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养鸵鸟技术讲解视频大全 养鸵鸟技术讲解视频教程

时间:2023-09-24 20:29:13 浏览量:

鸵鸟的详细养殖方法

 

  鸵鸟的选种选配技术
 

  2.选配
 

繁殖季节按1雄3雌组成1个繁殖单位进行配种,有利于系谱记录和辨认后代血缘。
  鸵鸟的孵化
  1.种蛋采集、保存、选择和消毒
  (1)种蛋采集
  绝大多数雌鸵鸟在下午3—6时产蛋,个别产自上午或夜间。鸵鸟产蛋后要及时捡蛋,以减少破损和污染。雄鸵鸟有保护雌鸵鸟及鸟蛋的本能,捡时要2人配合,1人将鸟赶开,1人把蛋捡走。捡蛋时应将手洗净或戴手套,以免污染种蛋。对污染的种蛋用消毒湿毛巾擦干净。种蛋须登记,注明雌、雄种鸟号码和产蛋日期,并称重编号。
  (2)种蛋选择
  合格的种蛋要求清洁,表面不应有泥土、粪便以及其他污物;其二要求大小适中,蛋重过大过小都会影响孵化率和雏鸟的质量,一般要求种蛋重1.5千克左右,超过2千克和小于1千克的种蛋一般应淘汰。第三要求种蛋的外形呈卵圆形,纵径16—17厘米,横径13—14厘米,过长、过圆、扁形及畸形蛋孵化率低。种蛋的颜色一般为乳白色或米黄色。洁白色的蛋孵化率较低。
  (3)种蛋保存种蛋贮存时应大头朝上垂直或倾斜放置,时间以3—5天为宜,如果贮存期不超过7天,可不翻蛋。若种蛋贮存不超过4天,保存温度以16—18℃为宜;超过4天应为13℃左右。相对湿度为60%。
  (4)种蛋消毒鸵鸟蛋从母体产出时会被泄殖腔排泄物污染而附着细菌,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大量繁殖并通过蛋壳上的气孔进入蛋内,对种蛋的孵化有卜裂影响。因此,必须对种蛋进行严格的消毒。种蛋消毒方法较多,一般以甲醛熏蒸消毒法常用。方法是将种蛋放在储蛋室或消毒柜内,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溶液(福尔马林)30毫升、高锰酸钾15克的剂量,在温度20—25℃的条件下密闭熏蒸20分钟。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甲醛与高锰酸钾反应剧烈,又具有很大的腐蚀性。所以,要用容积较大的陶瓷容器,先加入少量温水,投入高锰酸钾,再加入甲醛。20分钟以后要及时排出消毒柜中的烟雾,待种蛋的温度逐渐降至18℃时,转入贮蛋柜中或入孵化器进行孵化。
  2.孵化
  (1)孵化前的准备种蛋入孵前,要认真检查孵化室的密封、保温、通风条件,孵化室内温度最好恒定在22—25℃。对孵化室、机具等进行全面消毒。开机试温、预热2—3天后即可人孵。
  (2)孵化期的管理  孵化温手搭、湿度控制鸵鸟孵化期为42天,孵化中前期温度恒定在36.8℃,孵化后期30—42天,胚胎自身产生大量的热,需要的温度相对较低,以36℃为宜。孵化要求的湿度较低,孵化器内相对湿度为20%—40%(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报道不一致)。合适的相对湿度是根据孵化种蛋失重率来确定的。种蛋在整个孵化期内失重率为14%时,说明孵化器内相对湿度最合适。孵化室内环境相对湿度在40%时,孵化器内基本不用加湿。如果孵化室相对湿度低于40%,就需要加湿。当环境相对湿度高达70%时,孵化器本身无法把孵化器内的湿度降下来,需要采用孵化室内增设空调或对进入孵化器的空气进行抽湿处理。  照蛋:照蛋的目的是观察胚胎发育程度和异常情况,及时剔除无精蛋和死胚蛋。第一次照蛋是在入孵时进行,检查种蛋放入蛋盘时气室是否朝上。第二次照蛋是在入孵的第十二天,此时鸵鸟的喙和喙尖开始形成,腿和翅膀大致分化,尿囊膜扩展到蛋壳膜内表面,胚胎的躯干部增大,照蛋时可见到清晰的血管,能见到头部和躯干部2个小圆团,称为“双珠”。入孵第三十四天进行第三次照蛋,此时蛋内全黑色,看不见血管,蛋的小头被胚胎充满,称为“封门”。
  翻蛋:鸵鸟蛋黄含脂肪多,比重较轻,浮在蛋的中间由系带系着,胚胎吸收养分,排除废物。如果长时间处于一种位置,蛋黄不能维系在蛋的中央,容易与蛋壳的内膜粘连。翻蛋的目的在于使胚胎外部空间定位毕弊拿,同时也防止粘连,促进羊膜运动。
  鸵鸟蛋孵化期内一般每2小时翻蛋1次,40天转入出雏器后停止翻蛋。目前一般孵化器设计的翻蛋角度为前俯后仰各45度,据研究,如果翻蛋角度增大到50—55度,会促进胚胎发育和血液循环,使孵化率有所提高。  落盘与出雏:鸵鸟胚胎孵化到40天由孵化器移到出雏器为落盘。此时胚胎是从尿囊绒毛膜呼吸转换为肺呼吸的生理变化最剧烈时期。胚胎气体代谢旺盛,如氧气供应不足会导致胚胎死亡。把胚胎转入出雏器后,可以得到较多的新鲜空气,而且散热条件好,有利于胚胎渡过危险期。
  如果小鸟的胎位正常,头在趾的上方,小鸟喙破蛋膜进入气室,约12小时就可自行出壳。出壳后断脐非常重要,如果断脐不好,细菌通过脐带进入造成感染。自行出壳的小鸟一般脐带吸收良好,不会出血。可在脐带端涂碘酒消毒,然后用灭菌的纱布包扎。如果小鸟啄破蛋膜进入气室,12小时还未啄破蛋壳,或是胎位不正,41天还未进入气室,就要在气室的顶端打一小孔,以供给小鸟充足的氧气,并逐渐剥掉顶部的蛋壳,让小鸟白行出壳。

