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的甘蓝的栽培技术有哪些 越冬的甘蓝的栽培技术与管理
露地越冬甘蓝的栽培技术
1、适时播种适时播种是春甘蓝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若播种过早,幼苗生长较大,早春连续低温,使幼苗过早地通过春化阶段,容易发生先期抽苔,相反,播种过迟,成熟期推迟而漏或影响经济效益,播种前将苗床浇透水,用新高脂膜拌种(可与种衣剂混用),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2、苗期管理
为了培育壮苗,苗期温度管理十分重要,播种后,夜间需盖草帘,苗出齐后温度可适当降低,无论晴天或阴雨天都要及时通风。并用新高脂膜喷施在植物表面,能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护禾苗茁壮成长。
3、大田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水,以提高幼苗成活率,生长期间要清沟排水肆搜绝,保持根系发育良好。及时用壮裂姿茎灵使植物杆茎粗壮、植株茂盛。同时可提升抗灾害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同时要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并喷施新高脂膜增强防治效果。
越冬甘蓝菜的育苗方法是什么?如何进行管理
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开始缓慢下降,实际上许多越冬作物的育苗时间已经到了。甘蓝作为越冬植物的一种,已经可以准备育苗了。那么越冬甘蓝的育苗方法是什么?又该如何进行管理呢?
种植时间
在确定播种期时,不仅要考虑并世种植区的气候,还要考虑甘蓝生长的温度要求,以及甘蓝的上市时间。越冬甘蓝的种植时间,北方一般在8月至9月,南方可稍晚,10月可播种。越冬甘蓝的种植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过早的抽芽会导致甘蓝生长过快而发生未成熟抽芽。种植过晚会导致越冬甘蓝抽穗量减少,影响越冬甘蓝产量。
品种选择
作为越冬甘蓝,必须注意抗寒性强、抗寒性强、不易抽芽、抗逆性好、产量稳定的品种。如果引进新品种,必须先小面积种植,再大面积种植,以免出现抓球不好、抽芽不成熟等问题。
地块选择
甘蓝生长过程中,土壤不严。在种植越冬甘蓝的过程中,要注意种植地的温度。越冬甘蓝的种植区以0-10℃为宜冬季气温高,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
苗床准备
下面我们来继续深好蔽哪入介绍本期话题。
苗床准备影响甘蓝幼苗后期生长,播种前需对苗床进行翻耕施肥。先把苗床犁好,再把地弄干。苗床土壤变白后,修剪苗床,施用腐熟的农家肥。一般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200公斤左右,植物灰300公斤左右,复合肥3公斤左右。施肥后,要浇水,四天左右就可以播种了。一般每亩甘蓝需要70平方米的苗床。
播种育苗管理
1播种
一般每亩种子量为40克至50克。播种后,在苗床上覆盖1厘米左右的薄友码土,并根据土壤含水程度撒少量水。温度应控制在18℃和22℃之间,保持土壤湿润。甘蓝种子出苗速度快,一般一周十天左右就能完成出苗工作。
2应急后管理
出苗后,应及时调整苗圃温度,避免苗木过快生长。苗床的温度应控制在10℃左右,这样才能起到一定的炼苗作用。为避免苗木生长空间过于拥挤,甘蓝出苗后要及时进行间伐工作。苗期要进行两次间伐工作,一次当苗木有一片真叶时,对生长过密、生长弱的苗木要进行移栽。第二次间伐应在幼苗长到三到四片真叶时进行。稀释原理与第一次相同。此时,苗木间距应控制在3~4cm。在两次间伐过程中,应协调除草,避免苗床杂草滋生,影响苗木生长。
3苗木移栽
早熟品种苗龄一般控制在40天左右,中晚熟品种苗龄一般控制在45~50天左右。一般幼苗长到6~8片真叶,苗高约12~15cm,根系发达。
通过我们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越冬甘蓝菜的育苗方法是什么如何进行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花六八将不断更新,喜欢我们记得收藏起来,顺便分享下。
如何进行冬甘蓝的丰产栽培?
(1)适时偏早播种
甘蓝原产地中海沿岸或西海岸,形成它需要温和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但耐寒和耐热能力较大白虚巧菜强,特别是苗期的耐热能力更强。因此,于炎夏育苗而于冬季采收。生产上多在7月中、下旬播种,重庆市郊区现将播期提早到6月下旬左右。因采用中、晚熟甘蓝品种,从播种至开始结球约需70天以上。在6月下旬左右播种,在8月中、下旬定植,至9月中、下旬即可进入结球始期,此时旬平均气温在22~24℃,秋雨如首已经来临,外界条件已能适应结球的需要,更主要的是争取了较长时间的10~11月19.9~12℃之间旬平均温度,以充分满足温度的需要,从而取得丰产。适时偏早播种,必须在播后20余天进行一次假植,假植行距17厘米左右,并在8月中旬前后及时带土定植,以免在苗床上生长拥挤纤弱和延误生长。天旱时应加强水肥管理。
(2)选用良种
冬甘蓝宜选用丰产、优质的中、晚熟品种。如二乌叶、京丰1号、西园2号、差橡键西园3号、西园4号、中甘9号、庆丰、晚丰等。
(3)培育壮苗
冬甘蓝育苗期间正是夏季炎热干燥和有阵雨的季节,要育出壮苗,必须精细管理,具体技术措施可参阅蔬菜露地育苗部分。壮苗的标准:茎粗短、不弯曲,叶柄粗短,叶肥厚浓绿,叶形圆正或具备品种特征,外叶开张和内叶微向内卷。
(4)定植
甘蓝的原产地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壤肥沃。因此,栽培甘蓝的土壤宜选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较黏重的壤土和沙质壤土均适宜栽培甘蓝。甘蓝对厩肥反应良好,增施腐熟牛厩肥作基肥是保证高产的措施之一,每667米2可施牛栏粪320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草木灰150千克。
播种后40天左右,当幼苗具有7~8片真叶时进行定植,起苗时应保证幼苗带好土块或土团,这是秋甘蓝在比较高的温度下定植后很快恢复生长的重要措施。定植时先按行株距挖窝子,然后将带土块的秧苗放入,封土一半时进行浇水,使土块吸膨,再将土盖平。密植是增产的技术措施之一,可以采用宽窄行栽培,行株距大小依品种而异,尖头型的品种和平头型的早熟品种。一般可采用宽行53~60厘米,窄行和株距33~40厘米;平头型的中晚熟品种,可采宽行67~80厘米,窄行株距47~53厘米。
(5)田间管理
冬甘蓝莲座叶的生长是在比较高的温度下进行的,结球期是在温和冷凉的气候下进行的,温度条件一般适合生长的要求。因而生长快,要求养料充足,一般生产施用追肥4次以上,每667米2施人、畜粪尿4000千克以上;定植后施1~2次稀薄人、畜粪尿,以利成活并促进团棵,如幼苗生长较差,还可施5~10千克硫酸铵,团棵至莲座期可追肥2次,其中第二次为重肥,可施较浓厚的人、畜粪尿2000~2400千克,结合施用50千克左右的过磷酸钙、100~150千克草木灰、硫酸铵25千克左右,以充分满足结球的需要,以后若结球不紧可增施稀薄的人、畜粪尿。冬甘蓝施肥应在前期气温较高时,抓紧将各次肥料施下,以满足迅速生长和结球的需要,施肥晚则收效差。
(6)采收
冬甘蓝的采收期因播种期和品种而异,一般在7月播种的中、晚熟品种,在11月中、下旬开始采收,过早采收影响产量,过迟采收叶球容易破裂,一般丰产栽培每667米2产量可达5000千克左右。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