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养殖技术有哪些 小伙养殖技术怎么样
肉猪的养殖技术有哪些
选用瘦肉型杂交猪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肉猪肥育效果的主要技术措施盯空之一。
我国现多用二元或三元杂交种来生产商品猪,但普及率仍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偏远地区。

二、适宜的饲养水平
饲养水平是指猪一昼夜采食的营养物质总量,采食的总量越多,则饲养水平越高。对猪肥育效果影响最大磨则樱的是能量和蛋白质水平。
能量水平:
在蛋白质、氨基酸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一定限度内,能量采食越多则增重越快,饲料利用率越高,沉积脂肪越多,月同体瘦肉率越低。
蛋白质水平:
在考虑蛋白质水平的同时,更应考虑氨基酸之间的平衡和利用效率,否则易造成浪费。
粗纤维水平:
猪为单胃动物,对粗纤维的利用效率低,一定条件下,适当提高可降低能量摄入,提高瘦肉率。建议量:小猪低于4%,肥育期低于8%,成年猪可达10-12%。猪对粗纤维的利用率因品种、饲粮的消化能、蛋白质水平、粗纤维本身的来源等而异。
矿物质和维生素水平:不可不用,也不可多用。

三、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1、适宜的温湿度条件:
温度是影响肥育猪的重要因素,温度适宜,则猪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品质好。最适宜温湿度是20℃和50%。在适宜的温度下,湿度影响较小。
2、舍内空气质量:
注意通风换气,防止密度过大造成CO2,NH3,H2O等有毒气体聚集,排通瞎丛粪污,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定期消毒,加强舍外绿化。
3、光照:
研究表明,有无光照影响不十分明显,但强光会降低日增重,胴体较瘦,弱光则促进脂肪沉积,胴体较肥。

四、选择适宜的肥育方式
1、快速育肥(直线肥育法):
按不同的生理阶段,采用不同的营养水平和饲喂技术,从开始至出栏一直用较高的营养水平,后期适当降低能量,防止过肥。根据体重分为二阶段或三阶段进行饲料配方,提供均衡合理的营养。
2、分阶段限饲(吊架子)
是在较低营养水平和不良的饲料条件下所采用的一种肉猪肥育方法。将整个过程分为小猪、架子猪和催肥三阶段进行饲养。
鸭子的养殖技术有哪些
1、鸭苗选择迟耐好
用于进行放养的鸭苗它的体质是必须要过关的,同时这时的鸭苗也有一定的大小了,这样才能进行放养,不然损失会很大。一般情况下我们至少需要选择半个月左右的鸭苗用于放养,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日龄,那么就需要在养殖场中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殖才能放养。
2、放养密度
放养的密度需要根据所选择的放养的区域面积以及鸭苗的大小和生长情况来决定放养的密度,放养的密度可以适当的稀,但绝不能过密,这样放养区域的食物不能满足鸭群的需求,会发生抢食的情况,同时放养的密度过大会污染放养区域的环境,通常情况下一亩放养的区域一般可放养成鸭二十五到三十五只左右,十五日龄的鸭苗一般可放养几百只。
3、放养区域
放养的区域我们主要是根据放养鸭子的数量以及距离养殖场远近、区域的环境等来进行规划和选择,一般情况是选择距离养殖场近的园地或稻田等用来进行放养,这样它们在园间和人田间就会有充足的食物,我们只需要少量的饲喂一些精料用来催肥即可。同时在放养区域要设立围栏,用来防止鸭子逃跑。
4、放养方法
一般是在每天上午十点到十一点左右的时候将亩衫鸭群放入选好的放养区域,在放养区域要准备好充足的饮用水,同时在每天下午两点到三点左右去放养区域在固定的位置投放饲料,用来补充它们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其次就是等晚上会养殖场之后在进行一次补料即可。在放养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田间和园间的管理,防止天敌对它们的伤害,最好是每天都有专人进行看管。
5、注意事项
在放养鸭子的时候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小编在这里例举几点,首先就是在放养的时候不要选择很远的地方放养,这样不方便进行管理,其次就是放养的时候赶鸭不要赶太急,因为鸭子的胆子很小,很容易受惊,从而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害。然后就是在地面比较烫的时候不要进行放养,这样会损害鸭子的脚掌,从而引发细菌感染,最后就是在一些喷了农药的区域不要让鸭子进去觅食,不然会被毒死。
扩展资料:
1、放养密度:
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0.067公顷果园放养成鸭20-30只。
2、划定轮放区:
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为便于管理一般每区0.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区,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3、按时补饲:
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前期码铅为育雏期,可圈养和笼养。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量的不足。按早上半饱晚喂足的原则确定补饲量,并逐减喂饲次数和数量,促使鸭自由采食。
4、加强监管:
严防鼠害:放养鸭要严防山猫、黄鼠狼之类野兽的侵害。侵害鸭的兽类都惧怕网具,因此采用尼龙网围圈放养区是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不管放养多少只,也不管面积大小,都要用网围圈,并要固定专人管理。特别是放养幼龄鸭,防鼠害更为重要。
5、防疫灭病:
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要按照常规防御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
参考资料:
蚯蚓的养殖技术有哪些?
1.养殖方式:建场十年,我们一直坚持露天堆肥养殖蚂旁,我认为,此法低成本,是大规模生产蚯蚓产品的最佳方法,不须任何投资设备,利用一切空闲地,只要把未经发酵的牛粪、马粪、猪粪李物裤做成高15-20厘米,宽1-1.5米,长度不限,放入蚓种,盖好稻草,遮光保湿,就可养殖。
2.我们从几平方米开始饲养,一直到现在,二百多亩地扩繁都用此法,其优哪简点是操作方便,省去了堆制发酵一系列工作,饵料保持养分不受损失,提高了蚯蚓生长速度,易于在农村推广应用。此法也有其缺点:一旦饵料发热,蚯蚓死不见尸,夏季连雨天及暴雨过后,床内不透气,有外逃现象。
3.避免方法是让每个养殖床都有新饵料。饵料搞堆块状,为蚯蚓创造良好自下而上条件。此种方法的关键是要使饵料保持含水量在60-70%,不可过干过湿,否则饵料就会发热造成死亡。
蚯蚓喜湿、怕干:蚯蚓体内含水量80%左右,要求饵料含水量60%-80%(以用手握料,指缝滴水为准),所以要求养殖床含水量在60%以上,这样每天或隔1-2天,必须浇一次水,水不要太大,但要浇透和下层料接上,浇水时间为冬季中午浇,夏季晚上浇,春秋季节可白天浇。
喜空气、喜静,疏松饵料有利蚯蚓生长,我们多年经验是投料前将床翻支一遍(大约20公分厚)增加透气。这一点很重要,多年来,我们发现床土底层,蚯蚓数量很少,但饵料还是有的,主要就是缺少空气,这样对蚯蚓生长不利。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