鸵鸟如何饲养

鸵鸟饲养方法如下:

1、养殖场地

要选择地势高、排水方便、通风良好、不遮挡的地方作为养殖场,场内要铺上沙质土壤,围栏封闭性好并坚固,能阻挡鸵鸟跑出去。鸵鸟很敏感,所以养殖场要远离居住区,周边环境安静。场内规划要有分区,划分睡觉区、运动区、休息区等。运动区要足够大,能让鸵鸟畅快奔跑。

2、日常饲喂

鸵鸟属于食草禽类,所以饲料以牧草为主,玉米面之类的为辅进行饲喂。在喂养鸵鸟的时候,需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如果鸵鸟食用发生霉变的饲料,会引起鸵鸟中毒,由于鸵鸟的食量较大,容易吃食过多,饲喂时要定时、定量进行投喂,并且要促进其运动。

鸵鸟的饮水需要注意的是每天饮水尽量控制在四次以内,注意饮水的清洁卫生,以减少鸵鸟肠道疾病的发生。

3、日常管理

严格按照鸵鸟管理流程,日常要满足采食、饮水、运动、休息等需求,保持场内整洁、卫生的环境等等。将鸵鸟吃剩下的饲料及时清理掉、清洁饮水设施肆弊、清除养殖场中鸵鸟的粪便。并且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和做好垫沙、垫草裂基族的工作。

4、产蛋期管理

产蛋期的鸵鸟要定时、定量、分群饲锋蠢喂。1只产蛋期的雌性鸵鸟,1天饲喂3次为宜,饲喂的时候要先喂粗饲料,后喂精饲料。粗饲料饲喂量1只每天10斤以上,精饲料饲喂量1只每天3斤左右。

鸵鸟在产蛋前1个月要进行配偶分群饲养,正常标准是1只雄性鸵鸟和3只雌性鸵鸟为一个小群。为了保证雌性鸵鸟良好的产蛋性能,每年要进行一次强制休产,休产期大概在11月份到来年的1月份,记得休产雌性鸵鸟要和雄性鸵鸟分开来饲养。

5、疾病预防

鸵鸟常见的疾病有新城疫、禽流感、大肠杆菌病等,对于常见的几样传染病,在雏鸟2月龄时可以视情况进行疫苗接种。平日保持鸟舍干净清洁通风,鸟舍和运动场每周一次彻底消毒,都能起到提前预防鸵鸟各种疾病的作用。

小鸵鸟养殖方法

1、养殖环境:准激老慎备干燥、卫生的育雏舍,保持良好的含好通风。2、饲养密度:每平方米5-6只,密度随小鸵鸟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密度。3、温度调节:控制在20-30之间。4、饮食管理:以多汁水、高蛋白的饲料为主。

小鸵鸟如何养殖

1、养殖环境

育雏舍专门用于饲养3月龄以内的小鸵鸟,要求干燥、卫生,保持良好的通风,并进行全面打扫和消毒,地面和墙壁用1-2%的喷洒,然后关闭门窗,用、高锰酸钾熏蒸消毒。

2、饲养密度

初生的小鸵鸟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6只,随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密度,到3月龄时,雏鸵鸟每平方米2-3只,按雏鸟周龄的增长进行分群。

3、温度调节

1周的小鸵鸟抵抗力低,温度骤变、风吹或雨淋等,都会使雏鸟感冒,此时要将温度控制在20-30摄氏度之间,并且要经常观察雏鸟,根据活动状态来调整温度。

4、饮食管理

养明敬殖小鸵鸟时,精饲料以粉状拌湿喂给,也可以提供嫩绿的菜叶、多汁的青草、煮熟切碎的鸡蛋,并且每天要喂3-4次水,保证小鸵鸟饮水充足。

本文标题:养鸵鸟技术讲解视频大全 养鸵鸟技术讲解视频教程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69946.html

上一篇:香菇人工种植技术视频播放大全 香菇人工种植技术视频播放下载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种植养殖相关文章
更多种植养殖文章
喜欢种植养殖就经常来哦!
农资栏目分类

精选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