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虫养殖支技术视频 泥虫如何养殖
时间:2023-09-24 11:29:09 浏览量:
水稻负泥虫影响产量,水稻负泥虫的防治方法有什么?
水稻负泥虫影响产量,水稻负泥虫的防治方法有很多。水稻负泥虫,鞘翅目叶甲虫。又称稻叶甲,俗称牛粪虫、猪粪虫、背粪虫、猪粪虫。
病虫害的普及:稻泥虫的危害与防治我国稻螟主要发生在两个地区:一是东北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另一个是南方水稻产区,包括安徽、湖北、贵州、云南、湖南、广西、广东、江西和浙江等秦岭以南省份。它是水稻生长早期的主要害虫之一。对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一定影响,部分地区造成灾害。如80年代大答斗别山中稻每隔2~3年,可造成5%~10%的减产,严重可达20%。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东北地区稻田面积的迅速增加,水稻负泥虫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水稻害虫。除了大米,它还危害小米、小米、大麦、小麦、玉米、芦苇、水竹、速食草、李氏草、碱草和白草、甜草等植物。
症状水稻负性泥虫的幼虫和成虫均在苗期和分蘖期对水稻造成危害,尤其是幼虫。可沿叶肉叶脉进食,造成清握磨白色纵向痕迹。米泥虫的幼虫有携带粪便的习惯。因此,在受损的叶片上经常会出现米粒大小的泥点。泥斑中有乳白色至黄绿色的寡足类幼虫,头小,背大,皱纹多,有粪便团块。当负泥虫发生严重时,田间叶片变白、开裂,甚至整株死亡,造成幼苗缺苗。即使水稻幼苗存活,由于叶片受损,光合效皮陆率降低,水稻生长迟缓和晚熟影响产量。
病虫害的普及:稻泥虫的危害与防治防控技术农业防控消灭过冬的成年人。秋春两季,稻田、垄沟附近的杂草可以消灭一些越冬害虫,减少危害。调整水稻播期是避免我国北方稻虫危害高峰的有效措施。在我国北方,越冬成虫通常在6月恢复活动,因此早栽育苗和培育强壮的育苗可以提高秧苗的抗虫性,从而减少水稻泥虫的危害。
家里养花有泥虫怎么办
1、室内养花起腻虫可用风油精防治,风油精中加入600-800倍的水稀释,将溶液喷洒在害虫上,杀虫效果比较好。还可用烟叶驱虫,将烟斗芦叶取出,放在水中浸泡,大概泡24小时,过滤出来的溶液喷洒在花卉上,可防治腻虫,还可防治红蜘蛛。2、此外,还可用洗衣粉防治,用3-4克洗衣粉加100克水搅拌成溶液,连续空手带喷洒两薯姿三次。
如何防治水稻负泥虫?水稻负泥虫生活习性
水稻负泥虫,属鞘翅目,负泥甲科。俗称背屎虫、猪屎虫。主要为害水稻、茭白、粟(谷子)、小麦、玉米、李氏禾、芦苇、碱草等。一、水稻负泥虫为害特点
成、幼虫食害叶肉,残留叶脉或一层透明表皮,受害叶上出现白色条斑或全叶发白枯焦,严重时整株枯死。
二、水稻负泥虫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7~4.6毫米,宽1.6~2.2毫米,头、触角、小盾片黑色,前胸背板、足大部分黄褐色至红褐色,鞘翅青蓝色,具金属光泽,体腹面黑色,头具刻点,触角长达身体之半,前胸背板长大于宽。
小盾片倒梯形,鞘翅上生有纵行刻点10条,两侧近平行。卵长0.7毫米左右,长椭圆形,初产时浅黄色,后变暗绿至灰褐色。幼虫体长4~6毫米,共4龄;头小,黑褐色,腹背隆起很明显,幼虫孵化后不久,体背上堆积着灰黄色或墨绿色粪便。蛹长4.5毫米左右,蛹外包有白色棉絮状茧。
三雹灶行、水稻负泥虫生活习性
一年生1代,以成虫在田埂、渠边、塘附近背风向阳处越冬。翌春,越冬成虫先在禾本科杂草上为害,当水稻等秧苗露出水面时,即迁移至水稻上为害,把卵产在叶面近叶尖处,少数产在叶背和叶鞘上,卵聚产,一般2~13粒排成2行;
初孵幼虫多在心叶内为害,后扩展到叶片上,幼虫怕光,源哗喜欢在早晨有露水时为害,晴天中午藏在叶背或心叶上,末龄幼虫把屎堆脱去,分泌出白色泡沫凝成茧后化蛹在茧内。
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入幼虫化蛹盛期,以成虫于8月上旬后越冬。雌成虫寿命309~328天,雄虫245~277天。成虫交尾适温16℃~22℃,相对湿度80%,雌性能重复交尾,雄性则不能。第1次交尾时间为9~16时,第2次18~23时,日均温高于15℃开始产卵。
四、水稻负泥虫防治方法
1.幼虫始发后辩闹把田水放干,撒石灰粉,然后把叶上幼虫扫落田中,也可在早晨露水未干时用苕帚扫除幼虫。
2.药剂防治。幼虫1、2龄阶段喷洒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视虫情防治1次或2次。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猜你喜欢
喜欢种植养殖就经常来哦!
农资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