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雏鹅注意事项 雏鹅养殖
新手养殖鹅要注意事项 新手养殖鹅怎么做
1、雏鹅的选择。在冬季选雏鹅,一定要选择个头大的,健壮的,长得快的,抵抗能力强的。个儿大的,长得壮的,能抵御寒冷的冬季。长得快的,能上市早一些。可以用手抓住鹅的脖子,如果鹅的双脚能够很快的缩回去,这种就是健康团逗皮的鹅。肚皮比较大的鹅不要选,歪头的鹅也不要选。2、温度、湿度、密度。小雏鹅刚出壳以后,体质很弱。冬天温度低,要是鹅舍的温度不当,小雏鹅会被冻死。适合小雏鹅生长的温度是30度左右,随着小雏鹅慢慢长大,温度可以适当降低。湿度也要有所控制,湿度太低,不利于小雏鹅的生长。湿度过高,容易引发疾病。湿度最好能控制在60%左右是最佳的。饲养雏鹅也要注意密度,单位面积不能养鹅太多,很容易发生争抢或者是吃不到的情况,不利于雏鹅的生长。
3、光照。冬天白天时间短,晚上时间长。在这个季节养鹅,光照往往指宴供应不足,鹅就会长得很慢,还容易感染疾病。所以需要人工补充光照,光照能够提高鹅体表的温度,能够提高鹅的抵抗力,能够让鹅快速成长快速育肥。
4、分群饲养。不同日龄的鹅要分开饲养。强鹅和弱鹅也应该分开饲养。公鹅和母鹅在产蛋之前也应该分开饲养。这样能够减少鹅在吃食的时候,相互争抢,能让鹅长得更均匀一些。
5、疾病防治。鹅舍的卫生要经常的清理,定期的进行消毒。饲料要塌差保持干净卫生,饮水要干净卫生,还要喂温水,不能给小鹅喝冷水。鹅舍的温度要保持恒定同时要做好通风换气工作。通风最好选择在中午的时间,因为那个时间段温度较高一些,不会对鹅的身体造成伤害。在买鹅之前和把鹅卖了以后,都要对鹅舍进行消毒。新买的小雏鹅还要打疫苗,主要是预防一些传染病。
刚出生的小鹅应该怎么养?需要注意哪些呢?
鹅在进食前应先喝水,这有助于胃肠道的消化。第一次给雏鹅饮水时,必须将鹅的嘴压入盆中,调整后雏鹅可自行饮水。鹅苗的饮食以绿色蔬菜为主,可加入10%~30%的大米或煮熟的玉米渣。选择当地好的鹅苗。要购买质量好的鹅苗,切记不能贪图便宜,一定要实地考察。鹅苗选择好的鹅苗。
喂食时,把干净的树叶撒在草垫或盘子里,让鹅苗自由吃。不能吃的,可将树叶放在嘴边或洒在鹅身上,诱导其吃。1~4日龄的雏鹅,消化功能较弱,每天喂5~6次。4日龄后,应逐渐增加食量和喂食次数,每天喂8次,每次喂7~8成饱。暴饮暴食会引起消化系统紊乱。育雏室应通风、透明、清洁、干燥,更重要的是保温。一周大的雏鸽的最佳温度为25-28℃,两周大的雏鸽为21-24℃。
当温度合适时,雏鸽活泼而安静;当温度低时,雏鸽拥挤,其哭声深长。当温度过高时,雏鸟会烦躁不安,并发出鸣叫声。用草为雏鸟铺垫,既温暖又潮湿。如果垫料太湿,雏鸟会感冒。将雏鹅分群饲养。不同年龄的鹅应分开饲养。强壮和虚弱的鹅也应分开饲养。在产蛋之前,鹅和鹅也应分开饲养。这样可以减少鹅对食物的竞争,从而使鹅的生长更加均匀。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鹅舍的卫生要定期打扫,定期消毒。保持饲料清洁卫生,饮水清洁卫生,给雏鹅喂温水,不要喂冷水。鹅舍应保持恒温,通风良好。察唯中午时分通风良好,因为此时温度较高,不会对鹅的身体造成伤害。鹅舍在买入前和卖出后都应进行消毒。新买的小鹅也要打疫苗,主要是为了预防一些传染病。
适当分组。败源培裂冲1周龄后,每平方米的小鹅数量减少到20只,2周龄后减少到15只。使鹅群密度合理,防止挤压、堆积,影响鹅群的正常生长。鹅场消毒包含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杀灭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霉菌;一种是杀灭寄生虫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节肢动物和螨虫,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卫生管理是否有效,所以消毒与卫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配合。
小鹅苗喂养需要注意啥问题
育雏期先将育雏舍清理干净,铺上垫草进行第一次消毒,到进雏鹅前一天再用百毒杀消毒液喷洒消旅哗宏毒。刚出壳的鹅温度是第一关,要根据气候环境的变化,仔细的调节温度;
温度要保持在28~32℃之间,以后每周要下降2~3℃,要保持在25~28℃,因雏鹅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抗寒能力不强,因此要保持育雏舍的环境温度,冬季要做好保暖的工作,夏季则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育雏室还要控制好相对湿度。
提供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是保持拆册健康生长的第一条件,腿黑激素的分泌高峰是黑暗的环境,因此环境光线必须要暗,才有利于睡眠,同时睡眠的环境须要安静,排除杂躁干扰,才能保持安静。
扩展资料:
饲料的供给
肉鹅为食草型水禽,有强健的肌胃和发达的盲肠,消化粗纤维的能力较强,可以利用大量的青绿饲料,如各种野草、蔬菜、饲草等都可作为肉鹅的饲料,因此饲养成本较低。
达到一定饲养规模的鹅场可实行种草养鹅的方式,适宜种鹅的牧草主要有黑麦草、苦菊等,紫花苜蓿等牧草中芦含含有的皂素较多,不适合单独饲喂肉鹅,在使用时宜与禾本科的牧草搭配使用。
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在林下、果园等处饲养肉鹅,但是在选择林下和果园喂鹅时要注意禁止在喷洒过农药后喂鹅。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