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冬43号小麦 新冬32号小麦特性
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和的文章,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山农43号小麦品种的缺点
缺点是:病虫害多,育苗量少,栽培技术要求高,播种期短。因为栽培技术要求:适宜播种期10月5日―15日,亩基罩孝亩本苗20万左右。抽穗前后应及时防治麦蚜,扬花期、灌浆期应及时防治赤霉病和其他叶部病害。特征特性:半冬性播。全生育期234.0天,比对照济麦22熟期早1天。幼苗半匍匐,叶片宽短,叶色绿,分蘖力一般。株高76.2厘米,株型较紧凑,抗倒性较好,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熟相好。穗长方形,长芒,白粒,籽粒硬物森质、饱满满。亩穗慎唯数38.7万穗,穗粒数38.7粒,千粒重46.8克。抗病性鉴定:高感赤霉病,高感条锈病,高感叶锈病,中感纹枯病,中抗白粉病。抗寒性好。
小麦根据哪些特性可分为哪几种品种?
冬性品种:对温度要求极为敏感,春化阶段适宜温度在0~5℃,需经历30~50天,其中只有在0~3℃条件下经过30天以上才能通过春化阶段的品种,为强冬性品种。没有经过春化阶段的种子在春季播种不能抽穗。
半冬性品种:对温度要求介于冬性和春性之间。在0~7℃条件下,经过15~35天,可以通过春化阶段。没有经过春化的种子在春季播种不能抽穗或延迟抽穗,抽穗不整齐,产量很低。
春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时对温度要求范围较宽,经历时间也较短。一般在秋播地区要求0~12℃,北方春播地区要求在0~20℃,经过15天的时间可以通过春化阶段。
扩展资料:
按照播种季节分类:按照播种季节的不同,可将小麦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春小麦是指春季播种,当年夏或秋两季收割的小麦;冬、麦是指秋猜销凯、冬两季播种,第二年夏季收割的小麦穗唤。
小麦籽粒的皮色划分:按照小麦籽粒皮色的不同,可将小麦分为红皮小麦和白皮小麦,简称为红麦和白麦。红皮小斗册麦(也称为红粒小麦)籽粒的表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白皮小麦(也称为白粒小麦)籽粒的表皮为黄白色或乳白色。红白小麦混在一起的叫做混合小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小麦
冬小麦生长特性?如何施肥?生长期需要多少三要素养分?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栽培的面积仅次于水稻,在我国的南北方都有种植。种植也有冬、春小麦之分。那么冬小麦有哪些生长特性?不同的生长期又该如何施肥?针对这些问题,今天我来说说冬小麦的特性及各生长期的施肥管理。
一、冬小麦的生长特性
我国大部分地区以冬小麦种植为主,冬小麦的生长期比较长,华南地区大约为120天,而华北地区超过了260天。
小麦的一生可分为出苗、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和成熟7个生育期。
二、冬小麦各生长期的需肥特征
前面我们说了,小麦有7个生育期,而这7个生育期根据营养特性来说,大致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苗期阶段(从出苗至拔节):这个时期以生长、分蘖和根系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对养分要求比较广泛,不仅需要氮素来促进分蘖,而且还要求有足量的磷、钾养分配合。主要是为了促进分蘖和增加穗数为主要目的。
- 拔节抽穗期薯戚搭:拔节以后小麦的生长以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为主,此时的水肥管理既要促进生育又要防止徒长,因此,此时的施肥以磷、钾肥为主。
- 抽穗至成熟期:此时的养分数拿供给主要为了增加穗粒数和小麦粒重为主。
三、小麦全生长期对氮磷钾的需求
冬小麦的生育期较长,需要的养分较多,所以对于冬小麦的施肥原则是既要满足其生长各阶段的养分需要,又要仔羡及时调控施肥量。
例如,在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的时候,此时的调控是关键,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增加磷、钾肥的用量。而磷、钾肥也就成了冬小麦的需要要素。如果氮肥施的太多,就会对产量带来负面影响。
在冬小麦生长的一生中,构成其干物质的主要元素90%以上是碳、氢、氧。这些营养元素是天然的,主要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分。另外有大约5%的元素,如氮、磷、钾三要素,还有少量的中微量元素等,这些种类繁多的养分,都需要土壤供给。
如果土壤中的养分不足,就需要施肥。根据实验结果,每生产100㎏小麦籽粒,大约需要吸收氮素2.1~3㎏;磷素1~1.5千克;钾素2.5~4㎏。其中氮和磷的营养主要集中在籽粒;钾则主要集中在茎叶。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磷、钾养分在冬小麦的一生中占的比重比较大,这也是为什么在小麦的第二生长阶段提出增加磷、钾肥的施入的关键所在。这些数据也为冬小麦的施肥提供了依据。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和的精彩内容,喜欢请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