喂食充足:鹦鹉鱼苗可以多喂一些丰年虾、水蚤、水虱、红虫、面包虫、黄粉虫等食物,这样可以保证它们的营养充足,促进它们的发育。但饲养者不能长期只投喂活饵,容易造成它们挑食,平时也要搭配一些合成的饲料,保证它们的营养全面。
3、疾病预防:小鹦鹉鱼的抵抗力较弱,饲养者需要定期给它们杀罩野菌消毒,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物穗喊一旦发生疾病,需要立即对症治疗,避免病情发生恶化。
鹦鹉鱼怎么养
鹦鹉鱼的养殖需要提供好的水质环境、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注意私聊搭配、定期更换水体、挑选好的鱼苗。
1、提供好的水质环境
鹦鹉鱼对水质要求非常高,需要保持水温在24°C-28°C之间,pH值在7.0-8.0之间,硬度在8-12dGH之间,水中溶解氧要保持充足。因此,在养殖鹦鹉鱼时需要配备完善的过滤器和加氧设备,定期检测水质并进行调整。
2、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鹦鹉鱼是群居性鱼类,它们需要足够的空间和隐蔽的地方来休息和觅食。可以为鹦鹉鱼提供装饰物和遮蔽物,如水草、石头、树枝等,让它们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3、注意饲料搭配
鹦鹉鱼是杂食性鱼类,可以吃干、活或冻虫、浮游生物等,但需要注意饲料搭配,以保证营养均衡。同时,要世哪注意控制喂养量和频率,避免过度喂养导致水质污染。
4、定期更换水搜或码体
鹦鹉鱼每天会产生大量粪便和食团敬物残渣,容易污染水质,因此需要定期更换水体,一般每周换一次1/3到1/2的水体,确保水质清洁。
5、挑选好的鱼苗
鹦鹉鱼的身体颜色鲜艳明亮,没有其他杂色,购买时要避免挑选打色的鱼。健康的鹦鹉鱼体表没有外伤、掉鳞、烂磷、烂肉、烂尾、鳞片内没有充血的现象。
鹦鹉鱼应该怎么养
鹦鹉鱼它们长着一副憨憨蠢蠢的呆萌样,非常符合现在人的审美标准,是大家饲养萌宠的首选之一,不过鹦鹉鱼应该怎么养呢,接下来我带你一起去看看吧。
鹦鹉鱼怎么养好
1.水温:出现鹦鹉鱼变白或鹦鹉鱼变黑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水温不适。我从朋友养鹦鹉鱼的经验了解到,鹦鹉鱼属于热带鱼中比较好养的鱼,它对水温的要求不高,并且适应性也很强,但是对水温的骤变特别敏感。鱼缸水温应在25~30度之间,最好维持在28度左右,鹦鹉鱼就会变红,充满活力。
2.饲料:鹦鹉鱼可谓鱼类中的吃货,什么活虾、饵料、薄片等等都吃,但是绝对不能喂食小河鱼。鹦鹉鱼贪吃,不知饥饱,因此给鹦鹉鱼喂食小河鱼会撑到,另外鹦鹉鱼的鳃很脆弱,小河鱼对坦姿鳃也有不良作用,喂食小河鱼还会使鹦鹉鱼体色退色。
3.光线:鹦鹉鱼对光线比较敏感。每天保持1-2小时的强光照射,之后要让其在较暗的环境里度过一天中的其他时间。据经验者介绍,不能仅仅靠自然光而应给予定时、定量灯光照射。切记:灯光照射时间不宜太长,关灯后要使鱼缸的环境一直保持比较昏暗。如果鱼缸在不向阳的房间,就每天增加两小时的光照,然后关灯。如果房间光线较充足,就要在灯光照射后,适当遮挡房间里的光线,使鱼缸处在昏暗的状态。
养鹦鹉鱼注意事项
1.及时换水:保持水新可以保证鹦鹉不退色。如果4天以上不加入新水的话,鹦鹉就会掉色。所以,一般三天换一次水,一次换四分之一。一般情况下,闹信信鹦鹉鱼在刚换水的前2-3小时内颜色会变浅,但很快就会恢复红色。
2.鹦鹉鱼胆小。喂食之前先开灯,开灯五分钟后,等所有鱼都适应了,慢慢胆子大了,再喂食。时间长了,鹦鹉鱼也就慢慢适应了你喂食的节奏,下次一开灯都会聚集在一块儿了。
3.一天喂一次,形成规律。在走进鱼缸前,别让人影晃到鱼缸影响鹦鹉鱼,喂食物前先在鱼缸前停一会儿再投食。
4.如果和大型鱼混养的话,可以准备点颗粒饲料(当然干虾更好),和其他饵料一起放。颗粒饲料比较小,一时半会儿大鱼吃不完,鹦鹉鱼就能抢到了。鹦鹉鱼一般是不会和其他鱼抢食的,这样长久下去没有食物就会出现萎靡甚至死亡。但也不要和小型鱼混养,因为鹦鹉鱼长大后会吞食一些小型鱼。
鹦鹉鱼六大常见病
1.精神不振,萎靡,俗称“不现实”,活动量明显减液轮少。
2.离群,躲在角落或扎堆。
3.尾鳍、背鳍不伸展,俗称夹尾巴。
4.食欲不振,不抢食。
5.体表颜色不鲜艳,血鹦鹉鱼颜色不红。
6.身上出现特殊病变,例如:斑点、烂块、红肿、水肿、充血、瘀血、出血、颜色异常、粘膜增多、粘膜脱落等异常表现。
上一篇:小龙虾 壳 小龙虾壳子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